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豬」最後都到哪去了?

農農戶


最後當然還是成為了我們的午餐阿,正常來說一頭種豬好的可以用幾年,差的都可以用一二年,而種豬通常由於養的時間長和飼料都是最好的飼料,通常一頭退役的公豬真和一頭牛差不多大小,至於種豬最後也像其他豬一樣變為食品,這裡我們先說說價格,當前價格大概在4元和5元的生豬價格,至於是怎麼變成午餐的就大有文章了

途徑一,現在大部分人的種豬都是大杜,這種豬毛赤,有心的人拿來騙人,說是山上打來的野豬,一斤賣二十多元,其實從豬腿的粗細,養豬的人一眼就發現,但一般的人還是會上當

途徑二,深加工,比如火腿腸,臘腸,臘肉,肉丸與豬有關係的都有可能,因為這種豬比一般的豬便宜

途徑三,路邊無牌小餐館,燒烤檔的最愛,價格底,不過可以放心食用,除了部分黑心的用死豬之外,其實用這種公豬算是良心了

最後說明一下種豬可不可以吃,其實除了口感不好之外,種豬期品質不錯的,因為養豬人都當種豬如珠如保,比一般的豬還要細心,如果說最貴的是什麼,那估計就是豬鞭了,因為只有這種豬才有所謂的正真鞭


養豬戶小強


相信不少人會認為種豬的“豬生”會非常幸福,然而種豬的“豬生”卻無比悲催,下面答主便詳細介紹一下種豬從出生到被端上餐桌的種種經歷。

俗話說“母豬好好一窩,種豬好好一坡”,因此種豬的選育十分嚴格,必須有著好的血統,也就是父母代、祖父母代甚至更高祖代都必須擁有優秀的生產性能,然後再從它和它的兄弟中百裡挑一,而沒有被挑中的豬仔則免不了“襠下一涼”。被選中也不一定百分百就能成為種豬,還需要看各個階段的生長髮育,若有不合格便會被無情淘汰,命運和沒有被選中的兄弟一樣,將會被送到屠宰場。

經歷層層篩選最終有幸成為種豬一定會很幸福嗎?其實不然,現代化養豬多采用人工授精技術,種豬並不會和豬場的小母豬有過多的親密接觸,平時陪伴他們的只有一根木樁和一張母豬皮而已,但它們卻沉浸在自娛自樂當中。

成為種豬之後,它們的利用年限一般僅有2~3年,然後便會被後輩種豬所取代,等待它們的命運可以說無比悲催,奮力工作到最後還是免不了被送到屠宰場。大家都知道種豬肉纖維粗且具有濃烈的羶味,一般消費者肯定不會購買,所以種豬肉多會進入食品加工企業,被加工成肉餡、肉丸以及香腸等,也有部分人利用種豬肉纖維粗的特點,將其加工成假驢肉、假牛肉。

關注答主學習養殖技術,伴您養殖路上快樂前行!


快樂養殖


歡迎閱讀,可點擊上方關注,瞭解更多農村知識,農村故事!

記憶猶新,小時候農村有些人家會養公豬專門用來配種增加收入,哪家哪戶樣的母豬要配種了,騎著到人家家裡通知一下,沒多久老大爺就一手牽著繩子,一手拿著鞭子,嘴上叼著煙晃悠悠的過來了。

大人把母豬趕出來,聽著大爺的指揮,命令我們小孩子不準偷看。由於好奇,小孩子都會對動物感興趣,總會離遠點躲在旁邊偷看。這時候也沒人顧得上我們,遠遠的只看到大爺拿著鞭子訓斥種豬趴到母豬背上,通常要幾次才能成功,種豬屁股一晃一晃的,看沒多久小孩子們便覺得無趣跑開了。

長大後聽大人講過種豬的肉不好,不能吃,不能配種了就便宜點賣給小販。那個年代村上豬肉一旦還不到兩百,種豬肉更不值錢,可以想象其實最後肯定也是流向餐桌了。

種豬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不用閹割,但是跟人接觸的最多,不聽話鞭子抽起來也是不留情的。

閱讀後歡迎點贊關注本人,留言討論,帶您瞭解更多農村的人,農村的事,謝謝!

農農戶


種豬有種公豬和種母豬,一般3-5年淘汰,淘汰原因母豬一般都是產仔問題或者疾病,公豬精液質量或者疫病的原因淘汰,可以確定說,種豬都是有問題的豬,不太健康的豬。

大部分種豬正常銷售途徑有以下幾個:

1、品相好的,年齡短的,檢驗檢疫沒有問題的屠宰廠會收,黑心的就不好說了。

2、年齡大的,大企業批量的淘汰的會專門的渠道,比如賣給煉油廠加工,有的把母豬賣給食品廠,讓食品廠把母豬肉做成肉鬆,香腸等產品,

3、大部分企業收的種豬的都會做成動物飼料銷售,一般看到的動物飼料裡面有肉鬆,肉骨粉的基本可能夠是這些淘汰的種豬把。

4、非法屠宰的,但這種相對最少,畢竟肉質肉感都差,但一些加工食品可能會有,但相對於死豬還是很好的。

大家如果在菜市場(規範的超市等很少見)看到的豬體型特別大可能是種豬肉,另外看豬皮,皮厚的可能是,另外看肉質,看廋肉的纖維(顆粒)是否粗大,買回去感覺比較難切,煮熟後比較腥,且肉質粗糙。


以上為淘汰種豬的的一些去向,大家覺得答案還算靠譜歡迎您的關注。。


保健養豬


種豬肉不是不能吃,是很騷氣肉很老,我小時候就吃過,至今難忘。

我們平時所說的種豬就是專門用作配種的老公豬,其實具體點說,種豬還有一種就是專門生崽子的老母豬,老母豬的肉我們叫它“浪豬肉”,味道也很騷氣,並且特別難嚼,肉很硬。

相對於公豬種豬來說,老母豬的一生顯得就舒服一些,不過作為種豬,不管公母,他們的一生並不幸福。今天主要說一下大眾意義上的“種豬”,也就是專門配種的老公豬。


為了保證公豬基因的強大和健康,種豬的一生都在被人為的打飛機,用以檢查精-子的健康程度,這種非自願的行為次數多了往往讓種豬“痛不欲生”。

雖然種豬從出生開始,避免了被閹割的命運,但為了訓練它配種的能力,往往要挨很多打,養成一種生物慣性,所以他們的生活並不開心。

還有一點,就是作為種豬,一生都要不斷的打各種疫苗,以防止影響基因的不健康因素存在,最主要的是被打的機率超級的高。


當然了,作為種豬,一種活了很久的專門用於配種的豬,一旦精-液出現問題,或者生病影響配種健康,也就意味著他們生命的終結。

終結之後呢?別想了,肯定是上餐桌。更何況國家本來就允許售賣種豬肉,攤販說明白就是了。中豬肉一般都比較便宜,雖然肉比較老,不容易煮爛,口感也不好,還有一股子騷味,但便宜啊,還是有銷路的。

現在有一種賣法,叫做養生豬肉,其實就是商家想出來的策略,用以賣掉不好吃的種豬肉,大家別當回事,真想吃可以買來吃,比較費火,也不會煮爛。

種豬肉顏色比較深,紋理也比較清晰,總之很老就對了,別被不良商家以“野豬肉”的形式騙了。

最後感嘆種豬一生的悲慘,最終依然繞不開上餐桌的命運。

(文/阿冰,我是樓市作者,今天的話題觸動了我小時候吃種豬肉的回憶,因此拿來回答了。)


李阿冰


種豬即用於繁育的公豬與母豬,到了一定年限,繁育力下降,或者公豬精子質量不高、品種過時,母豬母性不好、下崽少、豬價過低時,均需要提前淘汰,吐故納新。那麼,淘汰的種豬最後都去了哪裡呢?

公豬性成熟以後,從肩胛處的外皮開始,會生成一層堅硬的外殼,稱“蓋”,並隨著日齡的增長,逐漸增大增厚,最後形成膘即皮、皮即膘、膘皮不分的硬塊。公豬肉煮熟後有濃郁的騷味,且日齡愈大騷味愈重,故淘汰的公豬隻能以鮮肉的形式餵食食肉動物,或加工動物肥料,不能以任何方式作為人的肉食。

母豬有老嫩之分,國家允許掛牌銷售。一年齡的淘汰母豬與肉豬差別不大,一般作為鮮肉銷售;一年半至兩年半齡的淘汰母豬,因為皮硬,一般可以去皮後作為鮮肉銷售;三年以上的老母豬,肉質很硬,不容易做熟,只能絞成肉餡,或加工成火腿腸、午餐肉銷售。


北大屠夫陸步軒


“種豬”即專門由於繁殖的豬,包括公種豬和母種豬,即公豬和老母豬。

相信大多有過農村經歷的孩子,都知道這兩種豬。老母豬基本上家裡養豬的都會留一頭,專門讓它繁殖。至今還記的小時候大冬天給老母豬“接生”,生出來一個就立馬給小豬去除包膜和粘液,放在火邊烤一下取暖。由於生的多,有時候甚至要守個通宵。雖然累,但是看著一頭頭小豬仔,還是滿心收穫的喜悅,因為這可都是家裡收入的一大部分啊!有時候就是靠著它,湊學費呢。




還有公種豬,只知道這種豬很騷,老遠就可以聞到一股子騷腥味,很難聞。等家裡老母豬發情的時候,會聯繫一個專門養這種豬的人過來給母豬配種,陪一次貌似是幾十元吧,具體多少忘了,在當時還挺貴的。反正現在幾乎沒人養豬了,也見不到所謂的老母豬和公豬了。



至於種豬能不能吃,反正老母豬肉我是吃過,但是一般情況下是不吃的,家裡人都說是肉質不好。一般老母豬養幾年後,往往由於年齡和病害的因素,繁殖能力就會下降,這個時候多數人都會便宜賣掉。有時候實在賣不出去了,就選擇自己吃了。至於公豬最後去那裡了,我估計也是賣了吧。反正當時大家認為只要不是病死的,都可以吃,就是肉質差了點。

不過,既然賣的時候價格低,豬販子知道是種豬,那麼在殺後商店賣給消費者的時候,就應該標明是種豬肉,好讓大家知情。但是,買了這麼年豬肉,貌似一次也沒見過那個商店有標誌過。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喜歡就關注一下吧~


PhD肖


“種豬”最後都去哪了?



種豬,顧名思義就是拿來進行配種的豬,即家豬中專門用於繁殖的雄性和雌性親豬。之所以叫它種豬,只是區別於其他肉豬而特殊命名,在豬的繁殖當中,種豬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選擇優良的種豬也是生豬生產經營很關鍵的一個環節。



種豬最後的命運都會比較悲慘,很多企業會對沒有繁殖能力或者繁殖能力弱的母種豬進行屠殺,並經過深加工,製作成各種肉類製品進行銷售,比如肉丸子、香腸、肉餃子等等,而公種豬由於具有一股難聞的騷味以及肉質達不到標準,一般不可以進行銷售,可以加工作為飼料或者給肉食動物餵食。




“種豬”可謂命運多舛,只從被優選出來作為種豬培養以後,它就矜矜業業,為了完成它的繁殖而奮鬥。然而公種豬的使用年限並不長,一般2年左右就會被淘汰,最終由新的年輕力壯的新的公種豬替代,而且淘汰率在48%左右,主要表現為公豬的生殖能力低下,經過調教和藥物處理後仍然沒有改善,那麼就將會被淘汰。



最後就是種母豬的淘汰原則就沒種公豬那麼大,一般淘汰率30%左右,對於一些年齡較大、生產能力下降以及患病的種母豬淘汰掉。


鄉村波比


“種豬”最後都到哪去了?

種豬在我們農村老家又被稱為“角豬”,是專門用來給母豬配種的,在以前農村很多家裡養上一頭兩頭母豬的,當時又沒有現在這種成熟的人工授精,都是採用本交的模式,一般兩三個村就有一家養角豬的,專門用於給母豬配種的。


種豬數量本來就少,以前本交時規模化豬場30頭母豬就需要配一頭種豬,而現在上百頭母豬配一頭公豬即可,所以每年的種豬上市量也不高。

正常情況下種豬肉不好吃的,因為會有很大一股騷味,普通的烹飪方法很難吃。所以種豬肉的最大消費是被深加工了,比如我們平時吃的肉鬆、豬肉脯、火腿等深加工產品,因為其中要加入大量的調味料所以並不會有怪味,再加上種豬的豬肉纖維更高,做這些產品的產量更高,這些產品加工商也喜歡用種豬肉或者母豬肉。


有人說會被加工成牛肉,或者被飯店、早餐店等地方消費掉了,當然這種可能也不能排除。只是大家也不需要過於擔心,畢竟種豬肉依然是健康豬肉,並不會含有其它有害物質,起碼比病死豬肉好很多。

要是烹飪方法得當,甚至有可能種豬肉比普通豬肉更好吃,因為種豬的生長週期更長,體內的肌間脂肪含量更高。



果然悠


種豬最後都到那裡去了?我在農村長大,這個事情略知一二。

種豬:指的是專門用來繁殖小豬的母豬和公豬。在7一一8十年代的農村,少量的農戶,生產隊養豬場都有母豬繁殖小豬,個人為了賣錢,生產隊為了飼養。種豬要選用優質品種,只有優質的種豬才會產仔多,生長快,瘦肉多。我國的優質種豬品種很多,象“杜洛克",“約克夏",“長白山",“三元",“大白”等。

以前一頭公種豬要管方園3一一4裡地的配種,誰家母豬發情要配種了,都是飼養人登門預約,而後公種豬飼養人趕著公豬前去配種。說來也怪,去配種時公豬不需要你指路,它知道往那條道走到達配種地,原來母豬發情時會散發出一種氣味,母豬飼養人身上就帶有這種氣味,在來預約時也會將這種氣味留在路上,公豬就能識別出這氣味準確無誤的來到它要來的地方。

種豬肉不是不能吃,而是口味太差,煮不爛,羶氣味重,人們不願意吃罷了。那麼最後淘汰的種豬都到那裡去了呢?以前農村人都是這樣處理的。生長正常要淘汰的種豬請獸醫痷割後再飼養一段時間,肉的顏色營養成分會有提高,這時再將其宰殺,便宜賣給賣肉的充仔豬肉賣。

而哪些因生病而無法治好的種豬,宰殺後因肉色,氣味等厡因無法出售,只能讓一些專門上門收購這些肉的人收走,三文不值二文的給幾個錢,這些人收去再賣給燒烤攤烤肉串,假牛肉製造點造假牛肉,工廠進行深加工,加工什麼你懂的肉鬆,種豬最後到那裡去,反正不會白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