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明武宗率几十万人与蒙古小王子领的军队砍杀一天,为什么双方只有几十人的伤亡?

兵器科技


“是役也,斩首十六级,官军死者五十二人,重伤者五百六十三人,乘舆几陷命勋,以捷闻于朝。”《明实录.武宗》

应州大捷是明武宗亲自指挥的一场边防保卫战,此战前后历时十余日,明、蒙双方各投入五万左右兵力,最终蒙古军见难取胜,选择了撤退。这场战争明军斩获虽少,战略意义却很重大,自此蒙古军不敢轻犯。


蒙古军之骁勇无需多言,终明一朝,能够正面战而胜之的,除武宗朝外,只有太祖、成祖二朝能够做到。能被谥为“武”,朱厚照绝非庸辈。

不论如何,这样的一场大战,只有几十人死亡,这是绝对不符常理的,这不是战场出了问题,那么,问题出在哪儿?

第一种说法:明代文官为了遏制武宗尚武,刻意抹黑、削弱其武功。

朱厚照的太爷爷朱祁镇干了一件事,以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明军被蒙古军打得七零八落不说,他自己也成为了俘虏。


这一战的影响是巨大的,开国以来的武将勋贵集团被一网打尽,朝政平衡被打破了,文官系统迅速抬头,骤然膨胀。

文官独大这种局面,直到明朝灭亡都没能扭转过来。

为了遏制以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朱厚照大力培植武将力量,不仅提拔江彬等外将、调外四家军拱卫京畿,其本人更是积极求战,不止是应州,国内有乱,武宗辄行巡御,比如宁王造反这种小战争,他都想参与进来。

不为别的,他要扩大自己在军中的影响力,并培养能够和文官抗衡的武将集团。


但是文官们并不买账,你不是立了大功,扬威边陲吗?咱充耳不闻,给你来个无限削弱。

于是就有了实录中的那一段话,杀了十几个敌人,已方却付出了五十二条性命,而且重伤者五百多,皇上自己也差点被干掉了。

这么一说,你这个大捷也就不算大捷了,历史不会承认你的努力,天下人也不会记得你的功勋。

既然是瞎折腾,那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宫里吧。

第二种说法,被清朝抹黑。

这种说法倒是比较符合实际,《明史》毕竟就是清代修的。

别以为康熙假惺惺拜了孝陵,清朝统治者就有多么尊重明朝,玄烨就曾将崇祯的儿子凌迟处死。


对于明朝的皇帝们,当然是尽量扬恶抑善,没有的事儿也是能编就编,朱元璋也因此成为了麻子脸。

历史记载中,明末监国鲁王朱以海被郑成功沉江,郑成功背负了不忠之名。

而事实上,鲁王墓被发现后,一块石碑重见天日,上面有这样的文字:“鲁王素有哮疾,壬寅十一月十三日中痰而薨。”

朱以海不是被郑成功溺毙,他是患有哮喘,并以此而亡,而且,他比郑成功死得晚。

史书记载自然是有问题了,这个问题的制造者不是别人,正是清代的统治阶级。

综上,应州大捷死十六人是不可能的,我们要辩证地去看问题。


浮沉于史


这是纯粹的胡说八道,就算是十几万军队拉出来演练,也不可能只伤亡几十人,何况是连续厮杀很久的打仗!

首先,武宗自己说过,亲自砍杀了一人。我们知道,真实战场和电视中不一样,将军尤其是帝王是不用亲自砍敌的,朱厚照虽然很勇战,但是还不至于拿生命当儿戏。需要他出手砍人,只能说明一件事,战事很凶险、很凶险。如此凶险的战事,居然只有几十人伤亡,莫非双方拿的都是豆腐枪、豆腐刀?

其次,战后小王子多年不敢再入侵。此战之后,史书上明确记载,小王子多年不敢入侵。小王子之前可是很牛的,在大明边界烧杀抢掠了很多年,区区损伤几十人,以后就不敢来了,莫非他去修身养性、参禅悟道、痛改前非了?

最后,武宗出行是突破重重阻挡的,没有随身史官记载。武宗出行前,跟文官斗智斗勇,很费了一番周折,出行前估计是来不及带史官的;此战之后,武总要继续出行,为此还狠狠打了很多文官的屁股,把这些笔杆子给得罪了,武总去世后,乱乱编排的可能性很大。

综上所述,此战只损伤了几十人明显不符合事实,纯粹是史官在胡说八道。


小杨品史


毫无疑问, (朱厚照)被黑了!

史载应州大捷的这场由朱厚照亲自指挥的战争,以“蒙古阵亡16人,明军阵亡五十二人”的骄人战绩画上了一个感叹号

简单来说,就是十几万明朝大军和数十万蒙古大军在边界打了一整天,就死了这么几个人完事儿了,这不符合常理啊!就算是拿板砖互拍也不止这个数吧!何况是真刀真枪的干呢!

一生荒唐的朱厚照,好不容易干了一次漂亮事儿,还给人整的不漂亮了!


明武宗朱厚照——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正德十二年,早就“蓄谋已久”的朱厚照,终于在数次奔袭失败后,成功的跑到了边境。牢记之前失败的原因,他这次鼓足了劲儿一口气甩开了朝中那些古板的老头子,准备干一番大事儿

既然要干大事儿,就得有个响亮的称号不是,于是乎一封署名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的密函到了大同总兵的手里。这个叫王勋的人一脸懵逼,反复研究下他才相信这封信就是朱厚照写的。作为一国之君给自己起个外号也就算了,还弄个艺名儿,这事儿一时间成为文官口诛笔伐的对象,但时间长了大家也都习惯了,就算是你叫猪头三,我们也不管了!

一直呆在边关不走的朱厚照,并不是玩玩而已,他一直在等待着一个人的出现,而这个人恰到好处的在同年十二月出现了,还带了五万精锐蒙古骑兵!兴奋的朱厚照摩拳擦掌,“机会终于来了!”当年成祖朱棣叱咤大漠的风采仍旧在他脑海回旋,他发誓要成为这样的人!

排兵布阵,调度有方——一个截然不同的朱寿

小王子,是蒙古继太师也先之后颇具军事天赋的领袖,他曾数次领兵犯境,搞的大明边关将领很是头疼,这一次又赶上朱厚照在这儿,大家更紧张了。万一再搞出个土木之变,大明公司可真的要关门歇业了!

可朱厚照似乎完全没有要走的意思,因为他已经决定好了,要在这里继承成祖的遗志,再次纵横大漠,立下赫赫战功!不顾左右劝阻,他开始调兵遣将“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将军时春,率军驻守聚落堡、天城。延绥参将杭雄,副总兵朱峦、游击将军周政,驻守阳和、平虏、威武等地,以上部队务必于十日内集结完毕,随时听候调遣!违令者重罚”

先后集结兵力的朱厚照,开始了第一轮冲锋,他深知此时的兵力并不足以击败小王子,于是故意猛冲以迷惑对方,再通过添油战术,直至所有部队集结完毕。终于要正面硬刚一波了!五万精锐蒙古骑兵,面临十几万明军的进攻,起初还十分勇猛,但随着朱厚照亲自冲入阵中指挥杀敌,士气逐渐倒向明军一方,激战一天,小王子支撑不住,下令退兵

自此,应州之战告一段落,以小王子收兵,明军获胜告终

本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为何会变成滑稽的搞笑

这场战争中,朱厚照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天赋和惊人的勇气,先不说他亲自入阵,单纯是排兵布阵以及用兵调度方面,就足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事统帅,要知道猛将和名将是有区别的,而朱厚照就是一个擅于用兵的名将!

只可惜,史官的记载中,这是一场伤亡比较高且死亡数较低的战争,而朱厚照也曾口述自己亲手宰了一个,关于此事很多人认为他是在吹牛,但实际上很有可能他的确是杀掉了一个人,毕竟他亲自入阵鼓舞士气,如果公然吹牛是很掉价的,他也没有必要这么做

如果说,真的是如史料记载,这场战争仅仅杀退小王子并毙敌十六人,那数十年未敢进犯边境的小王子是不是徒有虚名?我想,这场战争中小王子必然是遭受了重大打击,自此惧怕明军实力,故而不敢进犯。所以,应州大捷毫无疑问是被抹黑了,而始作俑者应该就是四朝不倒的杨廷和

朱厚照一直都是荒淫无耻的代表,而他的个人写照永远也都应该是荒唐的,那么这样骁勇善战的人设自然不符合他的定位,所以文官集团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抹黑

时至今日,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的称号早已被世人遗忘,而人们印象中的朱厚照,永远定格在了游龙戏凤、荒淫无耻

朱厚照的一生,是多姿多彩的,是自由洒脱的,但这并不代表他一无是处

只是,世人只知豹房之中荒淫无耻,却不记得大漠之中纵横捭阖!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这注定是史书上最黑的一次行为。

根据《明武宗实录》的记载,这次发生在应州的大明“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明武宗)与蒙古鞑靼小王子之间的战争,双方动员的兵力合计十万,刨除后勤辅兵之外,大约参与战役的正兵,也有6万之数,然而,关于这场战役的结果,记载的却是:“蒙古军队阵亡十六人,明军阵亡五十二人。”

无论从什么角度分析,一场大战无论谁输谁赢,都不太可能出现这样一个结果。毕竟战争是残酷的,接近6万人的近距离冷兵器战争,从清晨打到下午,也差不多十多个小时,无论怎么打,也不可能双方总计阵亡人数才六十八人呀。

明武宗取得应州大捷回京之后,很是骄傲地表述“我亲自消灭了一人!”大部分人认为这是朱厚照在吹牛,但仔细分析一下,他说的有可能是真话。虽然史书上记载的朱厚照是一个荒唐昏聩的皇帝,但就笔者的理解,明武宗是一个堂吉诃德般的皇帝,他一生似乎都在向着那迷梦中的“风车”发起冲击,他有属于自己的骄傲,撒谎吹牛这种事情,他是不会去做的。而且有谁吹牛吹得怎么朴实?他完全可以把这个数字再增加几倍,也完全没有问题啊。

既然武宗都能亲自手刃一人,那么说明双方在战争中短兵相接的景象是十分激烈的。朱厚照虽然是首次指挥战役,但表现出了一个优秀指挥官应有的素质,在战场上镇定自若,加上皇帝的光环,使得明军的士气很高,同时他首当其冲发起冲击与小王子正面对决,双方大军在应州城外展开了殊死拼杀,明军越战越勇,蒙古大军喀什顶不住,到了下午,小王子开始撑不住,只能下令退兵,应州之战就此结束。

而关于战果,却几乎没有留下参与者的亲历记录,这种情形十分之令人费解,毕竟参与战斗的士兵到将领,都要叙功,而叙功就要呈报战果,可惜这个数据并没有留下来,或许,是有人并不希望保存下来吧。

所以在《明武宗实录》中就出现了那两个令人哭笑不得的阵亡数字,而在《鞑靼列传》中,却又在结尾处说出了一句破绽百出的话,即:“是后岁犯边,然不敢大入。”

如果鞑靼不是在应州吃了大亏,实力大损,又怎么会在后来入寇时兵力相对不多的同时还不敢深入?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很难去弄清楚这场“大捷”到底取得了什么样的战果,但有一点却是很清楚的,那就是明代的文官们对于抹黑自己的皇帝这种事情,还真是下得去手。按照明朝体制,明实录的编纂,是在嗣君登极后,钦定监修、正副总裁及纂修诸臣,编辑先朝《实录》。

而明武宗英年早逝,死得还比较蹊跷,因为没有子嗣,所以在首辅杨廷和的主持下,迎立兴献王朱厚熜即位,即明世宗嘉靖陛下是也。这位在“大礼仪”事件中搞掉并搞臭杨廷和的皇帝可不是善茬,而因为他并非孝宗一系,并且为他爹入太庙,硬生生给朱棣加了个成祖的庙号,可见明世宗对明武宗,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善意。

明武宗是明朝十分另类的一个皇帝,他很聪明,但在文臣的笔下却是一个不务正业,不守君道的任性皇帝。在他执政期间,明代宦官参政达到了新的高峰,大太监刘瑾为首的“八虎”权倾一时,但实际上,明武宗又是一个很重孝道和师道的人,他对他的老师们也十分敬重。

在传统儒家价值体系下,皇帝是不能够有自己的个人爱好和情感的,他需要以国政事为重,要积极充分“吸纳”宰辅大臣们的政见,要严格按照圣人所谓之明君之道来实践自己的人生。而超级另类的武宗,却用其短暂的一生,跟文臣们对着干。这样的皇帝,对于文臣们而言,必定是不合格乃至被诟病的对象。

文臣们一方面忠君,但其实另外一方面又不断吐槽自己的君主,所以明武宗私自出京带兵这种没有得到内阁允许的活动,无论是从程序还是情感上而言,这种活动都是不值得称赞,乃至于要淡化和消除正面影响的。所以向往戎马生涯的明武宗,他人生唯一指挥的一场大战,虽然胜利了,但是没有大捷,没有可以值得歌颂的战果,只有寥寥数语,一笔带过。


江畔初见月


明清两朝与之前的朝代在权力结构上有明显的不同:先秦之前的权力结构是国君、丞相、上将军三驾马车在拉着前进;汉之后明之前的权力结果是皇帝、丞相两驾马车在拉着前进;明清两朝则是皇帝一人在拉着马车前进。明朝取消了丞相制度,文官集团一直都在跟皇帝争权,因此明武宗正德皇帝的应州大捷战绩明显有假,双方数十万军队混战五天,战死者才51人,这明显不合情理。笔者认为文官集团篡改了应州大捷的战绩,故意抹杀正德皇帝的战功!

以正常情况来看,如果正德皇帝率领十余万大军到前线抗敌,鞑靼大军慑于明军威势,不战而退,那么此战当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不当有伤亡产生!既然双方已经列阵而战,且先后打了五天时间,那么伤亡人数必然在数万以上,至少也在数千人以上。以土木堡之变为例,明军出动二十万大军与瓦剌相战,伤亡过半,全军败退;萨尔浒战役明军出动十一万大军与后金相斗,伤亡五万余人,明军大败。正德皇帝有朱棣之志,要横扫蒙古;鞑靼王子有忽必烈之志,意在恢复大元;两军相战必然十分激烈,明军必然给蒙古军重创,蒙古才肯退兵;明军必然也伤亡惨重,才会记录成战死25人,重伤563人的轻微伤亡。

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君主,对他的评价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一方面认为他英明神武,另一方面认为他荒淫无度。历史上正德皇帝的主要功绩有诛杀大太监刘瑾,平定安化王之乱、平定宁王之乱,大败蒙古小王子,另外他还多次赈灾免赋!民间传说正德皇帝武功高强,是位真正的武林高手,一人击败数十精兵不在话下,应州大捷中他曾亲手击杀一名蒙古重装骑兵。同时史书记载正德皇帝荒淫无度,修建豹房供他淫乐玩耍,甚至喜欢到民间奸淫良好女子!有野史记载正德皇帝到江南奸污了一忠烈女子,该女子阴魂不散,惊得船上的正德皇帝落水受寒,不久就一命呜呼了,终年三十岁。

从正德皇帝的一生可以看出,皇权与文官集团的争斗十分激烈,文官总是想恢复丞相制,限制皇权,而皇帝总是想大权再握,不受任何约束。土木堡之变后,文官集团重新掌握权力,尽管于谦被处死了,但是文官的话语权增大了。正德皇帝亲征鞑靼,亲征宁王等一系列战争,文官集团都强烈反对,认为皇帝应当深居内宫,征战谋伐之事当由文官主导!但是正德皇帝任性不听谏,一意孤行,且出征从不带文官随行,因此文官集团将应州大捷的战绩缩小了,记录也不详细。


大秦铁鹰剑士


不论是现代战争还是古代战争,只要两军发生了交锋,那么就会出现很大的伤亡,但是在明朝历史上却有一个非常奇怪的事情,那就是明武宗与蒙古小王子的战争。当时交锋的参战人数,明武宗几十万人,小王子六万人,按理说这么多人打仗,不论结果如何,都会有几万人的伤亡吧,但是记载中小王子损失16人,而明武宗损失52人。这个结果怎么可能是真的,这其实是明史记载官员黑明武宗呢。

当时明武宗取胜,他回都城之后,还对手下的官员讲了战场的激烈,明武宗作为统帅还杀了一个人。通过对他的性格分析,发现此人是不屑撒谎的,如果他撒谎的话,为什么不多说几个人,而偏偏说一个人呢?明武宗作为皇帝,虽然是御驾亲征,可是也会留在后面,不会与敌人发生交锋,如今他竟然还斩杀了一个人,说明有蒙古士兵冲到了后面,由此可以想象到前面的士兵打斗定然很激烈。另外战场上士兵们打仗一定会使用兵器的,这时候乱军中,难免就会伤到其他人。大家又不是打着玩,而是拼命打斗,因此造成的伤亡就会更大。

这场战争之所以如此会有这么奇怪的伤亡人数,其实也有两点原因。一个是因为明武宗本人荒唐。按理说作为皇帝,史官们应该尽量去褒奖皇帝,可是明朝的官员是个例外,他们与明武宗的关系并不好,因此在记录他的时候,也就是将这场战争简略的写了写,以此来表现对他的不满。后来继承大统的朱厚熜更是事不关己,也就默许了史官们的做法。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官员们压根就不信这件事,他们虽然没有去前线,但是明武宗和小王子打了五天仗,每天只损失十个人?在官员看来,明武宗就是吹牛呢。但是官员们不好违背明武宗,只好顺着他的话去写,于是明史中便有了这场荒唐的战争。

明武宗是个非常荒唐的皇帝,之前每天沉迷美女酒色之中,这样的人能指挥出什么样的战斗,文官们想都不敢想。再看蒙古的王子却是一个能征善战的人,他可以说是成吉思汗转世,此人作战十分英勇,明武宗想要打败他,不可能这么点伤亡。可见史书中记载的并不是真实的战斗,只是为了抹黑明武宗而已。


紫禁公子



公认的官方抹黑——朱厚照被抹黑了,应州之战被抹黑了。

别说打仗,你就是带五万人出去旅游一圈,也很难做到全须全影的回来,双方约十万人参战,去掉后勤和预备队这些非直接战斗人员,当天直接参战的也不会少于五六万,真刀真枪互相砍了一天,结果两边加一块死了不到一百人,这简直是现代热兵器战争的描写,你信吗?

你不信,我也不信,但是史书他就这么堂而皇之写了,除了故意抹黑压制皇权,我实在想不出第二个理由。

下面着重说下明武宗这个人,还有他指挥的这场应州大捷为什么被抹黑,这两点是有很重要的关联的。

“折腾小能手”明武宗

明朝的皇帝大多比较奇葩,有“木匠皇帝”天启,喜欢炼丹的“道君皇帝”嘉靖,三十年不上朝的“宅男皇帝”万历,但这几位仁兄说好听点都还比较“专一”,只在自己喜欢的“专业”认真发展。

但是朱厚照先生就不一样了,说他兴趣广泛一点没毛病,还玩的花样百出,把下面一帮做大臣的老爷子折腾的鸡飞狗跳。

说到这必须提一下“豹房”,这个地方其实是有争议的,传统说法这是朱厚照先生的游乐园,另一种看法是取自阿拉伯语“ban fen”的音译,翻译成中文是“技艺学术研究中心”,也就是说这是朱厚照先生的“研究室”,我比较倾向于后一种说法。

因为他广泛的爱好就是最大的证据——在“豹房”里除了养的有猛兽外,还有来自各地的和尚、乐师、翻译家、武师、建筑师、学者等等。

除了跟动物打架外,还跟和尚研习佛法(顺便给自己取了个法号“大庆法王”),和翻译家学习阿拉伯文了解伊斯兰教时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妙吉敖兰”(意为安拉的荣耀),学蒙古语时又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忽必烈”……对了,应州之战时朱厚照先生发号施令用的是又一个名字——朱寿。

每一个名字都代表一个爱好,起就起吧,关键他还用这些“名字”直接发号施令,让下面办事的大臣看到公文上盖着的大印满脸问号——大庆法王是谁?

胡闹!太胡闹了!

就算你达不到老祖宗朱元璋、朱棣的高度,最起码像你爹弘治皇帝那样,做个安安稳稳的守成之君总可以吧?

不行!当然不行!

我要自由!

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正德大帝在京城玩腻了,巡视北疆途中遭遇鞑靼小王子犯边(其实就是偷偷跑出来的),从没上过战场的他竟然指挥军队打胜了!

自“土木堡之变”,明代皇权其实就已经被文官集团牢牢绑架了,大臣们希望皇帝老老实实待在皇宫里,做个“按部就班”的明君就好,并且刻意的拿规矩和祖宗家法培养小皇帝,只要这江山还是姓“朱”的就好,事情让我们来办就行,朱厚照先生的老爹弘治皇帝就是大臣心里“完美榜样”!


结果摊上了朱厚照这么一个喜欢不按常理出牌的主儿,可以说没有一天是让大臣们省心的,你兴趣广泛喜欢折腾也就罢了,这次竟然偷跑出去搞了个“御驾亲征”!

这可要了老命了!

万一再来一次“土木堡之变”怎么办?

不给点教训难道还鼓励不成?以后岂不是会整出更大的幺蛾子?

将来的皇帝都有学有样这么“任性”,大家的工作还怎么做?

这么一个“离经叛道”的皇帝,显然是跟大臣心目中的乖宝宝相差甚远。

于是乎~仗你打了这是事实,但是笔杆子怎么耍由我们说了算!


朱厚照做梦也没有想到,他驾崩后不久,大臣们按惯例编写《武宗实录》写下了“蒙古军队阵亡十六人,明军阵亡五十二人”,表面上是写双方伤亡情况,实质上在暗示所谓的“应州大捷”就是一场失败,也在嘲讽朱厚照那句“我亲手杀了一个”是在吹牛。

但是不管怎么说,“是后岁犯边,然不敢深入”却是事实!

跟朱厚照交手的可是后期统一了漠南蒙古的达延汗,被后人称之为蒙古的“中兴之主”,这种人能被死了十几个人的“群殴”,就吓的怂在外面不敢深入了?



朱厚照不是个好皇帝,但是他身上也有一些闪光点,不但很尊重自己的老师,尤其是军事上,除了应州大捷以外,他还让战斗力低下的京军和边军轮换对调,以提高军队整体战斗力,颇有点他老祖宗朱元璋、朱棣那种“马上皇帝”的风范。

但是自从英宗那挡子事儿后,皇权已经不可避免的被文官集团趁机上了一道道锁链,加上他政治水平太弱,也只能用一些非常规办法对抗规矩,私自出宫带兵打仗不管在程序上还是情感上,都不能被大臣们所接受,即便打胜了也不是值得鼓励的事儿,史书上不被认可也就是应有的事儿了。


疯狂的008


这场战役就是被史书记载的荒唐无比的“应州大捷”。

《武宗实录》如此描述此战的战果:

“是役也,斩虏首十六级,而我军死者五十二人,重伤者五百六十三人。”


所谓斩虏首是指上交的敌军脑袋数量,凡是没拿到首级的一律不计,这个数字必然是小于实际杀敌数量的。原因有:军中往往有鼓励抢己方尸体的惯例;砍下的首级也有可能再丢掉;撤退后因伤而死的情况无法计入;敌军因爆炸、坠落、溺水等原因死亡而拿不到首级的情况等。因为很多情况下没办法统计实际的歼敌数量,为了衡量战功的公平性,就采用这个数字。而明方的死伤情况来自战后对己方伤亡情况的统计,统计口径比斩首数更大。

其次,正德十二年的应州战役,在明方角度来看可以说是获胜了。因为鞑靼部的首要目的是劫掠,但明军始终与之保持缠斗,最终把鞑靼压迫出边,战后也没什么被大量劫掠的报道。

鞑靼军的目的,从他们的行动上就可以看出来:

“十月甲辰,王勋遇虏於绣女村,督军步战。虏南循应州而去。

明日,輗、镇、钰与勋复遇虏於应州城北五里寨,战数十合,颇有杀伤。薄暮,虏傍东山而退,仍分兵围勋等北。

晓,大雾,围乃解。……

又明日,勋等出城,遇於涧子村,大战。”

可以看到鞑靼军在战役初期总是在试图摆脱明军、以分兵拖住明军,而明军则主动索敌求战。只有到了和武宗接战后的第二天,鞑靼军才主动“来攻”。或许是觉察到了什么异样。(对手不是边军?好欺负!)鉴于鞑靼军并没有搞出什么迂回包抄的大动作,可以认为他们是急着去劫掠的。明白了这个前提,就不必拘泥于一场战斗中的数字大小。



至于打死小王子之类,因为并无直接证据,倒没什么好说的了。当时除了朵颜三卫及与达延汗敌对的永谢布首领亦卜剌、鄂尔多斯首领满都赉啊哈剌忽所部之外,凡是东蒙古人都被明朝称为小王子部,正德十二年侵入大同的这支鞑靼军中到底有没有达延汗本人,甚至交战之时达延汗是否还在世,都是未知的。


顺便一说,无论《武宗实录》对这一仗的记述还是其它材料所见武宗对此战的自我颂扬,都没提打败小王子本人。

最后,有人认为明军和鞑靼军“从清晨砍到日落”,然而真的是这样不停手的肉搏吗?恐怕并不是。

十月戊申那天“战百余合”,说明战斗是间断进行的。恐怕这是对传统的蒙古战法的描述,鞑靼军不断派出骑兵分队来放箭骚扰,但是明军并没有在骚扰下崩溃,鞑靼军占不到便宜,就撤了。如果明军阵型崩溃,恐怕就要被鞑靼军纵骑蹂躏,产生大量伤亡了。当然这没有实际凭证,但考虑到明军的重伤人数超出阵亡人数十倍,高的吓人,恐怕大量的箭伤是可信的解释。



那么正德时期明军和鞑靼军交战的烈度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这里可以举正德十一年宣府贾家湾、鸡鸣山之战为例。《武宗实录》卷146正德十二年二月庚戌条:初,虏七万骑分道入寇,副总兵陶杰、游击将军靳英、都指挥朱彬等屯宋家营,廵抚都御史王纯、监枪少监汪凤、都指挥王本等以七千人城守。总兵潘浩统都指挥朱春、太监于喜统指挥王唐、参将杨玉、左钦统都指挥易章等九千人,合英兵击虏於贾家湾,败绩。春、唐皆死,浩走还。虏至鷄鸣山,败指挥张楫兵,进抵保安燕尾河。浩益调龙门城游击将军余震、北路参将江桓兵,复率杰等出战,亦败,退保保安新城。是时,参将张永、太监刘宝遇虏於老营坡,被创而走。



居庸分守指挥孙玺、太监李嵩闭関为自守计,虏遂犯宣府,遣轻骑薄演武厅。纯募兵出战,虏还趋鷄鸣山,浩追袭之,及花园,我军复溃,虏於是自青边口出。凡攻破城砦二十处、杀虏三千七百四十九人、掠头畜二万三千五百有奇,阵亡及被伤官军三百八十一人,所获虏首仅九级。


按正德《宣府镇志》,宣府镇实有备操官军(战兵)50759人,其中的机动兵力对战被明方宣传为“七万人”的鞑靼军,屡战屡败,战死中高级武将两员,损失民众3700余人,总兵被降三级,可以说是完败了。

伤亡数据是怎样的呢?总共加起来381,那么阵亡数可能也只有几十、一百人吧。斩首9。算一下比例,貌似和应州之战也差不多。回归到事实,只能说当时的明蒙战争就是这么个程度。毕竟蒙古人是奔着劫掠发财来的,不是和明军决战的。



当然,另一个可能就是:大臣们联合起来黑朱厚照,因为从后来的历史来看,从此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蒙古鞑靼部再也没有敢侵犯明朝,这得给蒙古人留下多大的心理阴影,才不敢来犯呢? 如果仅仅只是死了几十个人,就不敢侵犯,这也太不符合蒙古的血统了。 显而易见,应州之战,蒙古军很有可能伤亡是惨重的,被打怕了。


大罗言酒


明武宗亲自指挥的战胜蒙古小王子达延汗的“应州大捷”,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非常奇怪的战争。为什么说这场战争很奇怪呢?

(明武宗画像)

这场大战,明军参战兵力有五万余人,蒙古小王子参战的兵力也有四五万人,双方的兵力加起来,至少有十来万人。这场战争最后以蒙古小王子败退结束。按照《明史·鞑靼列传》记载:“是后岁犯边,然不敢大入。”也就是说,这场大战给予了蒙古沉重的打击,此后蒙古人虽然还是会按照惯例,每年都会到边关抄掠,但也就是抢一点东西就赶紧逃走,不敢往内地走得太远。

而且按照《蒙古黄金史》的记载,这个蒙古小王子达延汗,在蒙古历史上可是个了不起的人,他6岁即位,在位38年,16岁亲政以后,就东征西伐,先后征服了亦思马因、火筛、亦卜剌等部落,统一漠南蒙古,被称为蒙古历史上的“中兴之主”。而且,按照《蒙古黄金史》的记载,达延汗恰好也就是在与明朝交战的这一年去世的,去世时44岁。去世后,统一的漠南蒙古再一次分裂。

虽然史书上并没有说明,达延汗的去世,是否与应州战败有关。但是,本来他还能活蹦乱跳,指挥部队长途奔袭,攻打明朝,突然就去世了,肯定与这场战争不无关系。

可以这么说,明武宗指挥的这场应州大捷,不仅仅让蒙古人从此不敢轻易进犯明朝边关,而且还及时阻止了蒙古统一的进程,避免了蒙古草原上第二个成吉思汗的崛起,其意义是相当深远的。

(达延汗画像)

既然这场“应州大捷”参战人数这么多,战斗取得了如此大的胜利,战斗所产生的影响那么深远,为什么史书上对这次大捷的记载,会如此奇怪呢?

说史书对这次大捷的记载很奇怪,主要体现在三点:

一是《明史·武宗本纪》记载比较简略。就一句话:“甲辰,小王子犯阳和,掠应州。丁未,亲督诸军御之,战五日。辛亥,寇引去,驻跸大同。”

二是《明史·鞑靼列传》的记载充满戏说的味道。“十二年冬,小王子以五万骑自榆林入寇,围总兵王勋等于应州。帝幸阳和,亲部署,督诸将往援,殊死战,敌稍却。明日复来攻,自辰至酉,战百余合,敌引而西,追至平虏、朔州,值大风黑雾,昼晦,帝乃还,命宣捷于朝。是后岁犯边,然不敢大入。”这段记录,有过程,有结果,但满满都是戏说的意味。

三是《明实录·武宗实录》对战果的记载耐人寻味。其中对战果有一个详细的说明:“是役也,斩虏首十六级;而我军死者五十二人,重伤者五百六十三人。”一场十万人参与的大战,战了五日,竟然只有几十个人的死亡。这仿佛打的不是冷兵器时代的肉搏战,而是现代的高科技战争。

(应州大捷)

那么,为什么正史会有这么奇怪的记录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其一,史书把明武宗定性为荒唐皇帝。所谓盖棺论定,古代皇帝去世后,史官一般都会着手写这个皇帝的“实录”。在写“实录”的时候,一般都会给他定个性。从为尊者讳的角度出发,一般都不会把皇帝写得很惨。但是明武宗是个例外。一来,他在世的时候,说话行事都与大臣们格格不入。包括应州之战,大臣们本来就是反对他亲自带兵参战的,他却一定要去。所以就算战胜了,写史书的大臣们也对他这场大战不以为然。二来,明武宗去世后,朱厚熜继位。朱厚熜在“大礼议”中就表现出来了,他不把明武宗放在眼里。所以肯定就默许史官们那样轻描淡写地写。

其二,应州大捷的时候没有文官在场。因为文官们都坚决反对明武宗亲自率军指挥作战,因此明武宗一赌气,一个文官也不带在身边。后来战争打赢以后,明武宗回去向文官们讲这件事。但是文官们都不相信,觉得他在吹牛。但是又不敢明说他在吹牛,所以才写了个很荒唐的数据,通过“微言大义”,表明文官们的态度。但文官们没想到的是,这个记载一下暴露了他们的无知。一场十多万人参加的大战,残杀五天,怎么可能才死十几个人!

其三,清人贬低明朝皇帝的一贯做法。《明史》是清人编写的。清人在编写《明史》的时候,本来对明朝皇帝就很不公允。现在他们得到的明朝史料《明实录》就已经对明武宗不公允了,所以乐得在原先史料上,进一步戏说。

因为这样原因,我们现在读到的史书,就成了这个样子。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蒙古黄金史》)


张生全精彩历史


这明显是后世文人抹黑明武宗的杰作,几十万人在战场上对砍一天,怎么可能只有几十人的伤亡?

历史的真相我们现在已难以去彻底还原,但还是能通过一些历史的残片来看出应州大捷绝对不是一场闹剧,而是一场战术运用得当的围击战。



正德十二年十月,蒙古鞑靼小王子率五万大军进犯明朝边境,于是,明武宗朱厚照以威武大将军"朱寿"的名号,调集长城一线的明军主动出击鞑靼军队,应州之战就此打响。

其实,过去明军之所以屡屡败于蒙古部落的军队,主要原因并非因为明军战力低下,而主要是因为各处要塞守军各自为战,缺乏统一调配,一出战就会被鞑靼军逐一击破。久而久之就变得不敢出城御敌,处处被动挨打。



然而,皇帝亲自调动就不同了。各处要塞军事将官无不奉调,而且都拼死一战。此外,朱厚照个人其实也有些军事天赋。此战中,他首先派少量部队引蛇出洞,牵制住敌军主力部队,再不断增加兵力来消耗敌军的锐气。整个战事持续了好几天,最终以小王子败退告终。



然而,后来的《武宗实录》,却写道“蒙古军队阵亡十六人,明军阵亡五十二人”。居然将这场明朝中叶难得的大捷,硬生生的写成了一场闹剧。

但是,我们从后来鞑靼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敢进犯明朝这点可以看出,此战对鞑靼的打击或是影响,应该是相当大的。如果他们只损失了十几人,而明军还损失比他们大。占了这么大的便宜,还不大举进犯捞上一笔?



实情应该是鞑靼军队由于不知道明武宗的真实身份,也不料到明军居然会接二连三的出城野战,最后被打个措手不及,其伤亡应该比明军惨重。因此,后来惧怕明军而不敢再轻易南下。

但是,由于明武宗一贯离经叛道,屡屡突破传统,不为手下的那些老儒臣所认可。加上后来即位的嘉靖皇帝与正德皇帝,有不是直系,根本不会给他的功绩作定义。所以,他死后就被文人抹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