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真实历史中袁绍是什么样的人?

菩萨我想对你说


我们大家都知道曹操并不是郭嘉的第一个主公,袁绍才是郭嘉的第一个老板。这个事情很好理解,当时天下大乱,袁绍不仅是所有人当中名气最大的、反董最坚决的而且是实力最强的。再加上家族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加持,自然容易吸引到四方豪杰。但时,只待了没多久,郭嘉就想走了,他看不上袁绍。而且,他还想拉着两个小伙伴袁绍的谋士辛评和郭图一起私奔,使了劲的撺掇。而在对郭图和辛评的劝说中,郭嘉提及了他对袁绍的具体看法,以及自己离开袁绍的原因。然后,郭嘉指出了袁绍的具体缺点,过来就是事务繁杂,却缺少重点;喜欢谋略,但又优柔寡断,因此郭嘉决定离开。

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公司,还是部门、团队,组织越大,事务只会越多。如果你只是带领一个小组攻坚克难,那么你需要的,主要就是业务钻研能力。但你若是一家大企业的老板,那么不管你的精力有多旺盛,你也不可能像小组长一样,处理完公司的每一件小事,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所以对于大企业的领导者而言,事情千头万绪,但一定要分得清主次,把握得住重点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哪件事先做哪件事后做。

这些都是做事之前首先应该考虑的。这对领导者的要求,就是逻辑清晰,条理顺畅。但很遗憾,袁绍没有这个能力。这就像你身边那些每天忙得焦头烂额的领导们,他们的问题根本不是事情太多太杂,而是他们就抓不住重点。郭嘉指出袁绍的第二个问题,是好谋无决喜欢谋略但又优柔寡断。

而袁绍就是做不到的一个。他能做到前一半事情一定要翻来覆去反反复复的考虑。但是等真用得着他来做决定的时候,他却又总觉得还有未尽事宜。于是到了最后他就只能是无决了。岗位不同对人的能力要求也是不同的。比如刘表此人是标准的三公之才,在承平之世能统筹兼顾治理有方。但是,把他放在乱世之中割据一方,那却实在是强人所难了。

荆州这块沃土到了刘备的手里就能撬动天下,但在刘表手里却只能是自守足。袁绍的问题也在于此。只不过与刘表不同的是,袁绍的问题不在于缺乏争夺天下的眼界,而在于没有具有一个一把手所应具有的能力。他的优柔寡断、狐疑不决、不知轻重在之后的官渡之战中被淋漓尽致的展现和放大。

首先,袁绍派人联系张绣和刘表准备前后夹击曹操,但是都没有成功。张绣在贾诩的鼓动之下投靠了曹操。至于刘表先是答应了袁绍,然后又放了袁绍的鸽子,在曹操追着刘备揍的时候,袁绍的谋士田丰曾劝过袁绍,让他偷袭许昌。可袁绍说:哎呀我家小孩病了,我得请几天假,工作的事之后再说。然后便放任曹操攻破刘备。

等到曹操都回兵官渡了,袁绍才说哎呀我销假了,我们现在来讨论一下打许昌的事吧? 田丰的火一下就上来了:那时候让你打许昌,是因为曹操不在!现在曹操已经回来了,你这时候再去,很容易导致我军后路被袭!你别去了!袁绍一听,很不开心:你这是什么态度!怎么能这么跟领导讲话!给我关起来!然后他就真的把田丰给关了起来,丢在大后方,自己带着兵出征了。进军官渡最终与曹操形成僵持之局。


在此期间,袁绍手下的重要谋士沮授,反复劝诫袁绍,但进言却被袁绍全部拒绝。沮授都说了些什么呢?和田丰类似,沮授提出的并不是具体的战术方法,而是战略目标:若想攻灭曹操,这个仗应该怎么打?田丰和沮授两人的想法是差不多的,都是建议袁绍不要和曹操硬碰硬,而是应该用我们的作战方的长处来攻取敌人的不足,袁绍人多粮也多,但作战能力不如曹操,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派人不断的去骚扰曹操,使曹操疲于奔命。


袁绍对找曹操已经魔障了。许攸曾劝他:虽然已经两军相持,但在坚持正面战场的同时,还是应该派偏师偷袭许昌。但袁绍说不行!我就是要先从正面击败曹操!后来的结果大家就都知道了。许攸反水曹操突袭袁绍的粮草大本营,烧光了袁绍的粮食直接大败,袁绍逃回河北。曹军因缺粮,前后杀投降袁军那么多人。如果我们将视野局限在官渡之战本身,会发现意外因素太多,如果这些意外没有全部发生,那么袁绍是不至于一败涂地的。但是,若我们将视野拉长,就会发现袁绍的整个决策过程漏洞百出,在所谓的偶然背后,全是一个个的必然。


袁绍的成功,有成功的原因;也有失败的必然。如果说每一次的成功都体现着当事者的优良品质。那么每一个失败,也都暴露着当事者的不足与欠缺。袁绍前期的成功,是他能力的展现;而后期的失败,则是缺陷的结果。他的成功和失败,源自于他不同的品质。如果不是曹操和他争夺天下,或者更进一步来讲,和他争夺天下的都是如公孙瓒一般的见识短浅之辈,那么以袁绍的优点来应付局势,是绰绰有余的,很可能没几年就能统一天下。


但是,他碰到了曹操对方综合能力之强,放在整个中国历史中也是一流的水平。于是,袁绍自己的不足就成了他成功路上的严重短板,一再的被曹操所利用。到了和曹操对决之时,袁绍的缺点就成了不可原谅的错误。因为对手综合实力也很强,而两强相较拼的本来就是丝毫间的差池。你的每一丝疏忽都会被对方抓住,放大成致命的痛点。所以我们才会看到袁绍的犹豫不决让对手一次次利用:袁绍在官渡之战中犯的错,如放任曹操打败刘备、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偏听偏信等等,哪一个与此无关?对手不犯错你却在反复犯错,到了最后你的失败只能是在所难免。


定心丸


我是青史流名,爱好中外军事及政治历史,对于袁绍其人,陈寿在《三国志》中这样评价:咸有威容、器观,知名当世。表跨蹈汉南,绍鹰扬河朔,然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陈寿把袁绍的失败归结于两人外宽内忌的缺点,我深以为然,非常认同。

什么是“外宽内忌”呢?其义就是外表看似宽 容、谦和,实际上内心对下属、他人心存猜疑、忌惮!明显的特征就是不相信任何人。而团队管理注重的正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怀疑一个人的能力和忠心就该弃而不用,用人就要充分信任,给人才有施展本领的空间和机会。

袁绍出身高贵,其先辈连续四代人位至“三公”(太尉、司徒、司空),陈寿《三国志》称其家族“势倾天下”,在整个东汉一直以公义、廉正、博爱、礼节下士闻名于世。袁绍的父亲袁逢有两个二子,长子袁绍为待女所生称为“庶出”,在家中地位低微;次子袁术为其正妻嫡出的正牌儿子,因此袁术从小就看不起袁绍。

袁绍生得英俊伟岸,谦恭有礼。深得位列三公的叔父袁傀喜爱,他也不负期望二十岁出任“濮阳长”,任上廉洁守正,为民称道。后升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再加上其能降下身份和贤士交往,许多士人依附于他,渤海起事后连兼了冀、幽、并、青四州,控制了河北整个地界,陈寿称他早期“带甲百万、谷支十年”,实力雄厚英名在外,而本为家中“嫡子”的袁术却发展坎坷,被人追的像丧家犬一样东奔西跑,有一次袁术很生气的说,天下的名士们没长眼睛吗,不来投奔我这袁家嫡子,都跑到袁绍这个“奴家子”那去了。可见当时的袁绍因品德高尚、勇略过人,身边聚集了大批人才和忠心追随者。

在宦官势力与外戚、朝臣的斗争白热化阶段,袁绍清醒认识到再次发生的宦官乱朝危险,向掌权的大将军何进建议剿灭宦官集团,但何进被宦官们示弱的假象所蒙蔽不肯采纳,最终被宦官骗入宫中杀害。眼见东汉天下大乱。袁绍领兵冲进皇宫,并杀宦官2000余人,彻底剿灭长期危害东汉朝廷的宦官势力,稳定了东汉朝政大局。

军阀董卓却乘虚而入、进入洛阳后,诛杀东汉影响力最大的袁氏家族,袁绍逃至冀州,从此开启了汉末的乱世纷争,在讨董联军中袁绍以威望和实力当仁不让被推为盟主,这是当时天下对袁绍品德、家世、实力的认同。可以说实至名归。讨董联军分裂后,军阀割据相互攻伐、争抢地盘扩大势力范围。这时袁绍性格上“外宽内忌”的缺点就开始暴露并最终导致他的灭亡。

郭嘉是最早看出他“外宽内忌”缺点的。《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记载: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於是遂去之。郭嘉投奔袁绍没几天,就想拉同去的谋士辛评、郭图离开,对他们说:“聪明的人应该会选择好的主公,这样才可以立下功勋。袁绍想效仿周公的做法,却不知如何用人。计策虽多,又只知谋略不能当机立断,和这种人共同解放天下的苦难成就霸业,非常难!”后来郭嘉转投曹操灭掉了袁绍。

从郭嘉和陈寿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到,袁绍的问题不仅在于用人上的“外宽内忌”还在于没有决断力。他的优柔寡断、狐疑不决、不知轻重在导致他灭亡的官渡之战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放大。

在曹操撵着刘备跑的时候,当时袁绍的谋士田丰劝他偷袭许昌把汉献帝弄在手里。但当惯了公务员的袁绍却因小孩生病,临时休假不打算采取军事行动。等到曹操带兵回到官渡准备收拾他了,袁绍才上班开会商量打许昌,田丰也没给他面子说:让你打许昌时是因为老曹不在容易得手!现在他回来了,你再去后路被截等于找死!袁绍面子上挂不住了:这样跟领导讲话!必须关起来!他把田丰关进大牢带着兵出征了。

袁绍另一个谋士沮授,象田丰一样建议袁绍避免和曹操对攻,利用人多粮多的优势打消耗战,派小股部队不间断骚扰,使曹操疲于奔命。但袁绍说我偏要正面击败曹操!让田丰看看我的能力。结果许攸叛逃曹操突袭乌巢,烧光了袁绍的粮草大败袁军,败逃回去的将士们认为,假如听从田丰的话,不会有这次惨败。狱友们也对田丰说:“恭喜你要被重用了。”田丰却哭着说:“现在袁公败了,我活不成。”果然,袁绍怕田丰笑话他就把他杀了。


袁绍前期的成功,是他能力的展现;而后期的失败,则是他性格缺陷的结果。他的成功和失败,源自于他不同的性格品质。如果当时和他争夺天下的不是胸怀格局能力顶尖的曹操,而是公孙瓒刘璋等见识短浅之辈,袁绍的优点将会保持他前期的开挂状态,扫平群雄完全没有问题,很可能没几年就能统一天下。


青史流名


出身名门

袁绍出身东汉名门"汝南袁氏",其家族也有"四世三公"之称,是官三代。虽为庶出,但是深受家族掌权人的喜爱,属于高干子弟的一员。

年少成名

凭借身世有事,加上自身才能,袁绍不到二十岁就已经出任濮阳县长,有清正能干的名声。不久后,为母亲服丧,又补父丧,一共是6年的时间。以极高的自身素养,让品行名动天下。

有想法,有远见。

早早就备好了反宦官的团队,在何进对待宦官的问题上再三劝诫,应及早解决隐患,但是何进优柔寡断,始终不听劝诫。终于,何进把自己给作死了。

何进死后,袁绍及何进的其余部下领兵进宫。最终将宦官全灭。

遇事不绝

缺乏果断,同样有着优柔寡断的问题,导致多次错失良机,用人失误,导致自己的失败。在子嗣继承的问题上同样优柔寡断,导致最终儿子分权,被曹操逐个击破。

有民心

袁绍对于底层百姓有着相当温和的态度,严格约束自己领导的兵士,为此领地的百姓对袁绍的评价十分的高。

用人有失偏颇

袁绍对于权贵、有才能的人有所针对,经常陷害忠良,信用小人 ,有谋而又无谋,最终失败大部分原因就在用人的问题上有失偏颇,才会丢了将士的拥护。



她说历史上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人。司空袁逢之子,汉末著名军阀。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至袁绍,五世三公,空前绝后。

曾任西园八校尉首领,反董卓联合军盟主,占据天下十三州中的四州,一度为汉末最强军阀,官渡之战败于曹操大伤元气,仓亭之战后一蹶不振,死后诸子内讧均为曹操所灭。 出身名门 深孚众望 从袁绍爷爷的爷爷袁安开始,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

父亲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将,早逝。虽然袁绍是庶出,但因为过继给了伯父袁成,就成了袁家这一代的老大哥,在家族中地位飙升。加上他长得很有派头,从小受到了家族长辈的喜爱。小时候和发小曹操一起调皮捣蛋,十几岁就做了郎官,不到二十岁就当上了濮阳县长。做县长不久,因嫡母病故,服丧三年期满后想起当年父亲去世时自己还小没能服丧,决定补上。前后共六年的服丧使他名满天下,朝廷征召他出来做官,他拒绝,隐居洛阳。 说他是大孝子吧,可她的生母去世他可什么表示都没有,虽然按照封建礼法这也合乎规矩(嗯,封建礼教没人性),可我们还是有理由怀疑他只是为了积累政治声望在作秀。

再看看他的隐居地点——洛阳!呵呵了啊。冷笑归冷笑,袁绍在隐居期间始终和被宦官集团狠狠打压的名士政治犯们来往,即使被族长太傅袁槐严重警告也依然故我。无论是出于公义,还是为了自己的进行的政治投机,这份勇气和眼光都值得敬佩。

谋诛宦官 董卓得利 黄巾之乱爆发,朝廷迫于压力,名士政治犯们的受到的迫害被解除。袁绍看准机会终于决定出山。凭借着家族势力和多年来苦心积累的声望,袁绍的仕途一帆风顺,既有汉灵帝赏识,又有大将军信任,士族无不称道。整个京城,和袁绍不对路的,就只剩下了宦官集团。

袁绍很会劝人,能够把自己想干的事变成领导想干的事(记住这个特点),何进哄被他哄得团团转,既给他当扩音器,又给他当枪使。何进被宦官诛杀,袁绍立马带兵冲进宫去杀了个痛快。 东汉王朝的两根支柱——外戚、宦官经此一役同归于尽。按说,此时的形势对袁绍相当有利,只要把皇帝控制住,天下唾手可得。可袁绍居然光顾着热火朝天砍没留胡子的家伙,寻找皇帝这事儿压根儿就没重视起来。皇帝好死不死的落到了奉何进生前命令进京的西凉军阀董卓手里。

董卓刚进京时,有一个明白人叫鲍信的对袁绍说:“董卓带着这么多小弟来,居心叵测,再不赶紧收拾他,我们就被动了。如果现在趁他长途行军,车马劳顿,攻他个措手不及还来得及。”可袁绍见董卓兵强马壮,心里害怕,不敢轻举妄动。 鲍信寒心,抽身而去。 丢了皇帝可以说是意外,丢了时机可以说是谨慎,可袁绍白白在何进手底下混了这么久,竟然眼睁睁看着何进的原班人马被董卓拉了过去。 这下董卓太有资本骄横了,想要废了刘辩立刘协为帝,以树立他个人的权威。他牛气哄哄地对袁绍说:“选天子,应该选择德才兼备的人。刘协看着还不错,我想立他为帝。如果还不行,刘氏的后裔也就没有什么留下的必要了。” 袁绍大怒,针锋相对地说:“江湖上带小弟的大哥,难道只有你姓董的吗!”说完拿着刀,向董卓不客气地拱了拱手,扬长而去。

看到了吧,袁绍这个人多有意思,人家立足未稳的时候他害怕,人家站稳脚跟了他反倒来了勇气! 董卓当时就想剁了袁绍,但有人劝董卓说:废立皇帝这样的大事,不是一般人能理解得了的,袁绍这货不识大体,可毕竟他们家门生故吏遍天下,剁了他容易出事儿多麻烦,不如给他个太守当当,也就没事儿了。虽然后来证明这是个馊主意,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董卓刚掌权的时候还是比较听得进去劝的,就给了袁绍一个渤海太守做。 讨伐董卓 攻灭公孙 董卓只是因为占据了京城就威风八面,擅行废立。

各路诸侯都想,你有小弟,我们就没有吗?于是便有了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由于袁绍被推举为反董联合军盟主的缘故,很多人以为这时的袁绍已经很有实力了,其实袁绍的地盘只有一个渤海郡,还是董卓送他的。他这个盟主,挂名而已,根本谁也管不了(包括他的弟弟袁术)。各路诸侯勾心斗角、离心离德导致反董联盟瓦解,让袁绍负这个责任那可真是抬举了他。

袁绍当然也有闪光点,他能折节下士,于是吸引了很多人来投奔他。宁死不屈,面对公孙瓒骑兵的冲击时他亲临一线绝不肯躲避,才有了反败为胜。只要是顺着他的人,他都待之甚厚,所以即便在他死后,誓死效忠于大不如前的袁家的人都不少。可这些优点却使他沾沾自喜,也使他吸引来的人越多,坑的人就越多。实际上,袁绍的表现在当时的名门子弟中已经是可圈可点,无与伦比的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句话用在袁绍身上再恰当不过,一个家族安享富贵太久,就会导致自我感觉过于良好,吹捧的人太多,成绩被放大,缺陷都被掩盖,变得只能仰望星空,再也不能脚踏实地了。


威哥看历史


由于袁绍是失败者,所以成了大家鄙视的对象。大家对他的评价都是自大才疏,刚愎自用,胆小内忌,优柔寡断,反正就是没有好评价。不过人不是完美的,袁绍也不是一无是处,如果他没有犯很多错误,也许统一天下的就是他了,这样有实力的枭雄,可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堪,袁绍还是有优点的。

袁绍是庶出,就是小老婆的儿子,在当时讲究出身的年代,庶出的人比低微的家奴强不了多少。可是袁绍却打出了名声,实力超出了正妻所出的袁术,可见袁绍的能力非凡了。在三国以前,袁绍打败了河北的公孙瓒成了座拥四州之地的诸侯,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在打公孙瓒时,一次袁绍被追击,身边没有多少护卫,护卫要求袁绍单人突围,他们留下来挡住追兵。可是袁绍拒绝了,认为男人怎么可以胆小怕死呢,是男人就不要逃跑,和敌人拼死得了。于是袁绍亲自带着护卫冲锋,和敌人硬拼,直到缓兵到来,可见袁绍也有英勇的一面。曹操的谋士郭嘉和荀彧曾经可是投奔袁绍的,只不过看出袁绍太多缺点了,不是英明之主,所以改投了曹操。袁绍待人温和友善,挺多的人才投靠他,除了袁绍“四世三公”的家世外,就是袁绍会知人。官渡之战中,如果不是袁绍阵营中的许攸投靠了曹操,曹操可能就不会赢了,所以袁绍有一个大缺点就是知人但是不会用人,知人不善用是成不了大事的。



郭嘉和荀彧虽说对袁绍的评价不高,但是也是肯定了袁绍一些优点的。郭嘉说袁绍对治下的平民还是很优待的,荀彧说“袁绍,布衣之雄也,能聚人而不能用。”,荀攸也说过“绍以宽厚得众人心也。”,袁绍的确对自己治下的老百姓不错,在袁绍死后,河北的老百姓9纷纷痛哭袁绍的早逝,可见袁绍并不是残暴之人,是一个仁慈的人。只不过袁绍知人不会用人,军事指挥能力一般,管理人才方面情商低了一些,导致内部不团结,给了曹操机会。当年的官渡之战,袁绍可是占据了绝对优势的,没找到袁绍处理不好手下人的关系,内部分裂,许攸投靠了曹操,最后失败了,从此袁绍一蹶不振了!可见袁绍是个出色的传销大师,可是传销毕竟空虚的,口号骗的了人,可品质太差,最后还是会完蛋,可见修心很重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力要好,才能办好大事,知人善用考验就是智慧和情商!



历史神秘人282698251


袁绍算得上英雄,史书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当初极力贬低袁绍的曹操一定想不到自己的名声比他还不如。


庶出子的逆袭

嫡长子继承制源于商朝,在商朝女性地位极高,最典型的就是在祭祀上女子享受男子一样的待遇,中国第一位女元帅——妇好(注意不是将军,而是指挥将军的元帅),就是商朝时期的人物。那个时候子凭母贵,只有正妻生的孩子才有继承权。商朝被灭后,女性社会地位被极力打压,但嫡长子继承制被保留了下来,从原先的子凭母贵变为母凭子贵,沿用千年。

袁绍作为其父袁逢的庶出子,从他后来被过继给早卒的伯父袁成,就可以看出来很不受家里人待见,因为袁成早卒,官位只做到了左中郎将,说白了没有啥政治遗产。但即使是这样,袁绍凭借着自身努力,获取了在官场的宝贵人脉,也积累起不可忽视的声望!即使大家都有一个误解,认为袁术是嫡子,在袁氏家族中地位要比袁绍高很多,其实他俩差不多,半斤对八两吧。

真正袁氏第五代的领军人物是他们的哥哥——袁基,他不仅承袭的父亲袁逢的爵位,而且官至太仆,为九卿之一,只比三公低了一级。如果不是后来袁绍起兵讨伐董卓,导致董卓一目之下屠了袁氏满门!袁绍和袁术根本就很难有出头之日,袁基凭借官位和在氏族中的地为,只要一句话,他俩就要乖乖听着。

而董卓进京,袁绍和袁术逃走起兵,为何袁氏一门没有人逃走,原因也值得深思,好的话是成就一门忠烈的美名,腹黑一点的就是袁绍和袁术借董卓之手“黑死”了一直压着他们的大哥!用心观察一下,在起兵讨伐董卓之初,袁绍和袁术可是一伙的,袁绍是盟主,袁术负责后勤,不是信得过的人,怎么会让他负责粮草。

袁术兄弟反目恰恰就在袁基死后,因为此时袁术成为了嫡长子,他应该自认为咸鱼翻身,取代袁基号令袁氏一族,可惜袁绍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两兄弟最后才会闹的那么僵,甚至反目成仇!但不管怎样,袁绍最终完成了庶出子的逆袭,成为乱世中的霸主之一。所以说袁绍没心机,呵呵了。

应不应该管天子

袁绍另外一个被诟病的地方就是没有去挟天子,给了曹操机会。其实关于应不应该挟天子这点本身就值得推敲!一千多年后的元末,朱元璋就曾面临和袁绍相似的问题,到底救不救出于水深火热的小明王呢?当时朱元璋最信任的谋士之一刘伯温就劝道:“干嘛要救,该自己请回个领导够你头痛的!”(后来朱元璋果然头痛的要命,不得不私下解决了小明王)

发现了么,这句话和袁绍当初反驳谋士去救汉献帝是不是惊人的相似!你可以说袁绍无谋,但你总不能说刘伯温白痴吧?所以挟天子有好处也有坏处,当时对于袁绍来说很鸡肋,因为袁绍实力最强,只要稳扎稳打,统一北方,天下指日可待。他应该巴不得其他诸侯抢来抢去把汉献帝搞死才好呢!

官渡之战大意了

这点没啥好反驳的,袁绍从发动这场战争就是个错误!而且是战略错误,因此给了本来注定失败的曹操翻盘机会,至于后来的烧粮草,都是战术上的问题,这种错误就连诸葛亮也犯过!曹操后来在赤壁也犯了和袁绍一样的战略错误!


所以说在整个三国时期,袁绍虽然很难说是顶尖的枭雄霸主,但至少也是中人偏上之资!


船夫聊名著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袁绍作为三国时期最有名的富二代、败家子,在《三国演义》里的形象基本上完美体现出了老百姓心中对于当时富二代的种种想象:什么志大才疏,优柔寡断,不能容人,不听谏言。。。

那么真实历史上的袁绍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们来看看史书上记录的袁绍的一生。


一、年少有为

袁绍出生于四世三公之家的汝南袁氏,论家庭背景在整个大汉也是数一数二;论袁绍的身材相貌:“绍有姿貌威容”也是相貌堂堂;有权有势有相貌也就罢了,袁绍还有才华。

二十岁左右的袁绍就已经称为濮阳长,做官已经有了清名,前途一片光明。这时候赶上袁绍母亲去世,袁绍辞官守孝三年,之后又补父丧三年。在这六年中,袁绍虽然在家不出仕,但暗中结交豪杰,积极准备对付宦官,声势很大。

最后被中常侍赵忠知道了,质问袁家说:“袁本初坐作声价,不应呼召而养死士,不知此儿欲何所为乎?”

袁绍叔父袁隗几次责备袁绍说:“袁家迟早有一天毁在你手里!”袁绍没办法,就干脆响应大将军何进的征召,当了何进的亲信。



二、铲除宦官

袁绍在何进麾下还是地位很高,而且袁绍也给何进出了许多好主意。

但是何进被皇后所误导,犹豫不决,当断不断,最后被宦官骗进皇宫反而丢了性命。最后袁绍率军杀进皇宫杀光了宦官替何进报仇。

但是这个时候董卓已经率领大军进京了,抢先迎接了汉少帝,不然凭借袁绍的功劳绝对可以称为首屈一指的大权臣

三、讨伐董卓

也正是因为袁绍手里有点兵,而且铲除宦官立下大功。所以在董卓打算废立皇帝的时候,群臣噤声,只有袁绍敢和董卓对着干。

俩人一度闹到拔剑对峙的局势。《三国演义》中就把这一段演绎为经典的袁绍对阵董卓。


董卓:我要废少帝立陈留王,谁有意见?

群臣:呃,不敢有意见……

袁绍:少帝没犯错啊,更何况你凭啥废立皇帝?

董卓大怒,拔剑:你敢质疑我?是嫌我的剑不锋利吗?

袁绍亦拔剑:天底下难道只有董公的剑利吗?

群臣:有话好好说,不要一言不合就单挑啊。

袁绍别看现场牛皮哄哄,一出门马上腿软,怕董卓事后算账,立马撒丫子就跑了。

跑到外地后袁绍觉得董卓管不了自己于是开始招兵买马,准备讨伐董卓。董卓一气之下就把留在洛阳的袁家全给砍了。

袁隗:我当年说啥了?袁家果然破灭在这小子手上了。

四、雄霸一方


袁家破灭之后,袁绍作为袁家仅存的代表,也是最有名气的代表,受到大量袁氏门生的人才效忠。

于是在大量人才的帮助下,袁绍入主冀州,从一个逃犯直接称为雄霸一方的霸主级存在。也是当时除董卓外最强大的割据势力。

可惜袁绍只想着割据一方,甚至自己也想称帝,对于天下糜烂的局势压根没啥想法。麾下谋士提出迎接汉献帝的时候,袁绍的第一想法竟然是:我这我说了算过的好好的,凭啥给我找个领导?

等到曹操迎接汉献帝之后,开始打着汉献帝的旗号分封诸侯,袁绍又嫌给自己封的官太小。

袁绍此时的格局和胸襟狭小可见一斑。

五、身死家灭

袁绍虽然看起来很强大,但是在当时还比较弱小的曹操看来,袁绍是:“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很不幸,曹操对袁绍的评价还是很正确的。

袁绍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还屡屡有高光时刻,占据冀州有家有室之后反而昏招迭出。袁绍对于孩子各自任命,结果引发内部争夺继承权,麾下谋士也纷纷站队。导致内部严重不合。

在对付大敌曹操这一点上,更是把一把好牌给打的稀烂。最后官渡一战用人极其失败,惨败回去之后本来还有机会东山再起,可惜袁绍心胸狭窄,根本不具备百折不挠这种成大事者必备的品质,最后也只能气的吐血而亡。

所以说,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虽然有许多不合史实的地方,但是对于袁绍,《三国演义》说的很对。最后就用罗贯中的诗词来总结袁绍的一生吧:

累世公卿立大名,少年意气自纵横。

空招俊杰三千客,漫有英雄百万兵。

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

更怜一种伤心处,家难徒延两弟兄。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以史为鉴


东汉末年,群雄四起,袁绍能在那样的乱世中割据一方,是有他的过人之处的,凭曹操消灭他用了八年时间,就可以看出他实力的强大。其后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而酿成这样的惨剧与他的刚愎自用,优柔寡断是分不开的,从几下几件事我们来了解一下袁绍。



董卓率兵进京时,袁绍手下鲍信曾进言:“董卓必祸乱天下,趁董卓立足未稳,士兵疲惫,我们应该早做打算,诛杀董卓”。可是袁绍没有听鲍信的话,虽然后来各路诸侯联合讨伐袁绍,但是错过了最佳时机。如果袁绍可以抢占先机,历史一定会被改写。

在官渡之战前,袁绍把他的几个儿子派往各州,各自管理一方。表面上看把领地交给自己的儿子可以高枕无忧。可是这也正是症结所在,每个儿子都拥有权力,那么将来立谁为继承人,必然会引起争端。需要用兵时,彼此不能协调一致,肯定会相互推诿,观望,导致效率低下,袁绍的这个决定为以后官渡之战大败埋下了伏笔。

相信大家对田丰应该很熟悉,作为袁绍的谋士,在攻击曹操时,不忍心将士白白去送死,三次劝谏袁绍。而袁绍置之不理,专断独行,最终导致了失败。战败后,袁绍想起了田丰,因为臆断田丰会讥讽他,索性把田丰杀了,遇上这样的主公是田丰的悲哀。

乱世造英雄,显然袁绍不懂得如何在乱世中生存,识人不如曹操、刘备;缺乏当机立断的魄力,显然他的覆灭是注定的。


驷马奔程


----自身优势

袁绍,自本初。他家是四世三公,在东汉末年有极大的影响力。因为汉朝是察举制,当官的大都是推荐上来的,而老袁家有能力当的官不小,老推荐,结果门生故吏天下。

-----自身劣势

他是小老婆的儿子,作为嫡子的袁术看不上他,结果本来袁家是一手好棋,两兄弟不对付,力量削弱明显。

----有识有胆有智之人

尽管袁绍是庶出,但是他敢拼敢闯,终在北方击败公孙瓒,拥有四州之地,一时风头无两。

袁绍在我看来绝不是曹操说的那么不济,不然他是掌握不了那么大的土地的。绝对不是不会用人之人。

曾经在与公孙瓒一战中,他被围困。手下让他赶紧跑,他不同意,带领着手下就跟对方干了起来,最后他撑到援军来到,这绝不是胆小之人。

而他之所以在官渡一战中失败,因为他没有天子。汉朝的余威尚在,只要他一败就是土崩瓦解。而曹操在道德上有制高点,失败得起。

天不遂人愿,要亡你本初。





三钱世界


袁绍是当时的风云人物,他出身于世族大家,在汉朝衰微董卓作乱之际,首倡义兵,成为诸侯众望所归的领袖人物。其后经过多年的经营占有四州之地,身边的良臣谋士、猛将精兵如云,可谓盛极一时,大有左右当时政治局面之势。

然而由于其自身刚愎自用,骄傲自满的致命弱点,袁绍终于被力量比他小的多的曹操消灭,没能成就大事。归根结底还是袁绍自己的能力不够,格局太低造成的。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善闻而不能纳”,“社稷倾覆,非不幸也”,道出了他失败的根本原因令人信服。

四世三公,剿灭阉党

袁绍字本初,汝南郡汝阳县人。他的高祖父袁安曾任汉司徒。自袁安以下,袁氏四代都有人居三公之位,因此势力威震天下。


袁绍相貌英俊威严,能够降低自己身份下交贤士,所以很多士人都来依附于他。曹操少年时代就与他交往,二人关系密切。袁绍从大将军掾属升任侍御史,又逐渐升任中军校尉,官至司隶校尉。

汉灵帝去世,何太后的兄长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划诛灭众宦官,太后不同意。何进于是征召董卓进京,想以此胁迫太后同意他的计划。中常侍、黄门这些宦官听说后,他都跑到何进那里去谢罪,说任凭他处置。当时袁绍劝何进就趁这个机会处置掉这些宦官,相劝再三,何进始终没能听从。同时何进命令袁绍派遣洛阳富有计谋的武吏监察监督众宦官,又命令袁绍的弟弟虎贲中郎将袁术挑选温和忠厚的虎贲卫士两百人,准备进入宫中,代替手执兵器的宦官把守各殿殿门。


于是中常侍段珪等人假托太后诏令,召何进入宫议事,趁机杀掉何进,宫中大乱。

袁绍袁术兄弟便杀死了所有作乱的太监,无论年纪大小,没有胡须的人也被当做宦官杀掉,被杀死的有两千余人。袁绍又率兵追击段珪等人,段珪等人全部跳进黄河自杀,于是汉少帝又返回皇宫。

避祸而逃,渤海起兵

董卓叫来袁绍,在朝会上与他商议想废掉少帝,改立陈留王为帝。这时袁绍的叔父袁隗任太傅,袁绍假装答应说:“这是大事,应当出去和太傅商议一下。”董卓说:“刘氏种不值得再留下来了。”袁绍没有回答,持佩刀侧身施礼而去,袁绍出去后便逃离洛阳奔向冀州。


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议郎何颙等人,都是一时名士,董卓很信任他们,但他们却暗中为袁绍出力,于是劝董卓说:“废立皇帝这样的大事,不是常人所能做的,袁绍不识大体心中恐惧,所以才出逃,不是有什么别的想法。现在急着悬赏捉拿他,一定会发生变故,袁氏四代人施人恩德,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如果他们收揽豪杰聚集徒众,各地英雄再趁势而起,那崤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就不是您所拥有的了。不如赦免他,并任命他做一个郡守,那袁绍就会因免于罪责而高兴,就一定不会有什么忧患了。”

董卓认为他们说的很对,于是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封它为邟乡侯。袁绍于是凭借渤海郡起兵,准备用这支军队诛灭董卓。

沮授之谋,天下之主

从事沮授劝袁绍说:“将军您二十岁入朝为官,很快就名声传遍海内;值君主废立之际,便迸发出忠义之心;从洛阳单寄出奔,则是董卓心怀恐惧;渡过黄河北上,则使渤海一郡全部服从。发动一郡的将士,掌握冀州的百姓,威震河朔地区,名声显扬天下。虽然黄巾军奸诈作乱,黑山军嚣张跋扈,但您如果举兵东向,则青州可以平定;回师讨伐黑山,则张燕可以消灭;挥师转头北征,则公孙瓒一定败亡;兵锋威慑戎狄,则匈奴一定俯首称臣。纵横大河以北,全据四州之地,收揽天下英才,手握百万之众,到西京长安迎回天子大驾,恢复洛阳的皇家宗庙,号令天下,讨伐尚未收复的地区,凭借这样的资本与对手一决高下,哪一个能与您匹敌?如此经营几年,成就这样的功业不算困难。”


袁绍听后高兴的说:“这正是我的心愿。”袁绍立即上表朝廷,奏请沮授为监军、奋威将军。

号令天下,威慑天下

董卓派遣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修带着献帝的诏书劝说袁绍归顺,袁绍让河内太守王匡将他们杀掉。董卓听说袁绍占据了关东地区,便把袁绍宗族太傅袁隗等人全部杀掉。

在这个时候,天下豪杰之士大多归附袁绍,都想要为他报仇,各州郡蜂拥而起,没有一个不是借着袁绍的名义起兵。 这时韩馥心生畏惧,去见袁绍请求让他离开冀州,然后便去依附张邈。



后来袁绍派使者到张邈那里,由于商议一些重要事情时,使者与张邈贴近耳语。当时韩馥在座,认为他们在算计自己,不久,就起身到厕所自杀了。

先机已失,祸患早藏

当初天子的废立,不是袁绍的意思,等到献帝在河东的时候,袁绍派颖川人郭图为使者去朝见献帝,郭图回来后劝袁绍将献帝迎到邺县,袁绍没有同意。正好赶上曹操奉迎献帝,建都许县,收复黄河以南地区,关中众将全都归附。


袁绍后悔没把献帝控制在手中,想让曹操把献帝迁到鄄城建都,以靠近自己,曹操拒绝了袁绍的要求。 于是献帝任命袁绍为太尉,又转为大将军,袁绍辞让掉侯爵没有接受。

不久袁绍在易京灭掉公孙瓒,吞并了他的部众。又让长子袁谭出去担任青州刺史,沮授劝谏袁绍说:“这样做一定会引发祸乱。”袁绍不听说:“我想让几个儿子各自占据一个州。”于是又任命排行居中的儿子袁熙为幽州刺史,外甥高幹为并州刺史。

有谋无断,错失良机

这时袁绍拥有将士几十万,以审配、逢纪掌管军事,田丰、荀谌、许攸为主要谋士,颜良、文丑为将帅,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准备进攻许县。


在此之前,曹操派遣刘备到徐州抵御袁术。袁术死后,刘备杀掉徐州刺史车胄,率军驻扎在沛县,袁绍派遣骑兵去帮助他。太祖派遣刘岱、王忠率军进攻刘备,没能取胜。建安五年,曹操亲自东征刘备。

这时田丰劝袁绍袭击曹操的后方,袁绍推辞说儿子正在生病,没有答应。田丰举手杖敲着地面说:“遇到这样难得的机会,却因为婴儿的病而失掉,可惜呀!”曹操到沛县大败刘备,刘备逃走投奔袁绍。

官渡交兵,不纳良谋

袁绍进军黎阳,派遣颜良到白马攻打刘延,沮授又劝谏袁绍说:“颜良心胸狭窄,性情急躁,虽然骁勇,但不能让他独当一面。”袁绍不听。曹操率军救援刘延,与颜良交战,打败其军,斩杀颜良。

袁绍率大军渡过黄河,在延津以南修筑壁垒,派遣刘备、文丑前来挑战。曹操击败他们,斩杀文丑,曹操两次战斗都杀掉袁绍大将,袁军上下大为震动。


曹操回军官渡,沮授又建议袁绍说:“我军人数众多而果敢强劲不如敌军,敌军粮食缺少而物资储备不如我军,敌军利于速战速决,我军利于稳重持久。我们应当慢慢的与他相持拖延时间。” 袁绍不肯听从,于是袁军连接营寨渐渐向前推进,逼近官渡,双方交战,曹操军失利,又退回壁垒坚守。袁绍命将士修建楼橹,推起土山,居高临下向敌营中发射弓箭,曹操营的将士全要用盾牌遮掩,心中非常恐惧。 曹操于是命令将士制造发石车,用石头攻击袁军的楼橹,将它们全部摧毁。袁军将它称之为霹雳车。袁绍命令将士挖掘地道,想从地下袭击曹操的军营。曹操便命将士在营内挖掘长沟抵御,又派出奇兵袭击袁绍的运粮车队,大败押运部队,把粮食全部烧掉。

乌巢之败,单骑而逃

曹操与袁绍长时间相持,百姓疲惫困乏,很多人背叛响应袁绍,军粮缺乏。正好这时袁绍派遣将军淳于琼等人率领兵众一万余人向北去接应运粮车队,沮授劝袁绍说:“可以再派遣将军蒋奇率一支军队在运粮车队的外围护卫,以阻断曹操的抄掠。”袁绍仍然不听从。淳于琼与运粮车队汇合后驻扎在乌巢,距离袁绍大军四十里。

曹操于是留下曹洪守卫大营,亲自率领步骑兵五千人,趁夜偷袭淳于琼。袁绍派遣骑兵救援,被曹操的军队击败逃走。曹操击溃淳于琼等人的军队,将他们全部斩杀,曹操率军返回,还没到大营,袁绍将领高览、张郃等人率部众投降。



袁绍的军队全线溃败,袁绍与袁谭单骑乘马逃走,渡过黄河。袁绍残留下来的部队假装投降,曹操将他们全部活埋。沮授没有来得及随袁绍渡过黄河,被曹操军抓住送到曹操面前,曹操给予他优厚的待遇,沮授后来谋划逃回袁绍那里,因此被曹操杀死。

田丰之死,袁绍之妒

当初袁绍率大军南下,田丰劝袁绍说:“曹操善于用兵,变化多端,没有规律可循,他的兵众虽少,但不能轻视。不如用打持久战的策略对付他,将军您占据着山河之固,又有四个州的人众。对外交结天下英雄,对内发展农耕、训练军队,然后挑选精锐将士,分头组成骑兵,针对敌人的薄弱之处轮番出击,以骚扰他的黄河以南地区。如果他救援右边就袭击他的左边,救援左边就袭击他的右边,使敌人疲于奔命,百姓不能安居,这样做我们没费什么力气,而敌人已经困乏,用不了两年就可以坐收胜利。现在你放弃稳妥的庙胜之策不用,想通过一次战斗来定胜败,假如不能成功,后悔就来不及了。”


袁绍不肯听从,田丰又恳切直谏,袁绍大怒认为他是动摇军心,便将田丰用刑具索上关押起来。袁绍军队战败以后,有人对田丰说:“这下您一定会被重用。”田丰苦笑道:“我军如果取得胜利,我一定能保全性命,现在我军失败,我恐怕要被杀了。”

袁绍回来后对左右说:“我没有采纳田丰的建议,果然被他耻笑。”于是将田丰杀掉。 袁绍表面宽容优雅,有才干气度,喜怒不形于色,而内心很爱猜忌,都像这件事情一样。

盛世难复,有始无终

冀州许多城邑都背叛袁绍,袁绍又进军攻击平定了他们。自从兵败官渡之后,袁绍便患病不愈,建安七年,忧郁而死。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