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繪就綠色發展“同心畫卷”——同心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走筆

吳忠日報記者 谷剛

繪就綠色發展“同心畫卷”——同心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走筆

從同心縣縣城向東出發,近百公里盤山公路上,亙古旱垣的荒涼底色被換成了連綿的新綠。

驅車向外遠眺,一幅生態轉好的畫卷展映入眼簾,我們不禁感慨:同心山河的主色調已由黃向綠漸變……

眼前一幅幅生態畫卷讓人讚歎,一組組數據更令人欣喜:“十二五”以來,同心縣累計完成營造林49萬畝,森林面積達20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5%,比2011年提高2.9個百分點,全縣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達到8503.74畝,綠化覆蓋率達35.7%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3.44平方米以上,鄉村綠化進程全面加速,人居環境不斷優化……

繪就綠色發展“同心畫卷”——同心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走筆

曾幾何時,開荒,放牧,是這塊土地上的常態。深陷貧窮的人們希望通過向大自然母親的索取來擺脫貧困,然而這種方式並沒有帶來富裕。

歷史的教訓讓同心人痛定思痛,必須通過向“綠色銀行”要“發展紅包”。

近年來,同心縣堅持生態立縣、綠色發展、脫貧富民戰略不動搖,以“生態優先、綠色崛起、富民興縣”為主線,著力構築生態功能保障基線、環境質量安全底線、自然資源利用上線,下大力氣節能、降碳、減排,發展循環經濟,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的綠色生產體系,加快形成有利於全面實施綠色發展的良好環境,努力建成生態環境優、經濟發展好、幸福指數高的綠色經濟示範縣。

夕陽西照,漫步在同心縣人民公園的步道上,清爽宜人的涼風相伴左右。登高向遠處眺望,落日的餘暉灑在豫海湖面上,水波微蕩,彷彿置身畫中。“過去住在這裡,一颳風全是沙子,誰曾想現在還有這般美景……”看著眼前的美景,在公園裡散步的馬海梅感慨地說。

繪就綠色發展“同心畫卷”——同心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走筆

同心縣在清水河綜合治理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實施清水河縣城段主河道複式斷面砌護工程,生態溼地面積不斷增加。隨著同心具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溼地面積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鳥類將同心作為遷徙中轉地,也正是有了這些飛舞的精靈,這塊黃土地才有了靈動的容顏。

走進同心縣丁塘鎮團結村,一排排民居錯落有致,金葉榆、垂柳在房前屋後環繞,一派如詩如畫的景象。“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的狀況一去不復返,實現了“村美”和“人富”的良性互動發展。與團結村一路之隔的丁家塘村,光禿禿的黃色曾是這個村子的主色調,今年,村“兩委”班子發動群眾見縫插綠,死氣沉沉的村莊一下煥發了活力。“原先村子離縣裡近,看城裡條件好,人都往外跑,現在村裡環境好了,出去的開始回來住了。”村民周其榮說。

“今天在曹渠巡查時看到一隻野狐狸。”“胡家莊的山頭上沒有偷牧的,這草長得一天比一天密。”“前些年種下的樹,今年又粗了一圈……”在同心縣田老莊鄉當護林員的白志學翻開他的巡山日誌,我們從中不難發現,同心縣的生態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向生態建設要效益,奮進的同心人一直馬不停蹄。

在張家塬鄉張家塬村,旱地種上了文冠果樹,一人多高的文冠果樹不僅扮靚了黃土地,也鼓起了貧困群眾的錢袋子。村民李新財正在自家的文冠果林裡除草。老李給記者算賬:旱塬上的山地是靠天吃飯,雨水好,一畝小麥收個百十斤,除去種子、化肥開銷,到手只剩二三十元,遇乾旱,連種子費都收不回。而一棵文冠果樹就算結一斤果,往低估一斤賣20元,一畝74棵,3年盛果期後,一年能掙1400元以上。

同心縣林業局副局長張曉梅表示,發展文冠果既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支柱產業,也是中部乾旱帶改善生態環境,綠化、美化家園的必然途徑。全縣文冠果到2020年要達到30萬畝,那將是地綠、雨多、民富的新景象。

讓旱垣綠起來,需要全社會共同發力。今年4月,同心縣國土綠化行動暨2018年全民義務植樹現場會在興隆鄉黃谷川滑雪場舉行,該縣幹部職工參加了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為山川再添一片新綠。行走在同心榮華生物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廠路上,各類行道樹鄰次櫛比,該企業負責人楊堅正在調整廠房前的花灌木品種,他說:“我們企業投資200多萬用於綠化,著力打造園林式企業。”

成績是對過去的肯定,更是對未來的鞭策。今年,同心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廣泛調動全社會參與生態建設,全面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利用5年時間,全縣完成營造林任務40萬畝。其中,人工造林30萬畝,封山育林1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12%,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8.5%,完成義務植樹450萬株,全民義務植樹盡責率達到85%以上。

市委常委、同心縣委書記馬洪海表示,同心縣將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打贏脫貧攻堅戰役、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過程,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戰略,以生態保護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制度建設為保障,努力把同心打造成為全區生態文明示範縣,中部生態安全屏障示範區和對外開放最具特色的絲路驛站,為美麗寧夏建設增添同心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