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后勤遭袭军中断粮,400伤员生命垂危,罗援悲荐:生死28天(16)

导语:《生死二十八天——四十一军对越作战高平战役纪实》,是原四十一军纪委书记宋子佩以五年的时间整理出来的倾心之作,可以说这一文章是他

以生命对南疆作战的反思和吶喊。在对英雄的吟唱中,又伴随着几分凄凉和悲壮,读来令人揪心落泪。

随着作者充满激情的笔尖龙走纸端,高平攻坚战的悲壮画面全景式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战役过程跌宕起伏,让我们时而悲愤,时而悲伤,时而热血贲涨,时而泪洒衣裳。

本来是想牛刀杀鸡,速战速决,但却打得如此惨烈;本想3至5天结束战斗,结果打了28天。四十一军的将士们打得英勇,尽心尽力了,不愧是四野主力部队之一。

但是,这一仗赢得也太艰难,只能说是惨胜。何以至此,我想每一位读者在读完此文后,都会陷入深深的思考。

而思考乃胜利之母,失败未必是胜利之母,胜利也未必是自信的资本,只有认真总结胜利的经验和汲取失败的教训,经过充分思考,才能在前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才更有把握打赢下一场战争。

我们不必去苛求前人,问问自己吧!如果我们身临其境,我们能否像英雄那样英勇?我们能否不犯前人所犯过的错误?这可能才是宋子佩同志

以五年的时间凝炼出二十八天生死搏杀所要期盼的回答。

——罗援

后勤遭袭军中断粮,400伤员生命垂危,罗援悲荐:生死28天(16)

后勤之殇

战役进攻的组织原则要求, 必须建立强大的后勤保障体系, 解决参战部队的前送后运问题。解放战争的实践如此, 抗美援朝的经验教训更是如此。

高平战役付诸实施, 作战方案没有制定统一的后勤保障体系, 致使部队伤亡惨重, 教训极为深刻!

高平战役四十一军的作战命令要求: 纵深穿插部队务必要在7至12个小时穿插到指定地点, 战役第一阶段三五天打完。

因此, 每个战斗兵员, 只带弹药0.25个基数, 3日给养。师、团后勤物资保障分队随穿插部队行动。

事实上, 这是一个重大的决策失误。

由于道路难行, 后勤梯队跟进保障全部掉队, 无奈之下改走大路单独行动。

后勤梯队编组过大, 包括民工均在千人左右, 骡马百匹, 自卫组织不严密, 兵力薄弱, 沿途均遭到了敌人的阻击袭扰, 伤亡严重, 致使前送物资大部分丢失。

穿插部队进至敌纵深后, 所有公路全被敌人封锁切断,军指为夺取公路,前送弹药给养, 曾三次下令要二师迅速打通朔江到安乐公路, 该师两次组织部队强攻朔江夺路,均未成功, 伤亡200多人, 损伤坦克十余辆。

致使一师部队穿插至敌纵深后4至6天断粮, 没有弹药补给; 400多名伤员少医无药, 随队转移11天, 不仅未能得到及时救护和转运后方, 而且还拖了参战部队的后腿。

直到2月26日, 战役打响的第10天, 军指才抽调预备队1个营、边防团1个营和4个民兵营, 进至作战区域担负护路任务, 基本保障了通农以南至扣屯道路的安全。

2月17日至26日, 各部队随队跟进保障的后勤分队, 均未完成任务。

不仅自身伤亡500多人, 还因为遭伏击, 影响了整个战役发展进程。

后勤遭敌袭击

2月18日15时, 121师361团副政委郑赞正带领后勤梯队到达宗梅与团主力会合。大家看到后勤满载弹药、给养, 卫生队也跟了上来, 人有粮, 枪有弹, 救护伤员有卫生队, 十分高兴。后勤梯队人员看见全师会合, 大军压境, 心想敌少数民兵能奈之我何! 便松懈麻痹起来, 吵吵嚷嚷, 懒懒散散, 毫无警惕。

团后勤梯队除勤务排、卫生队、担架队、军马所人员和105匹骡马外, 在行军途中还收容了掉队的二营六连、三营八连一排、三营七连及团属100炮连等单位的掉队人员, 共289人。有100迫击炮3门, 82迫击炮9门, 炮弹340发, 冲锋枪18支, 步枪11支, 轻机枪2挺。

后勤遭袭军中断粮,400伤员生命垂危,罗援悲荐:生死28天(16)

18日18时30分, 团主力已向809高地开进, 此时于天色已晚,团郑副政委带领后勤指挥所跟进保障, 在宗梅吊桥旁指挥人、马分路过河。100多匹骡马排成长龙, 一匹接着一匹通过一米多深的河水。河中有很多鹅卵石高低不平, 绊得马匹跌跌撞撞, 驭手们不得不用手电照明绕过障碍, 同时吆喝着指挥骡马过河。

干部们也都紧张地指挥民兵快点赶着骡马过河, 现场喧哗杂乱。后指领导认为, 全师走的是一条路, 团主力刚刚过河, 不会有大的敌情。因此, 过桥前既未搜索吊桥附近的高地, 也未派出警戒。此时, 危险逼近。

敌人待我主力部队过河后, 纠集了一个特工连和宗梅附近几个村庄的民兵100多人, 在可有效控制吊桥的附近及宗梅西南侧无名高地张网以待, 并占领有利地形, 严密封锁了渡口两岸。

后勤遭袭军中断粮,400伤员生命垂危,罗援悲荐:生死28天(16)

午夜时分, 皓月当空, 整个渡口一览无余, 加上上百个手电筒发出的光亮, 361团后勤梯队完全暴露在敌人火力控制之下。

这时, 敌人突然猛烈开火, 打得后勤梯队措手不及, 陷入慌乱。吊桥完全被敌火力封锁, 不能通过。郑赞正副政委令炮兵参谋何铭成带领掉队的八连一排压制敌火, 但因敌火隐蔽, 步兵排火力单薄未能奏效。

突然, 敌人2个特工钻到100炮连企图偷袭, 当即被战士捉获。经审俘得知, 敌约160多人已包围渡口, 情况相当严峻。

郑副政委与干部股长田应初前去观察敌情, 指挥部队一边还击, 边加快速度脱离险区。

不料遭敌暗火力点射击, 郑副政委当场牺牲, 干部股长负重伤, 电台丢失。

炮兵股何参谋带领八连一排立即向100炮连靠拢, 就地展开以火力压制敌人, 并找到了指导员徐家钦。

"副政委牺牲了, 没有人指挥部队, 骡马也只有少部分过河, 后勤梯队大部人马被压在桥北沙滩上, 伤亡越来越大, 我们俩成立个指挥组把部队带出去吧! "。何参谋急促地征求指导员的意见。

"不知道还有没有股长了? 现在情况很危急, 只有我们来指挥了。" 徐指导员冷静地说。

敌人的火力更加猛烈地向吊桥、沙滩射击, 严密封锁了我后勤梯队的前进和后退道路, 后勤梯队被压制在桥北沙滩和山脚一线, 人员到处乱跑, 各自为战。

"大家不要乱跑, 我是炮连指导员, 所有干部、共产党员都向我靠拢! " 徐家钦指导员大声喊道。话音刚落,就有十几人跑过来听候指挥。

"我不知道这里有没有首长,为了战斗, 我和何参谋领头指挥, 先组织成立临时党支部, 我当支部书记, 何参谋负责指挥部队。大家都要服从, 现在必须向敌人反击, 占领桥南无名高地, 把敌人压下去, 不然我们都完了。" 徐指导员果断而坚定地说。

"把敌人打下去, 继续过河找团主力还是后撤? " 一名干部问道。

"河南岸敌人占领无名高地有工事防守, 我们要渡河进攻伤亡很大, 未必成功, 不如在桥北占领有利地形, 掩护骡马分队撤出沙滩,天亮后视情况再确定去向。"何参谋说。

"就这样定了, 马上组织部队反击。"徐指导员以命令的口气说。

"勤务排长林汉锦带领全排占领桥头两端高地, 组织火力抗击向我冲击的敌人, 掩护骡马转移; 何参谋和100炮连连长刘善华, 一炮连副指导员组织所有炮兵在桥北占领发射阵地, 向桥南无名高地及桥头制高点炮击; 二机连副连长组织掉队的2个步兵排占领桥北无名高地, 掩护炮兵和骡马分队撤退。"徐指导员果断地下达了战斗命令。

23时20分, 敌人约40人在火力掩护下, 分两路向我冲击。一路约30人过河向我正面发起攻击, 另一路十余人从我侧后攻击, 威胁很大。

100炮连连长立即采取简便射击, 十余发炮弹将侧后敌人击溃。接着又向河对面攻击之敌实施拦阻射击。

当敌人接近我阵地50米处, 战士们即刻射击、投弹、激战20分钟, 毙敌20多人, 余敌溃逃。

后勤遭袭军中断粮,400伤员生命垂危,罗援悲荐:生死28天(16)

勤务排长林汉锦带领全排占领桥头两端高地后, 敌人立即向他们攻击, 林排长仔细观察了敌情地形, 认为不夺取前面2个小高的根本无法守住桥头。

他迅即带领1个班向敌人阵地冲击, 掉队的七连卫生员背着药箱, 手里拿着3枚手榴弹最先冲上敌人阵地, 打死2个敌特工, 缴获冲锋枪1支,逼着3个敌民兵投降。后面冲上来的战士用水壶带把3个俘虏捆起来, 让2名战士看押, 他们又向另一个高地冲去。

19日1时, 越军十余人带两挺机枪和60炮向我阵地偷摸, 企图占领河南竹林第二次向我攻击。

何参谋和炮连刘连长立即采取分点压制的办法粉碎了敌人的进攻。他们指挥2门82迫击炮炮击敌60炮班与敌机枪班, 100迫击炮和82迫击炮各2门对敌冲击队形进行拦阻射击。经十余分钟战斗,发射炮弹46发,打退了敌人。

此时, 部队的弹药已消耗大部, 徐指导员动员大家到阵地前沿收捡敌人丢弃的枪支弹药。

100炮连司务长带领炊事班到阵地前沿捡回14支步枪和部分弹药, 分发给战士们继续抗击敌人。

4时30分, 敌人又纠集约60多人, 在火力掩护下, 分两路过河向我阵地进攻。

这次, 敌人集中主要兵力兵器向我炮阵地攻击, 1个班的兵力迂回到骡马隐蔽处偷袭, 另有1个班的兵力利用高草和树林作隐蔽, 沿山坡由南向北攻击。

徐指导员分析认为, 这是敌人在天亮前的最后一次也是最猛烈的一次进攻, 立即用对讲机指挥步兵待敌人靠近五六十米后再打, 并派出2个班从敌侧后出击。命令炮兵拦阻偷袭骡马之敌, 集中炮火急袭敌主要兵力。

当敌人接近我阵地六七十米处, 我步枪、机枪一齐开火, 打得敌人仓惶后退, 炮兵又立刻射击, 把30多个敌人压制在阵地前沿。

这时, 一炮连副连长带2个班从敌侧后出击, 打得敌人狼狈逃窜, 其中2人举手投降, 成功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攻击。

经过一夜激战, 后勤梯队与团主力失去联系。派出的联络人又没回来, 临时党支部研究认为: 如按预定路线向809高地前进, 地形复杂, 敌情不明, 骡马不易通过, 部队又无弹药补充难以继续战斗。于是决定改路沿魁弥、魁剥到安乐,尔后向高平方向寻找团指。

12时20分,一团后勤梯队在魁剥与123师367团二营相遇。获悉往高平的道路尚未打通, 一师后指在通农, 遂即决定向师后指靠拢, 于19日17时在通农与师后指会合。

后勤遭袭军中断粮,400伤员生命垂危,罗援悲荐:生死28天(16)

361团基指领导得知后勤梯队在宗梅吊桥遭敌伏击后, 惶恐不安, 两次向师指报告情况:

第一次, 19日18时27分报告:" 连日来行进道路难走, 部队疲劳, 加上几仗打得不顺利, 重伤干部10人,战士53人,亡战士5人, 下落不明的230人。对部队的情绪有影响, 现在如行动抬伤员都困难。"

第二次, 19日19时17分报告" 我部后勤机关人员、伤病员、烈士、全部骡马及所有粮食(物资)、100迫击炮连,于18日20时30分, 在宗梅过桥时, 被敌包围, 全部损失。现我部处境困难, 至19日干粮已用完, 弹药无补充, 部队疲劳、伤病员已无医药品, 卫生队只有副队长及2名军医、1名医助, 以上困难, 望师首长帮助解决为盼。"

后勤遭袭军中断粮,400伤员生命垂危,罗援悲荐:生死28天(16)

121师后勤梯队被袭击

121师×副师长、×副政委率领师后勤梯队, 民工600多人, 在362团三营的掩护下, 于2月18日12时进至通农, 遭到两侧山上残敌的射击受阻。

后指首长一边组织部队还击, 一边下令部队快速通过。由于惊慌失措, 作训科葛副科长和苑参谋途中虽多次对照地图, 但都没有判明站立点, 也没有发现走错路。直到18日20时遇到123师侦察大队的一位连长, 方才知道走错了路。

后指首长立即下令停止前进, 沿原路返回通农。

后勤遭袭军中断粮,400伤员生命垂危,罗援悲荐:生死28天(16)

返回途中, 因组织不好, 指挥不力, 加上队形拥挤, 秩序混乱, 行动迟缓。

埋伏在铁矿附近的敌民兵连及特工百余人, 发现121师后勤梯队人马拥挤, 毫无战斗准备, 便趁夜暗占领了公路两旁的制高点。同时派出部分特工和民兵潜入我民工队伍中, 用匕首、手枪、手榴弹乱刺、乱打、乱炸, 121师后勤梯队顿时大乱。

此时, 占领制高点的敌人居高临下, 齐开火射击, 我民工和部队人员到处乱跑乱藏, 情况十分危急。

担负后指警戒任务的师警卫连连长李庆海和副指导员黄创忠沉着应战, 立即带领8名战士, 在公路上与敌短兵相接, 掩护师首长撤离。

连长李庆海用手枪连毙3个敌人后发现师首长不见了,他要副指导员带5名战士在公路上掩护战斗, 自己带3名战士奋不顾身冲进阵地, 在漆黑的夜里一边与敌人战斗,一边寻找师首长。

终于在公路边的山坡前找到了师首长, 他立即掩护首长突围到安全地方。

这时副指导员和5名战士仍在公路上与敌人战斗,他又返回公路去接应。当赶到现场时, 副指导员已负重伤, 他心如刀割, 怒不可遏, 一边给副指导员包扎,一边指挥战士向敌人反击,掩护副指导员撤到安全地方。

凌晨2点钟左右, 连长李庆海得知指挥所的保密机丢在公路上, 再次率领6名战士返回公路寻找保密机。

他一边与敌人战斗, 一边寻找保密机, 突然敌人投来1枚手榴弹, 落在他们7人中间, 危急关头, 连长李庆海用力推开身边的2名同志, 用身体扑向冒烟的手榴弹。手榴弹在他身下爆炸了, 旁边的6名战士除1名负伤外, 全部脱险, 李庆海同志壮烈牺牲。

后勤遭袭军中断粮,400伤员生命垂危,罗援悲荐:生死28天(16)

师后指(一师政治部副主任)王子富同志在混战中听到民工队伍里撕杀搏斗的惨叫声和呼救声, 立即带领几名战士摸黑前往救援。

他奋不顾身冲到民工队伍里, 但民工队伍已经乱成一团, 各自为战有枪的开枪, 有弹的投弹, 扛担架的轮起担架, 与敌人抱在一起撕打。此时, 已经分不清敌我。

王子富同志挺身而出, 大喊一声" 没有枪的民工到山脚卧倒隐蔽, 带枪的民工组织起来把混进队伍里敌人抓起来, 不要乱打枪, 以免误伤自己人。"

由于他是北方口音, 又在公路上高声指挥, 几个特工立刻窜到他身边, 用匕首向他腰部、腹部连刺数刀,王子富同志当场牺牲。

师后指机要组的4名同志在混战中失散。译电参谋张银河、刘兴根和通信员小梁, 带着密码本跟随军务参谋边战边撤, 几个人撤至那亭爬上一个高地, 敌人一边追他们, 一边狂喊乱叫:" 你被包围了,快投降吧! "

漆黑的深夜, 枪声激烈, 他们对周围地形、敌情很难作出准确判断。在同一高地的还有121师作训科参谋苑世军、军务参谋蔡定华、保密员闫新四, 政治部文化科副科长罗运凯, 另有七八名战士。译电参谋张银河担心敌人冲上来后密码本落入敌手, 便提出烧掉密码。几个人研究后决定焚烧。

他们正要焚烧时, 译电参谋觉得问题重大, 怕负责任,就立即派人寻找师首长请示。刘兴根找到了师首长, 经请示同意烧掉。这样, 师后方指挥所的密码本及电报就这样全部被烧毁了。

当时的情况并没有严重到危及密码的安全, 尤其是师领导在机要人员请示焚烧密码时不该批准!

121师后指将密码本烧毁, 严重影响了作战指挥。师后指无法向上级报告情况和接受指令; 不能对下实施指挥。军区和军得知这一情况后,上下之间对密码报的使用还一度互相猜疑,军区和军指对121师的联络也为此中断。直到2月25日, 军司令部机要处长和121师司令部领导同志到现场查证后, 于2月28日才恢复了正常联络。

整整10天10夜, 无法与上级指挥机关以及下级单位进行正常联络, 严重影响了作战指挥, 给部队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

师后指遭袭, 师后勤部张副政委在混战中见形势严重, 便伪装负伤, 用急救包包扎在头部随伤员撤出战场。

师医院惊慌失措, 一哄而散, 不成建制, 有的乱跑, 有的钻进山沟隐蔽, 不敢出来抢救伤员。第二天天亮时许多伤员呼喊求救, 也没有人敢去救护。

据目击者说, 200多名伤员和烈士, 伏卧在公路上没有人抢救。

民工丢下的担架、弹药箱、棉衣、棉被、毛毯及行军锅、枪支弹药到处都是, 一片狼藉。

后勤遭袭军中断粮,400伤员生命垂危,罗援悲荐:生死28天(16)

特别是362团三营担任师后指警戒掩护任务, 基本没有起到作用。后指遭敌伏击后, 他们未能迅速占领有利地形组织还击, 指挥所联系不到三营, 也不知道三营在哪里。教训深刻。

121师后勤梯队被敌袭击, 伤亡200多人, 部队伤74人,亡46人, 民工伤亡百余人。师政治部副主任、后勤部副部长均牺牲; 给养、弹药及各种作战物资大部损失。

121师363团接粮队被伏击

2月23日上午, 121师指挥所召开紧急会议, 讨论如何给363团补充给养问题。该团在董赛地区距师指将近20公里, 孤军无援。从出国作战至今已经七天七夜没有任何补给, 在附近越南村民那里筹措的一点东西, 根本无法保障部队的生活。

后勤遭袭军中断粮,400伤员生命垂危,罗援悲荐:生死28天(16)

他们已经4天没吃饭了,全靠竹根、野菜、青草充饥, 由于连续行军作战和抢修工事, 干部战士流汗过多, 饥饿缺盐导教颤抖抽筋。老英雄李培江副师长两腿打颤抽筋已不能走路、情况十分严峻。

362团攻克班俊缴获了大量粮食和弹药, 无法送至部队。师指建议军指调363团向师部靠拢, 到扣屯地区组织防御, 既能断敌退路, 又能解决补给。

但军指不同意。

情急之下, 只好通知三团派部队来班俊接粮。

2月24日3时30分, 师电令363团派2个连队,带加强火器、米袋到班俊接运粮食弹药。并强调指出809高地吞片附近敌情严重, 必须提高警惕, 严密组织, 搞好战斗编组, 交替掩护, 搜索前进, 防敌伏击。

同时指令师侦察连占领班俊周围制高点, 担负363团接运粮食、弹药的警戒任务。负责交接任务的师侦察科长、军务科长和军需助理员也随侦察连前去班俊, 但他们没带通信工具, 不能与师指联络。

363团团长、政委将这项任务交给团司令部副参谋长王尚华和二营营长胡国良完成。抽调二连、四连和二炮连共408人及42匹骡马组成接粮队。为隐蔽行动企图, 团首长明确指示不准用电台向分队下达任务, 待部队集结后再当面交待。

因当时敌人极有可能已破译我2瓦电台密语。王副参谋长却擅自决定, 于24日5时13分用2瓦电台给一营二营发了密语报, 明确了接粮队的兵力、火器、路线、出发时间、接粮地点和各分队的具体任务。

5时30分, 363团一营、二营分别在对讲机上用普通话和潮汕话向各接粮连队通知如下内容: "除留值班人员外, 所有人员携带武器和背囊执行接粮任务, 7时到841高地北侧公路集中, 具体情况当面交待。

24日7时, 363团二连、二炮连到达集结地点, 四连延误30分钟后到, 也未带地图和对讲机。

王副参谋长令二连派出尖兵后即匆忙出发, 既没有检查各连的行动准备情况, 又没有召集各连指挥员分析判断情况, 研究地形、敌情和战斗方案, 只是简单地向各连干部交待说: "我们去班俊接运粮食弹药, 行程十几公里, 争取11点半赶到。

这条路全是大路, 一团、二团都走过了, 809高地还有一团1个排防守、不会有大的敌情,可能有几个残敌, 没有什么关系。" 他说完便匆忙出发了。

有备无患, 无备则大患。他如此麻痹,结果造成惨重伤亡。

后勤遭袭军中断粮,400伤员生命垂危,罗援悲荐:生死28天(16)

由于轻敌麻痹, 二连在前方派出的尖兵排没有发挥作用, 途中未对公路两侧进行搜索。王副参谋长不断下令催促部队快走。

此时,战士们已经几天没吃饭了, 加上天气炎热, 行至那袍附近时, 许多战士离开队伍到路旁水沟取水, 队形开始混乱, 由原来的两路纵队变成多路甚至扎堆前行,部队如一盘散沙、乱哄哄的。尖兵排与后面的大队人马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后来竟走到了一起。

当部队进至9号高地时, 二连尖兵排战士赵辉发现1号高地工事, 并有2个人快速卧倒隐蔽, 当即报告了班长。班长即向副连长报告, 副连长既不下令做好战斗准备,也不及时向上级报告, 仍若无其事继续前进。王副参谋长走到拐弯处也发现高地上有工事, 却误认为是友邻部队构筑的, 毫无警惕。

9时20分, 王副参谋长不知何故下令所有2瓦电台和步谈机关闭。从此, 接粮队与师、团指挥所中断联络。到10时左右, 二连、二炮连及骡马分队, 四连(欠三排及二排1个班)全部进入敌伏击区, 一1、2、3号高地的敌人突然猛烈射击毫无防范的部队顿时大乱。有人牺牲、有人负伤、有人卧倒在公路左侧小沟里, 隐蔽着半个身子。瞬间接粮队几百人、42匹骡马大多倒在血泊中。

这时, 王副参谋长立即命令二连、四连抢占1、3号高地, 但通信联络指挥失灵, 又用2瓦电台与师、团联络也未成功。

16时30分, 王副参谋长、胡营长中弹牺牲。

遭敌伏击后, 二连副连长和三排长带领三排沿6、7号高地之间凹部向北突出敌人伏击区。二连连长负伤后,带伤冲出敌人伏击区与三排会合。他们收拢了22人, 其中有5名伤员, 但未对敌人组织还击, 错误决定返回841高地。

四连遭敌伏击后, 连长命令二排攻击4号高地, 一排攻击1号高地。二排长带7名战士攻击4号高地。因敌人火力猛烈, 兵力不足未能攻上。一排长受领任务后, 未执行命令, 丢下全排独自上了6号高地, 一班、二班被打散。四连长收拢一排、二排少数人员占领了5号高地。

敌人从24日上午10时伏击接粮队, 直到25日2时撤走,整整打了16个小时。

据幸存者说, 敌人有轻、重机枪,60炮, 火力密集猛烈, 牺牲的同志有的中弹十几发、几十发; 有不少同志还不知道敌人在哪里, 枪还在肩上就牺牲了。几百人的鲜血把公路都染红了, 上百人的身躯横尸公路, 个别未牺牲的同志, 在烈士的遗体下隐蔽, 伤员之间则用身体为战友挡子弹, 当掩护。

战士孙公平负伤了扑倒在八班副班长李志球的身上, 把死亡留给自己, 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当救援部队赶到时, 发现孙公平中弹两发负重伤, 而李志球因战友舍生忘死用身体抵挡敌人的子弹得以幸免。

24日10时30分, 121师首长在扣屯西南无名高地查看地形时, 听到吞片方向有激烈的枪炮声, 怀疑接粮队出了事, 即告值班参谋打电话询问在312高地的123师367团指挥所(事先已通报七团接粮队到班俊运粮食弹药): "363团接粮队到班俊了没有? "

367团吴参谋未经调查也未仔细观察, 就随便答复说: "班俊那里有几十匹马、几百人,像是搬运粮食的。"

师基指值班参谋对367团不准确的回答未引起重视, 也稀里糊涂的估计接粮队已经出发4个多小时, 便推断接粮队已到班俊, 并报告了师首长。

121师363团24日10时许与接粮队失去联系。10时07分,三营向团指报告:" 发现809高地南侧枪声激烈, 不知发生什么情况。"363团基指值班参谋接到报告后, 立即向师报告:" 我们听到班俊方向有枪炮声, 接粮队是否已到班俊? 请师帮助查清。"

"我们已问过367团, 班俊有几十匹马, 几百人,接粮队已到班俊" 师指值班参谋回答说。

14时,师指再次向367团询问接粮队的情况。367团吴参谋回答说:"接粮队还在班俊活动。"

师指为弄清接粮队的准确情况, 遂派师作训科张鲁江参谋到班俊查看。15时, 121师军务科长从班俊返回师指, 向师指报告接粮队未到班俊。师指几个参谋分析,军务科长是13时离开班俊的, 而367团吴参谋14时说接粮队还在班俊活动, 认为情况不准, 决定再等一等。

17时, 张鲁江参谋和后勤军需助理员从班俊回来, 证实接粮队未到。此时, 123师作训科副科长许锡彬也来电话报告: " 七团吴参谋电话报告的情况有误, 班俊只有你师侦察连和几匹马活动, 并没有几十匹马, 几百人。"

师首长这才判断接粮队出事了, 但天色已晚, 担心敌人诱我出去寻机袭击, 故决定翌日一早由师张参谋长带2个连从东向西搜索, 并指令三团洪祥友副团长带2个连由西向东搜索。

25日13时, 121师与三团派出的接应分队赶到接粮队被伏击现场, 时间已经过去近30个小时。发生这么大的事情, 121师首长有察觉, 但查来查去, 竟被几个参谋耽误了, 令人悲愤。

特别是123师367团的吴参谋, 竟把几匹马误判几十匹,把几十人误判几百人, 而且两次随便将误判情况通报121师师指; 而121师作战值班参谋对123师367团通报的"像是接粮队"的情况, 又未加以注意, 再加上自己的主观推断, 继而再次误判, 造成接粮队重大伤亡。

后勤遭袭军中断粮,400伤员生命垂危,罗援悲荐:生死28天(16)

此次遭敌伏击, 我亡103人, 伤81人, 骡马全部被打死(《四十一军司令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司令部工作经验教训选编》"为什么接粮队在吞片遭敌伏击",×××团司令部)。

据伤员说: "一天一夜躺在血泊中, 流血过多, 饥饿干渴难以忍受, 就喝自己的尿, 吸钢笔水, 爬到烈士身边吸伤口流出的血水战士们饿着肚子去接粮, 还未看见粮食就死去了, 实在令人痛心。

高平战役, 由于战前考虑不周, 战中办法不多, 致使后勤保障系统问题不断。不仅造成了自身的重大伤亡与损失, 未能完成担负的保障任务, 而且直接影响了战争进程, 特别是121师及各团后勤梯队, 在跟进保障前送给养、弹药时均遭到敌人的袭击破坏, 损失严重。

前线部队急需补充弹药给养,但时间一天天过去,却毫无办法,一筹莫展。

在四十一军念井指挥所坐镇指挥的2号首长, 为前线弹尽粮绝而无法补给焦虑不安。他指示作训处长给军后勤部下达命令, 派一名副部长带车队为121师前送给养弹药。

军后勤部赵明涛副部长奉命完成这项任务。

但121师在哪里? 路线怎么走? 途中有什么敌情? 派什么部队掩护? 既不明确, 也不安排, 就被催促车队出发。

赵明涛副部长说:"要我往哪里送啊?"

无奈之下只好请示作训处赵资贤处长。赵处长说,一团从809高地北上安乐, 途经黄得、魁剥,你们到黄得等候。

赵副部长从地图上看, 通农至黄得没有大路, 不能通车, 但赵处长一再保证说没问题保证通车。

在军指2号首长的一再催促下, 赵明涛副部长带6辆大车和机关5名干部, 连同司机共12人, 按照军作训处长指定的地点出发了。

车队没有押车掩护分队, 赵明涛副部长不无忧虑地想, 121师后勤派出1个营掩护都没能通过出了事, 现在不安排掩护分队能顺利完成任务吗? 但这个时候谁敢不听招呼啊!

赵副部长带车队到了通农, 结果去黄得没有大路, 不通汽车。于是通过电话与作训处长联系, 答复说你回来吧, 361团已经改变行军路线, 不经黄得、魁剥了。

后勤车队白跑一趟!

第二天, 军指2号首长又指示赵副部长: "今天必须把弹药给养送出去! "

赵副部长着实感到为难。首长要求务必送出去,但是往哪里送? 他先到后勤作战室从图上查找一师所在位置, 看路线怎么走,结果无人知道; 他又到121师后勤部询问,121师后勤部李华成部长说,他们也不知道。并说, 下午他们也要出国去寻找师部, 把弹药给养送上去。

赵副部长听后心想, 121师李部长下午要出国给师部送弹药给养, 我也要找121师师部运送弹药给养, 军、师两家统一组织起来不是更好吗?

2月21日, 军指2号首长第三次下令要军后勤部给一师送给养弹药。后勤部赵副部长再次接受任务, 这次他向作训处长要了20名战士掩护。

车辆徐徐向通农开进, 当进至离通农约8公里时, 发现路旁有高频电台天线, 便停车前去联系。经打听, 才知道是军指1号首长带前指在山洞隐蔽。

他进入山洞找到1号首长, 说明任务, 1号首长惊讶地说: "你带这么几个人能把弹药给养送上去吗? 我这里有1个步兵营掩护, 昨天与敌人打了一天也未通过, 你不要去了,就在指挥所吧!"

第二天, 蔡志贤师长(一三二师师长到四十一军司令部帮助工作, 战后任副军长)指挥123师369团三营肃清了通农残敌。

后勤遭袭军中断粮,400伤员生命垂危,罗援悲荐:生死28天(16)

军前指沿通农向安乐开进, 当进到魁剥时, 看到121师后勤梯队遭敌伏击现场, 惨不忍睹。

此时, 附近山头还有敌人向开进部队射击, 蔡师长指挥高射机枪向敌人射击, 同时命令赵副部长带的6辆弹药给养车打先锋为军指开路。

公路上到处伏卧着烈士的遗体, 能动的伤员爬到路旁向过往车辆招手呼救。 由于任务紧迫, 赵副部长所带的车队无法停下来清理路面和抢救伤员。

6辆车冲过敌封锁线后, 在安乐附近被敌击毁2辆, 伤6人, 来能按时把弹药给养送到121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