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每臨大事須澄心定慮

古人講:“軍事變幻無常,每當危疑震撼之際,愈當澄心定慮,不可發之太驟。”

清代帝師翁同龢的一副對聯也寫道:“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兵家則推崇:“不動如山,靜若處子。”

近讀兩則關於謝安的典故,對此深以為然。

其一,謝安正與人下棋,不一會兒有人從前線送信過來,看完信之後,一句話也沒說,繼續面對棋局。客人問淝水大戰的戰局如何,謝安淡淡地回答:“小兒輩大破賊。”說話的神色舉止,與平時並沒有區別。

每臨大事須澄心定慮

“小兒輩大破賊”。

其二,一次謝安與人乘船出遊,突然風起浪湧,同行人神色驚恐,高喊著要回去。謝安遊興正濃,泰然自若,繼續吟詩長嘯。而後風勢轉急,眾人喧動離座。謝安則緩緩地說:“如此,將無歸!”大家這才回到座位上。

一場影響國家存亡的戰爭,捷報傳來,理應欣喜若狂、舉杯共慶,卻“默然無言”;一次關乎身家性命的旅行,風急浪驟,本該心驚膽顫、打道回府,卻“猶去不止”。謝安每臨大事而不形於色、意定神閒的鎮靜令人折服,無愧於“審其量,足以鎮安朝野”之讚譽。

一個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無波瀾,也不可能靜如止水似平鏡,縱然遇不到驚天動地的大事,也總會碰上一些急事、難事、險事,面臨一些危機、考驗、誘惑。這個時候,能否做到心如止水、泰然處之,舉止從容、沉著淡定,考驗一個人的氣度、擔當和底蘊。

每臨大事須澄心定慮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危疑震撼之際,局面往往錯綜複雜,“山重水複疑無路”;情勢常常萬分危急,“一山放過一山攔”。審度時宜,慮定而動,天下無不可為之事。“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方能任憑風吹雨打、我自閒庭信步;“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方能臨大事而不亂、處危機而不驚。有了這般心境、如此心靜,即便“巖留冬夏霜”,也能“千萬和春住”。

“瑤琴三尺勝雄師,諸葛西城退敵時。十五萬人回馬處,士人指點到今疑。”《三國演義》中上演空城計的諸葛亮,面對蜂擁而來的魏兵,“身邊別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此時如果亂了陣腳,倉促應戰,必然遭到圍攻而覆滅。平生謹慎、不曾弄險的孔明,此時沉著冷靜、急中生智,披鶴氅、戴綸巾,於城門上憑欄而坐、焚香操琴,最終嚇退十五萬雄兵,留下化險為夷的千古佳話。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道理就是這樣,凡事都有兩面,福與禍、利與弊、危與機往往相伴相生。風生之時,必有潮流湧起;大潮之下,自然泥沙俱下。“是故有道之君,其處也若無知,其應物也若偶之,靜因之道也。”

堅守內心的寧靜,保持頭腦的清醒,穩住陣腳、凝神細思,專注於探究本質、靜心於解析機理,就能撥雲見日、去偽存真,見天地之精微,察萬物之規律,正所謂“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心勝則興,心敗則衰。金一南在《心勝》一書中寫道:“戰勝對手有兩次,第一次在內心。”心靜方能氣定,氣定方能身定。如果遇難事坐立不安、心慌意亂,如何造就再急再難也不慌的優秀品格?如果遇險情方寸大亂、驚慌失措,如何錘鍊泰山壓頂不彎腰的鋼鐵意志?如果遇災禍喪魂落魄、六神無主,如何砥礪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頑強鬥志?

蘇軾《書舟中作字》記載,一次乘船途中,灘險舟危,舟中士子面無人色,唯其“作字不少衰”。這份從容蓋因其“更變亦多矣”,所以能臨事不懼、處變不驚。可見,“澄心定慮”並非與生俱來、輕易而得,必須經歷幾番雨疏風驟的洗禮,耐得幾回興衰榮辱的打磨,多一些千錘百煉,少一些臨陣退卻,才能挺過如磐風雨,擁抱藍天白雲。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犯其至難,才能圖其至遠。

“世界上矛盾多得很,大得很”;“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著應付”……曾經,遇到巨大風浪和嚴重挑戰時,我們作出這樣的判斷、提出這樣的方針,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闖過了一個又一個險關。今天,河入峽谷、風過隘口,民族復興偉業展現千載難逢的機遇,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只要我們不畏浮雲遮望眼,就一定能夠擔重任而不亂、臨危難而不驚,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