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自闭症能治愈吗?

手机用户54806581186


●其实,自闭症患者也是正常人,和我们一样,并不需要特殊对待,只要我们像对待正常人一样,和他们正常相处,那他们,也就横正常人一样了。

他们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因为他们常常不知道如何用表情和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情绪。

曾有懵懂不知世事的自闭症孩子,不明白何为与人交流,不懂得换位思考,不在意他人情绪。

但他幸运地生活在了一个同样“懵懂”的集体,在这里没有排斥,没有特殊照料,只有正常孩子间的欢声笑语、争吵打闹。——这是他人生中难以磨灭的印记

也因此,三年之后,他学会了正常人该有的言行顺利地融入社会生活

这个集体,就是我们最常见最普通的校园班级

美国教育家杜威有个最著名的教育观:生活即教育

对于这些孤独症患者来说,自然地对待他们就是最好的关怀。


小熙带你看世界


我小时候也得自闭症,爸妈说我小时候说话非常迟,别的小孩都说话了我还是一言不发,经常呆呆地玩某一样东西,比如硬币和一个玩具鞋子,达长大一点的时候不爱和别的孩子说话和玩,莫名其妙的好哭能哭很久也不说理由。

其实我对这些是有印象的,我爸妈没有带我检查过,那时候我因为先天过敏,哮喘,体弱多病经常去医院看急诊,可能因为身体上很多病父母对我精神上没有那么关注吧,我妈说我生下来医生说养不活,打分非常低,基本默认我是个残疾。

后来长大的事情我自己记得,小学幼儿园阶段胆子极小,不和人说话,亲戚问我,宝宝你几岁啦,我就会开始哭,能哭很久,爸妈一开始有耐心开导我教育我,而我只是哭,不说话,要么就大喊大叫,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后来他们失去耐心,经常被我弄烦了打我。五年级的时候和妈妈去快餐店不敢占座,不敢买东西,一直都是那种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愿意被任何人打扰的状态。

后来在我六年级的时候妈妈发现不对劲,我爸还是认为我就是好哭就是性格不好,于是我妈叫同事的孩子来陪我玩,我很抗拒,她又给我报了儿童电子琴班。在电子琴班我发现节奏感很强识谱也很快,后来我妈又发现我画画天赋,我可以在弹琴和画画的时候集中精力。再后来,她让我学跆拳道。那时候不知道怎么其实非常喜欢那种可以吼叫的感觉,每天在学校里没有朋友不跟别人玩,有的时候突然就哭了,在跆拳道馆里就是一种发泄吧,大声喊出来。

我妈花了很多精力和老师交流让老师特别关照我,所以即使我成绩不好老师也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表扬我。正是这样我的成绩一点点上去。班主任是数学男老师,因为一次夸奖,我特别喜欢数学,一直到初中都基本满分,中考模拟考一次149一次150满分,奥数比赛也经常参加。

我觉得我的性格是被我妈强行改过来了,也可以说是花了很多心思纠正的。没有我妈妈就没有现在活泼开朗的我。上了高中之后就再也没有那个不说话内向的我了。我妈妈是非常开朗乐观的人,也很喜欢旅游,虽然小时候我动不动就不听话哭闹,但是她还是坚持带我去了很多地方旅游,去爬山看海去游乐场,特地带我体验火车,坐飞机轮船。我很感谢她,没有她我会一直在我的世界里无法走出来。其实我自己也很着急,小时候的我知道别人不跟我玩,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跟别人先说话,恐惧所有社交,随着心智的成熟和妈妈的不断开导,慢慢出现了另一个我。

对于自闭症,我觉得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付出足够的耐心和爱,一定或多或少都会有效果的。



一往深秋


面对自闭症没有绝对的

大家好,我是黑龙江教育David,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家长的求医之路,他带孩子来到沃桑的时候,已经12周岁了。在这之前他也是一直处在求医的过程当中,孩子是在三岁左右的时候,他觉得跟别的孩子不太一样。跟我们讲,这个孩子就是整夜的哭泣,他们夫妻二人轮流上阵,导致他每天站着打鸡蛋的时候都要睡着了,白天他精力旺盛,晚上睡睡就哭起来,而且他的大小便几乎不能自理,这样他就在一个朋友的关心下,说你的孩子应该到医院去看一看。

孩子大约快四岁的时候,还没有语言,只会啊啊叫。但这个时候他偶尔会说出“妈妈”这样的幼儿语言,妈妈也认为以后他能够发展。要找医生就得找最有名气的,这样的话一般这样有名气的都得要去排队、挂号、预约,妈妈就找了一个最好的,但是她找的这个人,去欧洲学习了,大约得四个月之后才能回来,回来之后能不能留在这个单位还不知道。妈妈毅然决定地等待着他,大约是四个月之后,真的见到了这个专家,专家最后给她一系列量表,填完之后,最后给她了一个重度孤独症这样的诊断。当他夫妻二人拿到诊断的时候,几乎天崩地裂,坐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办,抱着儿子哭,但孩子把她推开了!自己也不知道明天将要怎样。

诊断完之后,夫妻二人商量,还要去找别人再诊断,因为一个人不可能确诊,那还要找最有名气的。这时候他们又约了一个最有名气的人,也不巧这个人在美国大约得一年之后才能回来,他们就等一年,就这样孩子就到了五岁左右了,快六岁了,回来之后遇到这个人,这个人给他的诊断也是一样。

那这个时候他们才开始寻求什么?寻求帮助这个孩子,要帮助孩子,肯定要去找一些康复机构,是不是?等他们开始筛选机构的时候,他们到了一家这样的机构,做ABA和结构化的训练。大约过了一年之后,他们发现他的孩子几乎没有变化,除了能够上厕所之外,依然没有言语,而且还是整宿的暴躁和哭泣。最后这个机构的负责人来到他们家里,告诉他们,给他找了一个壁橱,说孩子再闹的话,你把他关到这里锁上。当他们听到这个话之后,毅然决然的离开了这家机构。

在这段时间,他夫妻二人就开始上网搜索各种讲座,各种信息,凡是有讲座的地方,无论多远,坐火车、坐高铁、坐飞机,他们都去!他们记忆最深刻的一次,听说是业内非常有名气的一个治疗师,他坐飞机就过去了,认认真真地拿着本子,记着每一句话,生怕漏掉一个字。讲座结束之后,是一个答疑阶段,他第一个冲到了前面,专家问他,你孩子多大了?他说已经八岁了。这个时候专家跟旁边的助理低语了几句,助理把他请到旁边:“你来晚了,机会留给别人吧”,当他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两行热泪,不是从眼睛里流出的,是从他的心里流出来的,他跟我讲,走遍了好多地方,听到的都是放弃吧、放弃吧。

然而有一天他也是非常偶然听到我们黑龙江沃桑教育在喜马拉雅上的音频,我们认为只要你启动干预,无论多大,孩子都将有很大的改变和进步,最后可以融入到我们主流社会当中 。当他听到这的时候,他似乎找到了人生的一个方向,这对夫妻当时跟我讲:我们听了太多这样的专家,这样的同行说放弃吧、就这样吧。然后夫妻二人毅然决然的来到了我们哈尔滨,黑龙江沃桑,当我们见到他们,坐下来交谈的时候,我告诉他,我这有最大的已经19周岁了,而且愈后效果非常好。

两个夫妻对视一下,欣喜的眼泪夺眶而出。我想,我讲到这一段的时候,无论后面的干预结果如何,在自闭症这个魔咒上,不要以四岁、六岁、八岁等等这样的固定模式去告诉大家,在这个世界上,上个世纪神经是不可塑的,大脑的神经元是不可能再发生的。但在20世纪末期,曾经被授予诺贝尔奖的理论被推翻了。自闭症才在我们地球上不到100年的时间,所有固化的东西,所有以前留下的信息,将被新的技术新的治疗方向所取代。我将告诉所有自闭症儿童的亲爱的家长们,不要因为你的孩子已经六岁之后,或者是八岁之后,更甚至是12岁之后,就被过去的那些陈旧的思想所左右和迷惑。

你的孩子是在21世纪的今天,自闭症治疗的前沿上是有希望的。他们通过科学的大脑神经可塑,可以改变他们的人生,让他们做回自己,走入社会,让家庭和社会接纳他们。


沃桑2017


很遗憾,目前自闭症还没有自愈一说,这里面有两层含义:


首先,自闭症没有生化指标,不像其他疾病可以通过一些生理指征来诊断和判断是否痊愈,比如血压,白细胞数,心脑电图等等,那么对于这样一种没有生理指征可以量化的疾病,我们就没有办法说明它痊愈了。自闭症的孩子缺失的是社交能力,同时有刻板行为,那么这些涉及人类抽象行为的障碍,你很难用量化的指标来说明达到怎样的程度就算治愈了,我们可以说一个自闭症的孩子通过训练,可以融合到普通人的社会中,但我们无法说他完全没有这些障碍了。


其次,自闭症目前还没有找到确切的发病原因,对于一个源头都还不明确的疾病,我们对于它的治愈和治愈标准就很难界定。


另外,目前自闭症的治疗还没有任何有效的药物或者物理治疗方法,完全依赖于系统,科学,长期地康复训练。而训练的效果一方面取决孩子病情的轻重,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训练者的专业程度和投入。


那么对于一种还谈不上治愈的疾病,是否就没有治疗的意义呢?显然不是,我们面对自闭症,要的结果不是把他们从自闭症儿童变成普通儿童,这在目前是做不到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不断提升孩子的各项功能,让他们尽可能回归普通的生活,学习,尽可能融入社会环境,和普通人一样生活,学习。虽然穷其一生,他们依旧在一些方面落后于人,依旧有些另类,但能够让孩子们将来拥有独立生存和生活的能力,能够对社会和他人体现自己的价值,这就足够了。


爱陪娃的熊叔


首先,我们需要对自闭症和孤独症有一个区分,有的说是同一种问题的不同叫法,就好比抑郁症,有的叫忧郁症。而实质上自闭和孤独症在症状上有些相似,但本质上却不一样。自闭症大部分是由后天因素导致的,通过后天能够矫正,而孤独症是一种先天因素导致,只能够缓解难以根治。

而如果问友说的是自闭症,那么是能够根治。

而幼儿自闭症来讲,最突出的表现,是自我封闭,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周围发生的事情只是选择式的接收,如果说同龄的孩子的心灵世界是一个房间,有门有窗,允许外界的人和事透过这些窗口进来,而自闭症的孩子更像是一个房间,只有狭小的一条缝让几毫米的光线透进来,而他也能够透过那条缝看到外面的世界,但他一般不会听,只有自己十分感兴趣的才会去做,对很少用话语表达而是用行动。这类孩子的内心世界并非是单一乏味的,而只是很少有人能够探索到他们内心的秘境。

那么要如何做呢?

针对这类孩子,需要家长用更多的耐心去重复指导他们进行很平常的穿衣吃饭,而交流更好的方法是用孩子最常独自玩的方式去亲近,比如他喜欢画画,那么看着他画,或是在他旁边一起画。


心灵守护师张楠


数据显示, 2017年在美国有1/68的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国内统计数据不详,基于人口基数的原因,这个比例只会更大,自闭症的危害是伴随终生的,在父母逐渐意识到其危害之后,痛苦才姗姗来迟,那样的痛苦往往是在若干年后,孩子无法正常融入社会,不能跟人进行情感交流,也没有办法跟人建立起亲密关系,无法组建家庭,无法生儿育女为代价的,按照正常人的标准来评判一个自闭症患者,他们是不成功的有缺陷的,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其中的痛苦有多痛。


自闭症也叫孤独症,它的名称让人很容易跟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一样的神经症或者心境障碍搞混,而实际上自闭症不属于神经症,在《了凡心疗愈》里提到,神经症对人的影响是可以随着外界压力的消失而慢慢消退的,但是自闭症往往会伴随终生的,在临床上,儿童自闭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发育行为疾病,所谓发育行为疾病,可以通俗理解为脑功能发育不成熟而导致孩子的行为与普通孩子有异的疾病,属广泛性心理发育障碍,以人际交往障碍、言语沟通异常、兴趣局限和行为刻板为特征。


换言之,在自闭孩子身上,既存在脑功能发育不成熟的医学问题,也存在行为与普通孩子有异的教育问题,比如剖腹产或者早产儿导致的感统失调儿童在高压强控制环境下成长很容易转化为自闭症,虽然孩童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很容易发展为各种神经症,比如多动症/抽动症/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但这些神经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成熟,或者稍加心理干预,就可以好起来的, 但是自闭症真的很难,通过心理干预达到父母预期的目的,如果有谁拍着胸脯说自己可以疗愈好自闭症患者,那么“诺贝尔”生理心理学奖非他莫属。


自闭症孩子又称作“星星的孩子”,他们就像是高悬在漆黑夜空的星星,孤独的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自闭症孩子不像是唐氏综合症或者脆性X患儿那样,有着很明显的身体特征,自闭症在刚开始的时候很难被发现,只是感觉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而各种神经症以及感统失调孩童都会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中的区别。


孩童注意力不集中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上课的时候,会经常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貌似安静,而实则“走神”、“发呆”,对于家长老师的话充耳不闻。在做作业时,边做边玩,随便涂改,马马虎虎,潦潦草草,错误百出,做任何事常有始无终,虎头蛇尾。

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自闭症孩子的行为,跟多动症等神经症,或者感统失调孩子的行为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前者毫无顾忌,我行我素,从来不考虑环境和场合的规则,也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和看法;不计后果,不知轻重,大吼大叫,不懂分寸,对老师的愠怒或管理不理睬,多带有怪异、难以让人理解的特征,甚至让人难以承受;后者一般不会过于“离谱”,老师一瞪眼会安静至少几分钟,行为一般不至于让人过分讨厌,会比较服从权威人士的管束。


基于这个特征,自闭症孩子往往被诊断为神经症,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干预或者药物治疗后,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所以提前诊断是很有帮助的,自闭症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此外,多数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多数智力发育比同龄儿迟钝,只有20~25%的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自闭症儿童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议,有不少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如有位3、4岁患儿特别喜欢认字,见字就主动问念什么,并且只问一次就记住,为此他能毫不费力地流利地阅读儿童故事书,说明他掌握不少词汇,但当他要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则存在明显的困难,他们存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方面的损害。


作为自闭症患者的身边人是尤为痛苦的,孩子是连接夫妻关系的情感纽带,当你投入大量的情感,但却没有相应的情感回报,自闭症患儿其情感的表达能力甚至比不上家里长期豢养的宠物,我在职业生涯中遇到过很多夫妻因此而劳燕双飞,让人倍感唏嘘,人只会看到自己想看见的东西,只相信自己希望相信的东西,但如果有那么一刻,你愿意抛开一切的预期和其他NT(即拥有典型神经系统的普通人)对你孩子的评判,也许你会发现自己是错误的。


是我们用错误的测试标准来衡量自闭症儿童,他们并不差,从现在这一刻开始,你对他们的期望将会逐渐改变他们,他们可能会结婚,生儿育女,自给自足,当然也有很大的可能不会,但我想向你保证,如果我们让世界给孩子定了标准,他们的起点就永远是低的,而且会一直止步不前,可能你孩子能做的事情会超乎你的想象,也有可能他们只是不懂得怎么和我们说,更或者是我们根本没有学会怎么去听,这是作为以实践心理学作为毕生职业的人给每一个父母的忠告。


了凡心疗愈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

种亚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

自闭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

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3/4

的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

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较好的能

力。

就目前为止,引起孤独症的危险因素可能有:遗

传、感染与免疫和孕期理化因子刺激。

对于自闭症的治愈,世界各国医学研究机构都

在研究探索中,其中也有恢复好的,也有一直

没有起色的。但是随着医学的进步,相信不久

的将来,自闭症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经过长期的探索,通过以下方法,对于自闭症

患者的治愈有一定作用。

第一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对

患者自身的情绪,行为加以控制。

第二是心理治疗。通过和患者的相处,陪伴,

玩耍,开导,从心理上进行科学的疏导,把患

者的情绪,行为引到正常的轨道上。

第三是行为治疗。这主要指的是语言训练。多

数的自闭症儿童存在语言障碍,训练其语言能

提高其交流的能力。能沟通了,那么离完全治

愈就不远了。


三咸356


自闭症是人三岁前发病的一种从生理到心理的全方位发育迟缓,核心问题是社交障碍,伴随着兴趣狭隘和刻板偏执行为。



我与我家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自闭症谱系女王已经朝夕相处了六年,整天泡在机构的自闭症孩子堆里,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他们就是这么一种人,他们的生长历程被极度拉长,每个自闭症孩子表现各不相同,在我看来他们的成长周期也不同,通常衡量他们能力都以年龄为标准,打个比方吧,一个自闭症孩子实际年龄为十岁,他的各种能力年龄可能只达到五岁,还有的可能只达到三岁,这与他们所受的教育与各种环境的影响有关,也与他们自身的客观条件有关。

总之他们就各种能力几乎全方位落后于普通人,而社交障碍的核心决定了他们几乎不懂我们的人情世故,一辈子都会天真烂漫。

这是他们的天性,我家女王就天真到无法自保,完全不会伤害别人,更不用提有害人之心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他们懂得了人情世故的话,就代表他们的自闭症好了,但对真正的自闭症来说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他们的特质,他们就是这么一种人,所以无论我们通过什么手段和方式也无法“治疗”好他们的自闭症的。即便是现在我们公认有效的可以改善自闭症社交障碍的ABA行为分析法也是如此。

其实在我理解所谓“治疗好”就是尽力让他们可以融入我们的世界,用我们普通人可以接受的行为方式与我们互动,而我们普通人给予他们最大的包容与关爱,这世界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生存空间,这就足够了。

这世界本来就该是多元化的,自闭症也是人类的一份子。


【一位孤独症儿童的父亲,孤独地看世界,也许是最独特的视角,坚持用文字感染大家,请关注我,请喜欢我的文章的人们评论转发扩散,请做我们能做的,请尊重自闭症谱系的生活,我已成立育儿群,谱系与普通孩子家长都可加入,请私信我,谢谢】


孤独行者Noodle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精神疾病。它是一种以严重的婴儿发育障碍,以社会相互作用,语言动作和行为交往三方面的异常,以及三岁前期并作为特征。

自闭症的主要变现为:

1.语言方面发育迟滞落后,丧失了语言进行交往沟通的能力。

2.非常的孤僻,不能与其他人发展人际关系。

3.重复简单的游戏活动及动作,缺乏对事物的想象力和灵活的运用他们的能力和技能。

自闭症不是不治之症,通过诊断明确病因是可以治愈的。不及时治疗,语言感觉不能正常发展,人际关系不和谐,学习生活困难,无自理能力,与社会脱节。家长家长应该引起重视。


后来70934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自闭症不可能治愈,正因为不可能治愈,所以自闭症是属于残疾,自闭症人士是可以直接去领残疾证明的,当然很多自闭症孩子不愿去领这个证明,因为不想带上残疾的帽子。有可能治好的叫疾病,不可能治好的叫残疾,就如同胳膊缺失不可能再长出来一样,自闭症也不可能治愈。



然后我们再讲讲为什么不可治愈。对此我们要从自闭症的成因说起。自闭症是由于感官异常引起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即他们的感觉器官与正常人的感觉器官有很大差异,而不同的自闭症其感官异常的外在表现形式也不一样。总的来说,可能是听觉异常,也可能是视觉异常、味觉异常、嗅觉异常,前庭觉异常以及本体决觉等等,不同感觉器官异常的组合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外部表现,这就形成了每一种自闭症人士之间的表现都不一样。其实,即使是正常人之间,他们的感官也并不完全相同,我们就拿嗅觉来说吧:比如某人在路上看到一堆大便,闻到臭味禁不住呕吐起来,我们说这个人嗅觉非常敏感;另一个人看到后只说了声好臭呀,然后绕着走了过去,我们说这人嗅觉一般;还有个人看到后直接跨了过去,我们说他嗅觉迟钝。可见这些人嗅觉器官是有差异的,但这种差异尚在正常范围之内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这时又来了一个人,闻到后说哇好香呀,并兴致勃勃地玩起大便来!这就是嗅觉异常了。如果这种感觉异常导致了他与别人沟通出现了问题,并且由于不能沟通形成广泛性的发育障碍,这就导致了自闭症。这种嗅觉的差异与异常在病因上是查不出来的,即使用核磁共振查脑部都是正常的,因此是没办法治愈的。


自闭症无法治愈,并不是说就只能放弃,自闭症患者经过一定的干预训练是能够接近正常人水平的,如可以生活自理甚至在社会生存。

因为自闭症不能和外界有效沟通,导致他们无法学习一些最最基本的技能,就像多米诺骨牌那样第一个倒下,后面一连串都到下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帮他们把第二个或第三个扶好,让后面的不再倒下来,比如说不能看着对方的眼睛,就不会模仿,不会模仿就不会仿说,不会仿说就学不会说话,不会说话就不能学习更多的技能等等,这种障碍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但是通过人工的干预训练是可以让他们一步步学会后续的技能的!



就像腿部残疾带上假肢的刀锋战士奥斯卡可以参加健全人的国际短跑赛事那样,就像自闭症人士坦普·葛兰汀经过努力学习可以成为畜牧科学家那样!自闭症一定不要放弃希望,只要努力正确地做康复训练,让自己回归社会,过有尊严的生活,还是完全有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