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為什麼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卻眾叛親離!

為什麼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卻眾叛親離!

文︱張雲在線

看到在網絡上的一個熱帖:創業奮鬥七年,有兩家批發檔口,一家天貓店和一家C店,生意看起來還是不錯的,但是背後卻揹負了一堆的債務,每天都在虧損,今年的房租都要交不上了。

平時的酒肉朋友,在我身上也撈不到什麼好處,所以都聯繫不上了。和親人們也是無法開口借錢。今年30歲了還沒有結婚,我把青春都奉獻給了事業。失去了很多,包括親情、友情和愛情。現在的結果卻是一敗塗地,負債累累,目前已經遊走在崩潰的邊緣;想自殘又怕痛,想自殺卻又沒有勇氣。

對於這種情況,我不能說什麼。畢竟文字的描述,也僅僅是截取了故事中的一個片段而已。不想做過多的解讀,究竟在他身上發生了什麼,才讓他淪落至此。但是憑他說話的切入點,就感覺不對。難道寫文章的目的就是為了博取一點同情嗎?

為什麼會失敗?為什麼會眾叛親離?而為什麼又有那麼多人撈得盆滿缽滿呢?沒有看到大街上,豪車到處都是,美女開著保時捷滿街跑嗎?同樣都是兩個肩膀上抗一個腦袋,你缺哪樣了?

好好的自我反思,才是最重要的。覺得無助就去尋找你要的答案,然後堅定地走下去,這才是一個男人應該具有的品質。先撇開感情層面不說,把自己從這份沮喪和杞人憂天的態度抽離出來。僅僅從事情發展的脈絡來看,我們一起解析這個話題:

社會上,人與人扮演的色會角色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是天生的狩獵者,而有的是天生的獵物。獵物的命運終究會被狩獵者幹掉,要不然這個生態怎麼會平衡呢?

關鍵是,你想成為誰?你想成為狩獵者?還是想成為獵物。每個人看世界的角度,都好像是隔著窗戶看外面的世界一樣,那麼此刻,我要做的就是帶你透過這扇窗戶來看我們的內心世界。

我將從四個維度,深刻解析最深層的原因。

一、程序化制定你的人設,打造強大的自我

1、自我審視,檢查弱點。一個人的成長,分為兩個內容。一個是對大腦進行信息輸入,另一個則是信息加工後的內容輸出。當你確定一個目標之後,制定一個計劃並且付諸行動,就有可能實現目標。

因此,每個人都要做充分的自我審視。多問自己一些問題,我的優勢是什麼?我的劣勢是什麼?以後要做什麼樣的改進?而為了達成目標,我要在哪個方面的做出改變?你是否具有成功者的品質?你自律嗎?你有系統的思考方式嗎?你熱愛學習嗎?……,雖然講的都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你想清楚這些問題,就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

2、自我成長,刻意練習。有人說書讀得多,一個人的氣質就變好了,不可否認這就是事實。當你精讀《論語》,孔子就跟你一輩子。精讀《道德經》,老子跟你一輩子。領悟了古人的智慧,你也就變得看人看事非常通透、明白事理。你的心中也會更加的豁達。通人情而不焦慮,情商也提高了。

從細節中是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潛質的,比如自律,每天是否早睡早起呢,有堅持閱讀的習慣嗎,堅持思考和寫讀書筆記了嗎。有沒有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學習呢?有沒有把所有,為達成目標而收集的知識,進行研究和分析呢?因為這是提高一個人成長的過程。

3、判斷一個人。對於認知層面,我要說一個概念,假設你的大腦裡有這樣一個非常空曠的世界存在:比如你需要尋找一個人,就會用到GPS定位,有的人用2顆衛星定位,那高手們都在用24顆衛星定位,但是因為你的技術與知識面比大多數人先進無數,我的大腦裡有48顆衛星對這個人進行全程監控。那麼是不是就你最強悍了呢?你自然會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這就需要你平時不斷的學習與研究。打造你的48顆衛星。

當你大腦中的知識儲備足夠,然後經過現實的測試來得到一個反饋,會逐漸會形成自己的一套識別系統。你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論,可以用來評判一個人或者是一件事情。人與人的信息接收程度不同,所以這套評判系統是千差萬別的,每個人標準都不一樣。

4、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崗位。我曾經在一家互聯網公司任職。當時出現的一個最大的矛盾是:一位業績超凡的老員工,因為沒有拿到滿意的業務提成,向總經理提出意見。最後因為經理不批准,而導致這位員工離職。隨後有又另外一個員工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也主動提出辭職了。離職之後他們居然都跑到競爭對手的公司去了,並且帶走了大量的客戶資源。沒有辦法,管理上的漏洞導致了這家公司出現了危機。

作為領導者最大的能力,就是統一價值觀、激勵團隊。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崗位。然後讓員工發揮特長,竭盡全力地為公司工作。你要打造一個無懈可擊的系統,根據實際情況不斷修正這個框架。它不僅可以用來識別這個人的人品、還要分析其言語背後的真實想法、提前預測他的行為軌跡等等,儘量在把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

以上的四個步驟是連貫的。並且是缺一不可,創業者沒有退路。你必須要比普通人更努力地學習,不斷彌補自身的不足。就好比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裡面的一段故事:當"張無忌"遭遇劫難,跌落懸崖的之後,因禍得福,意外遇到一個機會練就一身真功夫,他才有能力打破障礙,衝出懸崖谷底。之後便是在光明頂一戰成名。

所以,沒有練好功夫之前,就不要輕易出山,否則會敗得很慘。萬一挫傷你的銳氣,甚至搞得你開始懷疑人生,就得不償失了。出飛刀之前,一定要隱藏鋒芒,不要輕易出鞘。一旦出鞘,必須命中。

那麼,應如何實現我們的目標呢?

二、怎麼做事?

1、看大勢。回顧我的創業歷史,是從2009年10月份起,我接到了人生中第一筆某寶的訂單。那時候我的店鋪,主營是賣男裝。平時喜歡穿好看的衣服,就憑著感覺去做了這個事情了。因為有設計專業的功底,因此對於產品的圖片要求近乎苛刻的。我每天工作15個小時,把產品描述頁面做的很出色。所以轉化率也是非常高的。

那個年代,淘寶行業剛剛起步不久,只要你花一點點時間把產品發佈上去,不需要做推廣就會有生意自動上門,而且銷量只會越來越好。

當時周圍的人對於網上賣貨都很少有聽說過的。剛開始創業那一陣子,家人反對、親戚朋友們都反對,說這個事情不靠譜。我一個人呆在房間裡工作,幾乎都是點餐叫外賣的度過的,生意太忙了,幾乎都不出門,地上堆滿了快餐盒。條件非常艱苦,創業是我唯一的出路,我只能堅持下去。既然認定這一波趨勢,我只需要認真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別人的意見不是那麼的重要。因為跟他們說了,也沒有人聽得懂。

後來真的做起來了。而且做得越來越好,當我的同學月入三千的時候,我已經月入一萬了……

有時候我們決定做一件事情,就會聽到外界各種各樣的聲音。有人會說,在網上和別人都沒有見過,你敢做生意小心被人騙了。不去找工作,整天呆家裡幹什麼,一個男人這樣成什麼樣子。我甚至還聽到過比這個更無語的……比如:趕緊找個老婆成家立業,做事情就會有責任心了。

在你下手幹事業之前,一定要用宏觀的角度,審視整個大環境,就是通常所說的“研究”;我們需要認真聽一聽這個時代的聲音,看一看這個時代的焦點。現在是2018年,流行趨勢是什麼?未來哪個領域有更高的發展前景?

如果要做準確的判斷就需要認真學習,多思考,多看看同行是怎麼做的。一旦你看好這個項目,就是要鎖定,然後堅持不懈地去執行,堅持一年、十年甚至是一輩子。你要做長遠的打算的。用心經營,就像養育自己的孩子一樣。

不管結果怎麼樣,先做了再說。未來的日子裡我希望能夠把這種信仰,這種不斷自我激勵,自我超越的精神傳遞給您,讓你變得更強,讓你的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2、計劃定製。有的夥伴告訴我,一般晚上睡覺之前,想法還是很多的。想想未來很多領域都有機會,要乾的事情還是很多的。但是第二天早上醒來,那種激情就消失了,已經忘記了昨天暗自下定的決心。然後又按照平時的生活路徑:穿衣、洗臉、刷牙,然後上班。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方式有多難,其實真的是挺難的。

大部分人都是這種生活路徑,這是相當可怕的。有沒有回頭來想一想:昨天好像也是這麼過的,今天還是地這麼過,那明天呢?當然還是這麼過吧!生活好無趣、好無聊、好鬱悶、還無奈也好沮喪。該怎麼辦呢?哪裡出了問題呢?

不知不覺就一晃就一年,365天眼睜睜就這麼過去了。結果呢?至今也沒有看到什麼結果。記憶中也想不起,特別讓人值得回味的事情,一年活成了一天。

想到這裡,頓時我感覺細思極恐了。就好像是活在套子裡的人,對於未來沒有更多的可能、也沒有更多的驚喜了嗎?怎麼過好每一天,才會有意義呢?

光有想法可不行,任何時候,當靈感來了就要把它寫下來,不要懶惰。決定真的的要做了,就把它寫成計劃,然後分解成不同的階段,分配到每一天任務。我們必須要做一份有彈性的計劃:低級的、中級的和高級的,執行時候可進可退。

3、執行力。要把一件事情輔付諸行動,秘訣在於:把計劃分解後,融入我們生活習慣。不要求你一次做很多的任務,只要求你每天堅持即可。每天的這個時候,你會知道,該幹什麼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我對於自己健身計劃的制定:

第一週:40個俯臥撐

第二週:60個俯臥撐

第三週:80個俯臥撐

如果不適應了,那麼就退回到60個俯臥撐,再堅持一週,等適應之後再次挑戰80個俯臥撐。然後每天堅持,慢慢地適應。

……

你會發現,這很容易,而且你還可以做得更好。萬一哪天沒有時間而耽誤了,你還可以退回到上一個級別重新開始訓練。

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樣的。我們把任務分解成不同的階段,然後分段去執行。假如能做到高級目標,就全力以赴,比如今年預期盈利1000W,中級目標800W,低級目標600W。。做實現不了,就退回到前一步,等適應之後再繼續衝刺高級目標。

任務執行一定是要責任到人,賞罰分明,嚴格地把控績效考核。遊戲規則,制定了就不能輕易修改。

三、利益分配原則與隱藏的投資學原理

1、好的利益分配規則是什麼?

記得一次,我閱讀過一片文章。寫的內容是香港某地產大亨。從白手起家到上億資產。他有自己的一套利益分配機制,在業內信用良好,很多大佬都願意跟他合作,促使他生意越做越大。

他的家訓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做項目,如果可以拿到十層的利潤,他只拿其中的三層。把大部分的錢分給有功勞的人。就憑著這一招他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故事雖然簡短,但是話糙理不糙,天下就是分出來的。作為老闆一定要學會合理地分配利潤,你把這一招練到極致,把錢分出去,人才,才可以留得住。從本質上來說,這是一種投資,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把錢投資在有能力的人身上,當新的機遇來臨,要用人的時候,他們就會全力以赴地工作。在你制定規則後,必須提前公開,比如十層的利潤,只拿三層,公共開支一層,員工分配六層。。或者也可以把公司的辦公房場地的出租費用、甚至是水電的費用,平均掛鉤到每一位銷售人員業績上面。從每個月的工資里扣除,責任到人。

2、隱藏的投資學原理

建立人與人的關係,或者人與事業的關係,必須先有付出,才會有回報。回報不一定會馬上兌現,但是在將來的某一天一定會有結果。

比如,我們在說的最簡單的道理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只有先播種子,精心培育。中間還要施肥、灌溉、除草、除蟲,莊稼才能長得更好。等到來年,收成也會更好。我們不能急於一時。如果前期不願意付出時間與精力,那就沒有以後的收成。

又比如捕魚的時候,場地選擇很重要:選擇在魚塘、小溪、江河湖泊還是大海。對應的回報時間是:一天、一個月、一年、十年還是一輩子。如果你在小溪裡捕魚或者釣魚,很快就能獲得回報、效率很高。缺點就是魚的種類很少,而且數量有限,最多隻能釣一個月。

大海里捕魚,就沒有那麼的容易了。能不能捕到魚,未來也是前途未卜。一旦捕到了,就比小溪裡捕到的魚,要多得多,價值也更大。因為在小溪裡是根本捕不到"澳洲龍蝦、深海鱈魚"的。

要成為一個成功的捕魚高手並不容易,在大海里捕魚,不僅要學會應對變幻莫測的天氣、適應暴風驟雨地打擊,還要抵抗巨大的精神壓力。而且獲得回報的週期會很長,甚至是幾代人的努力。那些沒有勇氣堅持的人都會提前被淘汰,剩下的成功者也只是少數的。

員工與老闆的區別在於眼光,員工只注重眼前的回報,希望獲得及時反饋,今天賺100元很高興,這個月領3000元工資,很得意。而領導者更具有前瞻性的眼光,更注重長期的投資回報,更看重未來十年、二十年的收益;並且提前戰略佈局。等待時機成熟後,開始收割韭菜。

急功近利!越是想看重這種及時想獲得回報的人,成功的概率就越小,只能用有限的時間換取一點有限的金錢。

四、為什麼會眾叛親離,無非兩個原因

1、貪心了,你想盡一切辦法掠奪更多的資源,卻不願意付出

投資與回報,是循環往復的過程。不管把投資到項目上,還是投資到人上。只有勇敢地下注,把錢花出去,才有會有產生更多的回報的可能。在資本家眼裡,錢只是一種資源,一種工具。有錢才能團結一幫人做事。如果好處被你一個人獨吞,那就沒有人願意和你一起共事了。畢竟大家跟著你工作,都要吃飯的!

你都不願意把利益分出去,也不願意拿出一部分資源,當種子來進行投資,培養團隊。未來的路只會越走越窄。只會失去更多的發展機會。

2、不爽了,價值觀不認同的員工可以直接開除。

你要不停地招聘人才,面試人才,篩選人才。一年四季都不能停。直到找到最合適的人為止,清除掉團隊裡的垃圾後,留下的金子才會發光。


張雲在線(ID:zyunss):作者張雲,專欄作家,影視動畫編劇,原創爆文寫手;專注於互聯網營銷領域,電商運營和心理學研究。和你分享我的讀書筆記、創業故事和心路歷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