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到年收入10億的關中平原小村莊 喝一壺睡一晚 陝西麗江亦風流


這趟西安之行,我還慕名去了一個大名鼎鼎的小村子。說小,是因為村子只有六十多戶人家,口不足三百,是當地最小的村子;說大,是這個村子一年收入10個億,靠鄉村旅遊成了全國第一,被人們譽為“陝西麗江”。

沒錯,這裡就是遠近聞名的袁家村。袁家村隸屬陝西禮泉縣,地處關中平原中部,緊鄰著名的唐太宗昭陵,歷史文化底蘊非常深厚。

但一直以來,袁家村並沒有因依龍脈而沾上靈氣,只能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關中自然村,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窮得“點燈沒油、耕地沒牛、幹活選不出頭”,是出了名的貧困村。

然而,畢竟是藏龍臥虎之地,不鳴則罷,一鳴驚人。袁家村人抓住了改革開放的機遇,從七十年代發展村辦企業,到近年來,挖掘關中地域文化,發展民俗旅遊和鄉村旅遊,一躍成為了“中國十大最有魅力休閒鄉村”、“中國十大美麗鄉村”、“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全國第一的名號接踵而來。

“袁家村的成功模式不可複製”,這句話是我在袁家村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袁家村成功後,被全國眾多鄉村旅遊所效仿,然而模仿的結果,眾所周知,基本上是模仿一個死一個。


許多人都在探討袁家村的成功秘訣,我也在袁家村的村史館裡認真地揣摩一番,我認為,共同富裕的原則,關中歷史文化的傳承,帶頭人的作用,食品質量重於生命的管理,以及“旅遊+”的產業升級,應該是袁家村成功的重要因素。

關中腹地,是南茶北上必經之地。到了袁家村自然要好好品品茯茶,我記得《那年花開月正圓》裡孫儷飾演的女主角周瑩,就是靠著經營茯茶起家,才成為了陝西女首富。

袁家村的特有模式還是留給專家們去研究吧,我要趕緊找一家茶館去品品金花茯茶特有的味道。我常號稱自己是個無茶不歡之人,但說實話,茯茶平日裡我卻很少飲之。

金花茯磚茶是安化黑茶中的特色代表,茯磚茶又名“湖茶”,是因為在伏天生產,所以也叫“伏茶”,另外它的香氣和功效類似“土茯苓”,久而久之就有了“茯茶”之名。

茯茶興於宋代,盛於明清和民國時期,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是歷代政府管控的“邊銷茶”,是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的特需商品。

“寧可一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因為茯茶的特有成分能解牛羊之毒,去青稞之熱,消脂去膩,被邊疆牧民們譽為“生命之飲”。

古代官府正是把住了以肉食為主的少數民族的生活離不開茯茶這一點,將邊銷茶作為與邊疆少數民族交換馬匹之茶,這也是茯茶為什麼又名府茶、官茶的緣故。

我走進了袁家村裡的“陝西茯茶文化館”,要了一壺價格適中的茯茶,一邊慢慢品嚐,一邊聽工作人員講著茯茶的前世今生。

如今,面對人們大魚大肉的飲食現狀,重視養生的人越來越多,而金花茯茶中富有減肥消脂、刺激腸道有益微生物生長的膳食纖維,這幾年使得安化黑茶為原料製作的茯茶,受到熱捧。

到袁家村一定要住上一晚,只有睡在這裡,才能真正遇見“陝西麗江”的魅力之處,不只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吵吵鬧鬧街道,還有繁花盛開的小院和歲月靜好的時光。

袁家村裡聚集了許多特色民宿,我選擇了一家將明清特色及現代休閒度假理念相結合的生活客棧,亭臺樓閣,淺池荷香,微醺,淺醉,清歡,溫婉。

古香古色的明清擺設,美輪美奐的中國風,無不透著端莊豐華的東方文化意蘊。一面影壁,一段花牆,一扇木窗,一張舒適的床,還有那座椅、屏風、瓷器……,每一處都能觸碰到與老物件的記憶相聚。

仔細算來,袁家村鄉村旅遊的發展,已有十幾個年頭了,近年來隨著遊客量的暴增,僅靠原有的民俗和小吃,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發展的需求了,怎麼才能留住更多的遊人,讓人們在袁家村有個回到鄉愁裡的“家”,“民宿”產業引領下的鄉村度假遊便應運而生。

“時勢造英雄”。如今,袁家村平日裡人流均達萬人,節假日則多達數萬人,每逢國慶、春節等重大節假日,客流量呈井噴態勢,可高達20萬人。我忽然聯想起了老人家也是在陝西的一個小山村裡寫的那首大氣恢弘的詩詞,“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不過,更多的遊人到袁家村並不是為了來品茶夜思,而是衝著袁家村的獨到的關中小吃來大快朵頤的,關於這一點,待我下篇再慢慢道來。【作者簡介】三姐姐: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專欄作家、旅行家。【版權聲明】本圖文版權歸三姐姐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商用。

【三姐姐溫馨貼士】1、袁家村位於陝西省咸陽市禮泉縣,距離西安1.5小時車程。2、西安城北客運站、城南客運站每天有往返袁家村的班車,可直達袁家村。3、自駕路線:西安---六村堡收費站---福銀高速---昭陵---右轉上昭陵專線直走---袁家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