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轉讓費近兩千 健身卡“潛規則”你知道多少?

花6800元辦的健身卡,用了一年想要轉讓,健身房卻要收取近2000元的轉讓費。記者走訪發現,轉讓健身卡收取“轉卡費”已成業內潛規則。這筆費用到底需要誰來承擔?消費者又該如何維權?

鄭州市民陳女士反映,一年前她花了6800元在家附近的健身房辦了張兩年的健身卡,最近因為搬家,需要把健身卡轉讓出去,但健身房卻表示,轉卡可以,必須先交30%的轉卡費:

“剛開始說的是轉卡費要收我兩年費用的30%,後來我們就說能不能拿出來你的依據,沒有國家的規定的話,我們到時候還得去維權,他們公司的人聽了我們這樣說,後來就改口了說變成了10%,然後還是讓他拿出依據,然後說沒有,說他們公司口頭上這樣說的,你要文字性的這種東西沒有。”

健身卡已經用了一年,卻要按兩年的全款收取轉卡費,而且費用從30%到10%收取得如此隨意,讓陳女士覺得十分不合理。不過,陳女士據理力爭幾天後,最後還是向健身房妥協,交了10%的轉卡費,也就是680元,但在讓工作人員開具收據發票的時候,又讓她堵了心。

“交了轉卡費,那你給我開個發票吧,然後他說可以,但是發票不可能給你開轉卡費之類的,只能開健身卡辦卡費,我說你開的這個東西跟我交的錢是不一致的,他說那沒有辦法給我開。”

健身房收取轉卡費可能很多人都遇到過,每家健身房的收費標準又是怎樣的呢?記者以普通消費者身份諮詢了鄭州市內多家健身房,相關負責人均表示,確實需要收取轉卡費。

但是記者也發現,不同的健身房收費方式不同。大部分健身房採用統一轉卡費,一般為200元到500元,有的健身房也會採用百分制,按照當時辦卡的費用來計算,收取辦卡費用的20%到30%。

某健身房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要問顧問,就是當時誰給你辦的卡,找他給你辦一下轉卡,一般大部分都是500塊錢,上面合同上都有寫這個信息。”

那麼這筆轉卡費到底該不該收?是不是霸王條款?鄭州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部主任鈕岱巍明確表示,像健身卡這樣的預付卡,消費者可以要求商家隨時退卡退錢:

“這個預付費本身就是我存在你那的錢,我隨時都可以退出來,這個錢本身就是消費者的,他不該有什麼限制的。”

鈕岱巍表示,即便商家在跟消費者簽訂的合同中寫有轉卡費,這個規定也是沒有法律效力的,商家擬定的合同中的條款也需要符合法律規定。

此外,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國內一些地方已經對健身卡“轉卡費”一事做出了明確規定,比如浙江省在去年5月開始實施的《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辦法》中規定,在設定的使用期限內不限制消費次數的年卡、季卡等記名預付憑證,消費者因居住地變化、身體健康等客觀原因需要轉讓預付憑證的,經營者應當允許,並不收取額外費用。

那鄭州對於預付卡轉讓方面有沒有相關規定呢?鄭州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部主任鈕岱巍表示,按照現有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轉卡費本身就不符合規定,所以目前鄭州並沒有專門就“轉卡費”再做另行規定,消費者遇到商家違規收取轉卡費時,可以向當地工商部門或消協進行投訴:

“出現這種問題,就近反映到咱們工商部門,或者反映到咱們轄區內的消協直接處理就可以了,接到投訴一般是7到10個工作日。”

“健身房突然關張,退卡無門”“健身卡退卡難”“辦了健身卡兩個月,健身房還在裝修”“健身卡內優惠課程被擅自取消”等新聞比比皆是,健身卡內的消費陷阱著實讓消費者防不勝防。除了健身卡這種預付卡,在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還充斥著美容卡、美髮卡、餐飲卡、洗車卡等各種預付卡。

預付式消費本質上是一種由消費者先對商家授信,預先支付一定金額,然後延期消費其商品和服務的消費模式。在正常狀況下,這種模式有利於商家積累流動資金、鎖定客戶,同時也能讓消費者獲得一定實惠,因而成為生活服務業領域普遍採用的商業模式。預付式消費往往成了商家空手套白狼的手段。對此,中國消費者協會近日發佈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避免消費陷阱,謹慎辦理預付卡。

中消協給出的建議如下:

消費者要確認自己是否真的長期需要此類服務。

降低預付額度,縮短使用週期。

綜合考慮商家情況,如企業資質,口碑等。

儘量簽訂書面協議。

此外,工商等管理部門也應當在實際操作中把相關法規落到實處,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誠信經營管理機制,對失信者能夠予以足夠的懲戒。

(原題為《6800元的健身卡轉卡費近2000元,健身卡“潛規則”你知道多少?》)

(楊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