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無人駕駛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責任是誰的?

2016年1月20日,京港澳高速河北邯鄲段發生一起追尾事故,一輛特斯拉轎車直接撞上一輛正在作業的道路清掃車,特斯拉轎車當場損壞,司機高雅寧不幸身亡。

經技術人員鑑定,該車在發生事故前處於定速狀態,也就是所謂的“自動駕駛”模式中。這是我國首起自動駕駛車輛造成駕駛員死亡的案例。

無人駕駛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責任是誰的?

特斯拉事故

無獨有偶,2018年3月19日,美國桑納州坦貝市19日發生一輛優步(Uber)自駕車撞死一名女子的車禍。這是全球首宗自駕車撞死人的交通事故,事故發生時,自駕車處於自動駕駛狀態,也就是“無人駕駛”狀態。

無人駕駛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責任是誰的?

優步車禍

以上兩個案件中,相同的是,都是自動駕駛模式下造成的交通事故;不同的是,第一個案例中的受害者是車輛的駕駛人員,第二個案例中的受害者是行人。以上兩則看似簡單的案例卻突顯出了科學技術與法律制度的碰撞。

世界上的很多發達國家包括我國在內都在積極進行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和測試,所以,無人駕駛技術的商業化應用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成為現實。然而,我國目前的現行法中對於自動駕駛或者說無人駕駛汽車的法律規定還存在較大的空白。那麼,如果依據我國現行的法律制度,遇到以上情形,應當如何利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受害者的合法權益呢?

無人駕駛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責任是誰的?

無人駕駛汽車的侵權責任與傳統交通事故侵權的異同

首先,是涉及的主體不同。眾所周知,傳統的駕駛模式中若發生交通事故,無非是涉及到以下幾個主體:機動車、非機動車、乘客、行人。但是無人駕駛出現之後,機動車這一主體就會變得不再“單純”。而是應當分為普通的機動車與無人駕駛機動車。因為在普通機動車行進過程中,起到決定性因素的是駕駛員的駕駛能力和應變能力等。但是在無人駕駛的機動車中起到決定性的因素不再是駕駛員,而是自動駕駛技術系統這一人工智能。因此,這種行駛過程中決定性因素的變化就會導致交通事故所涉及主體的變化。

無人駕駛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責任是誰的?

人工智能無人駕駛

其次,是責任承擔主體的不同。根據我國《侵權責任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可知,傳統的駕駛模式下若發生交通事故,可能需要承擔責任的主體有保險公司、機動車駕駛人、非機動車駕駛人或者行人。但是,無人駕駛模式下卻不同,經過上述分析可知,無人駕駛模式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自動駕駛技術。如果無人駕駛中的交通事故的發生是由於技術不成熟或者缺陷造成,鑑於我國目前在這方面存在一定的法律空白,那麼筆者認為可以參考《侵權責任法》中關於產品責任的規定,將該技術的生產者和銷售者列入責任承擔主體的範圍。

無人駕駛機動車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責任承擔

由於無人駕駛模式的複雜性,在不同情況的交通事故中,賠償責任的承擔主體和歸責原則也存在較大差異,除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範圍內予以賠償外,具體賠償情況如下:

(一)無人駕駛機動車與普通機動車產生交通事故

有的學者認為,這種情形下應當對無人駕駛機動車要求更高,適用過錯推定原則,由無人駕駛汽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若有證據證明有人駕駛汽車一方存在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無人駕駛汽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有人駕駛汽車一方故意碰撞無人駕駛汽車造成的交通事故損失,無人駕駛汽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一旦筆者認為以上法律責任對於無人駕駛汽車而言要求過嚴,難免會限制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故應當依據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關於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相關規定,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即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無人駕駛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之間產生交通事故

這種情形下,應當適用無過錯責任和過錯推定責任相結合的歸責原則。即非機動車、行人無過錯時由無人駕駛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無人駕駛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無人駕駛機動車造成的交通事故損失,無人駕駛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三)無人駕駛機動車對車內乘客造成損害

以上案例中,雖然機動車都是屬於自動駕駛模式,但是都是存在操作人員或者駕駛人員的,隨著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在不久的將來,就有可能出現真正的無人駕駛,即將路線設定完成之後,機動車就會自行駕駛,無需任何人為操作。那麼這種情形下若發生交通事故,造成車內乘客損害,車輛的所有者應當根據無過錯責任原則來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無人駕駛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責任是誰的?

(四)無人駕駛機動車駕駛系統瑕疵造成交通事故

以上幾種情形下,無人駕駛機動車的駕駛員或者所有者的損害賠償責任的承擔都是較為嚴格的。處於無人駕駛機動車行進過程中自動駕駛技術的決定性作用和無人駕駛機動車的大範圍商業化應用前景的考慮,法律應當規定,若由於駕駛系統瑕疵造成交通事故,無人駕駛機動車的駕駛員或者所有者可以參考產品責任,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追償。

無人駕駛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責任是誰的?

新技術的發展必然會暴露制度的缺陷,文中所闡述的僅僅是無人駕駛技術造成交通事故的損害賠償責任問題。為了能夠使無人駕駛這一新型駕駛技術更好的為人們服務,我國應當儘快完善相應的法律制度為這一新技術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