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自閉症能治癒嗎?

手機用戶54806581186


●其實,自閉症患者也是正常人,和我們一樣,並不需要特殊對待,只要我們像對待正常人一樣,和他們正常相處,那他們,也就橫正常人一樣了。

他們無法與人正常交流,因為他們常常不知道如何用表情和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和情緒。

曾有懵懂不知世事的自閉症孩子,不明白何為與人交流,不懂得換位思考,不在意他人情緒。

但他幸運地生活在了一個同樣“懵懂”的集體,在這裡沒有排斥,沒有特殊照料,只有正常孩子間的歡聲笑語、爭吵打鬧。——這是他人生中難以磨滅的印記

也因此,三年之後,他學會了正常人該有的言行順利地融入社會生活

這個集體,就是我們最常見最普通的校園班級

美國教育家杜威有個最著名的教育觀:生活即教育

對於這些孤獨症患者來說,自然地對待他們就是最好的關懷。


小熙帶你看世界


我小時候也得自閉症,爸媽說我小時候說話非常遲,別的小孩都說話了我還是一言不發,經常呆呆地玩某一樣東西,比如硬幣和一個玩具鞋子,達長大一點的時候不愛和別的孩子說話和玩,莫名其妙的好哭能哭很久也不說理由。

其實我對這些是有印象的,我爸媽沒有帶我檢查過,那時候我因為先天過敏,哮喘,體弱多病經常去醫院看急診,可能因為身體上很多病父母對我精神上沒有那麼關注吧,我媽說我生下來醫生說養不活,打分非常低,基本默認我是個殘疾。

後來長大的事情我自己記得,小學幼兒園階段膽子極小,不和人說話,親戚問我,寶寶你幾歲啦,我就會開始哭,能哭很久,爸媽一開始有耐心開導我教育我,而我只是哭,不說話,要麼就大喊大叫,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後來他們失去耐心,經常被我弄煩了打我。五年級的時候和媽媽去快餐店不敢佔座,不敢買東西,一直都是那種在自己的小世界裡不願意被任何人打擾的狀態。

後來在我六年級的時候媽媽發現不對勁,我爸還是認為我就是好哭就是性格不好,於是我媽叫同事的孩子來陪我玩,我很抗拒,她又給我報了兒童電子琴班。在電子琴班我發現節奏感很強識譜也很快,後來我媽又發現我畫畫天賦,我可以在彈琴和畫畫的時候集中精力。再後來,她讓我學跆拳道。那時候不知道怎麼其實非常喜歡那種可以吼叫的感覺,每天在學校裡沒有朋友不跟別人玩,有的時候突然就哭了,在跆拳道館裡就是一種發洩吧,大聲喊出來。

我媽花了很多精力和老師交流讓老師特別關照我,所以即使我成績不好老師也經常因為一些小事表揚我。正是這樣我的成績一點點上去。班主任是數學男老師,因為一次誇獎,我特別喜歡數學,一直到初中都基本滿分,中考模擬考一次149一次150滿分,奧數比賽也經常參加。

我覺得我的性格是被我媽強行改過來了,也可以說是花了很多心思糾正的。沒有我媽媽就沒有現在活潑開朗的我。上了高中之後就再也沒有那個不說話內向的我了。我媽媽是非常開朗樂觀的人,也很喜歡旅遊,雖然小時候我動不動就不聽話哭鬧,但是她還是堅持帶我去了很多地方旅遊,去爬山看海去遊樂場,特地帶我體驗火車,坐飛機輪船。我很感謝她,沒有她我會一直在我的世界裡無法走出來。其實我自己也很著急,小時候的我知道別人不跟我玩,但是卻不知道為什麼,也不知道該怎麼跟別人先說話,恐懼所有社交,隨著心智的成熟和媽媽的不斷開導,慢慢出現了另一個我。

對於自閉症,我覺得父母對孩子性格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付出足夠的耐心和愛,一定或多或少都會有效果的。



一往深秋


面對自閉症沒有絕對的

大家好,我是黑龍江教育David,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家長的求醫之路,他帶孩子來到沃桑的時候,已經12週歲了。在這之前他也是一直處在求醫的過程當中,孩子是在三歲左右的時候,他覺得跟別的孩子不太一樣。跟我們講,這個孩子就是整夜的哭泣,他們夫妻二人輪流上陣,導致他每天站著打雞蛋的時候都要睡著了,白天他精力旺盛,晚上睡睡就哭起來,而且他的大小便幾乎不能自理,這樣他就在一個朋友的關心下,說你的孩子應該到醫院去看一看。

孩子大約快四歲的時候,還沒有語言,只會啊啊叫。但這個時候他偶爾會說出“媽媽”這樣的幼兒語言,媽媽也認為以後他能夠發展。要找醫生就得找最有名氣的,這樣的話一般這樣有名氣的都得要去排隊、掛號、預約,媽媽就找了一個最好的,但是她找的這個人,去歐洲學習了,大約得四個月之後才能回來,回來之後能不能留在這個單位還不知道。媽媽毅然決定地等待著他,大約是四個月之後,真的見到了這個專家,專家最後給她一系列量表,填完之後,最後給她了一個重度孤獨症這樣的診斷。當他夫妻二人拿到診斷的時候,幾乎天崩地裂,坐在那裡不知道怎麼辦,抱著兒子哭,但孩子把她推開了!自己也不知道明天將要怎樣。

診斷完之後,夫妻二人商量,還要去找別人再診斷,因為一個人不可能確診,那還要找最有名氣的。這時候他們又約了一個最有名氣的人,也不巧這個人在美國大約得一年之後才能回來,他們就等一年,就這樣孩子就到了五歲左右了,快六歲了,回來之後遇到這個人,這個人給他的診斷也是一樣。

那這個時候他們才開始尋求什麼?尋求幫助這個孩子,要幫助孩子,肯定要去找一些康復機構,是不是?等他們開始篩選機構的時候,他們到了一家這樣的機構,做ABA和結構化的訓練。大約過了一年之後,他們發現他的孩子幾乎沒有變化,除了能夠上廁所之外,依然沒有言語,而且還是整宿的暴躁和哭泣。最後這個機構的負責人來到他們家裡,告訴他們,給他找了一個壁櫥,說孩子再鬧的話,你把他關到這裡鎖上。當他們聽到這個話之後,毅然決然的離開了這家機構。

在這段時間,他夫妻二人就開始上網搜索各種講座,各種信息,凡是有講座的地方,無論多遠,坐火車、坐高鐵、坐飛機,他們都去!他們記憶最深刻的一次,聽說是業內非常有名氣的一個治療師,他坐飛機就過去了,認認真真地拿著本子,記著每一句話,生怕漏掉一個字。講座結束之後,是一個答疑階段,他第一個衝到了前面,專家問他,你孩子多大了?他說已經八歲了。這個時候專家跟旁邊的助理低語了幾句,助理把他請到旁邊:“你來晚了,機會留給別人吧”,當他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兩行熱淚,不是從眼睛裡流出的,是從他的心裡流出來的,他跟我講,走遍了好多地方,聽到的都是放棄吧、放棄吧。

然而有一天他也是非常偶然聽到我們黑龍江沃桑教育在喜馬拉雅上的音頻,我們認為只要你啟動干預,無論多大,孩子都將有很大的改變和進步,最後可以融入到我們主流社會當中 。當他聽到這的時候,他似乎找到了人生的一個方向,這對夫妻當時跟我講:我們聽了太多這樣的專家,這樣的同行說放棄吧、就這樣吧。然後夫妻二人毅然決然的來到了我們哈爾濱,黑龍江沃桑,當我們見到他們,坐下來交談的時候,我告訴他,我這有最大的已經19週歲了,而且愈後效果非常好。

兩個夫妻對視一下,欣喜的眼淚奪眶而出。我想,我講到這一段的時候,無論後面的干預結果如何,在自閉症這個魔咒上,不要以四歲、六歲、八歲等等這樣的固定模式去告訴大家,在這個世界上,上個世紀神經是不可塑的,大腦的神經元是不可能再發生的。但在20世紀末期,曾經被授予諾貝爾獎的理論被推翻了。自閉症才在我們地球上不到100年的時間,所有固化的東西,所有以前留下的信息,將被新的技術新的治療方向所取代。我將告訴所有自閉症兒童的親愛的家長們,不要因為你的孩子已經六歲之後,或者是八歲之後,更甚至是12歲之後,就被過去的那些陳舊的思想所左右和迷惑。

你的孩子是在21世紀的今天,自閉症治療的前沿上是有希望的。他們通過科學的大腦神經可塑,可以改變他們的人生,讓他們做回自己,走入社會,讓家庭和社會接納他們。


沃桑2017


很遺憾,目前自閉症還沒有自愈一說,這裡面有兩層含義:


首先,自閉症沒有生化指標,不像其他疾病可以通過一些生理指徵來診斷和判斷是否痊癒,比如血壓,白細胞數,心腦電圖等等,那麼對於這樣一種沒有生理指徵可以量化的疾病,我們就沒有辦法說明它痊癒了。自閉症的孩子缺失的是社交能力,同時有刻板行為,那麼這些涉及人類抽象行為的障礙,你很難用量化的指標來說明達到怎樣的程度就算治癒了,我們可以說一個自閉症的孩子通過訓練,可以融合到普通人的社會中,但我們無法說他完全沒有這些障礙了。


其次,自閉症目前還沒有找到確切的發病原因,對於一個源頭都還不明確的疾病,我們對於它的治癒和治癒標準就很難界定。


另外,目前自閉症的治療還沒有任何有效的藥物或者物理治療方法,完全依賴於系統,科學,長期地康復訓練。而訓練的效果一方面取決孩子病情的輕重,另一方面也取決於訓練者的專業程度和投入。


那麼對於一種還談不上治癒的疾病,是否就沒有治療的意義呢?顯然不是,我們面對自閉症,要的結果不是把他們從自閉症兒童變成普通兒童,這在目前是做不到的,但我們可以通過努力,不斷提升孩子的各項功能,讓他們儘可能迴歸普通的生活,學習,儘可能融入社會環境,和普通人一樣生活,學習。雖然窮其一生,他們依舊在一些方面落後於人,依舊有些另類,但能夠讓孩子們將來擁有獨立生存和生活的能力,能夠對社會和他人體現自己的價值,這就足夠了。


愛陪娃的熊叔


首先,我們需要對自閉症和孤獨症有一個區分,有的說是同一種問題的不同叫法,就好比抑鬱症,有的叫憂鬱症。而實質上自閉和孤獨症在症狀上有些相似,但本質上卻不一樣。自閉症大部分是由後天因素導致的,通過後天能夠矯正,而孤獨症是一種先天因素導致,只能夠緩解難以根治。

而如果問友說的是自閉症,那麼是能夠根治。

而幼兒自閉症來講,最突出的表現,是自我封閉,一個人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周圍發生的事情只是選擇式的接收,如果說同齡的孩子的心靈世界是一個房間,有門有窗,允許外界的人和事透過這些窗口進來,而自閉症的孩子更像是一個房間,只有狹小的一條縫讓幾毫米的光線透進來,而他也能夠透過那條縫看到外面的世界,但他一般不會聽,只有自己十分感興趣的才會去做,對很少用話語表達而是用行動。這類孩子的內心世界並非是單一乏味的,而只是很少有人能夠探索到他們內心的秘境。

那麼要如何做呢?

針對這類孩子,需要家長用更多的耐心去重複指導他們進行很平常的穿衣吃飯,而交流更好的方法是用孩子最常獨自玩的方式去親近,比如他喜歡畫畫,那麼看著他畫,或是在他旁邊一起畫。


心靈守護師張楠


數據顯示, 2017年在美國有1/68的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國內統計數據不詳,基於人口基數的原因,這個比例只會更大,自閉症的危害是伴隨終生的,在父母逐漸意識到其危害之後,痛苦才姍姍來遲,那樣的痛苦往往是在若干年後,孩子無法正常融入社會,不能跟人進行情感交流,也沒有辦法跟人建立起親密關係,無法組建家庭,無法生兒育女為代價的,按照正常人的標準來評判一個自閉症患者,他們是不成功的有缺陷的,經歷過的人才知道其中的痛苦有多痛。


自閉症也叫孤獨症,它的名稱讓人很容易跟焦慮症強迫症抑鬱症一樣的神經症或者心境障礙搞混,而實際上自閉症不屬於神經症,在《了凡心療愈》裡提到,神經症對人的影響是可以隨著外界壓力的消失而慢慢消退的,但是自閉症往往會伴隨終生的,在臨床上,兒童自閉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發育行為疾病,所謂發育行為疾病,可以通俗理解為腦功能發育不成熟而導致孩子的行為與普通孩子有異的疾病,屬廣泛性心理發育障礙,以人際交往障礙、言語溝通異常、興趣侷限和行為刻板為特徵。


換言之,在自閉孩子身上,既存在腦功能發育不成熟的醫學問題,也存在行為與普通孩子有異的教育問題,比如剖腹產或者早產兒導致的感統失調兒童在高壓強控制環境下成長很容易轉化為自閉症,雖然孩童在這種環境下成長很容易發展為各種神經症,比如多動症/抽動症/焦慮症/強迫症/抑鬱症,但這些神經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的成熟,或者稍加心理干預,就可以好起來的, 但是自閉症真的很難,通過心理干預達到父母預期的目的,如果有誰拍著胸脯說自己可以療愈好自閉症患者,那麼“諾貝爾”生理心理學獎非他莫屬。


自閉症孩子又稱作“星星的孩子”,他們就像是高懸在漆黑夜空的星星,孤獨的閃爍著微弱的光芒,自閉症孩子不像是唐氏綜合症或者脆性X患兒那樣,有著很明顯的身體特徵,自閉症在剛開始的時候很難被發現,只是感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而各種神經症以及感統失調孩童都會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但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中的區別。


孩童注意力不集中的特徵主要體現在上課的時候,會經常東張西望,心不在焉,或貌似安靜,而實則“走神”、“發呆”,對於家長老師的話充耳不聞。在做作業時,邊做邊玩,隨便塗改,馬馬虎虎,潦潦草草,錯誤百出,做任何事常有始無終,虎頭蛇尾。

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自閉症孩子的行為,跟多動症等神經症,或者感統失調孩子的行為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前者毫無顧忌,我行我素,從來不考慮環境和場合的規則,也從來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和看法;不計後果,不知輕重,大吼大叫,不懂分寸,對老師的慍怒或管理不理睬,多帶有怪異、難以讓人理解的特徵,甚至讓人難以承受;後者一般不會過於“離譜”,老師一瞪眼會安靜至少幾分鐘,行為一般不至於讓人過分討厭,會比較服從權威人士的管束。


基於這個特徵,自閉症孩子往往被診斷為神經症,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干預或者藥物治療後,效果並不盡如人意,所以提前診斷是很有幫助的,自閉症主要表現為三大類核心症狀,即:社會交往障礙、交流障礙、興趣狹窄和刻板重複的行為方式,此外,多數患兒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礙。多數智力發育比同齡兒遲鈍,只有20~25%的患兒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自閉症兒童在智力活動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議,有不少患兒的機械記憶能力很強,尤其對文字符號的記憶能力。如有位3、4歲患兒特別喜歡認字,見字就主動問念什麼,並且只問一次就記住,為此他能毫不費力地流利地閱讀兒童故事書,說明他掌握不少詞彙,但當他要用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時則存在明顯的困難,他們存在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能力方面的損害。


作為自閉症患者的身邊人是尤為痛苦的,孩子是連接夫妻關係的情感紐帶,當你投入大量的情感,但卻沒有相應的情感回報,自閉症患兒其情感的表達能力甚至比不上家裡長期豢養的寵物,我在職業生涯中遇到過很多夫妻因此而勞燕雙飛,讓人倍感唏噓,人只會看到自己想看見的東西,只相信自己希望相信的東西,但如果有那麼一刻,你願意拋開一切的預期和其他NT(即擁有典型神經系統的普通人)對你孩子的評判,也許你會發現自己是錯誤的。


是我們用錯誤的測試標準來衡量自閉症兒童,他們並不差,從現在這一刻開始,你對他們的期望將會逐漸改變他們,他們可能會結婚,生兒育女,自給自足,當然也有很大的可能不會,但我想向你保證,如果我們讓世界給孩子定了標準,他們的起點就永遠是低的,而且會一直止步不前,可能你孩子能做的事情會超乎你的想象,也有可能他們只是不懂得怎麼和我們說,更或者是我們根本沒有學會怎麼去聽,這是作為以實踐心理學作為畢生職業的人給每一個父母的忠告。


了凡心療愈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

種亞型,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

自閉症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

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約有3/4

的患者伴有明顯的精神發育遲滯,部分患兒在

一般性智力落後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較好的能

力。

就目前為止,引起孤獨症的危險因素可能有:遺

傳、感染與免疫和孕期理化因子刺激。

對於自閉症的治癒,世界各國醫學研究機構都

在研究探索中,其中也有恢復好的,也有一直

沒有起色的。但是隨著醫學的進步,相信不久

的將來,自閉症是可以完全治癒的。

經過長期的探索,通過以下方法,對於自閉症

患者的治癒有一定作用。

第一是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主要是通過藥物對

患者自身的情緒,行為加以控制。

第二是心理治療。通過和患者的相處,陪伴,

玩耍,開導,從心理上進行科學的疏導,把患

者的情緒,行為引到正常的軌道上。

第三是行為治療。這主要指的是語言訓練。多

數的自閉症兒童存在語言障礙,訓練其語言能

提高其交流的能力。能溝通了,那麼離完全治

愈就不遠了。


三鹹356


自閉症是人三歲前發病的一種從生理到心理的全方位發育遲緩,核心問題是社交障礙,伴隨著興趣狹隘和刻板偏執行為。



我與我家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車見車爆胎的自閉症譜系女王已經朝夕相處了六年,整天泡在機構的自閉症孩子堆裡,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他們就是這麼一種人,他們的生長曆程被極度拉長,每個自閉症孩子表現各不相同,在我看來他們的成長週期也不同,通常衡量他們能力都以年齡為標準,打個比方吧,一個自閉症孩子實際年齡為十歲,他的各種能力年齡可能只達到五歲,還有的可能只達到三歲,這與他們所受的教育與各種環境的影響有關,也與他們自身的客觀條件有關。

總之他們就各種能力幾乎全方位落後於普通人,而社交障礙的核心決定了他們幾乎不懂我們的人情世故,一輩子都會天真爛漫。

這是他們的天性,我家女王就天真到無法自保,完全不會傷害別人,更不用提有害人之心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如果他們懂得了人情世故的話,就代表他們的自閉症好了,但對真正的自閉症來說這是不可能的,這是他們的特質,他們就是這麼一種人,所以無論我們通過什麼手段和方式也無法“治療”好他們的自閉症的。即便是現在我們公認有效的可以改善自閉症社交障礙的ABA行為分析法也是如此。

其實在我理解所謂“治療好”就是盡力讓他們可以融入我們的世界,用我們普通人可以接受的行為方式與我們互動,而我們普通人給予他們最大的包容與關愛,這世界給他們一個寬鬆的生存空間,這就足夠了。

這世界本來就該是多元化的,自閉症也是人類的一份子。


【一位孤獨症兒童的父親,孤獨地看世界,也許是最獨特的視角,堅持用文字感染大家,請關注我,請喜歡我的文章的人們評論轉發擴散,請做我們能做的,請尊重自閉症譜系的生活,我已成立育兒群,譜系與普通孩子家長都可加入,請私信我,謝謝】


孤獨行者Noodle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是一種以嚴重孤獨,缺乏情感反應,語言發育障礙,刻板重複動作和對環境奇特的反應為特徵的精神疾病。它是一種以嚴重的嬰兒發育障礙,以社會相互作用,語言動作和行為交往三方面的異常,以及三歲前期並作為特徵。

自閉症的主要變現為:

1.語言方面發育遲滯落後,喪失了語言進行交往溝通的能力。

2.非常的孤僻,不能與其他人發展人際關係。

3.重複簡單的遊戲活動及動作,缺乏對事物的想象力和靈活的運用他們的能力和技能。

自閉症不是不治之症,通過診斷明確病因是可以治癒的。不及時治療,語言感覺不能正常發展,人際關係不和諧,學習生活困難,無自理能力,與社會脫節。家長家長應該引起重視。


後來70934


首先,我們必須清楚自閉症不可能治癒,正因為不可能治癒,所以自閉症是屬於殘疾,自閉症人士是可以直接去領殘疾證明的,當然很多自閉症孩子不願去領這個證明,因為不想帶上殘疾的帽子。有可能治好的叫疾病,不可能治好的叫殘疾,就如同胳膊缺失不可能再長出來一樣,自閉症也不可能治癒。



然後我們再講講為什麼不可治癒。對此我們要從自閉症的成因說起。自閉症是由於感官異常引起的廣泛性發育障礙,即他們的感覺器官與正常人的感覺器官有很大差異,而不同的自閉症其感官異常的外在表現形式也不一樣。總的來說,可能是聽覺異常,也可能是視覺異常、味覺異常、嗅覺異常,前庭覺異常以及本體決覺等等,不同感覺器官異常的組合形成了多種多樣的外部表現,這就形成了每一種自閉症人士之間的表現都不一樣。其實,即使是正常人之間,他們的感官也並不完全相同,我們就拿嗅覺來說吧:比如某人在路上看到一堆大便,聞到臭味禁不住嘔吐起來,我們說這個人嗅覺非常敏感;另一個人看到後只說了聲好臭呀,然後繞著走了過去,我們說這人嗅覺一般;還有個人看到後直接跨了過去,我們說他嗅覺遲鈍。可見這些人嗅覺器官是有差異的,但這種差異尚在正常範圍之內是可以接受的,如果這時又來了一個人,聞到後說哇好香呀,並興致勃勃地玩起大便來!這就是嗅覺異常了。如果這種感覺異常導致了他與別人溝通出現了問題,並且由於不能溝通形成廣泛性的發育障礙,這就導致了自閉症。這種嗅覺的差異與異常在病因上是查不出來的,即使用核磁共振查腦部都是正常的,因此是沒辦法治癒的。


自閉症無法治癒,並不是說就只能放棄,自閉症患者經過一定的干預訓練是能夠接近正常人水平的,如可以生活自理甚至在社會生存。

因為自閉症不能和外界有效溝通,導致他們無法學習一些最最基本的技能,就像多米諾骨牌那樣第一個倒下,後面一連串都到下了,我們要做的就是幫他們把第二個或第三個扶好,讓後面的不再倒下來,比如說不能看著對方的眼睛,就不會模仿,不會模仿就不會仿說,不會仿說就學不會說話,不會說話就不能學習更多的技能等等,這種障礙是一個發展的過程。但是通過人工的干預訓練是可以讓他們一步步學會後續的技能的!



就像腿部殘疾帶上假肢的刀鋒戰士奧斯卡可以參加健全人的國際短跑賽事那樣,就像自閉症人士坦普·葛蘭汀經過努力學習可以成為畜牧科學家那樣!自閉症一定不要放棄希望,只要努力正確地做康復訓練,讓自己迴歸社會,過有尊嚴的生活,還是完全有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