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日本、歐盟醞釀報復美國鋼鋁關稅,聯手反制或成大勢所趨?

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此前宣佈的鋼鋁關稅法令,日本和歐盟近期紛紛表態,將採取行動予以反擊。

日本、歐盟醞釀報復美國鋼鋁關稅,聯手反制或成大勢所趨?

5月17日,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政府擬於近期向世界貿易組織(WTO)申明,日本準備啟動反關稅措施以對抗美國進口限制。隨後歐盟宣佈可能對28億歐元(約合33億美元)美國商品對等徵收25%的關稅,並不排除後續階段擴大報復行動。

此前特朗普政府曾以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為由,從3月23日起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分別徵收25%和10%的關稅。目前僅韓國與美國達成了永久性豁免協議。

美國對昔日盟友也未手下留情,特朗普政府暫時豁免對歐盟、加拿大、墨西哥等盟友的鋼鋁關稅至5月1日,希望以此為籌碼開啟與這些經濟體的貿易談判,從中獲取更多對美國有利的讓步。日本甚至沒有得到豁免權,雖然日本從各個渠道向美國提出請求,但均未獲得關稅豁免許可。

5月15日,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和歐盟貿易委員馬爾姆斯特倫就鋼鋁關稅豁免問題進行了最新一輪磋商,但並沒有取得任何進展。羅斯表示,若6月1日前沒有達成協議,美國將對歐盟徵收鋼鋁關稅。

已有機構對貿易緊張局勢顯著升級發出預警。

歐洲中央銀行近日就發佈公報稱,美國近期公佈的關稅措施對全球經濟增長構成威脅。公報表示,貿易緊張局勢顯著升級可能破壞全球貿易活動及經濟持續復甦進程。如果美國大幅提高針對所有貿易伙伴的進口關稅,而貿易伙伴實施相應的報復措施,那麼全球貿易活動將下降,美國受到的影響可能特別嚴重。進口商品價格上漲會增加企業生產成本、降低家庭購買力,從而影響消費、投資和就業。此外,經濟不確定性也將加劇全球金融市場動盪。

日本擬出拳

作為美國的盟友之一,日本是惟一沒有獲得關稅豁免的國家,連臨時性的豁免都沒有。

3月底,韓國在付出一定“代價”後,終於換得美國對韓鋼鋁關稅的永久免除。根據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30日批准的《貿易擴張法》第232條的修正案顯示,美國同意對韓國生產的鋼鐵產品免徵25%高額關稅,但同時韓國需把出口美國的鋼鐵產品的總量控制在268萬噸(2015年至2017年平均出口量的70%)以下。

相對於韓國,日本一直保持較強硬的態度。5月17日,據日本NHK電視臺報道,日本政府擬近期向世界貿易組織(WTO)申請啟動反關稅措施以對抗美國的進口限制。據悉,日本將制定4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5.97億元)規模的反關稅措施予以回擊,該數額基本等同於美國對日本進口鋼鋁製品徵收的高關稅額。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表示,日本政府確實考慮在WTO現行框架下采取必要措施,但目前還沒有作出最終決定。

另有一名不願意具名的日本政府官員對路透社表示,儘管尚未決定具體的應對措施,日本政府正在審查美國關稅對日本企業帶來的影響,並呼籲美國將日本列入關稅豁免國範圍。

4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前往華盛頓與特朗普會晤。雙方宣佈美日之間將進行新的貿易對話。但從談判進程來看,兩國分歧顯著。特朗普希望與日本達成一項有助於減少美國貿易逆差的雙邊貿易協定,而安倍晉三則希望美國重回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並豁免鋼鋁關稅。

對此,日本財務大臣麻生太郎和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茂木敏充都明確表示,不會考慮與美國的雙邊貿易協定,麻生太郎還直言日本部分鋼鐵產品美國無法生產,只能從日本進口。

兩國將在6月中旬以後舉行新一輪貿易磋商。

歐盟謀反擊

就在日本正考慮對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的消息傳出幾小時後,歐盟委員會也發佈了一項法律,預計截至6月20日,可能對28億歐元(約合33億美元)美國商品對等徵收25%的關稅。該委員會還威脅,若美國對其他歐盟鋼鐵產品徵收25%的關稅,並對歐盟的鋁徵收10%的關稅,將可能在後續階段擴大報復行動。

4月末,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先後訪問華盛頓,為了推動美國給予歐盟永久性的鋼鋁關稅豁免。《華爾街日報》援引關注談判進展的人士的話說,美國和歐盟的談判沒有取得進展。美方提出一個關稅替代方案,即歐盟接受使用自動出口限制,作為獲得鋼鋁關稅永久豁免的條件。但歐盟認為該方案違反了世貿組織規定。

自動出口限制是指出口國在進口國的要求或壓力下,自動限定某一時期內某些商品的出口數量或金額。這一限制要求出口國在限定額度內出口,超過限額即自行停止出口,往往是出口國在面臨進口國採取報復性貿易措施的威脅時所作出的一種選擇。

這種非關稅壁壘措施在形式上表現為自願性,但實質上卻具有強制性。在後來的世貿組織烏拉圭回合談判中,各成員一致同意逐步取消自動出口限制措施,並最終徹底廢除。

歐盟作為多邊貿易體制的支持者,拒絕簽署這種既有損自身利益,又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的協議。

歐盟曾威脅表示,如果美國對歐盟徵收鋼鋁關稅,歐洲將對哈雷摩托車、波本酒和牛仔褲等美國知名產品徵收關稅。

5月16日至17日,歐盟特別峰會在保加利亞舉行,針對美國加徵鋼鋁進口關稅的威脅,會上歐盟各國領導人表明不會在“槍指腦門”的情況下進行磋商,並希望在貿易戰和堅決不願退讓妥協之間達成平衡。

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表示,團結是關鍵。

“團結再一次成為我們最大的長處,我的目標非常簡單,我們不會繳械投降。歐盟和美國是朋友和合作夥伴。因此,美國的關稅政策建立在國家安全的基礎上是不合理的,歐盟會對美國構成威脅的想法更是荒謬的。如果我們要與美國討論貿易自由化問題,這就意味著美國要給予我們鋼鋁關稅的永久豁免。”圖斯克說。

歐洲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弗雷德裡克·埃裡克松表示,實際上,美國與歐盟等一些經濟體在鋼鋁貿易方面既不存在貿易不平等問題,更不會引發國家安全問題。美國政府將關稅作為籌碼向貿易伙伴國尋求利益的行為,其實是霸凌行為。

“美歐關係正處在微妙的變化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桑百川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說,“美國正走向單邊主義,與歐盟多邊主義立場漸行漸遠,政治、經濟分歧體現出美歐之間的裂痕在加大,不過,目前還不能斷言美歐關係的徹底決裂,雙方還會在摩擦、鬥爭、分歧、合作的過程中不斷較量。”

較量正在進行中,但可以看到,美國提出的部分要求已被歐盟納入考慮。4月,特朗普曾要求德國放棄對北溪管道2號線(Nord Stream 2)的支持,以此作為開始與歐盟就新的貿易協議進行談判的代價。北溪管道主要用於將俄羅斯天然氣從俄羅斯境內經波羅的海輸送至德國乃至歐盟。

5月17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證實,歐盟建議美國在對歐出口液化氣等能源領域加深合作,以換取歐盟出口美國鋼鋁產品的關稅豁免。

當天,默克爾也重申了歐盟的立場,“我們都希望從美國的關稅中獲得永久豁免。我們準備談論四點,工業產品的對等市場準入、公共合同招標的對等准入、在液化天然氣和天然氣領域加強合作、歐盟和美國在進一步改革世貿組織方面採取共同立場。”

聯手反制或成勢

美國還未停手,加徵不合理關稅的行為或進一步擴大。

5月11日,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特朗普還在與全球大型汽車製造商的產業討論會上提議對進口汽車徵收20%關稅,同時提議在進口時附加比國內汽車更加嚴格的排放標準。

據瞭解,歐盟對美貿易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汽車出口。美國汽車研究中心稱,這項提議可能會使25%至87%的在美銷售汽車受制於新關稅,每輛車的價格上漲470美元至2200美元不等。

日本、歐盟醞釀報復美國鋼鋁關稅,聯手反制或成大勢所趨?

日本、歐盟正在加入反制美國的行列,各國聯手反制或大勢所趨。

此前,中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張向晨也在日內瓦舉行的世貿組織總理事會會議上指出,美國近期基於“232條款”採取的鋼鋁關稅措施並非基於“國家安全”考慮,而是針對其國內產業的保護行為,實質上是貿易保護措施。

張向晨重申中方觀點,美國近期實施的鋼鋁關稅措施嚴重擾亂國際貿易秩序,損害多邊貿易體制,具有明顯歧視性,嚴重缺乏透明度。中方日前就該措施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項下向美方提出磋商請求,這不僅是為了維護中國自身的出口利益,更是為了保衛世貿組織的基本原則和價值。中方呼籲全體成員共同敦促美方遵守世貿組織義務,立即撤銷近日實施的鋼鋁關稅,維護正常的國際貿易秩序。

此外,世界貿易組織5月16日證實,韓國已在世貿組織就美國針對進口洗衣機和光伏電池產品徵收保障性關稅提起磋商請求。今年1月,美國曾宣佈將對進口洗衣機和光伏電池及組件徵收保障性關稅。

相關文件顯示,韓方認為,美方以本國產業遭受“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威脅”為由計劃實施保障性措施,卻並未就如何得出這一結論給出合理解釋。韓方指責美國徵收保障性關稅違反世貿組織《保障措施協定》等有關規定。

桑百川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美國在經貿政策上的重要變化各國已深有體會,美國的系列舉措嚴重衝擊多邊貿易體制,嚴重打擊經濟全球化。在這種情況下,世界各國需要聯起手來共同反制美國,日本也好,歐盟也好,都發出了對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的強烈反對,並醞釀反制措施。在此背景下,各國或聯手對美進行反制,美國將會被世界孤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