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我读庄子:人世间的事,大都是——不得已

我读庄子:人世间的事,大都是——不得已

在今天国学被推上一种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大谈加强国人科学素养,另一方面,又提倡复兴传统文化。提传统文化就绕不开浩如烟海甚至表面上看上去自相矛盾的各种经典,而在不断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属于中华文明核心主干部分却往往被忘掉,至少在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中,被称为“道家”的部分是一个标杆,所以《老子》《庄子》才在中国文化的序列中有了今天的地位,所以回到原点,回到本来,才是让中华文明从精神维度再度复兴的必有道路,虽然精神已不被称颂,但仍然是人类最后的保留地。

继续《庄子·人间世》的故事。

孔子跟颜回你来我往,阐述人世间的道理。

有了“丧我”的本事,老师孔子说这样才算入门。

把人间的事情当成游戏,不要把名利这些放在心上,人家愿意听就多说几句,要求高一点就是要有共鸣,有了共鸣才有接受的可能;不愿意听就立刻停止,再进一步就是墙壁或者很尖锐的东西等着反击你。

游戏这件事情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

这里面有两重意思,一是用什么方法都可以,只要你HOLD住,条条大路通罗马;二是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用,顺其自然,也就是禅宗的讲的“无门为法门”。至于你怎么用,就是要用到气听法了,不要用你的头脑和没有减肥的心去做判断,如果还没有清理干净,就采用第一种方法,也可以入道,也能够达到目标。

道家就是并不给你现成的答案,跟解读《易经》是一个道理,同样一个爻辞,不同的人不同的解读就有不同的结果,就是要加入当事人的数据在里面再来下一个判断,这是人间世。

当结果出来以后,要么接受,要么怀疑,而接受是一种选项,用人间世的标准来看,可能结果是不得不如此,不得不接受与你那个我执的头脑想得还不太一样的结果。

道家就是在修炼这个“不得已”。

这个世界很乱,生灵涂炭,道家的人物就要出来协助收拾局面,姜尚苏秦张仪商鞅管仲范蠡张良萧何李淳风魏征冯道诸葛亮刘伯温等等,然后功成名遂身退,他们只是辅助那些个佛教成为转轮圣王的人物完成一个时代局面的稳定,一旦江山初定有了和平的局面,他们都飘然而去,来不及走的要么累死要么横死,这是一种现象;

还有一种就是这世界上还没有出现那个改变世界的力量,还没有值得辅佐的对象,这些道家人物就跑到深山老林里面去当逍遥派,是他们不想作为吗,不关心百姓的死活吗,是把百姓当刍狗吗?

不是,是因为这个社会还没有转机,还要继续沉沦,出来也没有用,也是一种不得已,这就是道家精神中的不得已。这个不得已是应对外在千变万化的枢机,我自岿然不动,泰山崩于前而从容应对之,我的心力很强大,你怎么变化怎么来刺我,我都能够有办法让自己不受伤,顺便还做点有益于大宇宙的事情。

说到底,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是基于不得已,但也不要把这个不得已当成消极或者挫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