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水滸傳》中宋江雖是梁山寨主,但是有兩個好漢他不敢得罪

看過《水滸》的朋友都知道一百單八將的最終結局,受招安之後,被朝廷當槍使,最後梁山的力量被朝廷成功消耗掉,宋江和盧員外等一批骨幹也被處死,在梁山,宋江是當仁不讓的扛把子,那麼梁山裡有沒有什麼人是宋江不敢得罪的呢?我認為有,還不止一個,分別是魯智深、武松。

《水滸傳》中宋江雖是梁山寨主,但是有兩個好漢他不敢得罪

宋公明哥哥

先說宋江這個人,整個《水滸傳》對宋江的描寫前後矛盾,他最開始的標籤是忠君愛國,行俠仗義,發配江州時,梁山好漢劫得他,欲放下他的枷鎖時,他卻說要不得,“此乃國家法度”;晁蓋劫取生辰綱是朝廷要犯,他放走晁蓋,宋江似乎不講忠,還有王法嗎?還有法律嗎?這時候他也不講什麼“國家法度”了,而江州酒樓的反詩,更是“白紙黑字,鐵證如山”,“他日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宋江笑黃巢,造反心態躍然紙上,等到上了梁山,他又一心忙於招安,還說“寧可朝庭負我,我忠心不負朝庭”,很少有人注意他這前後不一的做派,但是有人注意到了,那就是武松和魯智深。

《水滸傳》中宋江雖是梁山寨主,但是有兩個好漢他不敢得罪

李雪健演的好,演出了宋江的私心

後來我想明白了,作為領導一定要在特殊的時期發表最正確的觀點,立場也得隨著形勢的變化而變化,招安是當時最正確的做法,沒有招安這個旗子,呼延灼、關勝、秦明等朝廷官員不可能跟著他一條路走到黑,要招安的第一步就是說服那些造反情緒高漲的人。

《水滸傳》中宋江雖是梁山寨主,但是有兩個好漢他不敢得罪

這4個字是招安的名片

當時宋江寫了段歌詞讓樂和唱這個詞,正唱到“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只見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黑旋風便睜圓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烏安!”只一腳,把桌子踢起,攧做粉碎。隨後宋江下令要斬了李逵,轉而對武松說道:“兄弟,你也是個曉事的人。我主張招安,要改邪歸正,為國家臣子,如何便冷了眾人的心?”魯智深這時候也幫腔道:“只今滿朝文武,俱是奸邪,矇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殺怎得乾淨!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

《水滸傳》中宋江雖是梁山寨主,但是有兩個好漢他不敢得罪

武松魯智深關係真的好,吃飯都坐一桌

同樣是反對招安,宋江對李逵和武松的態度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上,魯智深的那句話更是赤裸裸的威脅,有分裂組織的嫌疑,而宋江沒卻吭聲,原因就是他害怕這倆人,說實話,李逵跟這倆人比有差距。

《水滸傳》中宋江雖是梁山寨主,但是有兩個好漢他不敢得罪

武松就是這樣的漢子,得罪不得

原因就是武松跟魯智深都是忠勇正直,性烈如火的人,這樣的好漢不多見,你們沒看到蔣門神,張督監,張團練得罪了武二,被武二血濺鴦陽樓之後在牆上寫道“殺人者打虎武松也”這八個大字說明他不怕死,而且心狠手辣,得罪過武松的人向來都只有一個下場。魯智深更是一個火藥桶,鎮關西霸佔金老漢的女兒,按理說跟他一毛錢的關係都沒有,他硬是做好事,把鎮關西給打死了,而且武松跟魯智深肝膽相照,誰敢動武松,誰得先吃他三百禪杖。

《水滸傳》中宋江雖是梁山寨主,但是有兩個好漢他不敢得罪

多管閒事啊

再者就是當時的梁山大致分為三股勢力,林沖、公孫勝為首的晁蓋嫡系,宋江的清風寨一夥還有二龍山集團,武松和魯智深正是二龍山集團的領袖,梁山一旦分裂宋江一派不說完犢子,也一定處於弱勢。所以宋江不敢得罪武松魯智深,更不敢得罪二龍山一夥人。

寫的不好,歡迎評論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