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野生动物悠然漫步昔日热闹采矿区

中国张掖网肃南讯 野生动物的增加,是一个地区生态环境向好的表现,也是生物链修复的指标。随着山水林田湖草修复工程的实施,肃南县境内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今年,在肃南县发现野生动物的视频和图片经常出现在各类媒体,但今天亮相的这几位,和以往的很不一样,因为它们出现的地方不一般。9月6日,记者在皇城镇西城村采访时,偶遇一群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岩羊,它们在夕阳下的草地上悠闲觅食,面对100多米外记者的镜头,一点儿也不慌张,显得很有定力。离它们不远的地方,就是被列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肃南县境内生态环境问题清单的原皇城西石门萤石矿5号矿井。不过,如果不是知情人,很难相信这里曾经是一处有一定规模的采矿点。经过两年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昔日的矿点已经和周边的环境差不多融为一体。

肃南县皇城镇马营资源管护站护林员刘建军:“现在所有的矿一停,矿周围都出现了些野生动物,像马鹿、岩羊,以前我们根本就看不到。”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98万公顷,其中近6成在肃南县境内,肃南县是保护区最大的资源主体,也是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治理的主战场。自去年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以来,县上加快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修复工程,涉及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水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森林植被恢复治理、草原生态恢复治理和生态移民搬迁等4大类14个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全部开工。

截至目前,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由肃南县负责整改的140项问题已全部通过市、县验收销号。与此同时,坚持把自然保护区外围区域生态环境整治与保护区内生态环境整治同等重视、同步推进,核查梳理的110项问题全部完成了整治任务。祁连山保护区人为破坏基本禁绝,受损的生态系统得以休养生息。(屈东升 杨海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