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援将军:大难催生大英雄

导语:这是一个呼唤英雄而又崇尚英雄的国度,这是一个需要英雄而又英雄辈出的时代。

罗援将军:大难催生大英雄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改变了无数平凡人的生活,也成就了无数平凡的英雄。在惊心动魄的抗击疫情伟大战斗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我们不会忘记钟南山院士满含热泪的评价:“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也不会忘记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充满深情的礼赞:“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不只是武汉!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脉基因,滋养了这块英雄的土地,成就了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英雄传奇。越是在民族经历的灾难面前,越能展现炎黄子孙“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雄气概。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

罗援将军:大难催生大英雄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次全球蔓延的疫情大考中,亿万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创造了人间奇迹。

从钟南山、李兰娟院士到逆行湖北、武汉的白衣天使,从火速驰援武汉的人民子弟兵到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从穿行在疫区的外卖小哥到广大基层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涌现出许许多多英雄群体,他们本不想成为英雄,但与病毒疫情的殊死较量,让他们一个个成为了英雄。

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未必沉溺于儿女情长的柔情缱绻之中,一旦立身于国难当头之际,也会将自己的血肉之躯荐于轩辕之下。

此时此刻,我们更加缅怀在这次抗疫战争中逝去的英烈。他们有的倒在了抢救患者的病房里,有的牺牲在紧急运送物资的旅途中,有的连续作战积劳成疾,有的被病毒感染离别亲人……

罗援将军:大难催生大英雄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4月4日,举行了全国性哀悼活动,我们不会忘记这些牺牲的英雄,他们的名字与祖国同在,与日月同辉!

罗援将军:大难催生大英雄

时光回溯到77年前那个春天,正是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在苏北一个并不出名的小村庄,82名年轻的战士,在这里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中国军人的荣誉和尊严,用宁死不屈、气贯长虹的血拼到底气概,将刘老庄这个名字,与英雄二字紧紧连在一起。

在那场战役中,82名战士打完最后一颗子弹,流尽最后一滴血,全部壮烈牺牲。在他们身后,一个叫“刘老庄连”的英雄连队从此诞生,无数英雄儿女踏着他们的足迹,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临危不惧,勇于牺牲,续写英雄传奇。

今天,让我们一起重温这段悲壮的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铁血丹心一一百面战旗背后故事二十一

罗援将军:大难催生大英雄

《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

——记刘老庄连

这是一面非常特殊的战旗,因为守卫这面战旗的82位壮士都在那场惨烈的战斗中壮烈牺牲了;

这又是一面不朽的战旗,从那场战斗以后,一个英雄的连队光荣诞生一一以战地命名的刘老庄连。

发扬82烈士"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英雄气概,将红色基因代代传承,这面光荣、神圣的铁血战旗以其血染的风采,飘扬在每个后来人的心中。

也飘扬在每一个刀山火海的前沿阵地、每一场抢救人民生命财产的危险环境、每一次展示中国军人威武形象的重大活动中。

这面战旗,曾光荣行进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游行队伍中,也闪耀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猎猎飘扬的百面战旗中。

"刘老庄连"原本属于新四军的一个基层连队,从游击队转为正规军,因为血战刘老庄而得名,82名壮士全部壮烈牺牲后,该连所在的新四军第七旅旅部决定重建四连,并命名为“刘老庄连”。

就是今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2集团军合成某旅(军改前第54集团军第127师第379团)第4连。“379”团这个番号,也寓意着新四军“3”师“7”旅“9”团,即19团。

罗援将军:大难催生大英雄

1943年2月,日军万余人及伪军八九千人,对苏北盐阜区分实行“梳篦式”反复搜索。

新四军第3师主力迅速从盐阜区转移到淮海区,日军在盐阜区扑了一个空。

日军又来淮海区合围,淮海区党政军机关与3师主力再次跳出了敌人的合击圈。

英雄连所在的第19团2营,则留在淮海区的涟水县境内牵制敌人。

3月17日,日伪军1000余人,分兵11路合围驻六塘河北岸的淮海区党政领导机关。我新四军将士奋力抵抗,成功阻击了企图合围的各路敌人。

同一天下午,日伪军进行第二次合围,部队与日伪军在淮阴北老张集、朱杜庄一带遭遇。激战半日,于黄昏后再次突围,转移至老张集西北的刘老庄地区。

3月18日晨,日伪军进行第三次合围。第4连奉命组织防御,掩护主力部队和淮海区党政机关转移。

罗援将军:大难催生大英雄

全连82人英勇抗击日伪军攻击,使主力部队和党政机关安全转移,全连却陷入日伪军重围。

这是一场血腥惨烈的战斗,考验着战士们的顽强意志和牺牲精神,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以顽强战斗、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书写了革命军人血写的诗篇!

在激烈的战斗间隙,连队曾开会形成决议,为圆满完成掩护任务,放弃突围求生的机会,血战到底。

生命的最后时刻,连长白思才和指导员李云鹏代表全连未入党的战士向营党委提出申请——请批准他们火线入党!

入党申请书上,留有他们的血手印和签字!连部通信员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在党最需要的时候,我将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党和人民,绝不给我们党丢脸,绝不给中华民族丢脸!

4连官兵在强敌面前,浴血奋战,从拂晓到黄昏,连续打退日伪军5次进攻,毙伤日伪军近百人。

之后,身负重伤的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组织全连所余的20多人,掩埋好烈士遗体,烧毁地图文件,砸坏多余枪支,端起刺刀扑向敌群。

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

蜂拥而来的敌人提心吊胆地走进四连战壕,不但没有抓到一个俘虏,而且连一支完整的枪也找不到。

罗援将军:大难催生大英雄

敌人发现,与日伪军1600名精兵殊死搏斗的仅是新四军的一个连队。

而就是这个连队,打退了日军5次冲锋,顶住了6个小时的炮轰,打死打伤日军官兵近600人!

4连官兵们的英雄事迹惊天地泣鬼神。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撰文表彰:“烈士们殉国牺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范而励来兹。”

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中,把它誉为“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

82勇士牺牲后,当地人民群众满怀悲痛为烈士举行了公葬,修建了“新四军抗战八十二烈士之墓”的墓碑,该连所在的新四军九旅,决定重建连队,命名"刘老庄连",还挑选出出当地最优秀的子弟补入该连,一直保留着82人的建制规模。

与所有壮烈牺牲的英烈不同的是,由于那是一场特殊的战斗,来得突然,打得惨烈,以致于直到今天,能够寻找到的有名英雄只有17人,更多的都是"无名英雄"。

罗援将军:大难催生大英雄

抗战胜利后,当地人民用砖石建起了“八十二烈士陵园”,牌楼式的大门两旁,刻有一副挽联:“由陕西,到苏北,敌后英名传八路;从拂晓,达黄昏,全连苦战殉刘庄。"这是对82烈士生前战斗生活的高度概括,陵园于1946年被国民党军队炸毁。

罗援将军:大难催生大英雄

1955年,当地重新修建82烈士墓和陵园,原新四军第三师师长黄克诚题词:英勇战斗,壮烈牺牲,军人模范,民族光荣。

原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张爱萍亲笔题词:八二烈士,抗敌三千,以少胜多,美名万古传。

罗援将军:大难催生大英雄

从重建"刘老庄连"的那一刻起,这面猎猎生威的战旗,就成为每个战士心中的图腾,成为一个英雄群体的象征,成为指引官兵们奋勇前进的不竭动力。先烈们"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英雄气概,更铸造出不朽的连魂,激励着无数后来者前赴后继,勇往直前。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刘老庄连骁勇善战,南征北战,党指挥到哪里,他们就打到哪里,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成为驰骋疆场的铁甲劲旅。

解放战争中,“刘老庄连”从白山黑水打到天涯海角,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曾获得“胜利南下”锦旗一面,记大功一次;

罗援将军:大难催生大英雄

1950年,在解放海南岛的战斗中,“刘老庄连”创造了木船打军舰的奇迹,更传为佳话。

罗援将军:大难催生大英雄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刘老庄连的许多子弟兵,都来自他们的家乡刘老庄,家乡人民都把"刘老庄连"当作第二个家,支持孩子到部队的大熔炉中接受锻炼,到英雄连队续写英雄传奇。

革命战争年代,刘老庄连是不怕牺牲的英雄集体;和平建设时期,刘老庄连更是吃苦在前的人民子弟。

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人民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刘老庄连82名官兵奉命随部到达长江最危险的地段-武汉洪湖进行抢险。

罗援将军:大难催生大英雄

全连官兵连夜出击,连续奋战18个小时,冒雨对长800米的大坝进行了修筑。战士麻尚坤先后三次晕倒在大堤之上,却三次从担架上跳下,冲回了阵地。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早一分钟完成任务,人民群众就少一分钟受到威胁”。

在抢险的大坝上,我们看到一面“铁军来了”的红旗高高飘扬,给灾区群众无穷的信心和力量;我们看到一面刘老庄连的鲜红连旗,与兄弟连队的旗帜交相辉映,将危险和可能决堤的大坝,牢牢地锁定为安全的屏障。

罗援将军:大难催生大英雄

2008年汶川大地震,刘老庄连第一时间开赴灾区,又一次插在灾区的大地上。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是刘老庄连建功立业的战场;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刘老庄子弟兵冲锋陷阵的身影。

只要有一面"铁军来了”的旗帜,灾区的人民就有了主心骨。清理废墟、运送药品,搭设帐篷、安装板房,战士们用他们敢打硬仗、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用大写的爱,写下了新时期军爱民、民拥军的时代赞歌!

在战火硝烟中一路走来的刘老庄连,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辉煌战绩,也收获了至高无上的连队荣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他们牢记历史,不忘初心,始终把"刘老庄精神"作为连连之魂、固连之本,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刻苦训练,塑造了新时代刘老庄连的新形象。连续多年被表彰为“先进连队”,连续5年被表彰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罗援将军:大难催生大英雄

82烈士浩气长存永垂不朽;刘老庄连队英名长在世代相传!(来源罗援博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