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摄影拍摄时,你是看见美就去拍,还是发现美再去拍,两者有什么不同?

摄影不是师


摄影拍摄时,你是看见美就去拍,还是发现美再去拍,两者有什么不同?


说实话,刚开始看到这个题目我愣了一下。

我觉得“看见美”和“发现美”……对我而言,是一回事儿啊……

我不是夸自己,现在的我就是这个状态啊……看见了就拍,一气呵成啊(⊙o⊙)…

不过,既然题主说了“两者有不同”,那我就再想想。

我仔细想了想,题主的本意,大概是说——

“看见美”的“美”是摆在明面儿上的美,是大家都能一目了然的美。无论是不是摄影爱好者,都能看得到的美;

“发现美”的“美”是含蓄的、需要发掘的美,是需要摄影创作者凭自己的“慧眼”从所见到的一堆画面元素里,单独挑出来的美。

有些“美”,甚至是张冠李戴,使用“钱坤大挪移”的办法,由作者人为制造出来的美。

不知道我想得对不对?

如果按照以上的逻辑,“看见美”和“发现美”,最大的区别在于发现者的眼睛。

就是摄影爱好们经常挂在嘴边上的“摄影眼”;老百姓经常说的“眼力价儿”……

别人看得出来,你也看得出来的,那叫“看见美”,然后大家拍啊,你也拍;

别人看不出来,你能看得出来的,那叫“发现美”,然后别人懵逼,就你拍;

二者相比,“发现美”多了一些摄影创作,要求创作者要有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不是吹牛啊,我现在的状态就是后者,有时候就是一系列反后的下意识,就应该这么拍。拍完了再瞅瞅“毛坯作品”……仔细想想,喔,原来我当时想的是要这么构图啊……


我觉得,但凡是摄影爱好者,都是会从“看见美”过渡到“发现美”的。

刚开始不具备“挑出来”美的能力,日积月累之后,就能“挑出来”了。

我是柳侍墨,悟空问答的“优质提问官”就是我!

我是个传说……(⊙o⊙)…

我喜欢把摄影轶事写成段子,让你们开心是我最大的快乐!

希望您也可以喜欢我!

时不我待,快点来关注我吧!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您点赞、转发~~


柳侍墨


所谓美,各人的理解可能不同,但公认的如美女、风光、精致的静物等大家都会觉得赏心悦目。这是共性、显性的美,不用说大家都懂的。只要你爱摄影,见美之后都会有拍摄的冲动。这大概也就是“ 你是看见美就去拍 ”的缘由吧,不然,还玩啥摄影?

浙江摄影大师傅拥军有句话说得好,看见你认为美(有意思)的东西先拍下来再说,所以,他随手一拍,“西湖边上一棵树”就名扬天下,虽然这树在大多数人看来平淡无奇,但它见证了西湖的四季和湖边生生不息杭州人的生活,并因此获得荷赛大奖,你能说这不美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傅拥军正是发现了常人“视而不见”的美并持之以恒才获得成功。可见,发现美需要敏锐的观察力,不同常人的想象力和深刻的人文情怀,是更高层次的摄影能力。“路漫漫其修远兮”……

再者风光摄影大师李少白,简直就是个摄影狂,听他讲学都机不离手,你提问,他先给你拍上一张,让你措不及防。或许他回去整理照片时会不经意的发现你的“美”。

所以,“ 先拍下来 ”很重要,看见美必须拍,即使你当时没觉得美,但过后审片却有可能发现(掘)其中的内在之美和价值所在,不拍,一切都无从谈起。

美,无处不在可能又稍纵即逝,拍下来之后再去“发现”也是对你观察能力、拍摄能力和审美观之再检验,两者并不矛盾。

个人所见,欢迎指正!爱旅游、爱摄影的头条号。

以下习拍依次为:

1、东湖岸边一棵树(武汉);2、东湖岸边一游人;3、水墨东湖一叶舟;4、雾霾东湖一只鸥;5、黄鹤楼下卖鳖人;6、寂静杉林一对鸦;7、冬日武汉美术馆;8、立币求财归元寺;9、我们走在新桥上。(美女也拍过不少,就不上了,审美疲劳,呵呵!)


远方的视像


当我看到这篇”你是看见美就去拍,还是发现美再去拍?”两者有何不同的论述,老师朋友们讨論好热烈……

我开始看这题目,真有些蒙懂!看见美与发现美不是一回事吗?真还有点反感……

再想想;万千世界的美,有生态的自然美,有艺术匠人创作的美……

呵呵!我想”看見美”是眼发现的美,大家的😊眼光,都能见到的美。

”发现美”是摄影师专业的艺术与悟性,而创作的美,有独特的魅力美……

例;一次冬天,我拿着相机溜达,看到荷池的枯荷残影,忆那高贵典雅的美荷身影,不由连想人的生死輪回也如此的生态……不那么联想一——让人😔悲感。

当年秋凉温度突低,我的大鱼缸十多条各色品种的金🐟鱼,长了一种白色班点的病,发现抢救无效一条二条三条死了...我们心痛地割爱,挽救小小可爱的生命,将它们放入这清沏的荷塘,这里有很多小鱼作伴,有深度的泥保温,割爱流了……

几个月后,见到荷枯的倒影虽有点悲感,...想万物复苏的輪回……发现一荷叶枯...的倒影,似一美丽的揹着包包的金发女孩!我想是我在这塘里放生的那条金色美丽的大金美鱼🐟的再生,来报恩了吧……选择好的角度拍下,经过后期的处理后,出现了下图故事的主体……还有与其他荷影的故事图片……

1.图揹包包的美丽的金发女孩。

2.图名:美女过江。

(鳥楊过江的枯木爬藤)

3,图名;少女观荷残。

4;图名:消防战士。

5;图名:龙抬头。

想想这是”发现的美”……请老师朋友们指教!🙏🙏🙏

……

是摄影师专业目光与悟性,







刘智芳网名爱晚小屋


发现美和看见美,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看见美更趋向于被动,而发现没趋向于主动。

蓬勃欲出的红日,依依随风的杨柳,翻飞起伏的麦浪,碧蓝如洗的蓝天,静谧深邃的夜空,汗流浃背的劳者,浓装艳抹的美女,这些都是我们轻而易举就能看见的美,它们仿佛硬生生地闯入我们的眼睑,让我们去接受,去欣赏,去感思。只要你有起码的美感。

当然,有人说,一个博士可能也毫无美感,但是,一个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农夫也能美感十足。

而发现美,对主体要求更高,或者说,对于不同的学识,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经济条件,不同的道德观念,美便有了不同的含义,在在不同含义美的驱使下,一个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人他最大程度上发现的美或许只是一只烤鸭,一碗香喷喷的米饭。

而对于那些物质上已经享受极大满足,他发现只有蒙娜丽莎才是恒古不变的美。

丰子恺说,只有内心丰富的人才能看见美。是这样吗?各位内心丰富?如上所述,一个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人,你如何才能让他内心丰富?躺在冰冷的地板上,瑟瑟发抖着欣赏银河之浩瀚?

发现美呢?对于发现主体来说,他已经有了去发现的原始基础,或者说清晰的目标设定,这个时候发现美就成了他唯一的行为动力。

不同的是,对于发现美的人来说,他们发现的美是不是大家公认的美?如斯而已!


见人见语


其实,大千世界,美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绘画也好,摄影也罢,都存在一个,择其美而善之的问题。那么,美是什么呢?美有两个客观表象:一是自然美,即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二是修饰之美,即通过人们主观思维和艺术加工后的创作之物象,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作品,当然,也可能是三次、四次的加工,毕加索的抽象画之叠加法就是如此,摄影也不例外。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自然之美是客观地、具体地物象在人们大脑中的反映,而艺术思维加工后的物象,是人们经过审时度势、主观思维、艺术取舍、探索发现、改造处理后的综合物象。据此,你是看见美就去拍,还是发现美再去拍,二者显然不言而喻!

大气磅礴之美的力作

作为一个爱好摄影的人来说,面对自然景物,随意举机而拍是盲目的,毫无根据的,流于平庸的拍摄,所拍摄作品,也必然没有气韵可言!

主题突出之美,你会联想到什么
自然景观错综复杂,物象星罗棋布,令人眼花缭乱,如果,将看到的东西,一一纳入作品之中,必然没有主题,没有灵魂,让人看不懂你的作品,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因此,我们在拍摄时,就要选择有个性特点和语言的、有代表性的、特征、层次、明暗、色彩较为强烈的物象加以拍摄。这也正是,你见美就拍,还是发现了完善之美再拍的焦点问题。

创造性地景物与人结合之美

希望本文能够给你带来拍摄的快乐,带来艺术的提高!

欢迎给于关注,给于转发。在此多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青云轩书画


发现美与看见美是有本质区别的,看见美是自然存在的,只要有摄影基础的爱好者举手可得。发现美就很难了,这与摄影者过硬的基本功相关,更重要的是摄影人综合文化素质的体现,也就是常言说的评价一幅作品的初浅内涵。我十分同意这位老师的观点,但现在的摄影已经不是美与不美的问题,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就是和谐美!追求画面的美是初学摄影必须过的一道坎儿,真正的是摄影人应该追求的有个性的画面感!


张克禄zkl



毛青春影像


答、我认为发现美与看见美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看见美是自然存在的,例如人们外出旅游走在大街上,美丽的人物景观,都可以随便拍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

但发现美就不是那么简单,这与摄影者专业技能和基础知识、文化素质修养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评价一幅作品主要看这部作品的内涵。我们也可以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发现闪光的东西,那就需要摄影者有一定的艺术功底和修养才能实现。

总之,看见的美,拍下来的作品没有回味不耐看,没有灵魂;而发现的美就大不一样,在摄影者心目中已有了构思,这样的作品拍出来才耐看,而且更有内涵。

这就是我的一点敷浅认识,供各位大佬们参考。


天街时代


我个人认为都没有错,自娱自乐玩摄影就是看见美就拍,自我陶冶情操无可厚非,这种方式是根据自身条件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一下乐趣。发现美才去拍比第一种有了更好的摄影愿望及追求更漂亮光影效果,好的照片成像素质,拍摄出一些与众不同唯美图片但这都是属于一种休闲方式。这就是二者之间的微妙的不同之处。如果要问我是哪一种?我是属于发现美就去拍,但我也想再提高到下面的那种,,,即真正想拍好的风光或纪实性有思想内涵的且有艺术价值的片子就不是这么简单了,他要做前期规划,明确拍摄方向,不仅仅是看见而是去寻找美,或创造美,进行艺术创作,,,喜欢摄影的只要注意别给摄影爱好者造成不好的名声和影响,在拍摄中修身养性,提高拍摄水平,如能积极投稿把美的分享给大家都是没有错的。


王勇71754657


二者并不矛盾,没有必要把二者割裂开来,因为事物是运动的,在摄影创作中,"刻舟求剑"的方法不可取。

看见美就要拍,哪怕拍的不如意也要拍,大家都知道"美在瞬间","稍纵即逝"的道理。许多摄影大师就是在不经意中,拍摄出了大片。如战争,地震,抢险,日出,晚霞等等。看见美,是摄影师第一感知,在感知的前提下,再形成一种感觉,也就是发现美的感觉。这里的"觉",可以理解为视觉,听觉,觉悟,悟性等等。

发现美的前提是"发现",而看见,就是发现,有谁能说看见不是发现呢,所以二者是一致的。一个著名的摄影师,在看见美之后,绝不会放弃拍摄,而是在拍摄过程中,深化感知,拓展思维,设计场景,一次次的等待,一次次的拍摄,最终拍成大片,精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