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追獵者是二戰中最經典的坦克殲擊車之一】
說起二戰戰場上的裝甲獵手是誰,大家肯定都會說坦克殲擊車。如果說普通坦克是勇往直前的士兵,坦克殲擊車就是潛伏在隱蔽處的狙擊手,伺機而動殺人於無形。但是就像狙擊手獵殺目標需要利用地形一樣,坦克殲擊車對作戰環境也有著嚴格的要求。如果在不適合的環境中作戰,坦克殲擊車會死的很慘。
【圖2:坦克殲擊車的經典之作——犀牛】
廣義來說,所有專門用於打擊敵方裝甲單位的戰鬥車輛都可以叫作坦克殲擊車,但在二戰中一般都是用火炮作為反坦克武器。二戰中有很多戰車難以界定它們的種類,因此坦克殲擊車、突擊炮和自行反坦克炮經常會被混為一談。它們大多數都將火炮安裝在固定戰鬥室內,打擊範圍較窄,但射擊精度很高。
【圖3:TKS小坦克可以被分類為小型坦克殲擊車】
在二戰初期有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戰例:波蘭陸軍中士埃德蒙·羅曼·奧利克(Edmund Roman Orlik,1918-1982)在波蘭戰役期間累計擊毀了至少10輛德國坦克,而他駕駛的是一輛僅有2噸多重和20毫米炮的TKS小坦克。
奧利克的成功大致上有三個因素,第一點是當時的德國坦克裝甲還比較薄弱,20毫米炮能擊穿它們的側後裝甲;第二點是德軍的攻勢勢如破竹推進神速,很多部隊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疲勞和懈怠,使得偷襲更容易得手;最重要的第三點是奧利克利用了波蘭中西部那些濃密的森林,又輕又小的TKS可以輕易地穿梭於林間,從各種意想不到的位置發動襲擊之後全身而退。
【圖4:斐迪南的改進型象式坦克殲擊車加裝了一挺自衛機槍】
相比又輕又小的TKS,又大又重的斐迪南坦克殲擊車就有些悲慘了。在庫爾斯克戰役中,斐迪南坦克殲擊車憑藉著71倍徑88毫米反坦克炮表現得極為彪悍,但在一些小城鎮裡卻災厄不斷。斐迪南坦克殲擊車有著厚重的裝甲,因此有時會被當作突擊炮使用。
然而,由於其並未裝備機槍等自衛武器,因此很容易遭到士兵的近距離攻擊。一旦友方步兵或者其他車輛沒能及時支援,斐迪南很可能會被敵方步兵爬到車體上玩掀蓋殺或者用炸藥包炸掉。
【圖5:獵豹這門88炮有6米多長】
坦克殲擊車大多裝備了長身管的大口徑反坦克炮,其炮管動不動就四五米長。如果在平原環境下倒還無所謂,可一到狹窄空間經常會出現窘迫不堪的情況。坦克殲擊車經常要到樹林或者街巷裡埋伏敵軍坦克,可一旦完成戰鬥,準備退出戰場時卻經常會因忙亂導致炮管不慎卡住。
如果是普通坦克,炮管被卡住還可以通過轉動炮塔來解決,可坦克殲擊車就非常難辦了。因此,為了縮短整車長度,很多坦克殲擊車都採用了戰鬥室後置的設計。
【圖6:黃鼠狼坦克殲擊車就是敞篷的】
在二戰中,很多坦克殲擊車(特別是自行反坦克炮型的)都採用了敞篷設計,這就決定了它們身邊必須有步兵配合才能保平安,不然一兩個躲在高處或隱蔽處的敵軍士兵就可以輕易消滅掉一整車的人。
出於隱蔽考慮,很多坦克殲擊車都設計得非常低矮,俯仰角比較差,這就導致它們有時在山地環境下不好用,而且很容易陷在溝裡爬不出來。無論什麼武器,必須在適合的環境中使用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能。
【圖7:倒裝火炮的英國弓箭手坦克殲擊車】
因此,坦克殲擊車一定要在相對隱蔽而且有夥伴掩護的情況下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有人會問,為什麼二戰期間的坦克殲擊車大都沒有炮塔?其實,坦克殲擊車的設計理念,顧名思義,就是反坦克作戰。所以為此,設計師們會盡量降低車身高度和提醒事項大小來降低被地方坦克的命中率。
為此,取消炮塔可以大大增加坦克殲擊車的隱蔽性。而且如果要將大威力反坦克炮,例如D-25和pak44這種重型反坦克炮塞進車裡,不造個is-2辣麼大地炮塔是不行的。。。
有人說美系坦克殲擊車???就是那個毫無隱蔽性打了就跑的打火機???美國佬和當時主流的坦克殲擊車的設計思路完全不一樣。露天的m10狼獾???吃一顆he就全車人上天(駕駛員除外)m18???你確定那25mm裝甲能擋住pak38???一顆he飛過去boooooooooooooooom!炸了。
所以個人認為二戰最成功的坦克殲擊車的設計方案是德棍聖物追獵者hetzer。60mm的前臉加上40度傾角。???zis-3打不穿前臉????
閱讀更多 奇聞大百科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