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為什麼房產調控總是在限購這一塊,限售卻很少?

樓市調控是在房價走高以後為了抑制房價的增速而出臺的應對政策。而調控的政策非常多,我們最常見的一項就是限購了。而對於限售我們也有所耳聞,但是對於新建商品房的限售似乎不是那麼嚴格的。

為什麼房產調控總是在限購這一塊,限售卻很少?

那麼,為什麼對於新建商品房的調控會以限購居多呢?

其實,樓市的調控政策被很多人看作是購房的稻草。也就是說調控來了房價就有機會下降,購房者的購房夢也可以實現了。

但是事實證明調控政策的出臺由來以久,可以將房價的政策幾乎沒有,或者說是就算降了房價效果也不明顯,回彈的情況較多。

而對於調控的真正意思其實是降低房價的增速。降低了增速才可以確保樓市泡沫的產生。

為什麼房產調控總是在限購這一塊,限售卻很少?

而房價的增長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一個是土地的出讓價格;一個是購房者的購房需求。

這兩個因素之中土地的出讓價格是由競拍去得的,價格的高點掌握在開發商的拿地熱情當中,無法調控。

所以調控的任務就分攤到了購房者的需求之上。只要需求可以被控制住房價的增速就缺少了相應的輔助。

這樣一來,限購就是一個有效提高購房門檻,限制需求購房的政策。其實和限購類似的提高門檻的政策還有很多,上浮利率,提高首付等都是這類阻斷需求的方法。

相比之下,如果限制開發商賣房的話就會打擊開發商的開發熱情,開發商沒了熱情土地就沒人要了,久而久之當地收入就會下降。

所以說,在保證開發商熱情的前提之下將購房門檻提高,限制購買會是一個有特效的調控手段。

為什麼房產調控總是在限購這一塊,限售卻很少?

但是,我們也應當清楚的認識到,調理的根本目的應該是為了確保樓市的長遠發展。只有將房產市場的飽和期延後才能不斷的輸送需求給房地產市場,從而起到持續提升房價和穩定樓市的作用。

因此,調控的政策才會是更偏重購房者的調節方面多一些。

為什麼房產調控總是在限購這一塊,限售卻很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