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大媽用雞毛作畫20年,4只雞才做成一幅畫,作品百年不褪色


圖中猛虎形神兼備,頗為霸氣,但你能想象這是用禽鳥羽毛做的畫嗎?

古人善用羽毛,曾用羽翅製作弓箭和火箭的方向翼,使其更為精確。明清時,漁民把鴨毛肉絨塞進襪套、鞋幫、鞋墊作為禦寒用品。而這羽毛畫,更是在春秋戰國時就已出現。

瀋陽故宮至今還保存有皇太極送給愛妃海蘭珠的兩幅羽毛畫,雖然已有近500年曆史,卻仍不褪色、不變質。

在重慶渝北,就有一位羽毛畫的大師——徐南南,她鑽研20年羽毛畫,終獲高級工藝大師、工藝美術大師等稱號。

挑選羽毛是羽毛畫中最難、也是最關鍵的工序。以雞毛為例,土雞的毛顏色鮮豔,柔軟,形狀好看,是最佳選擇。

每隻雞隻有脖子和胸前一撮毛可用,而且不能用開春後換毛的雞。通常一幅畫要用掉三四隻雞的毛。

為用羽毛,徐南南一家經常“被迫”吃雞肉,且買雞時都是隻挑毛不挑肉,時間一長,賣雞的小販每次一有羽毛好的雞,就立即給她電視話。

雞毛有味道,時間長了還容易生蟲,腐敗變質。要想百年不褪色、不變質,需要進行清洗、消毒、漂白、防腐等處理工序,然後再按色澤分揀出來。

一片片經過靜心處理的羽毛,在徐南南手中變成一串晶瑩的葡萄,遠觀像國畫,近看如刺繡。

如今,徐南南的一幅羽毛畫要賣上千元,甚至上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