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9 開創現代森林經營新天地

開創現代森林經營新天地

綠色群山

开创现代森林经营新天地

林區森林防火專用通道

开创现代森林经营新天地

森林管護站

开创现代森林经营新天地

苗木茁壯

开创现代森林经营新天地

經撫育後的美麗森林

晉中市榆次區國有慶城林場

夏季,是地處太行山西麓八縛嶺,跨涉8個行政村、21個自然村的晉中市榆次區國有慶城林場最美、最生動的時節。由連綿群山上的碧綠油松、爛漫山花覆蓋的美麗山川,是林場經過50多年艱苦奮鬥,奉獻給社會的優質生態產品。為更好地管護、經營總面積7889.4公頃、森林覆蓋率69﹪、活立木總蓄積量達472248.3立方米的國家森林資源,2009年以來,林場新領導班子以服務生態建設和創新林業發展為己任,堅持以資源管理科技化、資源培育創新化、資源利用合理化、基礎設施配套化、職工管理人性化為主線,探索科技提升森林管護品質,創新增強林場發展實力的新路徑。內增效率外樹形象,一年一個新臺階,年年都獲新業績,各項工作得到長足發展。林場幹部職工正以擼起袖子拼命乾的新姿態,在現代森林經營道路上闊步向前。

科學監控 立體防禦

森林管護提升品質

慶城林場天保管護區及國家重點公益林管護區面積達7.29萬畝。為提高森林管護能力,林場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運用科技手段提升監控水準,森林管護得以全面提檔升級。2009年,林場在5個營林區原有的一臺(寨王瞭望臺)、二站(寺溝、八縛嶺檢查站)基礎上,用8年時間先後新建張莊、後溝、西河、王莊檢查站,將軍幕梁瞭望臺、柏榆溝中心管護站。分佈於林區的“二臺、六站”管護站、點,成為森林管護的堅強堡壘。林場加大投入,裝備1輛中型消防水車、1輛消防工具運輸車、2輛消防運兵車、2輛森林防火巡邏車、2座儲備應急物資及器材的森林消防器材專用庫,2座防火物資專用儲備庫及3個管護站配一輛汽車,管護員GPS巡護的100%運用,使林場的森林管護實現由人力巡護到機械化巡護的根本轉變。從2012年7月開始,在市、區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的科學規劃和支持下,林場以平均每年修路近40公里的速度,6年共修建林區循環道路238.01公里。這條貫通林區鄉鎮、村莊、山頭、溝壑四通八達的森林防火專用通道,為護林防火迅速、便捷創造條件。為加快科技護林步伐,林場在省、市、區領導的支持下,於2012年年初,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鋪設光纜12公里,建成慶城林場數字化防火監控與指揮系統,對所控範圍的森林火險作出有效預警;在核心林區人員、車輛活動集中的6處入山路口設立重點監控點;在林區6處制高點新建遠程無線監控裝置,對森林實施24小時實時監控。信息技術的運用,不但使林場現代防火監控及指揮中心建設躋身全省林場先進行列,更使林場森林管護跨上更高臺階。合理配置管護隊伍,嚴格管理管護人員,是林場加強森林管護的又一重要舉措。林場職工歷來是森林管護的主力軍。這支具有奉獻精神的隊伍,結合天保管護責任區,承擔核心林區護林防火重任。同時,林場在榆次區森林防火指揮部的安排下,與鄉鎮共同負責一支承擔集體林與國有林接壤地帶護林防火責任的榆次區森林防火指揮部重點林區管護隊;一支承擔防火通道巡查、重點區域隱患排查、應急處置、專業處險責任的榆次區森林防火指揮部防火應急分隊的管理。三支森林防火隊伍緊密結合、協同護林,對林區的點、線、面網格化覆蓋,與林場從空間、地面、道路、林中的精準布控相結合,形成立體式、多層次的森林管護態勢,為防止森林火災的發生提供堅強保障。

創新模式 造防結合

森林經營彰顯實力

科學利用森林資源,培育新的森林資源增長點,是開創現代森林經營新天地的要點之一。林場創新“政府主導、政策扶持、林場實施、統一管護、產權明晰、收益分成”的合作造林模式,在政府對連片荒山綠化總體規劃下,利用國家造林補貼和地方政府補助,充分發揮國有林場專業技術優勢實施合作造林綠化6400畝,並結合天保工程對造林地統一管護。走出一條對周邊村莊荒山治理的健康之路。十年來,林場先後實施的荒山造林綠化工程達2萬餘畝。所創造的“保墒覆蓋法”極大地提高了苗木成活率,成為幹石山造林綠化的典範。2009年至今,林場先後實施108通道5.8公里、108通道平臺24公里、太長高速公路兩側、瀟河林帶護岸45000平方米、榆次區荒山造林綠化等多項百萬元以上造林綠化工程,總工程量達3千萬元以上。為綠化晉中大地作出貢獻。

慶城林區以分佈較為均勻的天然人工油松純林為主。1999年春,林區發生被稱為不冒煙的森林火災的松材線蟲並蔓延,受害森林大面積枯死。慶城林區設立國家級森林病蟲害監測及防治點,將松材線蟲列為重點監測對象。在國內缺乏對蟲害有效防治技術的情況下,林場在全力以赴配合國內專家的同時,技術人員對蟲害精心觀察、研究,進行各種防治試驗,摸索出清理瀕死木、枯死木,塑料布磷化鋁密閉燻蒸防治,餌木誘殺和誘捕器誘殺等治蟲害方法及自繁苗木補植、建立預警機制等措施。十幾年來,林區蟲口密度和發生面積大幅下降,達到有蟲不成災的理想效果。2017年5月13日,國家林業局森防總站知名頂級專家在榆次區召開會議。慶城林區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得到國家森防總站專家的肯定和與會代表們的好評。

艱難的造林、治蟲實踐,賦予了林場幹部職工愛樹如命的秉性。為給森林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林場遵循近自然理念,運用目標樹作業法,每年森林撫育達1000畝。2014年撫育的5000畝森林內,陽光充裕、養分均衡、樹幹齊整、樹冠茁壯。受到在慶城林場參加全省森林撫育現場會代表們的稱讚。經過森林撫育的柏榆溝天然次生林,呈現地表蕨類、山草、灌木、闊葉樹、油松層次分明的復層覆蓋,生態達到良性循環。美麗的林區、優良的森林資源,為發揮森林“生態、經濟、社會”效益提供條件。林場借鑑先進國有林場的經驗,科學規劃,合理利用森林資源開發生態康養,旅遊前景廣闊。慶城林場的現代森林經營碩果累累、絢麗多彩、引人入勝。

塑造品牌 凸顯優勢

苗木產業宏圖大展

發展苗木產業是增強林場實力的重要途徑。慶城林場立足當前、服務長遠,對育苗生產及承攬綠化工程實行公司化管理。2008年10月,林場出資50萬元(營業外收入),註冊成立具有林業綠化工程三級資質的晉中市青林良種苗木培育有限公司。建立獨立網站:中國油松(www. zgyousong.com),從事苗木培育和綠化工程建設。公司創新“一條柺杖,兩種模式”育苗生產機制的主旨是,以公司為龍頭,與村集體、村民實行股份制合作育苗,規模化生產。公司利用長凝鎮山區農村的棄耕地與農民實行股份制育苗,由公司提供苗木,實行栽植管理,在農民提供的土地上育苗,苗木出圃後效益分成。這樣做既可調動當地農民的育苗積極性,也為公司解決了苗木用地,更可達到規模化梯次發展的目標。

公司堅持分類經營、精細培育的原則,發展7處育苗基地,總面積達3202畝。面積140畝的綠豆灣苗圃,以培育通道綠化苗木為主;350畝的慶城山地育苗,以培育1.5m以上油松苗為主;2000畝的走馬崗山地苗圃,以培育1.5m以上油松苗、白皮松及華山松大苗為主;50畝的楊房苗圃,以培育大規格容器苗為主;12畝的小石柺苗圃,以培育小規格容器苗為主;大塔山地育苗350畝,以培育1.5m以上油松苗為主;300畝的土召苗圃,以培育大規格山地苗為主。公司成立以來,堅持山地育苗,培育各種規格的油松、華山松、白皮松、國槐、垂柳等苗木達50餘種,形成油松、華山松、白皮松三大拳頭產品。階梯式、多規格的苗木產品結構,既為林場的荒山造林定向培育優質鄉土樹種,又源源不斷地向社會提供國土綠化苗木。按照慶城林場苗木生產5年(2015-2020)發展規劃,到2020年將培育高檔針葉苗(華山松及白皮松)10萬株、培育闊葉樹苗20萬株、山地育苗定植油松30萬株、發展容器育苗500萬杯袋,苗圃建設總規模達到4000畝,總產值達到6000萬元。不但保證林場造林綠化苗木自給,更在質量、數量及適應性方面保證重點造林綠化工程成活率達到95%以上。

為推動各項工作健康發展,林場不遺餘力地提高幹部職工素質,改善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條件。結合業務學習,在6人取得工人技師職稱、8人取得綠化工程“五大員”證的基礎上,林場多次組織幹部職工到先進林區、先進單位學習取經。幹部職工的業務水平得以整體提升。在市、區政府的關懷下,林場離退休職工津貼及生活補貼,在職人員的工資已全部列入財政預算;結合晉中市棚戶區、危舊房改造,林場職工住房條件得到改善,“五險一金”實現全覆蓋。奮戰在辦公和生活設施功能齊全的新場部辦公樓和管護站、點的林場幹部職工士氣振奮,充滿職業自豪感。

黨的十九大報告將生態建設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並納入國家現代化目標中。面對更加重大的社會責任,林場幹部職工將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方針的指引下,牢固樹立精品意識,堅持改革求發展,強化服務促發展,以一流的業績為建設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再立新功。

李躍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