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博覽」“沒有好的黨風,改革是搞不好的”

「博覽」“沒有好的黨風,改革是搞不好的”

1982年9月6日,中共十二大通過新黨章。(資料圖片)

1981年底,剛剛恢復重建三年的中央紀委做了一份《信訪簡報》。簡報主要列舉了改革開放初期經濟領域中的違法亂紀問題,一些幹部甚至擔任一定領導職務的幹部存在極端嚴重的走私販私行為。

幾天後,中央紀委第一書記陳雲看到這份簡報,一向冷靜的他拍了桌子。他在簡報上批示:“對嚴重的經濟犯罪分子,我主張要嚴辦幾個,判刑幾個,以至殺幾個罪大惡極的,並且登報,否則黨風無法整頓。”

對於這份簡報,當時的中央領導都表示了相同的意見。李先念批示:“完全同意陳雲的意見。”鄧小平在陳雲的批語旁,還加寫了“雷厲風行,抓住不放”八個字。

對一份《信訪簡報》如此重視,體現出整個中央領導層對當時黨風的共同看法和深謀遠慮,一如陳雲拍著桌子講的:“怕這怕那就是不怕亡黨亡國,要是這樣搞下去,過不了幾年我們就要亡黨。”

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對外開放和對內搞活經濟的決策。改革開放,使禁錮已久的中國人開闊了眼界,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但在這個過程中,一些腐朽的東西也開始衝擊很多人的頭腦。在經濟領域的一些違法亂紀行為,特別是走私販私活動,不僅使國家遭受重大經濟損失,而且嚴重擾亂了社會治安和市場管理,腐蝕幹部和群眾,敗壞道德風氣。

中央紀委從1979年下半年起,就開始提出糾正經濟領域中的不正之風;1981年,又把它列為端正黨風的重點工作之一,先後下發一系列通告、通報,推進糾正不正之風和端正黨風的工作。

但是,一部分領導幹部對糾正不正之風即是端正黨風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錯誤地認為“政策不明”“人多面廣”“來路不正,用途正當”“為了集體,沒裝腰包”,因而放鬆甚至反對查處違法亂紀行為,中央的指示並沒有得到認真貫徹執行。

1980年11月14日至29日,中央紀委召開座談會,提出在不少地區和部門中,一些黨員幹部的不正之風相當嚴重;還有人對搞好黨風的重大意義認識不足,以為這個工作可有可無,甚至把抓黨風與安定團結對立起來,對不正之風放任不管乃至縱容包庇。

對此,陳雲提出自己的意見,其中重要的一條便是:“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因此,黨風問題必須抓緊搞,永遠搞。”

“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這一論斷一經提出,很快在中央其他領導人中產生共鳴。胡耀邦說,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全黨應該注意的一個根本原則問題。

鄧小平則在中央工作會議上指出:“我贊成陳雲同志講的,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要嚴格執行《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堅持不懈地糾正各種不正之風,特別要堅決反對對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採取陽奉陰違、兩面三刀的錯誤態度。”這一重要論斷,也成為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黨風問題重要性的代表性論述。

「博览」“没有好的党风,改革是搞不好的”

把遵守政治紀律放在首位

1982年,黨的十二大召開,我國進入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歷史時期。中央紀委怎樣開展工作?陳雲明確指出:“中央紀委和各級紀委今後的主要工作,仍然是協助中央和各級黨委切實抓緊抓好黨風的整頓。”

抓黨風,就要抓好紀律的執行。

在陳雲的主持下,我們黨歷史上第一部關於政治紀律的專門法規《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正式出臺。

為使《準則》這一黨內法規真正發揮作用,陳雲多次強調遵守紀律尤其是政治紀律的極端重要性。1982年9月6日,他在黨的十二大上發言強調,在考察提拔幹部方面“要嚴格把好政治標準這一關”。

在遵守政治紀律這一點上,鄧小平也有著相同的看法。他多次要求:“各級黨組織,每個黨員,都要按照黨章規定,一切行動服從組織的決定,尤其是必須同黨中央保持政治上的一致。這一點在現在特別重要。誰違反這一點,誰就要受到黨的紀律的處分。黨的紀律檢查工作要把這一點作為當前的重點。”

根據鄧小平、陳雲等中央領導同志的指示,中央紀委始終把嚴肅政治紀律放在各項工作的首要位置,多次在全會中予以強調;同時,又十分重視維護四項基本原則,堅決糾正一些組織、一些黨員在黨的紀律上的渙散狀態。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守紀律,是開展黨風工作的原則和要求;如何守紀律,則是開展黨風工作的具體方法。黨紀面前一律平等、不搞紀律“鬆綁”,就是這一工作方法的具體體現。

1984年夏天,當經濟體制改革深入發展的時候,社會上出現了一種“讓黨政機關幹部也儘快富起來”的論調。在這種論調影響下,一些黨政機關和黨政幹部及其子女開始經商、辦企業,以各種名目以權謀私、損公肥私,有的套購緊俏物資,有的利用職權倒買倒賣。

與此同時,其他一些錯誤思想也陸續反映出來。有人提出“不吃不喝,經濟不活”“經濟要搞活,紀律要鬆綁”;有人甚至認為紀檢部門是改革的“頂門槓”、絆腳石,還有的人提出“應該取消檢查機構”。

中央領導同志敏銳地覺察到這個問題。1984年10月,中央紀委召開第四次全體會議,集中解決端正黨風同搞好改革的關係。10月17日,陳雲在中央紀委常委會提請這次全會審議的《加強紀律檢查工作,保證改革順利進行》的報告稿上明確批示:“紀檢工作應當研究新情況,適應新情況。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沒有好的黨風,改革是搞不好的。”“共產黨不論在地下工作或執政時期,任何時候都必須堅持黨的紀律。”

紀律不存在“鬆綁”,直指當時一些幹部在執紀方面的顧慮和誤區,體現了中央紀委抓黨風工作的態度和方法。繼1984年12月3日中央作出嚴禁黨政機關和黨政幹部經商、辦企業的決定後,1985年1月5日,中央紀委以一號文件形式發出《關於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嚴禁黨政機關和黨政幹部經商、辦企業的決定〉的通知》。

通過嚴格執紀,到1986年初,全國3萬多個類似企業,有80%停辦或與黨政機關脫鉤,參與辦企業的9萬多名黨政幹部,80%退出或轉入企業編制。

「博览」“没有好的党风,改革是搞不好的”

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給全黨帶好頭"

隨著改革的深入,黨中央在抓黨風的實踐中認識到,端正黨風,不僅是紀檢部門的任務,更是各級黨組織和全體共產黨員的大事,必須全黨抓。

1986年1月6日和9日,中央機關幹部大會(即八千人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要求中央黨政軍機關黨員幹部作全國表率,高級幹部首先作表率,中央黨政軍機關和北京市要帶頭糾正不正之風,從而推動全黨抓黨風。

全黨抓黨風的關鍵是什麼?陳雲特別強調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要帶頭。改革開放初期,一些領導幹部的子女出國留學,名為“自費”,實為外商贊助。陳雲看到有關情況後,親自出面給相關領導幹部寫信,指出這樣做不對,因為我們“自費”不起,勸他們把孩子叫回來。

他特別強調三點:

抓黨風,一是各級黨組織要重視;

二是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領導幹部要重視,要真正身體力行,作出表率;

三是老黨員、老幹部要重視,包括退居二線或者離休、退休的在內。

他希望“所有黨的高級領導人員,在教育好子女的問題上,給全黨帶好頭。決不允許他們依仗親屬關係,謀權謀利,成為特殊人物”。

“給全黨帶好頭”就意味著正人必先正己。這不僅需要高級領導幹部過得硬,也對領導機關如何通過加強隊伍建設來維護黨風提出了要求。為此,中央紀委常務書記黃克誠說,紀檢幹部要以毛主席要求的“五不怕”(不怕殺頭,不怕坐牢,不怕開除黨籍,不怕撤職,不怕離婚)決心,再加上“不怕撕破臉皮”的勇氣,抓黨風工作。

研究黨風與改革的辯證關係,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的歷史上一個既現實又嶄新的課題。歷史永不停息,改革永不止步,思想的解放永遠是進行時。但思想的解放不等於紀律不受約束,抓好黨風建設猶如窗口上那道隔離蒼蠅的紗窗,必不可少。

縱觀我們黨歷史上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特別是執政後的經驗教訓,“沒有好的黨風,改革是搞不好的”這一論斷無不顯示出其科學性。

王鶴壽指出:“世界上有些已經取得勝利的共產黨,前前後後都輕而易舉地被打倒和消亡了。人們可以對這一現象提出許多原因,但根本的原因卻是由於有些國家的共產黨長期對黨員不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不進行黨性教育,從上到下,失去黨性,黨風敗壞,導致整個黨腐敗變質,經不起風浪就倒了。”

因此,加強黨風建設對於在改革路上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黨的執政水平,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博览」“没有好的党风,改革是搞不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