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誰做決策對老百姓有區別嗎?國企改革關鍵在這!

誰做決策對老百姓有區別嗎?國企改革關鍵在這!

王小魯

鳳凰網財經《國子策》出品 文丨秦宇傑

“國企改革最重要的目標,是提高企業效率。”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接受鳳凰網財經《國子策》專訪時表示,國企改革後,無需考慮國家資本還是民間資本做決策的問題,最重要的是提高企業效率。

王小魯稱,目前國企改革進程在一些地方遭到困境,地方政府需要進一步提高指導思想,放開對國企的主導權,同時制定具體的管理措施,以防範改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王小魯表示,國企改革可能會產生裁員問題,但新一輪國企改革進程更加緩和,總體衝擊較小。

國家改革關鍵要提高企業效率

鳳凰網財經《國子策》:您認為國企改革的目標應該是?

王小魯:在不同的領域,國企應該有不同的目標。在我看來,國家保持控制力並不是國企的目標。

我國是市場經濟國家,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在競爭性領域裡,就不存在國家對國企保持控制力的問題。

在另外一些領域,需要國家積極地參與。比如公益事業,因為不賺錢,民營企業不願意幹,在國家主動參與的同時,也需要吸引民間資本進入。如果不盈利,必然要享受國家補貼。但補貼多少合理?這個賬很難算。

在資源型領域,資源是有限的,容易形成壟斷。私人壟斷會把利益都拿走,與其如此,不如讓國家壟斷,把超額利潤用於公共事業。但是這些領域內的國企可能什麼都不用幹就賺的比別人多,這個時候也需要引進民間資本,推動企業提高效率,引進過程必須公開透明。另外,民間資本進入後拿到了石油開採權,賺的就比別人多,就需要採取措施來消除特殊利益,比如徵收壟斷調節稅等,把他們拉到和競爭性領域同等的起跑線上。所以不同的領域要有不同的目標。

鳳凰網財經《國子策》:經濟學家華生曾表示,世紀之交的中小國企和集體企業的改制歷史說明,國企改制無論是分是賣,企業還是會落入原企業高管或相關權勢者手中。對於混改後的國企,到底是國家資本做決策,還是民間資本做決策?

王小魯:關鍵不在於誰做決策的問題,這對老百姓有什麼區別?重要的還是提高效率。

如果是國企壟斷,對老百姓來講是壞事。比如過去手機剛普及,話費特別高,還雙向收費,就是因為當時的壟斷程度更高。但如果是民企壟斷,也可能是低效率的,我只要多收費就行,不用降低成本。

但現在話費降低了,雙向收費政策取消了,因為國企之間有了一定程度的競爭,這是提高效率的一個過程。

在90年代國企上一輪改制後,有些國企本來是盈利的,卻被領導人故意做虧了,然後不花一分錢就把企業收入囊中。華生指的可能是這類情況。

鳳凰網財經《國子策》:民間資本進入後,會導致國有資產流向國外嗎?

王小魯:這些都是局外人的想象,國企就不會產生資產外流的問題嗎?國企也發生了尋租、腐敗的行為,關鍵在於管理制度。如果管理很鬆懈,這類弊病就很多。混改有利於提高效率,但還有很多制度上的問題,不是簡單引進民間資本就能解決的。

地方政府需轉變思想

鳳凰網財經《國子策》:有學者認為,產生高槓杆的原因在於,國企資不抵債時可以得到國家幫助,這不利於市場競爭。這個觀點您認同嗎?國家不該給國企提供軟預算嗎?

王小魯:國企要不要軟預算,這個問題在上世紀90年代有過大量討論。在90年代的國企改制時,國企就已經不能直接得到國家財政了扶持了,軟預算問題從名義上已經解決了。

但現實中軟預算還是長期存在的,比如國企長期虧損,拖著銀行的錢不還,本來應該破產,卻受到政府保護。這個情況是普遍的。

在競爭性領域裡就是要公平競爭,軟預算會導致低效率,當然不應該繼續搞。

鳳凰網財經《國子策》:國企改革在地方推進面臨哪些困難?

王小魯:目前,有些地方政府是在推進混改,但是依然是政府佔主導,民間資本投錢,只是為了解決國企資金來源問題。

一個地方政府下面有很多國企,有上百億國有資產,關鍵問題是這些資產能不能增值,這是政府的職責所在,而不是保持主導權。現在金融領域的對外開放,外資可以佔到51%。外資都不怕,國內的民營資本又有什麼可怕的呢?

另外,除了理念上的問題,也要制定具體的管理措施。政府不能隨便給企業打包票,提供擔保,提供不合理的保護,這些應當在制度上落實。

不要把所有制當成頭等大事

鳳凰網財經《國子策》:90年代國企改制後,有哪些問題是今天依然存在的?

王小魯:90年代改制主要解決效率問題。90年代中期,工業領域內的國企大約有11萬家,中小國企全面虧損,盈利企業的盈利額抵不過虧損企業的虧損額。通過改制,國企數量減少了一半。

現在有些問題又回來了。目前工業領域內的國企仍然有1/4虧損,民企大概有8%-9%虧損,還是要解決效率問題。

鳳凰網財經《國子策》:90年代的改制,有哪些經驗可以借鑑?

王小魯:企業在改制之前,需要有一輪徹底的清產核資,過程必須公開透明。90年代改制基本是成功的,但也是也產生了一些問題,比如幕後交易、私相授受,導致國有資產流失。

少數企業出現問題,這是改革中間很難避免的代價。是不是追求萬無一失、百分百公開透明,才能進行國企改革?考慮一下,如果企業不改革虧損有多大?如果總體利大於弊,改革的成本就是要承受的。有了90年代的經驗,現在的國企改革就能做得更好一點。

鳳凰網財經《國子策》:在企業的對外投資方面,我國目前持謹慎態度。未來國企改革後,國企對外投資的力度是否會加大?

王小魯:對外投資不能一概而論,每個企業面臨的情況都不一樣。有些領域是鼓勵國企走出去的,比如一帶一路建設,國家就沒有嚴格限制對外投資。

鳳凰網財經《國子策》:您如何看待國企改革的所有制問題?

如果在某些領域,國企已經經營的很好了,完全可以繼續做下去,沒必要改成私企。在另外一些領域,國企也可能承擔一些私企做不到的責任,對於這些國企要如何提高效率,這涉及到一套複雜的制度設計。不要把所有制當成頭等大事。

國企改革不會造成失業潮

鳳凰網財經《國子策》:國企改革的措施之一是引入市場競爭,那這是否會導致裁員問題?目前產生裁員問題了嗎?

王小魯:可能會。比如在工業領域內,國企請人容易送人難,要裁員人家不願意,國企高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寧可不裁員多發工資,企業沒有發揮足夠效率。

國企的職責是養人嗎?肯定不是,沒有效率的人可能要裁掉。但員工可能會在其他企業內發揮效率,通過勞動力的流動來實現勞動資源合理配置,這是市場經濟的作用,國企也要服從市場配置資源這個基本原則。儘管裁員過程是痛苦的,但最終結果提高了效率。

我看到90年代的下崗職工,很快又被民企吸收了,沒有發生很大範圍的失業問題。相反是民企沒有發展起來的地方,比如東北、西北,國企做得特別大,一旦裁員就產生了失業問題。

鳳凰網財經《國子策》:現在東北、西北的民企的發展仍不容樂觀。這意味著這輪國企改革中,這些地區會出現失業問題?

王小魯:確實如此。但總體而言,民企在各地的發展超過了90年代。現在很多人有了社會保障,下崗失業了就能領取救濟金,國企改革造成的失業衝擊要小於90年代。

90年代改革力度更大。當時問題積累到了很嚴重的局面。現在國企改革進度更緩和,沒有要求一年兩年內必須要改完,另一方面國企也沒有形成大面積的虧損,有了上次的改制經驗,改革問題也能大大減少。

谁做决策对老百姓有区别吗?国企改革关键在这!

鳳凰財知道(icaizhidao)中國最權威的財經評論

每天都有熱點財經新聞的犀辣點評!

覺得文章不錯?掃描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