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央媒看合肥」安徽合肥經開區回遷小區自治共管長效常態 下好回遷社區管理“一盤棋”

「央媒看合肥」安徽合肥經開區回遷小區自治共管長效常態 下好回遷社區管理“一盤棋”

「央媒看合肥」安徽合肥經開區回遷小區自治共管長效常態 下好回遷社區管理“一盤棋”

《經濟日報》(2018年9月12日14版)

通過創新治理模式合肥經開區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明顯提高

「央媒看合肥」安徽合肥经开区回迁小区自治共管长效常态 下好回迁社区管理“一盘棋”

圖為蓮花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內,黨員群眾一起開展活動。

在安徽合肥經開區,不少10年左右的回遷小區存在毀綠種菜、陽臺破牆造門等亂象。為徹底解決這一難題,合肥經開區編制了回遷小區環境提檔升級3年滾動計劃,探索社區治理自治共管新機制,在改善小區環境的同時提升了居民參與改造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小區毀綠種菜、私家車佔道亂停、一層陽臺破牆造門……在安徽合肥經開區,上述現象在不少建築年代10年左右的回遷小區裡隨處可見。如何“內外兼修”,既升級小區環境,又構建富有內涵和活力的管理體系?合肥經開區做出了積極有益的探索。

老舊小區治理亂象存在影響市容環境、引發鄰里矛盾等社會治理隱患,同時也為小區環境提升改造增加困難。合肥經開區通過創新社會治理,在各回遷小區內為居委會、物業、業主之間搭建起自治共治平臺,通過形成合力為回遷小區環境提檔升級、管理長效常態打開了新局面。“我們在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過程中,始終牢記‘為了誰’‘依靠誰’等問題,針對長久性和反覆性難題,注重綜合施策,形成了長效常態機制。”合肥經開區黨工委書記楊偉表示。

回遷小區遭遇“失管”之困

“合肥經開區近10年經歷了經濟建設、轉型升級等多方面的跨越式發展,但也遺留了不少歷史欠賬。”合肥經開區管委會黨工委副書記劉勇向記者介紹,其中就包括群眾反映強烈的回遷小區物業管理缺位、小區環境差、社區矛盾多等問題。

臨湖社區是合肥經開區西南地區的一座回遷小區,現分為吉園、祥園、如園3個小區共56棟18層高樓。2009年到2015年,先後入駐群眾2萬多人。不過,由於規劃設計不科學、物業管理不到位、居民素質參差不齊等原因,近10年時間,臨湖社區與附近新建商住小區的差距逐步拉大。

王玉芳是該社區吉園居民,她告訴記者:“這幾年小區衛生保潔差、治安環境差、電梯還經常出問題……”不僅如此,社區還存在車輛亂停放、公共區域亂堆放、廣告燈箱亂設、毀綠種菜等問題。

“臨湖社區暴露出的問題,主要是物業管理缺位所致。”臨湖社區黨委書記朱大勇告訴記者,2016年前,該社區物業管理公司管理混亂,“居民對物業管理意見非常大,不願意繳納物業費,進而陷入物業管理經費不足,物業公司應付了事的不良循環”。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合肥經開區海恆社區。“我們社區建設早,容積率不高,前後樓之間空間大,一層住戶普遍存在陽臺破牆開門現象。”海恆社區黨委書記海道勇告訴記者,轄區內的福祿園、康利社區等9個安置小區共計259戶一層居民存在陽臺破牆開門現象。

其中,康利B區一層居民破牆開門的現象尤為突出,多達112戶。“居民回遷前是村民,家家戶戶習慣了有後門。破門開牆後,有的居民在後門開起了小賣部,有的開闢了菜地,有的建起了停車庫,這對社區環境造成很大破壞並給社區管理帶來極大困難。”海道勇說。

探索自治共管新模式

為了讓居民切實感受發展帶來的實惠,2017年,合肥經開區結合城市管理提升年行動方案,編制了回遷小區環境提檔升級3年滾動計劃,擬投入5.4億元,對全區45個小區進行提升改造。

回遷小區環境提升前,不少社區管理問題亟待理順。對不作為、難作為的物業公司是否要求退出?居委會如何發揮社區治理的主心骨作用?社區居民物業費該交多少?若不先解決這些問題,回遷小區環境提升就無法推進。

為打好基礎、鋪好路,2016年起,合肥經開區各回遷小區社會化物業公司逐步退出,由區屬國企香怡物業統一進駐。

“區級財政給補貼,各社區物業不以營利為目的,而是要配合各社區以完善管理服務為目標,把社區管理委員會、物業、居民三方擰成一股繩。”朱大勇告訴記者,在此背景下,臨湖社區、海恆社區等回遷小區紛紛探索社區治理自治共管新機制。“在多方形成合力後,小區的環境面貌和居民素質悄然發生了改變。”朱大勇說。

2017年,臨湖社區試點探索“居委會+物業”管理模式。在該模式下,社區成立了由居委會和物業人員共同組成的物業服務中心,實行人員管理考核歸居委會,技術資金支持歸物業公司。“這一模式實行一年來,轄區面貌煥然一新。”朱大勇告訴記者,該模式既能發揮居委會幹部人頭熟、便於管理的優勢,重點解決“人”的問題,又能發揮物業公司在小區水電、管網、電梯、綠化等方面的專業優勢,重點解決“事”的問題,變“兩張皮”為“一盤棋”。

“小區現在杜絕了毀綠種菜、亂停車、亂堆物等現象,就連經常性‘罷工’的電梯也徹底修好了。”臨湖社區居民董敏高興地告訴記者:“物業服務中心還建有轄區網格化微信群,碰上急難愁的事情都可以發送到群裡,物業人員很快會上門處理。”

“居委會+物業”的管理模式還在海恆社區、芙蓉社區等得到進一步延伸。例如,海恆社區探索出“居委會+物業+居民協商議事”模式,進一步發揮居民委員會的自治共管作用,提升了居民參與小區環境改造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民事民治成風尚

“經過近10年時間,回遷小區居民基本認同了從村民到居民的身份轉變,但苦於沒有統一的平臺抓手,居民的行為習慣還停留在過去的階段。”劉勇表示:“在此背景下,不管是‘居委會+物業’還是‘居委會+物業+居民協商議事’,核心目標都是圍繞回遷小區提檔升級,充分發揮居民的主人翁意識,全面提升社區居民文明素質。”

按照合肥經開區回遷小區提檔升級3年計劃,區財政投入的5.4億元平攤到各老舊小區每個人身上,人均有1萬元。該區規定,各小區在改造前必須先進行自我整改,同時要得到小區95%的居民同意,統一改造項目才能啟動。

“這就要求各社區發揮居民的主人翁意識。”海恆社區居民協商議事委員會成員陳正菊說,出人意料的是,群眾在“居委會+物業”管理模式下,參與改造的熱情非常高,居民文明素質也有了大幅度提升。

例如,臨湖社區簽訂《安置小區居民公約》6979份,簽約率達到96%。《公約》明確引導居民要繳納物業管理費。朱大勇告訴記者:“物業費很低,每平方米兩毛錢,雖然錢不多,但開了這個頭,我們就能引導居民走向依約繳費,逐步達到義務和權利的平衡,真正實現從村民到居民的轉變。”

在海恆社區,在“居委會+物業+居民代表協商議事”的管理模式下,居民代表先後兩輪上門宣傳,使小區環境提升最為棘手的一層居民破牆開門現象得到整改。尤其是在康利D區,90歲的王先久老人積極響應小區改造計劃,在小區內第一個封閉了陽臺後門。老人的舉動起到了示範作用,10天內,康利D區所有一層居民全部封閉了陽臺的違建門。據悉,目前海恆社區轄區內的9個安置小區5003戶中,已有4889戶居民簽訂了同意改造提升的承諾書,簽訂率達到97.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