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贤明君主?还是谋逆臣子,周朝皇帝的内心独白!

贤明君主?还是谋逆臣子,周朝皇帝的内心独白!

周文王的历史

商纣暴虐,听信妖妃,导致国家生灵涂炭,天下动荡起义四起,西歧伯姬昌为人宅心仁厚,仁慈待人,关心百姓,深知民间疾苦,做事亲力亲为。后人对于纣和周文王的认知大概就是这样吧,可是,这周文王与其儿子果真就只是贤良吗?他们的谋逆之事应该由历史仔细推敲,相信会让人大吃一惊的。

贤明君主?还是谋逆臣子,周朝皇帝的内心独白!

文王的内心独白

武王伐纣,着实为以暴易暴,换一个帝王,开始他的独家统治。先说文王吧,他可是正宗的殷商人臣,商朝后期统治暴虐无道,此国命不久矣,这是他的内心独白,老大轮流做,以后就换我为诸侯之王接受万国朝拜,他与弟弟周公的谋反计策开始了,听闻苏地有位小美女,若是将她训练为一件杀人武器专门对付纣王,应该很管用吧,遂即便将她认为干女儿,对她进行训练目标就是让商纣君臣倒戈,找个合适的机会将她送于纣王,从此开始惑乱商纣,到那时,举国怨声载道,起兵反纣应该很容易。

贤明君主?还是谋逆臣子,周朝皇帝的内心独白!

野史的侧面

当然了,这是野史记载,但若是真的,西伯侯的谋反策划真是由来已久,但这也恰好反应了当时的商纣并不是传说中的那样暴虐,否则怎会用这么长的时间来策划谋反,而且天衣无缝,受他训练的女子不负所望,终将商纣搞得分崩离析,商纣摇摇欲坠,文王便打着救赎天下苍生的旗号起兵反纣,一个半年基业的国家岂会容易被击垮,到文王死,他的愿望也没实现,他的儿子奔着老子的路继续谋反,大量招贤纳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都不肯继承王位,听闻西岐此政策赶来时,看到儿子打着老子的灵牌要去出征,兵戈杀戮,此子不孝,此途不能仕,臣子起兵谋反弑君,这是不仁不义不孝不忠,还是快些逃命要紧,立马便被抓了,还是姜子牙力主释放,这二人便是伯夷叔齐,但这件事有人对它的解释是:武王以父亲灵位为戒,不忘父亲临终所托,历史向来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对此只能叹息。

贤明君主?还是谋逆臣子,周朝皇帝的内心独白!

武王的心态

之后,商纣被灭,被周公收为义女的妲己被杀,你的任务完成,但背负太多秘密,必须要死,天下归顺周王朝,而伯夷叔齐却不食周粟,逃亡首阳山采薇为食而死,他们二人早看出周室绝非善类,后作“采薇”便有一句“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留于后人唏嘘。再说周吧,国家已然惑乱已除,论功行赏便要开始,为周王朝打下一片天地的姜太公却远封在齐鲁之地,为何?姜公有能力谋反,将他留在近处,势必埋下祸端,将他远放边疆,来敌还可以帮他们预防,最主要的便是谋反容易被镇压,太远的地方,一时半会儿还打不到国都,等来的时候,已经差不多被平叛,武王对他的戒心从未消除,或者是这样的心态:你那么厉害,对我来说就是威胁,威胁我统治的人都必须远离。而周公呢,后期被传要谋逆,所谓空穴不来风,这怕是有人故意操纵吧!

贤明君主?还是谋逆臣子,周朝皇帝的内心独白!

周室的两面性

到底真相如何,过去千年根本无从考证,史书,谁又能保证百分百正确,从来都是胜利者在书写,或许在某些事上本就没有绝对的对错,成王败寇也是这个道理,周室的双重身份完美诠释了这个道理。

贤明君主?还是谋逆臣子,周朝皇帝的内心独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