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樓市分析的起點:短缺經濟學

住房從極度短缺中走來


面對居高不下的房價,很多人開始懷念過去福利分房的時代,房子由政府和單位包分配,只需要象徵性地交納一點房租,就可以擁有自己的房子,多麼美好的畫面。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據統計,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1978年,30年間我國城鎮共建成住宅5.3億平方米。1978年改革開放之後,城鎮住宅建設加速,1979年-1984年的5年間就建成了6.7億平方米,超過了過去30年的總和,然而,即便如此,1985年全國城鎮居民中仍有26.5%的缺房戶、3.2%的無房戶、10.5%的不方便戶、12.9%的擁擠戶,住房問題依舊十分突出。

從城市人均居住建築面積來看,1952年為9平方米,到1978年降低到7.2平方米,1985年為10.4平方米,1998年18.6平方米。全面推行住房市場化改革後,人均居住條件快速改善,2002人均居住面積為24.5平方米,2007年突破了30平方米,2016年達到了36.6平方米。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1949至1978年的30年間,我國住房建設基本停滯,人們居住條件不斷惡化。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住房制度改革逐步推進,住房建設有所加大,但由於整體上依然沿襲過去住房實物分配製度,市場化程度很低。1998年取消住房實物分配,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以後,人們被壓抑了半個世紀的巨大住房需求得以釋放,房地產市場規模迅速膨脹,價格也呈現出快速上漲趨勢。

我國當前的房地產市場就是從這樣一窮二白的廢墟上發展過來的,經過近20年的發展,我們還只能算得上解決了溫飽問題,距離小康還有很遠的路要走。因此,在面對我國房地產市場存在的諸多問題時,不能拋棄這個前提條件,盲目與國外的成熟市場相比,那樣我們就會犯錯誤,不停地犯錯誤。

“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再認識

從小我們就以祖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而自豪,中國國土面積960.1萬平方公里,低於俄羅斯(1707.5萬平方公里)和加拿大(997.1萬平方公里),高於美國(936.4萬平方公里)、巴西(845.7萬平方公里)和澳大利亞(774.1萬平方公里)等,位居世界第三。然而中國人口超過14億,遠超俄羅斯(1.46億人)、加拿大(0.36億人)、美國(3.23億人)、巴西(2.05億人)和澳大利亞(0.24億人),也就是說中國的人均國土面積要遠遠落後了。

從地理上看,中國位於歐亞大陸東段,只有一個方向面對大海,94.39%的人口居住在胡煥庸線(愛輝—騰衝一線)東南部佔全國43%的土地上,綜合來看全國有近70%的土地不適合居住,而美國兩面靠海,有70%的土地適合居住,中國土地的短缺可見一斑。

如果說以上是“天然因素”造成了我國土地的稀缺,那麼“土地二元結構”和“十八億畝紅線”則使得我國城市建設用地的短缺雪上加霜。

我國土地所有權性質分為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依據《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及相關政策文件規定,集體土地原則上只可農村集體經濟內部使用,只有轉化為國有土地後,才能進入土地流通環節,進行房地產開發。在集體土地上建設房屋並出售屬於違法行為,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小產權房。

據統計,農村建設用地是城市建設用地的5倍,農村人均佔用建設用地是城市人均的3.8倍。加之城市化進程中大量農村人口湧入城市,導致城市建設用地緊張,農村建設用地卻普遍存在閒置或半閒置的狀況。而國家徵收往往難以足額補充,且僅為一次性收益,往往使農民不願意主動出讓土地,導致房地產開發用地緊張,特別是大城市更是如此。唯有解禁集體建設土地流轉,讓集體建設用地直接進入房地產開發環節,而不是讓城市政府先“雁過拔毛”,才能盤活龐大的集體建設用地,緩解房地產開發用地的瓶頸。

2006年,十一五規劃首次明確提出,“18億畝耕地是未來五年一個具有法律效力的約束性指標,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紅線”。2008年8月,《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年)》重申要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並提出到2010年和2020年,全國耕地應分別保持在18.18億畝和18.05億畝。這條紅線是基於我國糧食安全的考慮,但卻忽略了隨著科技的發展,土地的農業生產率不斷提高這一客觀事實,例如2001至2012年間,儘管耕地面積下降了4.75%,中國人口增長6.09%,但由於糧食單產增長了18.39%,糧食總產量增長了30.25%。

2011-2015年全國住宅用地供應變化情況(萬公頃)

樓市分析的起點:短缺經濟學

正是由於18億畝耕地的存在,給各級政府限制土地供應提供了藉口,導致許多可以合理開發的土地無法形成有效供給,減少了房地產開發用地,延緩了城市化進程,間接推高了房價。

還記得中國為什麼計劃生育嗎?就是相信了馬爾薩斯的人口理論,該理論以土地報酬遞減規律為基礎,認為由於土地報酬遞減規律的作用,食物生產只能以算術級數增長,趕不上以幾何級數增長的人口需要,並認為這是“永恆的人口自然規律”。這與制定“18億畝紅線”的理論基礎何其相似。

結構性短缺依然突出

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數據,到2010年,全國積累住房存量179億平方米,2.2億套的住房,按2010年常住人口的家庭戶來算,戶均1.02套,基本告別了住房短缺時代。這是不是說明我國已經解決住房問題了呢?顯然不是,因為我國當前居民住房的結構性矛盾和短缺依然突出。

住房佔有貧富不均。雖然沒有相關的統計數據,但從房姐、房叔、房嬸、房爺等動不動就有幾十套房可以看出,在戶均一套房背後是大量的家庭仍然缺少房子。我國的城市化率以每年超過1個百分點在快速推進,每年1400多萬的新增城市居民形成了巨大的住房缺口。

住房質量良莠不齊。以北京為例,全市約有一半以上的房子為2000年以前所建,首都功能核心區(東城區和西城區)有接近1/4的房子建成於1970年之前,目前我國城鎮還有20%以上的非成套住宅,沒有獨立的衛生間和廚房,已經難以滿足人們的基本居住需求。



本文要義:1998年住房市場化改革以來,中國住房市場才開始發育成長,經歷了嬰兒期和少兒期,目前尚處於青年期,而發達國家的住房市場已經處於中年甚至老年期。我國住房市場正處於“吃不飽”和“長身體”的階段,大規模建設和房價快速上漲屬於成長中必經的階段,市場出現的大部分問題也都是成長中的煩惱,不必大驚小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