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剿残敌之二去高平,罗援悲荐:生死28天(26)

导语:《生死二十八天——四十一军对越作战高平战役纪实》,是原四十一军纪委书记宋子佩以五年的时间整理出来的倾心之作,可以说这一文章是他

以生命对南疆作战的反思和吶喊。在对英雄的吟唱中,又伴随着几分凄凉和悲壮,读来令人揪心落泪。

随着作者充满激情的笔尖龙走纸端,高平攻坚战的悲壮画面全景式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战役过程跌宕起伏,让我们时而悲愤,时而悲伤,时而热血贲涨,时而泪洒衣裳。

本来是想牛刀杀鸡,速战速决,但却打得如此惨烈;本想3至5天结束战斗,结果打了28天。四十一军的将士们打得英勇,尽心尽力了,不愧是四野主力部队之一。

但是,这一仗赢得也太艰难,只能说是惨胜。何以至此,我想每一位读者在读完此文后,都会陷入深深的思考。

而思考乃胜利之母,失败未必是胜利之母,胜利也未必是自信的资本,只有认真总结胜利的经验和汲取失败的教训,经过充分思考,才能在前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才更有把握打赢下一场战争。

我们不必去苛求前人,问问自己吧!如果我们身临其境,我们能否像英雄那样英勇?我们能否不犯前人所犯过的错误?这可能才是宋子佩同志

以五年的时间凝炼出二十八天生死搏杀所要期盼的回答。

——罗援

清剿残敌之二去高平,罗援悲荐:生死28天(26)

二去高平

高平是越南北方的一个省会城市, 坐落在群山峻岭之中。 市区四面环山,风景秀美。

市外南北各有一条东西流向的大江,宽三百余米,水深三四米。江上建有三座大桥,直通市区,把南北公路连接起来,其势雄伟浩大。

三座大桥有两座是中国无私援建的,一座是法国侵越时建造的。城市建筑大部分是砖瓦平房,只有省、市政府机关才是混凝土结构的四层楼房。外宾招待所,省军区和政府官员住宅,均建在环绕市区的山坡上。城市建筑零乱,街道不整,绿化极差。

清剿残敌之二去高平,罗援悲荐:生死28天(26)

2月19日前这里还是敌三四六师和省府指挥中心,121师部队突破莫隆,穿插至董赛、班庄和809高地后,敌人于19日晚组织120多辆汽车,将重要物资、文件和军政要员的家眷及三四六师炮兵团撤至太原军区。只有敌特工、民兵神出鬼没地袭击搔扰。

军区前指把清剿高平市区残敌的任务交给54军160师和162师。他们先后进驻高平,清剿成果颇佳。

一去高平

2月28日下午,我与121师副政委王仕诚正在361团一营阵地上了解情况,营部通信员跑来告诉我, 师部通知我马上回去有事。

我急忙赶回军前指和121师师部,见到毛副军长便问:"找我有什么事?"

"蒋超副政委转达军1号首长指示, 要你马上到高平,找到广州军区司令部王洪荣副参谋长和政治部陈青山副主任。他们现在高平,向他们转达总都指示,要他们组织部队和车辆,将高平省、市机关和银行的档案、文件、资料及重要物资运回国内,军区首长指示,要王、陈完成此任务。军1号首长派你去口头传达这个指示。" 毛副军长告诉我。

"这里到高平15公里,路上多处有敌特工、民兵活动,市区的残敌尚未肃清,又不知王、陈两位首长的具体位置,叫你到哪里去找?" 121师一位领导为难地说。

"160师在高平,归我军指挥,电报电话早已畅通,发个电报或打个电话要该师传达这项指示不是更快更好吗?为什么要指派一个军的副主任去充当参谋干事?" 又一位师领导不解地说。

我立即表示:"可能这项任务重要, 军1号首长认为非我去不可,这是对我的信任,我一定完成任务。"

郑师长指令侦察连长带1个侦察排掩护我,师周政委要保卫科长胡亮随同。

临走时,毛副军长再三嘱咐,要高度警惕,防敌伏击,晚上6时前一定返回。

我们乘车出发时,已经是下午3点30分,司机用2个背包把车门窗口堵死,以防万一。侦察连长手提无声冲锋枪,机警地站在车头前面,观察着公路两旁的情况。侦察兵手持冲锋枪,随时准备战斗。

司机加大油门,车子疾驶飞奔,尘土飞扬。

路旁的村庄已被炸毁,留下了断墙残壁和堆堆灰烬。 公路旁到处横卧着尸体,暴尸荒野,腐烂发臭,有的只剩下骷髅。战争就是这样残酷无情,令人恐怖。

面对这一切,车上的侦察兵沉着冷静。战前他们在国境线上已执行侦察任务半年之久,经受了锻炼和考验。搞潜伏、捉舌头(侦察兵称捕俘了解情况为捉舌头)、看地形、排地雷、炸地堡,已成为家常便饭。这次任务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小事一桩。

车子行驶到公路拐弯处,突遭敌特工射击,车上的人无慌张, 井然肃立、听候命令。因敌人距离较远没有还击就冲过去了。

这时我想高平这么大,到哪去找两位首长呢? 160师师部又在何处? 军指下达这个任务时,为什么不告诉160师的位置呢? 我想王、陈两位首长到高平肯定要到160师师部。

清剿残敌之二去高平,罗援悲荐:生死28天(26)

车子已到高平第一座大桥,护桥部队拦车检查, 我要保卫科长问他们师部在哪里? 找师1号、2号首长有事。

有个干部说:"不知道,你们进去找吧。"

护桥部队有1个连,桥头用装着泥土的麻袋堆成重机枪掩体,2挺重机枪守护着桥头。桥头对面的公路旁,构筑了交通壕和简易工事,战士隐蔽在工事里严阵以待。

"这里有敌情吗?"我问那个干部。

"敌人三五成群不断袭击我们,市区内也有残敌,你们要小心。" 被问的干部提醒我们。

开车过桥后,我与保卫科长分析,师指挥所不会设在市区,可能在市郊北面的那个山上。我看了地图,要司机通过市区向北开,再过一座大桥便是高平东山,到那里再设法寻找。

车子通过市区时,160师的清剿小分队正在到处追歼残敌,与敌巷战,一片呐喊声和枪击声。

我们急速穿过市区直驶北江大桥,过桥即是东山脚下,那里停放着上百辆汽车,估计师部可能在此。

经询问是160师后勤部驻地,部长说师部在山上,并派1名干部带路找到师指挥所。160师领导知道我的来意后,非常惊讶!

"军区王副参谋长和陈副主任今天来高平就是传达总部指示的呀。他们中午在这里吃了饭就走了,听说下午3点多钟已返回到国内,他们带来的许多干部和车辆,还在我们后勤部呢。"一位师领导告诉我。

清剿残敌之二去高平,罗援悲荐:生死28天(26)


我又急忙下山,到160师后勤部寻找,终于在一个仓库里找到了广州军区后勤部21分部的丁参谋长。他告诉我,他是临时调到军区后勤指挥所的,今天随王、陈二位首长到高平专门搜缴物资。二位首长下午3点多钟已返回国内。

我听后忙说:"我是奉我们军1号首长之命前来口头传达指示的,虽然你们已经知道了,但还是请你把军区的指示原话转达给王、陈二位首长,这对我是非常重要的,请你务必帮这个忙。" 他虽感到莫名其妙,还是满口答应了。

这时已是下午5点多钟,再晚了能否回去难以预料。可我来时,郑师长要我设法搞点食盐,不能空手回去呀,我又返回160师后勤部,找到部长要了2麻袋食盐才返回扣屯。

毛副军长、郑师长、周政委看到我回来都非常高兴,我向他们汇报了完成任务情况。对军区王、陈首长已知此事,并带部队车辆正在高平搜缴物资的情况没有透露。尔后,我接通了军指电话,详细向蒋超副政委作了汇报。

二去高平

3月1日,总部指令41军负责搜缴敌高平省省、市机关的档案、文件和各种重要物资运回国内,这也是清剿的重要任务。

军指1号首长又把这项任务交给我去完成。

调123师369团二营五连,由123师政治部副主任李兴阁率领;

清剿残敌之二去高平,罗援悲荐:生死28天(26)

调汽车百余辆由军后勤部副部长姜凤官率领;

调121师362团侦察排随我行动,组成搜缴队伍进至高平执行任务。

出发前,我集合362团侦察排进行动员交待任务。刚要讲话,就有1名战士枪走火,子弹打穿了背包,打伤了另1名战士的头部,从我的右肩上方飞过。头部负伤的战士,血流满面染红了上衣,仍然站立原地未动。其他人也毫无惊色,静肃站立,鸦雀无声。

战士们经过战斗锻炼,已经处险不惊! 我马上下达口令指挥验枪,结果,全排战士子弹都上了膛。

我很奇怪,没有敌情为什么子弹上膛? 排长解释说:"在国境执行侦察任务时,都是子弹上膛,已成为习惯,从来也没走过火,今天不知怎么搞出了事。"

我批评说:"有事无事都要子弹上膛是很危险的,不是走火伤人就是暴露目标。这次执行搜缴任务,凡没有敌情都不准子弹上膛。一个沉着勇敢机智灵活的侦察兵是该懂得这点常识的"。我进行了简单动员,交待了任务,就乘车出发了。

"侦察兵的枪任何时候都上顶门火,没人批评过,今天出事故挨批评真倒霉!" 排长对不准上"顶门火"想不通,对侦察参谋发牢骚说

到高平后,362团侦察排长既不教育战士又不检查武器,40火箭弹仍放进发射筒内。结果,第二天早上1个班在隐蔽部里吃饭时,被1名战士弄走了火,弹头弹射在1名战士的脚上,脚面被撞得粉碎,脚指骨全部断裂。万幸弹头保险未打开没有爆炸,不然全班都要粉身碎骨。

我要侦察排长给负伤的战士包扎好,送往480团卫生队医治。

这件事令我非常恼火,两天内没有战斗,自己却走火伤了2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便要侦察排开会总结经验教训。

我们找到160师480团指挥所,160师师部已经转移,只留该团守护高平三座大桥和清剩市区残敌。

团长、参谋长听说我是奉总部指令来搜缴战利品的,便主动向我介绍情况:

"高平已搜罗一空, 再没有什么可搜缴的。我们在市内搜索多次均未发现值得运走的东西。听说42军第一批进城,运走很多贵重物资。54军第二批进城, 又运走了很多。广州军区后勤部第三批进城,装满46辆汽车运回国内。160师第四批进城,只捡了些破烂。你们是第五批,还能有什么可运的?不信你们去看看吧。" 团长对我说。

接着,团参谋长介绍了市区的敌情和该团的部署:" 我们用1个营护桥,1个营清剿,1个营随团机动。市区仍有少数特工、民兵活动,白天黑夜都会窜出来偷袭搔扰,有时一天会发生七八次战斗。部队白天清剿,晚上撤回。另外,敌人每天黄昏前用重炮袭击我指挥所,已伤亡十余人,你们要注意防敌炮击。"

我听了他们介绍后, 一阵惆怅,觉得又要白跑一趟。但我还是对团长说:"总部已经把任务交给我们,还是翻箱倒柜再折腾一回吧,为了避免与你们的清剿部队发生误会,请通知部队并派几名干部帮助带路。"他们完全同意。

这时,随我到高平的参谋把露宿点选在160师撤走时的指挥所,要侦察排挖洞搭棚,放好警戒,等待搜缴连队和车辆到此集结。

3月2日上午,123师李副主任带369团五连赶到。我们根据480团的介绍,把高平市划分为5个重点搜缴区,

我带侦察排去省府大楼; 李副主任带1个排去省军区; 二营副营长带1个排去银行; 五连连长带1个排去广播电台; 五连指导员带1个排去政府官员住宅区。

任务下达后,我又反复强调, 要以"翻箱倒柜、挖地三尺"的精神,完成搜缴任务。并嘱咐要高度警惕,始终保持战斗状态,前进时要严密搜索,防敌伏击,停止时要放好警戒,防敌偷袭,切忌松懈麻痹。讲完便分头出发了。

我边走边观察480团阵地的情况,这座山没有一点树木杂草,一座光秃秃的泥土山。山上修筑的工事地堡和隐蔽部一目了然,是个完全暴露的阵地。

时值中午,天气晴朗,只见漫山遍野都是战士,三三两两围拢在一起,用饭盒代锅烧饭,一缕缕炊烟升空而起。山上山下遍地都是鸡毛、骨头、猪头、牛腿及各种牲畜的内脏,大部分已经腐烂生蛆,臭不可闻。

在隐蔽部旁边,堆放着各种各样的碗筷、盆勺、菜板、茶壶、茶几、小桌、板凳、床板、门板、棉被、毛毯、枕头、草席等。有几处还有小孩玩具。阵地上到处散落着纸张、稻草、破衣、碎布,使人看了厌恶作呕。

走进市区,只听枪声阵阵,到处呐喊追捕。有1个班正在包围3名特工,打死2名,活捉1名。

这时我发现160师480团的1个班,抬着一头开了膛割掉头的大猪迎面走来,还有战士用刺刀挑着几只鸡,有的则背着捆起来的棉被,有的手里提着地瓜、青菜,我拦住了他们。

问:"你们是干什么的?"答:"到郊区清剿的。"问:"有敌情吗?"答:"今天排长说主要去搞肉吃,没遇到敌人。"问:"现在后方供应都很充足了,为什么还要捉鸡打猪。"答:"我们团都是这样,没人管。"

我毫无办法,只好让他们走掉。

进到高平省府大楼对现地进行搜索后,放好警戒,然后进行清理。这是一座四层楼房,正面宽约25米,中央只有1处楼梯,后院是平房、伙房饭堂及勤杂人员宿舍,房间面积狭窄,十几平方米1间,楼房有几处被炮弹炸塌,室内的木制沙发和桌椅被炸烂,有的被扔到楼下摔得粉碎。

楼梯旁有2间仓库,里面堆积着许多纸张和文件。我要战士们扒出一.些文件,翻译看后说,是越南党中央下发的反华绝密文件,估计里面还有,但已下午5点多钟,只好撤回,等第二天再来。

返回途中,我绕道去银行检查,发现有14个很大的保险柜没有打开,地下散落着很多文件,副营长带的那个排早已撤走, 不知为什么没有炸开检查。

回阵地后我立即开会,要各组汇报情况。李副主任和二营副营长都说搜索翻腾半天没有发现什么重要东西。还说480团的干部战士都说他们已经检查几遍了,没有什么好东西,我们来晚了。

李副主任沮丧地说:"白跑一趟, 还不及河安县城的东西多,赶快收兵吧!" 其他几个组也是空跑一趟, 只有五连指导员那个组在住宅区发现了高平省军区储藏的大批军用地图,别无它获。

这时,我有些左右为难,就此收兵并不甘心。因为有些地方并没有仔细检查,继续搜缴大家既不感兴趣,也无信心。我只好说服他们再检查一天。

我说:" 既然来了,就要把完成任务的情况说得清楚,只从表面看、听人说回去不好交待,我在省府大楼发现很多重要文件被埋在废墟里,明天还要去挖; 银行我也去了,也有不少文件,未经翻译看过不知是否有用,还有14个特大保险柜没有打开,里面是空是实? 谁也不知道; 指导员发现的军用地图就很重要,但还没运出来,这样怎能收兵? 明天各组检查完了不要撤回,等我验收后再撤。"

散会后各自吃饭去了。

在这里吃饭无论干部战士一律"小灶",分为三等:一等有肉有米有面,三五人一组,用多功能饭盒烧、煮、炖;二等有米无肉无菜,吃白米饭;三等啃压缩饼干喝冷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就看你怎么干,能不能干,敢不敢干。

冷永景干事被留在山上做饭,他到480团找到河南籍老乡,要来白面和猪肉,用铁锹代锅烙成油饼,用压缩饼干桶炖猪肉汤,吃喝起来很香,可谓美味佳肴! 从出国作战以来,这是我吃得最好的一餐。

饭后我向隐蔽部走去,刚走几步,突然从纳隆方向打来2发炮弹,打在480团重机枪连的1个班里,他们都在吃饭,毫无准备,重机枪被炸毁,全班战士无一幸免。

我从炮弹的爆炸声判断,这是敌人的130或152远程火炮,这2发是试射,后面还会有齐射。

我马上要部队迅速疏散隐蔽。果然不出所料,接着又有30多发重炮炮弹在我们周围爆炸,炸声如雷,震撼大地,即使卧倒在地也被震得全身颤动。炸起的泥土碎石四处飞溅,像冰雹一样打落在身上,烟雾尘土弥漫,遮住了整个山顶。几分钟后敌人停止射击。

经检查,五连、侦察排无一伤亡,480团伤亡20多人。我对炮击甚为疑惑,敌人远程火炮距这里10多公里,怎么会打得这么准? 弹着点的散布相当密集。

我分析附近某个制高点肯定有敌人的炮兵前观,否则不会有这样的炮击。我马上到480团指挥所了解前几天敌人炮击的情况。

"每天黄昏敌人都有炮击,总打在团指挥所周围,每次都有伤亡,不知从哪打来的,我们毫无办法。"团长急切地告诉我。

"可能是从纳隆敌三一二师炮兵旅打来的,除此再没发现敌人的重炮。"我判断说。

"附近山头或市区高层建筑物上有没有发现敌人的炮观?"我问团长。他说还没有发现。我肯定在附近的某个高处有敌人的炮观,便建议他明天多派部队到几处最高点专门清剿敌人炮观。他答应今晚部署明天就去。

我回到隐蔽部已经是晚上8点30分,又召开会议部署挖防炮洞,防敌炮击。我趁着月光把隐蔽部加土一尺多厚,一直干到午夜1点多钟。

第二天早饭后, 我们又分头到各点清理。这次我把收集省委文件的任务交给侦察排长,要他带2个侦察班,借用480团的铁锹,把文件挖出来。我与参谋带1个班到各点检查验收。

这天,军区工兵团奉军区前指命令,由副团长率1个营,携带几十吨炸药要把高平所有房屋、建筑物全部炸毁,只留3座大桥,待部队撤离后再炸。

我听到这一 情况后,立刻找到工兵团副团长,向他说明了我们的任务,要他等搜缴部队撤出后再炸。

他非常为难的样子说:"军区前指命令我团昨天进至高平,今天爆破,要求全部炸成废墟,不准漏掉1间小房,我不能拖延呀!"

我沉思片刻,想出了一个主意,便对他说:我们都是奉命执行任务,在同时间同个地区完成完全不同的任务,你要炸我要拿,你可以完成任务,我不仅完不成任务还可能被你炸死。

清剿残敌之二去高平,罗援悲荐:生死28天(26)

这是指挥上的疏忽,时间没算准, 现在已无法请示了,我们只有协商解决。我想你们把5个重点区放到后边爆破,先炸其他建筑,我们尽快搜缴物资,等我们撤出后再炸。

他无可奈何地说:我们原计划先爆破高大建筑,附近小房便可震塌,节省炸药, 现在只有重新布置了。他最后要求我们下午2点钟定撤出。

我急忙派人到各点通知,加快速度提前完成任务。上午9时,我赶到住宅区,发现那里有很多文件和军用地图,要指导员组织战士全部搬到公路上装车运走。又立即赶到银行,二营副营长已把保险柜全部炸开,里面空无一物,我要副营长把文件捆起来抬回阵地。

我看看表才10点30分,稍松弛了一下,沿一条小街向高平省军区走去。这里是居民区,门窗已被砸烂,街道上到处散落着碎纸衣物、碗筷铁桶,混乱不堪。

我走到一户人家门口,听到里面有哭泣声,进去一看,原来是两名七十岁高龄的老太太,卷缩在床上呻吟哭泣。房子里被翻腾得乱七八糟,已经没有什么东西了。

我要翻译询问才知道,她们在哭儿孙都饿死在山里了,高平市居民进山区的大部分都饿死了,她也不想活了。 我要翻译告诉她,赶快离开这里,到别处亲戚家躲几天,这里要打炮,房子会炸塌。

老太婆哭得更厉害了,她没有去处,死也要死在家里。再有几小时这里就要大爆破了,她们必死无疑。

我们沿着这条街继续向前走,翻译边走边对我说:"我就是在高平住的华侨。 我吃惊问:" 你是华侨?" 他笑笑接着说:"3个月前我还在高平做小生意,经常到边界交换商品,越南很缺暖水瓶、手电筒、牙膏牙刷、肥皂等小杂货,在高平能卖大价钱。几年时间就发了点小财,在高平安了家,开了个铺子,过得还不错。

越南反华时,公安不准我做生意,逼我到边界为他们搞情报,我不干,就把我抓起来打。无法过下去了,才返回国内。" 他用手指着前面的一栋房子说:"那就是我家房子。 还有一个19岁的女儿在纺织厂当女工,我进去看看,如她在家我想把她带回国内。"

我跟他进了房子,门窗全开着,屋里除了2个大柜和大床,其他东西都不见了,女儿不知去向,他伤心地哭了起来。我安慰他,战争是残酷的,这都是越南反华造成的,你是受害者体验比我深刻,你女儿可能也被公安逼进山里了,但愿她能平安无事。我边走边说,他低头不语。

我们走到又路口拐进另一条街,翻译告诉我,这是一条妓女街。我愣了一下问道,是暗娼吗? 他说都是公开的。

"社会主义国家哪有公开的妓院?" 我不信。

他极其认真地说:"是真的,我怎么会对首长说谎? 越南政府和公安都是允许的,那些妓女小的才十四五岁....

"算什么社会主义,狗屁不如。"我愤愤地说。

我们走出这条街,直奔高平省军区,这时,工兵团开始爆破,市区外围到处都在爆炸,炸声震耳、烟柱冲天,整个高平市一片烟云,遮天盖地,阴阴沉沉。灰尘散落到我们头上、脸上、身上,我们赶紧快速前进。

赶到省军区时,李兴阁副主任带的那个排全在休息,我问他搜完了吗?

"完了,搞到一点文件,没有多大用处。"他没精打采地回答。

我不放心,又亲自带侦察班到处搜索,又找到河内市区地图和4箱完好的急救包。非常精制的急救包是塑料密封盒,上边印着"中国上海"字样。盒里除纱布绷带、消炎粉外,还有预防破伤风和止痛的针剂。战前发给我的急救盒也没有针剂,可见外援是多么无私。

我要李副主任派人把战利品抬上车撤回阵地,又返回省府大楼。侦察排从废墟里挖出一大堆文件,正在组织搬运。看到我忙说:"工兵团已经在这里安装了炸药,就等拉火了,要我们快撤。" 我看看表已经下午2点,立刻要参谋通知部队撤回阵地。

我们刚过大桥,就听到一声巨响,大地震动,巨大的磨菇烟云升空而起,把我们震得几乎跳了起来。接着又连续4声巨响,5处高大建筑物立刻倒塌成为废墟。

听工兵团的同志讲,第二天还要补爆,不留一间好房,把高平全部炸平才算完成任务。

我爬上山,面对高平市区,只见这座山城变成了一个特大烟球,烟云、尘土、沙石交织一团,烟浪滚滚,此起彼伏。除了大桥和南山水塔隐约可见外,其他建筑物均看不到了,早已成为碎石瓦砾。

我刚坐下来休息,军司令部作训处刘副处长带1个警卫排和3挺高射机枪,掩护军后勤部姜风官副部长来押运物资。

清剿残敌之二去高平,罗援悲荐:生死28天(26)

他见到我高兴地说:"听说首长缴获了很多战利品,我和姜副部长带了100 多辆汽车来负责后运。"

我哭笑不得,对他说:" 你听谁说这里有很多战利品? 我不是扫你们的兴,这里实实在在没有值得运走的东西,我们搜缴了2天的东西,二三辆汽车运就足够了。"

他听后顿感意外,大为惊讶。我又详细向他们介绍了友军和军区早已把重要物资运走的情况,姜副部长问:"有没有汽车零件?" "没有,后山仓库里有很多进口高级油漆和钢材,桥南小山上有2台新的小型拖拉机,要运回去也是可观的。"我告诉他。他不太相信,说明天再去搜索一下。

当晚,敌人又从纳隆方向打来重炮,480团又伤亡5人。我马上跑到团指问今天组织清剿是否发现敌人炮观? 团长说:" 市区南山一座高大的水塔上面有人,战士无法攀登,不知是否炮观。" "那是肯定无疑的,你马上向你们军前指报告,要战防炮把它干掉。"我急切地告诉他。

第二天早上,军炮群指挥战防炮营仅用5发炮弹,就把水塔打断半截,从此,这里再没有被敌人炮击过。

吃早饭时军后勤部姜副部长对我说,这里打炮很厉害呀! 震得我一晚都没睡觉。

我知道他刚从国内出来,不知道这个仗是怎么打的,还没吃到苦头。就劝他不要进市区搜查了,前一天市区已被军区工兵团炸平了,去也是白跑,还不如到后山仓库把油漆运走。

他想了想说,我去看看,就带人直奔仓库。下午3点钟他来到阵地告诉我,装了8辆汽车钢材和两台拖拉机,问我今天走还是不走?我说那么多高级油漆怎么不要?太可惜了。

"有了钢材什么都能换到,比油漆好。"他解释说。

我想既然有100多辆车,为何只装8车? 加上搜缴的地图、文件、拖拉机只不过装11辆车,要能把油漆钢材装满所有的汽车,也算是满载而归了。但军指没有授予我这个权利,我们只是搜缴而不管运输,何必强人所难?

清剿残敌之二去高平,罗援悲荐:生死28天(26)

我只好对他说:"没有什么任务还是今天返回吧,最好立刻出发,天黑前回国。我要李副主任带五连护送你。" 他急忙做了些准备就出发回国了。我与参谋草拟电报,将2天搜缴物资的情况向军指作了汇报。

第三天早上,天气晴朗、平静无事,我带着侦察排的同志到江边洗澡。出国作战内穿背心裤衩,外穿军衣军裤,一鞋一袜,人人如此。

20多个日日夜夜,风风雨雨,摸爬滚打,湿了干、干了湿,反反复复不知多少次了! 膝盖臀部磨破了,军服上面粘了一层厚厚的泥土,坐下来用树枝在裤腿上写字,能划出很深的痕迹,看得清清楚楚。身上的污垢用手一搓,一块块粘在手掌上,全身酸臭发痒。战士们比我更甚,我说到大江洗澡,无不欣然赞同。

参谋选好场地,放好班哨,钻进水里痛痛快快地洗起来。

没有肥皂,衣服很难洗干净,只好用杂草刷洗衣服和鞋子,洗完了再湿漉漉的穿上。即使这样大家也十分高兴,如果不来高平,还得不到这种"享受"呢! 和在扣屯吃水都紧张相比,也算是得天独厚了。

我等侦察排的同志全部上岸后,便到480团给121师指挥所发报:"任务完成, 立刻返回"。师指回电,要设法找些纸张、墨水和肥皂。

我为难了,高平已被炸平,要我到哪去找,即使有也被埋到地下了。冷干事判断说:" 大桥未炸,靠桥近的房子不可能炸掉, 我们去找找看。"

我们乘车来到高平南边大桥下了车,看到桥头附近的房子还完好无损,便让侦察排分散几处搜索。他们发现一家商店和一所幼儿园的房子没有炸塌。但商品已空,只有纸张、钢笔水和肥皂散落在地。战士们赶紧收集起来,约有20多条肥皂,10多瓶墨水,1捆信纸,还有20 多把幼儿园塑料靠背小椅,大家高兴得急忙装车。

这时,从桥头西边倒塌的房子里走出一位老华侨,急步走到战士跟前,苦苦哀求把他全家带回祖国。我走过去吃惊地问道: 你全家在哪里? 他用手指着那栋炸塌的房子哽咽着说都在那里。我和冷干事走近一看,都惊呆了,全家7口人集聚在几乎炸平的房子里啼哭不止,4间房子全部倒塌。

他哭诉说: "我全家开照相馆为生,上个月22日公安员说中国军队来了,要打高平,逼着所有居民上山躲起来,饿死很多人也不准回家。昨晚我全家偷偷逃回来,一看什么都没有,还怎么活呀!"

我看了看他的家人,老伴五十多岁,儿子儿媳二十五六岁,一个女儿十六七岁,一个孙子四五岁,还有一个正在吃奶不满周岁的孙女。如果没有战争,这家人可算得美满幸福了,可现在却在死亡线上挣扎,生死难卜。越南当局实行坚壁清野政策,强迫平民百姓离家进山,饿死也不准回家,何其毒辣!

这一家人哭成了泪人,眼泪干了,眼睛肿了,嗓子哑了。一些战士见此情景垂下头默默离去。我无法答应他的要求。我将返回扣屯继续战斗,能否回到祖国也还不得而知。只好送他1桶压缩饼干,劝他离开高平寻求生路。

我要侦察排长集合队伍上车向桥南开去。刚过桥头,就碰上对面有几辆汽车堵住了路。一名司机慌慌张张地边举手示意要我们下车,一边跑过来气喘吁吁地说,去扣屯路上有敌埋伏,打伤了我们3名司机,打坏了5辆汽车,你们单车不能通过。

清剿残敌之二去高平,罗援悲荐:生死28天(26)

我要参谋找带车干部问明情况,他回来说,这里去扣屯3公里处有敌埋伏,估计三四个人,全使用冲锋枪,离这里8公里处路边的小山上也有敌埋伏。但都没有手雷和火箭筒。

我分析可能是敌特工袭扰,打完了就跑,不可能在这种地形上设伏。我要侦察排做好战斗准备,就上车出发了,途中果然平安无事,顺利返回扣屯。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