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頂風拒絕公積金買房,佳兆業建發多家知名開發商被通報

頂風拒絕公積金買房,佳兆業建發多家知名開發商被通報

4月25日,湖北省住建廳對外表示,今年湖北省將對開發企業拒絕或變相拒絕公積金貸款的行為持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有相應行為的開發企業將被約談,並責令限期整改。目前,已有部分城市的開發企業被處理。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瞭解到的最新情況是,今年3月以來,全國多地政府相繼出臺政策嚴令相關房地產開發項目不得拒絕接受購房者通過公積金貸款購房行為,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其中,重慶、合肥、西安、長沙、深圳等在內多個城市已經出臺政策並相繼進行項目審查工作。

期間,包括建發房地產集團合肥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的“ 雍龍府”項目和安徽融和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的“觀瀾花園”項目,以及“佳兆業·雲頂梅溪湖”在內等多個知名房地產商開發項目遭點名批評。

━━━━

地產項目為拒絕公積金屢創“奇招”

住房公積金貸款流程較為複雜,放款週期比較長,對於愈發注重週轉速度的開發商來說,回款率是其考核的剛性指標。儘管從公司高層未有明確文件指明拒絕接受公積金貸款,但是無論一切以“快”為出發點的獎勵機制和指標考核都向銷售部門釋放著信號:公積金貸款流程繁瑣、回款太慢,購房者付全款或使用商業貸款,儘快回籠資金是最佳選擇。

早在2014年10月,住建部聯合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佈《關於發展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的通知》,其中第七條明確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拒絕繳存職工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房。”

去年年底,住建部等四部委又下發《關於維護住房公積金繳存職工購房貸款權益的通知》,再次重申不得拒絕或限制購房人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

對於有條件獲取公積金貸款的用戶來說,各地公積金管理部門是支持的態度,但在實際操作中決定權被轉到了開發商手上,尤其在貨源不足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頂風拒絕公積金買房,佳兆業建發多家知名開發商被通報

因此政策出臺後,各地拒絕接受公積金貸款現象有所好轉。不過在部分城市,如流傳的“全款買房的往裡走,按揭的不要堵門口,公積金貸款的請把共享單車挪一挪”現象依舊屢見不鮮。

據福州當地媒體報道,在福州的陽光城檀府樓盤,置業顧問明確表示不接受公積金貸款。“現在是項目預約階段,需要在指定的銀行定存十萬元,後期開盤只針對有預約的客戶。”

在廣州、深圳等熱點城市,開發商拒絕公積金貸款或要求全款購房也屢見不鮮。深圳的一些高端樓盤更開始走“封閉式”路線,客戶看房必須提前預約,即必須登記、複印身份證,在指定的銀行卡內存足錢款,等樓盤發出參觀邀請才能實地看盤。

這種路數頗得高端樓盤驗資看房的“真傳”,但是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查閱這些項目發現,主力軍構成依然是剛需或者改善型樓盤。

━━━━

地產商拼速度消費者吃了虧

探尋房地產開發項目頻繁出現拒絕接受公積金貸款現象,其背後依然需要追根溯源至當下行業內談論最多的“高週轉”話題。

房地產行業從前兩年的“大魚吃小魚”轉變為現在的“快魚吃慢魚”,房地產企業的邏輯也從大轉變為快。在這種行業奉行的金科玉律之下,申請時間慢、回款週期長的公積金貸款無論從對企業資金流的貢獻,還是從以回款指標的營業收入上考量,都不好看。

雪上加霜的是,在嚴防重要領域金融風險,降低重點行業槓桿率的總基調下,無論是傳統的銀行開發貸還是信託、基金、抑或新興的互聯網金融,各路資本流向房地產行業的速度或在減緩,或被堵截。

頂風拒絕公積金買房,佳兆業建發多家知名開發商被通報

僅從北京一地進行“管窺”便可知形勢嚴峻,自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末,北京地區銀行業房地產貸款環比增速持續回落,並總體低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開發商前所未有進入勒緊褲帶過上緊日子的時刻。

在政策的不可抗力面前,開發商“聰明”地通過改變購房人群的付款方式,將政策“變向”帶來的經營風險轉嫁至消費者頭上。

針對拒絕公積金貸款的情況,記者瞭解到多個城市近期已經出臺相關政策,糾正部分房地產開發企業阻撓和拒絕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的行為。

南寧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下發文件,要求房地產開發企業預售或者現售商品房時,不得阻撓或者拒絕購房人選擇住房公積金貸款。若開發商違反規定,則處以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通知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暫停其新項目的建設開發審批手續。

在長沙,已經查處了11家拒絕公積金貸款的樓盤;成都規定,已取得預售許可的商品住房項目,房地產開發單位不得拒絕公積金購房,也不得以任何形式增加限制條件或附加條件;株洲公積金管理部門表示,對違規情節嚴重、拒不整改的,採取降低信用評級、暫停預售許可等相關權證、暫停項目網上籤約和預售資金監管賬戶的資金撥付等處罰。

從多個城市開發項目拒收公積金貸款到政策嚴厲禁止這種現象的發生,背後反映的則是長久以來高週轉、高槓杆開發模式與當下去風險、去槓桿發展路徑的矛盾,單純的轉嫁風險或者行政禁令都難以從總體上降低社會總風險的程度,改變發展邏輯甚至轉變社會對大公司單純“大”和“快”的認知,這項任務並不在一朝一夕。

頂風拒絕公積金買房,佳兆業建發多家知名開發商被通報

但在“大”和“快”的逐利目標背後,鋌而走險頂風作案的行為因為處罰成本低,不會自動減少;另一個值得警惕與重視的是,在這種全行業大公司以求大和逐利為唯一目的的風氣之下,有多少房屋是真正做到質量合格?真正能受得住10年20年後的時間考驗?如何能杜絕因為偷工減料引發的糾紛與社會不穩定事件?

沒有人敢拍胸脯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