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證券時報:社保徵繳劃歸稅務不應增加企業負擔

運行20年之久的社保雙主體徵收體制,將於明年1月1日起轉變為稅務統徵。

社保徵繳體制的改革疊加在國地稅合併背景中推進,雖然針對社保費由哪個主體徵收效果更好的爭論一直不斷,但從長遠看,社會保險“費改稅”是必然趨勢。《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裡也提到,這一變化是為了提高社會保險資金徵管效率。社保費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可以革除傳統社保費雙重徵繳機構設置存在的很多弊端。此前以稅務部門為徵收主體地區的社保費參保率和徵繳率就高於以社保經辦機構為徵收主體的地區,稅務部門能有效利用現有的稅務機構和人力資源,稅費同徵、同管、同查,有利於降低社保費徵繳成本,並減少中間環節和信息不對稱現象,徵收效率是最高的。

證券時報:社保徵繳劃歸稅務不應增加企業負擔

社保費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

現在有20多個省份的社保是由地稅部門代徵,由稅務部門統徵後,可以預見我國社保基金總額將會有大幅增長,這樣不但可以讓更多人享受到社會保障的福利,還能填補養老金的缺口。

在我國人口加速老齡化的背景下,彌補養老金缺口已刻不容緩。為了填補養老金缺口,國家也出臺了很多政策,比如延遲退休、鼓勵生育等,但這些政策週期長且見效慢。也有見效快的,比如社保基數上調、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等。明年社保劃歸稅務部門徵收也是一個見效較快的方法。

證券時報:社保徵繳劃歸稅務不應增加企業負擔

造成企業人員養老金過低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企業違法少交,甚至不交養老保險

不可否認,在宏觀上,造成企業人員養老金過低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企業違法少交,甚至不交養老保險。社保由稅務徵繳後,由於稅務部門掌握企業所有數據,少交或不交的行為將無處隱藏。因此,看起來只是徵繳主體有所變化而已,卻引發企業對成本大幅上升的擔憂。

這種擔憂不無道理。據第三方專業機構統計數據顯示,我國2015年以來先後降低或者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4次,總體的社保費率降低了3.75個百分點;住房公積金也允許5%~12%浮動區間內自主確定費率,但企業選擇“自主”確定的實際執行效果還有待觀察。近幾年的降費政策確有成效,但“五險一金”總體費率仍然不低。

除了增值稅、所得稅等各種稅收負擔外,企業和個人還須交納“五險一金”,比例高達工資成本的40%~45%。儘管社保“多繳多得”可以描繪美好未來,但“五險一金”佔工資比重過高,不僅給企事業單位帶來沉重負擔,也影響到公眾的實際收入增長。負擔沉重,使企業投資和經營活動都難以穩步增長,企業經濟活動萎縮,反會導致稅源收縮。

證券時報:社保徵繳劃歸稅務不應增加企業負擔

負擔沉重,使企業投資和經營活動都難以穩步增長

因此,社保費劃轉稅務部門徵收可以提高徵管效率,擴大參保繳費覆蓋面,徵繳體制的突破和創新值得肯定,但還需考慮到我國的經濟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等具體情況,尤其是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要考慮企業負擔。或許可以通過適時適當降低社保費率等配套措施,解困社保缺口與推升企業成本的兩難境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