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配不上“唐宋八大家”?曾巩:求求你们,别再把我当凑数的了

唐宋八大家的名号,有人没有听过吗?我想肯定都听过。那请你一口气说出有哪八大家?这还不简单嘛,唐代有韩愈、柳宗元,宋代有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还有……还有那个什么巩来着?

大多数人在说唐宋八大家时,都会在曾巩这里打个绊,我上学的时候也因为曾巩挨过老师不少板子,没办法啊,曾巩的名气实在太低了!课本里除了讲到八大家的时候捎带着提一嘴,其他地方都找不到他的影子,不信我们来对比一下:

韩愈,有《师说》、《马说》等必背篇目,还曾像个猛士一般,写下《谏迎佛骨表》上奏皇帝,还险些因此丧命,到古文运动的时候,又是带头大哥,苏轼一句“文起八代之衰”更是让他戴上了偶像光环;

柳宗元,跟韩愈并称“韩柳”,都是古文运动的先驱,一篇《江雪》深受世人喜爱,《黔之驴》等寓言故事生活而有趣味;

欧阳修,一篇《醉翁亭记》,让多少人感受到了被“熟读并背诵”支配的恐惧,一句“庭院深深深几许”,又感动了多少青年男女;

三苏,苏轼全身都是故事,早已成为大众偶像,凭他一己之力,扛起了三苏的大旗,带动了老爹苏洵、弟弟苏辙的名气,苏辙还表示:《水调歌头》那句“兼怀子由”,写的就是我!

王安石,《泊船瓜洲》仅一个绿字,就引得后世学者竞相研究,还有《伤仲永》警醒着世人,变法那些事儿更是如论如何绕不过去的;

而曾巩……他究竟是不是用来凑数的?

配不上“唐宋八大家”?曾巩:求求你们,别再把我当凑数的了

唐宋八大家

我们今天说“唐宋八大家”,只是一句话,一个称呼,但鲜有人知这个称呼是如何形成并流传开来的。

明朝时,文坛有一股复古的风气,提出了"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主要是为了反对八股文和台阁体,但到了明朝末年,出现了一个叫茅坤的人,他是一个有名的“唐宋派”,不认同“文必秦汉”的观点,而是提倡唐宋文章,尤为推崇韩愈、欧阳修和苏轼。于是乎,他就选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等8人,将他们的文章进行精编,《唐宋八大家文钞》一书问世。

但是,集这8人文章编书,茅坤却不是第一人,早在明朝初年,朱右就编纂了《八先生文集》,至此已有八先生之名;再到明朝中叶,唐顺之纂《文编》,在唐宋两朝只选了八先生的文章,至此八先生之名逐步固定下来;后来茅坤编纂《唐宋八大家文钞》,可以说是汲取了朱、唐二人的精华,“唐宋八大家”的称呼也因此书流传下来了。

所以,“唐宋八大家”这个称呼,并不是一家之言,也不是偶然形成,而是贯穿了整个明朝,才固定下来的。

配不上“唐宋八大家”?曾巩:求求你们,别再把我当凑数的了

唐宋文风改革

唐宋八大家,实指“唐宋散文八大家”,只因为这八位文豪,对中国古典散文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功劳。

唐宋时期,经历了两次较大的文风改革运动,一是六朝以来,文风以讲究声律、辞藻、排偶的骈文为主,这种文章美则美矣,但由于过分注重辞藻的华丽,在思想内容上就很浅薄,这时候韩愈站了出来,他提出了“古文”的概念——以先秦及汉朝的散文为宗,讲求文以载道,和骈文相对。

韩愈和柳宗元一起,为古文运动的先驱,他们成功地挽救了文风,恢复了儒学道统,但好景不长,到北宋初年,又有一种被称为“西昆体”的宫廷文体流行起来,这西昆体有个特点,追求险怪艰涩和华丽的辞藻,而不重视内涵,对文学的发展非常不利。

配不上“唐宋八大家”?曾巩:求求你们,别再把我当凑数的了

北宋文宗欧阳修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接过韩柳的衣钵,再次进行文风改革,但欧阳修和韩愈有所不同,韩愈的改革,是反对骈文的,而欧阳修并不反对骈文,他认为,文以载道,不在于文章的体裁,而在于文章的思想和内容,散文能载道,骈文也能载道,所以无论是骈文还是散文,都是值得提倡的,比如《醉翁亭记》,虽是游记散文,但大量运用了骈文的写法,在保证思想内容的同时,更增加了文章的韵律之美。

在欧阳修的领导下,苏轼、苏辙兄弟、曾巩、王安石等人,都是此次改革的受益者,也是改革的代表人物。

唐宋的两次文风改革,一扫笼罩在中国文坛千百年的阴霾,为古典散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后世能读到既有文学性,又能论政的美文,八大家实在是功不可没。

配不上“唐宋八大家”?曾巩:求求你们,别再把我当凑数的了

曾巩:出色的教育家

和另外七大家比起来,曾巩真是非常凄惨。

很早之前,曾巩就因为文章闻名天下了,也曾多次随父参加科举,还认识了欧阳修,王安石等人,可曾巩的文风并不符合当时的主流,故而屡试不第,后来母亲去世,父亲被革职,养家糊口的重担就落在曾巩一人身上,上有父亲和继母、下有四个弟弟、九个妹妹。

没办法,曾巩只好一边为养家绞尽脑汁,一边还要承担起弟弟们的学业,后来妹妹长大嫁人,他还要兼任妹夫们的学习老师。

这苦日子一过就是十多年,直到嘉佑二年,欧阳修主持会试,曾巩才时来运转,得中进士,跟他同年的还有弟弟曾牟、曾布及堂弟曾阜、妹夫王无咎,还有苏轼、苏辙两兄弟,那一年的科举,真是人才累累。

此时的曾巩,已经39岁的年纪了,要知道,另外六家(不包括苏洵)都在20多岁就已经成功了,苏辙更是只有18岁。

在随后的10年中,曾巩家其他弟弟、妹夫们又相继考中进士,加上曾巩这年进士及第的家人,10年时间,曾家竟出了10位进士,前面说了,曾巩家后生的教育责任,都在曾巩一人身上,一门10进士,曾巩真是一位

出色的教育家

配不上“唐宋八大家”?曾巩:求求你们,别再把我当凑数的了

曾巩:坚持儒家正道

曾巩一门为何能如此辉煌,一方面当然得益于欧阳修支持的文风改革,另一方面,更是由于曾巩诗中坚持心中的道——捍卫儒家正统

年少时屡试不第,又要一人承担十多口人的家庭重任,人不轻狂枉少年,担任不能轻狂一辈子,就算曾巩是个浑身长满了刺的公子哥儿,经历了这些磨难后,也该磨平棱角了,更何况,曾巩本就是一个有儒家气的君子。

在家宅着那些年,他博览群书,更丰富了他的文学底蕴,更坚定了他纯粹的儒家立场。如果要用最简短的语言评价曾巩,那必定是“醇正”——说的就是曾巩是个高尚的大儒,他的文章,是最纯粹的儒家之道。

配不上“唐宋八大家”?曾巩:求求你们,别再把我当凑数的了

欧阳修的门生遍布天下,其中不乏苏轼、王安石这样的大文豪,连文坛领袖的接力棒都由苏轼亲手接过,但欧阳修最喜爱的学生,却是曾巩,他夸曾巩说:

“吾奇曾生者,始得之太学。初谓独轩然,百鸟而一鹗。”——《送杨辟秀才》

说曾巩气宇轩扬,是百鸟中的那只雄鹰。

苏轼在给曾巩写的诗中,说他是百花丛中最美的那一朵:

“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

苏辙在为曾巩写挽词的时候,把他对儒家思想和文章,与先秦两汉的大儒学者比肩。

“儒术远追齐稷下,文词近比汉京西。”——《曾子固舍人挽词》

王安石那么骄傲的人,连欧阳修的青眼相加都不当回事的拗相公,他竟然不惜溢美之词来夸奖曾巩,将其比作班固、杨雄那样的人:

“借令不幸贱且死,後日犹为班与扬。”——《赠曾子固》

这些还仅仅是同时代人的评价,在后世,曾巩的名气和地位更是直线上升。

配不上“唐宋八大家”?曾巩:求求你们,别再把我当凑数的了

曾巩:后世的地位

自北宋以降,人们对儒家文化有了全新的阐释,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走上儒家正统的地位,曾巩那正派的作风,端庄的文章,深受理学家们的喜爱,朱熹每每读曾巩,都会废寝忘食,发出曾巩文章深不可测的感慨:

“予读曾氏书,未尝不掩卷废书而叹,何世之知公浅也。”

朱熹之后的理学家,急需一个了不起的大儒来为他们背书,于是曾巩又被捧成了一个足以与孔孟比肩的圣人,那时代本来就以理学为正统,曾巩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具有高度的理学家和思想家

再往后,明朝前文已经讲过,八大家之名成于明朝,这里就不赘述了,到清朝康雍乾时期,桐城派散文得到了朝廷的高度重视,这一派的文章主要就是宣传儒家思想,又以程朱理学为主,其文简明达意、条理清晰,和曾巩的文章风格暗合,这一来曾巩在文坛的地位又拔高了。

配不上“唐宋八大家”?曾巩:求求你们,别再把我当凑数的了

曾巩:被摒弃的小透明

年少成名,到后来被树立成理学家,曾巩受到的推崇,横跨宋、明、清三朝(元朝没有科举制度,故不在此列),对中国的文人士大夫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不逊于韩柳三苏等人,可为什么在清朝之后,就突然消失了,成了唐宋八大家中的小透明呢?

这是因为,清末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西学的强烈冲击,在提倡民主与科学的同时,沉重地打击了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最为激进的时候甚至要废除汉字、改用拉丁文。

这时受打击最严重的就是孔孟之道,而最坚持孔孟之道且离这次运动最近的就是桐城派,曾巩又与桐城派暗合,受到桐城派的推崇,在打击桐城派的同时,曾巩自然也就被时代摒弃了。

当我们重新拾起文化自信的时候,再去审视古文,韩愈率真无畏、柳宗元生动精练、欧阳修华美充实、苏轼豁达自在、王安石简明重理,都能得到一部分人的青睐,而曾巩过于醇正的文风,对于学者研究是一份瑰宝,对于普通人来说,缺少了太多的趣味性和灵活性的文章,就不受喜爱了。

但曾巩绝不该被人遗忘,因为他是八大家中离我们最近的人,学不来韩愈的率真无畏、也达不到欧阳修一代宗师的高度,对苏轼这样的全才更是可望而不可即,唯独曾巩,自始至终坚守内心的正道,他那不忘初心的品格,是我们可以学来的。

配不上“唐宋八大家”?曾巩:求求你们,别再把我当凑数的了


配不上“唐宋八大家”?曾巩:求求你们,别再把我当凑数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