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醫療、職稱、社保……自治區今年發生的這些變化與你密切相關!

1-9月全區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城鎮新增就業22.83萬人

1-9月,全區城鎮新增就業22.83萬人,全區城鎮登記失業率3.63%。全區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或落實就業去向12.04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64萬人;農牧民轉移技能培訓10.21萬人,農牧民轉移就業243.92萬人;通過各種渠道安置就業困難人員4.46萬人;實現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1萬人;幫助363戶零就業家庭的372人實現就業;鋼鐵煤炭行業去產能職工安置工作順利推進,已安置1577人;對3.45萬人進行了創業培訓,培訓後成功創業2.47萬人,帶動就業7.67萬人。幫助3.81萬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努力做到“就業一人、脫貧一戶”。

社保能力不斷提高,新增報銷藥品339個

截至9月底,全區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達到674.44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738.11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189.03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245.78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305.72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307萬人。

社會保險待遇水平穩步提高。提高了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在原有基礎上提高了30元,參保人員待遇水平穩步提高。擴大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從9月1日起,執行新的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新增報銷藥品339個,增幅為15.4%。加大了對中藥和民族藥的支持力度,新增民族藥41個,增幅達到90%,其中蒙藥從6種增加到了27種。特別是重點擴大了重大疾病治療藥物、兒童藥品報銷範圍,還將人社部談判確定的36種談判藥品納入醫保支付範圍,36個談判藥品中近一半為腫瘤靶向藥物,涵蓋了白血病、肺癌、胃癌、結直腸癌等常見腫瘤,其他為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罕見病等重大疾病用藥,有效緩解了重大疾病患者看病就醫的經濟負擔,充分體現了醫保制度的保障作用。

切實維護了勞動者合法權益,追發勞動者工資4.28億元

1-9月,全區勞動保障監察機構主動檢查用人單位2.64萬戶,補籤勞動合同1.79萬人;督促繳納社保費4290.1萬元,追發勞動者工資4.28億元。

勞動人事調解仲裁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前三季度,全區各級調解仲裁機構共處理爭議11668件,同比減少8.76%,結案率90.62%,終局裁決率39.45%,調解 成功率63.18%,涉及勞動者13631人。

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取消或放寬論文、職稱外語、計算機能力等條件

9月中旬印發的《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結合自治區實際,突出能力、業績導向,對評價要素的調整、評價方式的改革等提出了意見,取消或放寬論文、職稱外語、計算機能力等條件,暢通了職稱評審綠色通道,建立了基層高級職稱專業技術“定向評價、定向使用”的職稱評聘制度,以及職稱申報評審誠信檔案和失信黑名單制度,完善了職稱評審監管機制,逐步下放職稱評審權限,為科學、客觀、公正評價專業技術人才提供了更加合理的制度保障。

化解小微企業工傷風險,制定下發了《關於推進小微企業參加工傷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

針對小微企業經營規模小、抗風險能力低、用工流動性大等特點,推動小微企業參加工傷保險。2015年在赤峰市開展小微企業參加工傷保險試點,在認真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今年9月,制定下發了《關於推進小微企業參加工傷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簡化了小微企業參保登記和繳費程序,鼓勵小微企業優先參加工傷保險,而且明確了小微企業與從業人員之間的權利義務,將有效減少職工工傷發生後與用人單位之間因未參保而出現的矛盾糾紛,既加大對小微企業和職工工傷風險的保障力度,為小微企業從業人員提供保障,也為促進小微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9月初,全區12個盟市和2個計劃單列市103個旗縣區全部實現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 2016年,依託社會保險自治區數據大集中和社會保障“一卡通”建立了自治區異地就醫管理信息系統和直接結算平臺,率先實現了區內異地門診劃卡、購藥和住院費直接結算。國家要求,今年年底實現全國異地就醫直接結算。9月初,全區12個盟市和2個計劃單列市103個旗縣區全部實現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包小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