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我們從烏克蘭獲得過哪些軍事技術?

武器裝備秀


我們從烏克蘭獲得過哪些軍事技術?


用一句直白的話來說,除了嚴格受限的核技術外,烏克蘭基本上毫無保留的將各種軍事技術通過各種渠道輸入到了中國。

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各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就好比弟兄幾個散夥,涉及到分家問題,作為蘇聯工業體系中“王冠上的明珠”的軍工產業四分五裂,按照就近原則,地位特殊的烏克蘭成為除俄羅斯之後的最大贏家,共分到軍事工業企業3594家,涵蓋火箭、大型運輸機、軍用艦艇、裝甲車輛等各種裝備,佔到蘇聯軍工的30%,光是各種飛機就有2800多架,僅次於美國。

按理說烏克蘭應該是發了大財了,可是和很多加盟國一樣,烏克蘭機械模仿俄羅斯的“休克療法”,導致經濟一落千丈,生產下滑幅度居各個加盟國之首,到1994年,烏克蘭GDP比解體前縮水三分之二,人民陷入赤貧,軍工企業也不好過,很多工廠倒閉,大量專家、教授失業,收入銳減,眾多的一流工程師陷入赤貧,烏克蘭成了一個大寶藏。

各國紛紛到烏克蘭挖人,中國也加入這一行列,由於這些專家大多是毛澤東、斯大林時代的老布爾什維克,對中蘇友誼記憶猶新,並且和很多中國軍工企業的專家保持聯繫,而且美國和北約的很多軍事技術與烏克蘭不兼容,在西方,他們得不到相應的尊重,因此,他們更願意到中國來,通過學術交流、個人感情聯絡等方式,很多烏克蘭頂尖專家來到了中國,這些人對生活要求不高,工作嚴謹,有問必答,對技術、材料都很爽快的提供,掏心掏肺。

烏克蘭剛解體時,有人用一箱二鍋頭或土特產就能換來不少好東西,到了1993年,要價越來越高,必須用些手段了。

國務院及時抓住機會,啟動了一項著名的“雙引工程”(人才和技術),投入大量人力和資金,並於1991年配套設立了國家“友誼獎”。

2002年,國務院發展中心的內部報告顯示,10年來,“雙引工程”共從俄羅斯、烏克蘭和其他獨聯體國家引進專家上萬名,2000多個項目,中烏兩國技術交流頻繁,僅2006年,就有烏克蘭專家150批次,2000多人次來華講學。

20多年來,中國幾乎從烏克蘭拿到了想要的全部軍工技術,家底已經被我們摸得一清二楚。

具體都引進了哪些軍事技術呢?

90年代初期,從烏克蘭拿出任何一件武器裝備,對我們來說都是頂級的好東西。

一是動力系統方面,就是發動機。最有名的就是“瓦良格”號上的4臺TB-12蒸汽輪機鍋爐和動力傳動裝置都是嶄新的,憑藉著隨船配送的10卡車設計圖紙,中國用了7年時間裡對動力系統進行恢復,並一舉掌握了重型蒸汽輪機的全套技術,在第一艘國產航母上得到了應用。“中華神盾”上的燃氣輪機DN/DA-80,中國為巴基斯坦開發的“哈立德”主戰坦克的產油發動機6TD-2E,新一代教練機獵鷹15的發動機AI-222都是來自烏克蘭。

比遼寧艦更重量級的就是從烏克蘭引進的UGT25000燃氣輪機,性能可以與美國的LM2500相媲美,在此基礎上,我國開發了國產燃氣輪機。

二是航空技術方面。協助設計了L-15的氣動佈局,向中國出售了4套阻攔索,用於艦載航空兵教學訓練。“運五”軍用運輸機、“運八”民用機型都得到了安東諾夫設計局的協助。中國打算從俄羅斯購買蘇33艦載機,結果他們想讓中國出錢重建生產線,中國一邊和他們談,一邊從烏克蘭購買了T—10K原型機,該機的實用型號就是蘇33艦載機,由此,中國發展出來了殲十五艦載機,就是我們從遼寧艦上最初見到的黃皮機。

三是海軍方面。野牛氣墊船,艦用燃氣輪機技術DA80氣墊船專用的發動機。艦載機飛行員的培訓,補給艦。

四是導彈方面。空空導彈AA12導引頭,巡航導彈KH55,這款導彈可以和美國戰斧相媲美,2011年烏克蘭向我國提供六枚kh55,兩年後,我國的長劍10試射成功。

還有無源雷達、電子戰系統等方面,這些都是已經披露出來的,沒有披露的可能還有不少,甚至有人傳言交易還涉及到了圖95,洲際導彈等,這些過於敏感,無法證實。


葛大小姐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怎麼說呢?

烏克蘭所有的軍事技術,除了不可以轉讓的核技術,幾乎全部轉讓給中國。

薩沙的圈內朋友說,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當時完全不同。

俄羅斯人由於地緣政治,把中國人當做潛在敵,你給錢他也不轉讓技術,賣給你的武器也是差的。

相反,烏克蘭由於是歐洲小國,同中國毫無瓜葛,基本是有什麼轉讓什麼。烏克蘭人有三分之一是哥薩克後代,性格直爽,做事果斷,不是什麼生意人。他們有的技術甚至都是買一贈一附送的。


2002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報告稱:據不完全統計,10年來“雙引工程”共從獨聯體國家引進上萬名專家、2000多個技術項目,烏克蘭正是重點地區。

中國駐烏克蘭外交官李謙如透露,僅2006年,國內邀請烏克蘭科技界專家學者赴華約150批次,2000多人次。

俄羅斯專家認為,中國至少從烏克蘭引進了30項重大核心軍事技術,涉及用於大型艦艇的動力系統、大型運輸機設計、超音速高級教練機、坦克發動機和空對空導彈等關鍵裝備。

俄羅斯人認為,這些技術均非烏克蘭自己的東西,應該屬於當年蘇聯時期的遺產,只是被烏克蘭繼承而已。

烏克蘭的技術,讓中國海陸空三軍甚至航天系統,都有很大的技術進步。

烏克蘭在中國海軍艦隊升級換代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烏克蘭不僅把蘇聯航空母艦“瓦良格號”以2000萬美元的超低價格賣給了中國。更重要的還有,北京還收購了烏克蘭的軍艦用現代燃氣輪機生產技術。沒有這些技術,中國就難以建成052C/D和055新型驅逐艦。

北京還在烏克蘭的幫助下,研製出了航空武器、反導系統等等許多種先進的軍事裝備。

遼寧艦上使用的殲-15艦載機也和烏克蘭有關。眾所周知,當初中國從烏克蘭購買到一架蘇-33艦載機的原型機T10K號。殲-15艦載機是中國在殲-11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但為了可以在航母上使用,採用全新的三翼面氣動佈局、大型開縫襟翼、增加著艦鉤、改用雙前輪、並加強機身結構、對機體進行防腐蝕保護處理……這些很多特定的改進設計都是參考了T10K號,從而降低殲-15艦載機的研發難度,縮短研發週期。

  中國還從烏克蘭購買到兩艘“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艇,並引進技術、零部件自主生產了兩艘,未來建造數量可能會更多。


類似的技術還有很多,可以寫成一本書了。

我們實事求是的說,在八九十年代,我國技術不但無法和俄羅斯相比,大部分軍事領域也比不了烏克蘭。

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烏克蘭當時繼承了蘇聯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武器裝備。

烏克蘭境內,有蘇聯時期很多軍工工廠和科研機構,尤其是大型軍艦製造、大型軍機制造、導彈、坦克等等

如果沒有烏克蘭的幫助,解放軍軍事的進步絕對不可能有這麼快。


另一個報道寫的更好:

有關烏克蘭幫助中國建造“中華神盾”的傳聞並非空穴來風。據公開報道,早在2001年4月,解放軍總裝備部部長曾率團訪烏,專門造訪烏最大的幾家軍工企業,其中就包括量子所及其配套的“火花”無線電設備廠。

據烏克蘭量子科學研究所所長利西採透露,從2001年起,量子所生產的“卡什坦-3”型系統有一半銷往中國和韓國。特別是北京在獲得2008年夏季奧運會承辦權後,明顯加大了對該系統的訂貨。西方防務分析專家認為,從這個時候起,烏開始參與“中華神盾”艦的設計工作。

此外一些航空技術,如L-15的氣動佈局、中型運輸機“運八”和大型運輸機的研製和改進上,雙方達成了一些協議。有消息說,烏克蘭幫助中國建造與“尼特卡”地面訓練系統相類似的設施,用於艦載航空兵飛行員的訓練教學,並向中國出售了4套阻攔索。但中國方面始終未予證實。

據烏媒稱,早在2006年10月,中國就曾派遣大型軍事代表團訪烏,討論烏克蘭幫助中國培訓航母飛行員的可行性。此後,中國工程師、飛行員、海軍技術專家便開始頻繁訪問“尼特卡”試飛中心。

中烏除了航母、戰機、地面坦克、裝甲車的動力系統合作外,還有導彈技術方面的合作。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引進蘇系飛機以及蘇系空空導彈新的制導頭。為了能讓那幾百枚R-27空空導彈的性能得到更新,俄羅斯基於擔心仿製的原因,沒少為難中國。

中國空空導彈從紅外製導到主動雷達制導的飛躍,離不開烏克蘭的支持。基輔雷達廠生產的“阿加特”半主動雷達導引頭改良版,其性能和抗干擾能力均優於俄羅斯同類產品。中國據此對現有的R-27空空導彈進行升級改進,並很快推出了超視距發射能力、多目標攻擊能力及全天候作戰能力的PL-12中距空空導彈。

在航空領域,早在蘇聯時期,安東諾夫設計局就曾幫助中國設計製造“運五”型軍用運輸機。劃歸烏克蘭後,基於與中國航空工業的歷史淵源,安東諾夫一直想與中國就重型運輸機展開合作。安東諾夫參與了2002年立項的ARJ21的設計工作;2004年又開始在“運八”F600型民用飛機的研製過程中進行了技術合作;2008年,中航工業第二集團與安東諾夫公司在北京建立航空工程研發中心,主要任務是逐步研發和設計成系列的貨運飛機。


薩沙


提到烏克蘭大家都不陌生,那是普京粉絲們嘲笑的對象。烏克蘭跟普京鬧掰後混得慘不忍睹,日子都過不下去了,人均GDP才2000多美元,都淪落成了三四流國家。

可是剛分家的時候,烏克蘭可不是這樣的,那時候的烏克蘭威風八面,神氣得很。

當時的烏克蘭可是東西方的焦點國家,因為蘇聯解體後分到了寶貝。雖然那些寶貝不能吃,不能喝,但個個都是無價之寶。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蘇聯解體是一夜之間的事,是被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折騰死的,蘇聯的軍事實力在當時還是數一數二的,而這些家底很大一部分留給了烏克蘭。

當時分家的時候烏克蘭分到了前蘇聯五分之一的軍備,三分之一的軍工企業和研發力量都在烏克蘭。比如戰略轟炸機、核武器、航母,隨便哪一樣都讓別國妒忌得要命。


當時我國的軍工企業剛剛起步,好多領域還屬於探索階段,而蘇聯又把我國當成潛在的對手,賣給我們武器的時候都有所保留,關鍵技術對我們更是守口如瓶。

可是烏克蘭分家後經濟不景氣,日子過得很慘,社會動盪不安。烏克蘭高層形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烏克蘭不需要那些先進的武器和技術,他們要變“廢”為寶,拿去換錢!

但這些先進的技術給誰呢?首先是買得起的國家,而且是亟需的國家。

中國搞改革開放多年,國家有了一些錢。其次中國周邊環境動盪不安,中國有安全需要。再說,中國政府在烏克蘭棄核的時候答應給他們提供核保護,中國對烏克蘭最友好。因此,中國從烏克蘭得到了好多先進設備和技術。


中國到底從烏克蘭那裡得到了多少技術,這是個非常敏感的問題,涉及政治、軍事和外交層面,也涉及國家安全,是絕對的機密,有關方面對此也守口如瓶、諱莫如深。我們只能從第三方的文件和報道中略知一二,做為參考。

美國智庫2006年的一份報告稱,中國在1995到2012七年間一共引進了烏克蘭1400多個和軍工有關的技術項目,並且跟烏克蘭在民用和民轉軍項目加強了人才交流,烏克蘭去中國進行“學術訪問”的專家達到300人次。

2009年的3月參考消息引用路透社的一份報道稱,中國在1999到2008年從烏克蘭秘密獲得了26項國際領先的軍事技術,其中包括大型運輸機的渦輪發動機,先進預警機系統和導彈導彈制導系統。


俄羅斯2018年國防報告白皮書內參版透露,烏克蘭在賣給中國瓦良格號航母的同時還附贈了艦載機彈射系統有關技術。烏克蘭在中國海軍艦隊升級換代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2年,美國對烏克蘭一家公司進行制裁,說這家公司(烏克蘭黃玉國家股份公司)違反北約相關規定秘密向中國出售了15套鎧甲雷達,並且買一送一,將圖紙和相關技術轉給了中方。但烏克蘭方面堅決予以否認。


據日本一家媒體引用不願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稱,中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半價”得到了烏克蘭的艦用燃氣輪機技術,俄羅斯得知後極力阻攔但還是沒有成功。該技術是烏克蘭對對中國工技術的在“最大貢獻”,它是西方對中國的軍事技術封鎖的最大失敗,讓北約秘書長暴跳如雷。

據悉,烏克蘭最終同意向中國轉讓該項技術也是逼不得已,烏克蘭國內經濟日益糟糕,逼不得已才忍痛割愛。中國獲得這項技術後,海軍主力艦如虎添翼,一下子就解決了心臟不好的問題。

有關報道還有很多,不一一列舉了。由於軍售和技術轉讓是非常敏感的問題,消息渠道不一定可靠。而事實上中國的國防軍工技術基本上是自力更生,很少依靠外援,這是鐵的事實,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特殊情況下,中國從烏克蘭獲得有關技術也不是沒有可能。


小約翰


在蘇聯解體之後,烏克蘭因為身處軍事重鎮所以“繼承了”不少先進的武器裝備,其中包括173枚洲際導彈、1000多枚核彈頭、1700多架各型飛機、多種軍艦以及若干軍事技術,但當時的烏克蘭“無福享受”而且又缺錢,所以將不少武器裝備以及技術出售給了我們!

對於兩國來說,出售武器裝備這件事雖然是各取所需,但這些武器確實對我國起到了很大的幫助,甚至可以說使我國少走了十年的彎路,接下來筆者就來介紹下,我們從烏克蘭都獲得過哪些有用的軍事技術:

UGT-25000燃氣輪機

在此之前,我國軍工存在“心臟病”的領域不只有航空發動機,在艦艇動力系統方面同樣存在不小的差距。1993年,烏方向中國出售10臺UGT-25000/DA80燃氣輪機,並轉讓相關技術,之後我國在UGT-25000/DA80燃氣輪機的基礎上研發出了GT-25000/以及QC-280燃氣輪機!

目前GT-25000已經成為我國軍艦的主力艦用燃氣輪機,052C/D就是使用了2臺GT-25000燃氣輪機作為主動力,而1.2萬噸的055型驅逐艦也是依靠4臺GT-25000燃氣輪機將航速飆到30節以上!可以說,沒有UGT-25000/DA80燃氣輪機就沒有我國海軍驅逐艦的今天!

T-10K-3原型機

在我國改造“瓦良格號”航母的時候,卻沒有可用的艦載機,但要開發出一款新型的航母艦載機不是幾年就能完成的(殲-10並不太適合),俄羅斯又不肯賣蘇-33,此時我國從烏克蘭購買了其唯一一架T-10K-3原型機(也是蘇-33的原型機),之後在此技術上我國快速研製出了殲-15艦載機!

“青海湖號”補給艦

有一種說法就是現代戰爭就是打後勤的,特別是海上遠洋作戰,沒有大型補給艦根本是無法進行的。在上世紀90年代,烏克蘭將一艘蘇聯未建成的補給艦出售給了我國,後來我們續建後就成為了如今的855型“青海湖號”補給艦,該補給艦滿載排水量可達3.7萬噸,也為後來我們建造4.8萬噸的901型綜合補給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Kh-55巡航導彈

雖然我國長劍-10巡航導彈的研發於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開始,但在2000-2001年的時候從烏克蘭夠購買了6枚空射Kh-55巡航導彈為後來長劍-10的改進定型提供了部分技術支持!

除此之外,我們還從烏克蘭得到了瓦良格航母、“野牛”氣墊船以及技術、2000枚R-27/AA-10空對空導彈、3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等武器和技術!當然了,沒能得到一架圖-160轟炸機以及“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技術還是十分可惜的!


天下布武


如今的烏克蘭,因為與俄羅斯之間的爭鬥,已經成為了我們大家飯後茶餘閒聊嘲笑的對象,幾乎在所有人看來烏克蘭都是那麼的弱小,但事實上就對中國來說,烏克蘭也是幫助過我們許多的。坦白說,如果沒有烏克蘭這麼多年對中國的軍事技術輸出,中國的軍事實力絕不會在短短几十年內獲得如此巨大發展。中國從烏克蘭那裡獲得過哪些軍事技術?其實光從表面上來看就已經很多了。

我們所熟知的遼寧艦前身瓦良格號就是從烏克蘭購買的,假如烏克蘭當時不放瓦良格號給中國的話,那麼中國航母的發展不會有這麼快。今天中國第二艘航母甚至第三艘航母已經在建造中了,遼寧艦也早已經成為了守衛祖國海洋的忠誠衛士。許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事實上遼寧艦上的艦載機殲-15也是和烏克蘭分不開關係的,只不過一點並不為大多數人知曉。當年我國為了發展艦載機曾經向俄羅斯求助,誰知俄羅斯趁火打劫提高了蘇-33的單價並且要求中國必須支付高額的生產線重啟費用。最後的結果就是我們毅然放棄了俄羅斯,直接購買了烏克蘭的T10K號,它就是蘇-33的原始型號。有了T10K號做基礎,後續殲-15研發才走的相對順利。

我們從烏克蘭引進的野牛氣墊船也是值得一提的,它直接填補了中國在這一方面的空白,完善了海軍在相關方面的技術和訓練。以此為基礎,未來中國一定會開發出更多種類的氣墊船。除此之外,中國的導彈技術估計也離不開烏克蘭的技術支持,畢竟有蘇聯的底子在那裡。舉個例子,2011年烏克蘭向我們提供了六枚hk55,沒過多久後中國的長劍-10巡航導彈問世了。

除了以上列舉的這些之外,還有許多烏克蘭援助中國的軍事技術,細說下來估計能寫一本書。俄羅斯人曾經估計過,過去幾十年間中國至少從烏克蘭引進了三十多項重大核心技術。事實上,我們為了得到烏克蘭的支持,真的是用心良苦。中國與烏克蘭的合作是雙贏的,對烏克蘭來說中國解決了當下經濟困境,有利於其軍工企業繼續存活發展。而對於中國來說,蘇聯遺留下來的軍事基礎和基因則很好的為中國軍事技術發展做出了服務。

對烏克蘭動力系統的引進也是一個主要方面。眾所周知,烏克蘭在當年蘇聯分家的時候分到了絕大多少動力工廠和研究院,比如大名鼎鼎的“動力沙皇”馬達西奇公司。動力方面的最大代表可能就是引進的UGT25000燃氣輪機了,正是以這款燃氣輪機為基礎,我們中國才打開了燃氣輪機的大門。另外,當初隨瓦良格號一塊給中國的還有4臺嶄新的TB-12蒸汽輪機鍋爐和幾卡車設計圖紙,中國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對瓦良格號進行了動力恢復,而且一舉掌握了重型燃氣輪機的所有技術。


科羅廖夫


太多了,航空發動機,艦載燃氣輪機,船舶設計圖紙和戰機技術。太行發動機,QC-280發動機和遼寧艦,都有著不少烏克蘭方面技術轉移的影子。其中,受益最多的可能就是艦載燃氣輪機方面了。

此前,中國的艦載燃氣輪機知識儲備非常的低,不少艦艇的動力都僅僅只能滿足蒸汽輪機的使用。例如鼎鼎大名的167艦,他最初並不是想以蒸汽輪機為動力,而是先進的燃氣輪機。但是,由於設備不足,只能臨時改為蒸汽輪機。

後來,中國從烏克蘭引進了GT25000燃氣輪機,獲得了最早一批的知識儲備。中國也在這方面的基礎上,開發出了國產的燃氣輪機。可以說,烏克蘭在中國軍事現代化上,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當然,也有人會質疑,中國從烏克蘭進口了太多的設備,現在烏克蘭鐵了心要和親近西方,那麼原先的技術會不會面臨失密的危險?其實這個問題是很簡單的,不論是誰從國外引進設備,自收貨的那刻起,自己的核心秘密就已經掌握在了別人的手中。索性的是,中國引進設備和系統後,只是參考,真正大批量使用的都是改進型的國產化產品。例如,GT-25000燃氣輪機衍生出QC280,原版音悅臺雷達衍生出366超視距雷達。大名鼎鼎的施基利區域防空系統在我們國產化的頭銜裡,叫做“AKJ-16”區域防空系統,也就是現在紅旗-16系列防空系統。所以從本質來看,我們不怕烏克蘭洩密。


用戶5770541302


沒有烏克蘭,就沒有我們軍事現代化!

近年來,中國和烏克蘭軍事武器合作確實算很少了,雖然在本週又再一次傳出了,烏克蘭要幫助中國打造安-225運輸機,不過細細想來,基本不可能,烏克蘭根本沒有製造過安-225運輸機,拿什麼給中國呢?

而早前中國和烏克蘭軍事在前20年一直都是高峰,2011-2013年,中國和烏克蘭軍事貿易額度超過了130億美元,烏克蘭向中國出售了大到遼寧號航母,小到R-27空空導彈、T-10K-2/3艦載機原型機、UTG-25000燃氣輪機,AI-225渦扇發動機,直升機渦軸發動機,野牛級氣墊船,板栗光電對抗系統,鎧甲無源干擾雷達探測系統,MBT-2000哈立德主戰坦克動力,尼特卡艦載機訓練基地,蘇-25UTG艦載教練機,甚至消息稱烏克蘭將為一條蒸汽彈射器拆了,賣給了我們。

顯然烏克蘭能把自己一切能賣的,都賣給了我們,這其中影響技術最大的就是海軍方面比如遼寧號航母建造技術,烏克蘭當時送給我們20多箱瓦良格工程技術圖紙,這一下子解決了17號航母未來建造過程中需要參考的難題,同時烏克蘭提供的UTG-25000燃氣輪機,解決了中國052C/D、055型驅逐艦,包括075兩棲攻擊艦的動力使用,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可靠的動力,中國海軍大型艦艇夢還得延遲5-10年。

而烏克蘭剩下提供的武器和裝備,雖然武器小,但是作用都很大,比如烏克蘭一口氣向中國出口1200枚R-27空空導彈,解決了中國空軍一時間中距空空導彈數量庫存問題,而AI-225渦扇發動機更是保證了教練-10高級教練機的順利服役和量產。對於烏克蘭來說,賣武器裝備技術給中國是一筆一本萬利的買賣,世界哪個國家也不願意花大價錢買和自己體系不兼容的武器,但是中國除外。


浴火


網絡知識沒什麼營養,傳唱傳說,水份太大,有人卻日日津津有味,食之如甘。什麼烏克蘭窮瘋子,什麼都要賣給中國,讓人真是唏噓不已,如伊爾-78這種空中加油機,沒有哪個國家願意要,我們買來無非圖個訓練什麼的,為以後運油-20做準備,中國能從中得到多少乾貨?傳說中的T-10K-3,蘇-33的原型機,露天放置在冰天雪地中,西方既然認為用途甚大,為何不買了去?沒什麼用,我們不過拿來做過參考,烏克蘭不賣,大約我們也沒什麼意見。誰能指望從舊殼子上能得到多少技術?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傳唱網上就了不得了,什麼助力殲-15,用途有多大云云,完全百分之百胡說八道。中國既然開著門兩扇,早就不是閉門造車的時代,偶爾借鑑參考無關技術產權。中烏軍事合作了好幾年,大體是有成的,兩家走得很近,有人數了一數,約摸有30多項軍事項目合作,合作的很好。魂舞大漠分為三個題目來說:

▲動力先行。最早引進6TD-2E柴油機,來生產中巴“哈立德”坦克,應該說這是一項互惠互利的事,我們當年沒有,到現在有了自家型號,也與烏制此型發動機無關。中國從烏克蘭引進的UGT25000,一直在原裝進口,現在我們能生產QC280這樣的燃氣輪機,在技術上又與烏克蘭有多大牽扯?沒有知道,西方以訛傳訛,說是轉讓了技術的,倒不無可能,可以促進我們加速研製,只是技術上嚴重沉舊過時的DA-80,西方連眼皮也不會翻一下。今年我國正式下線的巨型燃氣輪機,輸出功率完全可以比較美製LM-6000PC,又使用了誰的技術?是的,我們引進過AI-25TLK渦扇發動機,用於K-8,引進過烏制AI-222,用於L-15“獵鷹”,完全是引進成品,沒有購買烏克蘭的技術專利,如今傳說的渦扇-11和渦扇-17,不等於烏克蘭的仿製品,看一眼就懷孕的本事,我們沒有,更不能膚淺地把這頂仿製的帽子搶來戴在自家頭上,只有無知之人還以此為榮呢。

▲三艦客。“瓦良格”、白令級破冰船,以及KomandarmFedko級油船,烏克蘭沒有資金造不下去,都是閒置資源,賣一點錢度日,無可厚非,長期對華禁運的西方,現在定義,“沒有烏克蘭就沒有現在中國的國防成就”,真是要抹黑我幾十年自主技術發展,無所不用其極,誰要是看一眼就會,儘管可以試試,我們拿來自家改造一下,無非能加快發展。可以看到,“青海湖”之後不再有這樣的補給船,即能說明,我們的發展有自家技術路線。再比如“野牛”級氣墊船,我們引進的無非一條生產線,並沒有引進技術,致說實現了國產化,有沒有實現國產化,正在自家努力。就是實現了國產化,也毫不奇怪,因為我們的技術基礎在這擺著,通過使用“野牛”級,有了自己的技術,不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嗎?簡式和漢和,一天到晚都在抹黑,似乎中烏合作怎麼樣,難道烏克蘭非得餓著,他們才高興嗎?自己不賣,還管著他人,實在太過霸道。

▲神盾之心。在看不見的犄角旮旯,西方日日拿著放大鏡在研究,中國到底使用了多少烏克蘭技術,把中國引進點借鑑參考的東西,奉為檢瓜落,可以奇怪的是,西方是如何撿的?美國買回幾架蘇-27,不也在挺上心的研究琢磨嗎?中國購買了“卡什坦”,買一點量子所的雷達,就被放大一千倍,一萬倍,說什麼我們的“神盾”,正肇起烏克蘭的量子所,多少導彈部件也有火花廠的功勞。說什麼可以促進中國技術發展二十年,真要是這樣,不都買去琢磨了嗎?這是誠然不可能的事。買來一些先用著,沒有其它意思,致於技術轉沒轉,就是轉一點,我們也是花了錢的,只要烏方願意,我們有需要,這也沒什麼不對吧?但據已經公開的信息,烏克蘭轉讓技術的,似乎並沒有什麼。


魂舞大漠


 我是話說通航,我試著回答一下。

  圖片為停泊在烏克蘭海域的的光榮級導彈巡洋艦,據瞭解,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海軍因為缺乏區域防空能力,如何獲得海上遠程防空能力成為整個90年代中國海軍的最大訴求,當時,我國希望購買俄羅斯的光榮級導彈巡洋艦,然而俄羅斯擔心技術機密洩露,最終拒絕出口大型巡洋艦給中國。然而,烏克蘭頂住俄羅斯和美國雙方面的壓力,希望出售該艦給中國,雖然最終因為該艦的配套武器被封鎖,巡洋艦沒能到中國來,但從這件事情上我們就能看到烏克蘭對中國出口軍事技術的態度。

  十多年來,中國一直在烏克蘭軍火出口榜單上名列前茅。雖然同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烏克蘭與俄羅斯在對華軍貿中卻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度和特點,迄今為止,烏克蘭已向中國出口了約30類軍事技術,其中涉及用於大型艦艇的動力系統、大型運輸機設計、超音速高級教練機、坦克發動機和空對空導彈等關鍵裝備。23年來,中國幾乎從烏克蘭拿到了想要得到的全部軍事技術和現代化裝備。儘管烏克蘭的軍工家底已被摸得一清二楚,但在局部單項技術領域,中國仍將持續加強與烏軍工的合作。

  現在很難考證中國從烏克蘭購買的第一件武器裝備是什麼,不過中國想從烏克蘭購買的第一件裝備早已盡人皆知——1992年,中國通過非正式渠道獲知烏克蘭計劃出售尚未竣工的“瓦良格”號航母,隨即派遣了十多人的代表團考察該艦,並探討續建的可能性。雖然這一次洽談因為種種原因並未取得實質成果,但中烏兩國軍事領域的合作之門卻就此打開。

  

  圖片為中國從烏克蘭得到的一架T-10K-3艦載機原型機,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中俄兩國自2004年開始就採購蘇-33戰鬥機展開了談判,但雙方就購買的數量和交付方式交鋒數次都沒有結果,中國希望採購4至8架蘇-33用於研究和試飛試訓,而俄羅斯怕被仿製賺不到錢,而一次提出必須購買50架蘇-33,才能達成協議,至此,蘇-33採購計劃擱淺。令俄憤慨的主要原因在於,烏克蘭把這種戰機移交給了中方,讓俄羅斯一分錢沒賺到。

  隨後兩國就開始了多層次的武器裝備交易和技術交流。中國不僅從烏克蘭獲得了多艘大型艦艇,還在中美關係惡化後第一次接觸到世界先進的大功率燃氣輪機。在坦克動力、雷達、航空發動機等諸多領域,兩國的交流也迅速開展起來。後來雙方的交易又拓展到包括蘇27系列戰鬥機維修保養、高原用直升機發動機等領域。由於烏克蘭大多數時候開價會比俄羅斯出口商低,而產品又同是蘇聯時期生產的裝備,因此也贏得了不少中國的訂單。

  上世紀90年代,中國周邊的戰略環境是非常嚴峻的,美國在1994年至1996年先後多次對中國進行空中電子戰攻擊,幾乎癱瘓了中國的兩個軍區,就在中國急需電子對抗設備的時候,烏克蘭的黃玉無線電廠開始與中方進行談判,向中方出口蘇聯時代最偉大的電子戰神器——“汽車場”電子對抗系統和“委任狀-B1E”型自動化電子戰系統。這種電子對抗系統和俄羅斯提供的“汽車場”電子對抗系統組成一個強大的地面電子對抗系統,可對美軍電子戰飛機實施反干擾,讓美國再也不敢到中國周邊造次。

  

  儘管在解放軍陸空軍中,至今罕見從烏克蘭直接進口的成套大型裝備,但在中國海軍裡,烏克蘭軍工的影子則無處不在。得益於蘇聯時期最大的造船廠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和蘇聯核心的船用燃氣輪機生產基地——曙光-機器設計科研生產聯合體,烏克蘭在對華海軍技術輸出上佔據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上世紀90年代,中國從烏克蘭購買了三艘有代表性的大型艦船,由於他們至今仍然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國內對他們也有“烏克蘭三艦客”的美稱。他們的中國名字對於我們毫不陌生:“雪龍”號破冰船、“青海湖”號綜合補給艦和“遼寧”號航空母艦,此外,烏克蘭還向中國輸出了大量軍事專家。

  2002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份內部報告稱:據不完全統計,10年來,通過官民並舉,多渠道、多層次地開展“雙引工程”,從俄羅斯以及其他獨聯體國家大約引進上萬名專家,2000多個技術項目。烏克蘭是“雙引工程”的重點地區,每年都有大批專家、學者應邀赴華講學或從事科研。中國駐烏克蘭使館一秘李謙如在一篇署名文章中說:僅2006年,國內邀請烏克蘭科技界專家學者赴華約150批次,2000多人次。

如果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話說通航,軍事、航空方面的問題,只要我瞭解都會回答。


話說通航


大家好,我是軍武視界。烏克蘭曾經是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後者解體後,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先進軍工科技落到了烏克蘭人手中。由於美俄聯手使壞,烏克蘭最終沒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大量先進武器或被銷燬,或被拆解(圖160戰略轟炸機就未能逃過一劫),再加上,其本國經濟局勢一直低迷,多少年來,烏克蘭飽受各國詬病。但無論烏克蘭當局親美還是親俄,就算把“橙色革命”算在內,烏克蘭與我們的關係一向比較良好。現任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剛一上任,就表現出了對我國的崇拜之情,這位總統同時聲稱要繼續深化與我們合作。

烏克蘭轉讓過哪些技術

蘇聯解體20多年了,烏克蘭在某些領域對我國做出了巨大貢獻。以軍工領域為例,烏克蘭與俄羅斯不同,該國不僅向我們售賣武器裝備,條件允許的話,烏克蘭並不吝嗇轉讓一些先進技術,這與俄羅斯有根本區別。儘管美國等西方國家曾經阻撓烏克蘭,但後者終究沒有放棄與我們合作,那麼,烏克蘭究竟向我們輸出了哪些關鍵技術呢?筆者在此進行簡單介紹。

第一,伊爾78加油機。其實,我國早在2008年就與俄羅斯簽訂了購買4架伊爾78加油機的相關合同。後來,俄方以承造該飛機的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飛製造廠破產為由中止了該合同,雖然這項合同最終於2013年重啟,但俄羅斯方面表示,他們要先給自己生產31架,然後再向我們交付訂單。這就尷尬了,畢竟時間不等人,好在我們早於2011年就與烏克蘭簽訂了合同,後者預計向我國交付的3架伊爾78加油機中的首機於2014年在尼古拉耶夫完成首飛。雖然,烏克蘭賣給我們的這3架加油機之前全部被封存,但在維修和改造後,其戰術性能完全符合要求,伊爾78加油機加入現役,無疑有助於提升我國空軍的活動範圍。

第二,T-10K-3號原型機艦載原型機,我們再此基礎上研發出了殲15艦載機。我們起初是想直接買蘇-33艦載機,但俄羅斯方面表示低於24架他們不買,退而求其次,我們最終從烏克蘭手裡買回了1架T-10K-3原型機,在此基礎上,我們又參照了殲11B等多款戰機的先進技術,最終研發出了殲15艦載機。

第三,烏克蘭為我們輸送了不少動力系統,例如,裝備在L-15教練機上面的AI-222-25渦扇發動機,裝備在“哈立德”坦克上的6TD2E 型大功率發動機以及UGT-25000燃氣輪機(我們不少驅護艦都使用了這款燃氣輪機)。

第四,眾所周知的“雪龍”號破冰船以及“瓦良格”號航母,這兩款裝備,我們當時買回來的時候要麼是半成品,要麼沒有了武器、電子等一系列系統。好在我國科研工作者經過不懈努力,最終完成了對上述裝備的恢復和改造工作,如今的“遼寧”號航母才得以巡遊大洋。

除了這些,烏克蘭還為我們提供了一些半主動雷達技術以及部分電子戰系統。由此可見,在軍工領域,烏克蘭是我們很重要的合作伙伴。值得一提的是,在兩國合作的過程當中,烏克蘭承受了來自美俄兩國的不少壓力,美國的話,大家都能理解,該國一直都在圍堵競爭對手,可俄羅斯卻指責烏克蘭侵犯它的知識產權,這簡直沒有道理,要知道,俄烏兩國本就一脈相承,哪有什麼“侵犯”之說。拋開其他爭端不談,烏克蘭算是比較厚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