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你家門口的生鮮店黃了?別擔心,新開的更多|就關心買菜讓挑不

也就是最近兩年的時間

哈爾濱的生鮮店,

忽如一夜春風來

淘冰城

四季生鮮

中輝生鮮

地利生鮮

......

開遍了冰城的大街小巷

你家门口的生鲜店黄了?别担心,新开的更多|就关心买菜让挑不
你家门口的生鲜店黄了?别担心,新开的更多|就关心买菜让挑不

有多火?

方圓500米內開了7家生鮮店

在東風街、紅專街附近,方圓500米內有10個社區,這裡開了中輝生鮮、每清生鮮、優農生鮮、天潤生鮮4家生鮮連鎖超市。

在珠江路附近,聚集了炫彩solo、書香雅苑、明珠公寓、珠江嘉園、贛南小區、公濱城市花園等10個社區。方圓500米範圍內,就有地利生鮮、胖子生鮮、四季生鮮、佳運生鮮、黑鑽尚品生鮮、家家樂生鮮、萬家樂水果超市7家中小型生鮮店。

新晚報記者用手機地圖搜索,在曲線街附近,也有淘冰城、四季生鮮、萬家樂等 6 家同等規模的生鮮店。

你家门口的生鲜店黄了?别担心,新开的更多|就关心买菜让挑不

這些處於大型農貿市場、超市賣場真空地帶的居民住宅區,幾乎成了中小型社區生鮮店的必爭之地。

生鮮店遍地開花

也讓很多習慣

去早市夜市菜市場的市民

開始去生鮮店逛一逛

你家门口的生鲜店黄了?别担心,新开的更多|就关心买菜让挑不

價格優勢

是招攬顧客的吸鐵石

劉大娘最近也成了淘貨一族,她經常會在經緯校坐公交車,在通江街附近下車,然後去中輝生鮮店淘貨。有時趕上低價,她還會買上20斤雞蛋,因為這裡的雞蛋每斤比家樓下的市場便宜0.11元錢。

你家门口的生鲜店黄了?别担心,新开的更多|就关心买菜让挑不

“大米一斤 2.99 元,比家樓下超市便宜將近 5 毛錢,還有菜看著也挺新鮮。”週末,正在中輝生鮮挑選商品的葉女士說。在她的購物籃裡,已經裝上 10 斤大米,以及豬肉、哈密瓜和芹菜等商品。

很多生鮮店在開業之初,為了籠絡人氣不惜犧牲利潤,主打低價牌。天潤生鮮表示,之前店內韭菜進價1.1元,零售價0.99元。

你家门口的生鲜店黄了?别担心,新开的更多|就关心买菜让挑不

但是,最近

哈爾濱人發現

曾經火得一塌糊塗的生鮮店

開始黃了一家又一家

在保健路 88 號,“淘冰城”的綠色牌匾還在,“食匯到家,真省錢” 的 slogan 依然塗寫在牆面上。但是,室內卻正在“轟隆隆”地裝修,施工人員說,這裡要被改成牙科診所。

你家门口的生鲜店黄了?别担心,新开的更多|就关心买菜让挑不

曲線街上,另一家“淘冰城”也已經拉上了捲簾門 ……

事實上,“淘冰城”一年前就已收縮戰線。這一年,地利集團在收購重組“聞氏生鮮”和“印雙傑”兩家生鮮連鎖品牌。

“淘冰城”某分店店長說:“淘冰城 2014 年開業,最高峰時開店 20 多家,現在就剩下 6 家。店黃了,讓人挺鬧心的。”

你家门口的生鲜店黄了?别担心,新开的更多|就关心买菜让挑不

曾經很多人認為,只要掌握了消費需求,找幾個合夥人,每人拿出幾萬元錢,就可以開一家中等規模生鮮店,再加上有穩定的進貨和銷售渠道,就會有現金流了。

然而,市場競爭的慘烈超出想象,由於缺乏經驗,很多人已經退出市場。

你家门口的生鲜店黄了?别担心,新开的更多|就关心买菜让挑不

買菜“不讓挑”

讓顧客迴歸菜市場

新晚報記者在供銷社生鮮店內看到,很多市民伸手挑選蔬菜時,會被銷售人員阻攔下來。

“為啥不讓挑呢?我花了錢的。” 趙大娘說,不讓挑是因為蔬菜品質有貓膩兒。

你家门口的生鲜店黄了?别担心,新开的更多|就关心买菜让挑不

很多生鮮店裡都有這樣的宣傳海報

今年,天潤生鮮經緯街店將盛放蔬菜的玻璃櫃又加高半層,專用來防止顧客挑選。很多店面會在蔬菜區域上方張貼溫馨提示:蔬菜不能挑。

不讓挑,就可能有爛掉的菜。市民柳女士就曾經歷過,買的一捆菠菜,外表看著不錯,到家打開繫繩,裡面全是散掉的菠菜葉。

商家也有自己的苦衷,“因為蔬菜利潤本來較低,挑選會造成損耗。每天損耗超過 5% 就算賠錢了。”天潤生鮮銷售人員解釋說。

而一旦開放挑選,商家就會將售價調高,這部分最終也會由消費者買單。在多家生鮮店內,與普通區域相比,可供自行挑選的精品蔬菜區,部分菜品每斤貴出 1 元左右。

買菜不讓挑,讓很多顧客重新迴歸菜市場。

你家门口的生鲜店黄了?别担心,新开的更多|就关心买菜让挑不

此外,近兩年,同行業競爭厲害,再加上房費、人員開支高,也讓很多生鮮店“挺不住了”,目前“淘冰城”部分門店業務由四季生鮮管理層代管。

而四季生鮮的日子也並不“滋潤”。該品牌在哈爾濱開業已有十年,紅旗大街上的店面,年租價格由最初的 5 萬元漲到 6 萬元,再到如今的 33 萬元。

你家门口的生鲜店黄了?别担心,新开的更多|就关心买菜让挑不

價格沒優勢了

以後還能不能淘便宜貨?

價格戰快失靈了,越來越多的生鮮店老闆已經意識到,這種低價消耗讓生意難以為繼,更重要的是,消費者的需求在變化和分化,要想留住顧客,吸引到更多圈層的用戶,唯一不能變的,就是要不斷改變。

你家门口的生鲜店黄了?别担心,新开的更多|就关心买菜让挑不

事實上,一部分生鮮品牌已經走上了進化之路。

很多生鮮店現在已開通了老弱病殘排隊優先服務;


大爺大媽們左右手各拎一個西瓜顯得吃力時,服務員會幫著送出店外、攙著下臺階;


店內用醒目的紅紙告示提醒員工:與顧客吵架罰款50至100元......

再比如

有的生鮮店陸續開通了線上配送服務,針對年輕消費者售賣如10元1只的進口蘋果。

還有的生鮮店投入更多成本,開通“餐飲一條龍”服務。在生鮮店內一樓買菜品,二樓現場烹飪加工,大廳散臺、包房內坐下來就能吃到新鮮貨。

你家门口的生鲜店黄了?别担心,新开的更多|就关心买菜让挑不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再逛生鮮店,買的不僅僅是低價貨,也能享受到更多的便利服務。

新晚報記者 陳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