11.27 都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媽祖廟”,那你知道媽祖故鄉在哪嗎?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媽祖廟”,可是,一位東北少數民族的朋友告訴我,她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媽祖了。我非常驚奇,如果她家鄉也有媽祖廟,那倒真值得研究一番。但她隨後表示,她知道媽祖,是因為小時候看過一部電視劇——《戲說乾隆續集》。

呀,我這顆老阿姨的少女心瞬間被喚醒,風流倜儻的鄭少秋和年輕的打女惠英紅真是一對璧人。惠英紅扮演的邱罔市在乾隆的眾多紅顏知己裡太獨特了:她是湄洲媽祖廟女扮男裝的乩童,用現在的話說是“很颯”,因守護鎮廟之寶大珊瑚與微服私訪的乾隆不打不相識,引發一段海濱絕戀。

都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媽祖廟”,那你知道媽祖故鄉在哪嗎?

《戲說乾隆續集》劇照

都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媽祖廟”,那你知道媽祖故鄉在哪嗎?

《戲說乾隆續集》邱罔市(圖片 | 搜狐網)

因為是臺灣拍攝,湄洲島民都講閩南語,讓我的朋友誤以為湄洲島屬於閩南地區,是媽祖的故鄉。其實,湄洲島屬於莆田市,講的是莆仙方言;湄洲島是媽祖的昇仙之地,媽祖的故鄉應是對岸的賢良港。

賢良港舊稱黃螺港(或因方言訛音為紅螺港、黃泥港),今稱港裡,曾是湄洲灣歷史上的一個漁村,也是歷來通往湄洲島的唯一碼頭和必經之路,充滿了傳奇的色彩。1974年,政府在鄰村開設文甲輪渡碼頭,取代了賢良港古碼頭的地位。而今,賢良港僅在其南面沿岸保存了一段約60米長的古碼頭遺址,見證了其歷史滄桑與往日的輝煌。

都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媽祖廟”,那你知道媽祖故鄉在哪嗎?

賢良港與湄洲島隔海相對

都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媽祖廟”,那你知道媽祖故鄉在哪嗎?

賢良港古碼頭遺址(圖片 | 媽祖誕生地)

賢良港雖然遠不如湄洲島那麼有名氣,但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五代。清代林清標編撰的《敕封天后志·序》中記載:

“九牧林林蘊之孫林保吉於五代周時為統軍馬使,棄官隱於海濱賢良港。”

關於賢良港是媽祖故鄉的記載很多,如明嘉靖二年(1523)進士、官居御史的莆田人朱淛,在《天妃辯》一文中寫道:

“……(媽祖)宋元間,吾莆海上黃螺港林氏之女,及笄蹈海而卒。”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朱彤纂、陳敬法等增補《崇武所城志·廟祀》記載:

“天妃宮在城外西南江口山之下。其神姓林,世居興化府莆陽之湄洲嶼。傳曰黃泥港。”

清代戶部江南清史司主事、奉命冊封琉球的林氏族人林麟焻在《天妃顯聖錄·序》記載:

“湄洲天妃,吾有林唐郡州刺史公七世女孫也。……際五季擾攘之秋,以曾祖棄官歸隱,厥後移居海之濱,妃自是誕焉。今世祖祠尚在,予過而瞻拜之。”

都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媽祖廟”,那你知道媽祖故鄉在哪嗎?

賢良港天后祖祠 (圖片 | 搜狐網)

如今,媽祖故里的天后祖祠幾經修繕,前殿供奉媽祖,後殿供奉媽祖父母及先人牌位。值得一提的是,相傳天后祖祠中供奉的媽祖像為宋代木雕像,林清標《敕封天后志》載,“世傳祠內室像,系異人妝塑,各處供奉之偈,皆不能及”,說的是這尊造像為高人傑作,其他地方供奉的媽祖像都比不上這一尊。保存至今,堪稱珍貴。

都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媽祖廟”,那你知道媽祖故鄉在哪嗎?

賢良港天后祖祠媽祖像 黃建興/攝

2017年,莆田賢良港媽祖祖祠景區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景區內的古蹟很多,其中不少都與媽祖傳說有關,比如始建於宋代、分列於古碼頭東西兩側的靈慈東宮與靈慈西宮、宋代媽祖“受符井”、媽祖父母祈禱觀音賜子的“接水亭”……

另外,在賢良港祖祠山山頂,佇立著一尊青年媽祖石雕像。只見她高髻披髮,佩戴瓔珞,手持定風珠,與對岸湄洲島頭戴冕冠,手持如意,莊嚴華麗的“天后”石雕像遙相呼應。在賢良港天后聖殿,也供奉著一尊同樣造型的媽祖立像。

都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媽祖廟”,那你知道媽祖故鄉在哪嗎?

賢良港青年媽祖石雕像 何慧/攝

都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媽祖廟”,那你知道媽祖故鄉在哪嗎?

湄洲島天后媽祖石雕像 何慧/攝

從上一篇文章可知,媽祖的頭冠與歷朝歷代的敕封有關,根據時代和地域的不同主要分為冕冠類、鳳冠類和梁冠類三大類。但是,賢良港的媽祖只是一個尚未羽化登仙更談不上被敕封的人間少女,所以賢良港的兩尊青年媽祖像未戴頭冠。

為寫此文,我又瀏覽了一番往日的媽祖調研照,在感受媽祖生前種種善舉的同時,亦十分懷念多年前與師友們一同考察湄洲島和賢良港的時光。若說人生是一條曲曲折折的長線,研學的點滴美好則是這條曲線上珍貴無比的熠熠星光,每每想起不禁嘴角上揚,世間的種種不如意且作浮雲觀。

參考文獻:葉明生《歷史與社會的認同:媽祖誕生地賢良港考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