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銀行工作不到四月,單位福利待遇好,但人已經中度抑鬱了,我該不該辭職?

太極星空


過去,很多人會選擇銀行這個“鐵飯碗”工作,畢竟銀行這個大平臺背景好,不會因為市場的變化而倒閉失業。另外,總體來說,銀行的福利算是可以。

銀行算是一個適合穩定舒適的人待的地方,如果家庭環境不錯,個人在事業上沒有特別的想法,想一輩子在安逸的環境下成長,那麼銀行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近幾年來,隨著私有銀行的強大,行業競爭激烈,無論哪家銀行的業績壓力逐漸加大,那麼,以案例中說的:銀行工作不到四個月,單位福利待遇好,但因為各種壓力導致中度抑鬱!

那麼這些壓力到底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梳理一下!

第一、來自身體上的壓力

很多人一開始以為,在銀行工作真的很“安逸”。其實所謂的安逸都是相對的,對比那些經常面臨失業,重新擇業的行業和個人來說,銀行確實很安逸。但是對於銀行本身的工作內容來說,一天下來也確實很疲憊。

銀行一般從早上8:00一直工作到晚上18:00。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用“無間斷”工作來形容。其他職業還可以中途偷懶,說句不好聽,在廁所打個盹都行。但是在銀行,幾乎都跟金錢來往有關,那可是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做,甚至忙起來,連上洗手間的時間都沒有。因此,很多人堅持不下來,甚至有很多人得了職業病,比如說痔瘡、比如說婦科病……而長時間的身體壓力,也可能出現抑鬱等情況發生。

第二、來自精神上的壓力

銀行的安逸,在於工作上沒有特別大的創新,幾乎是流水線的工作。每天日復一日的操作著簡單而又重複的工作。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感覺幾乎是消耗生命,對未來沒有什麼盼頭。假如自己沒有變化的話,那麼這樣的生活一過就是一輩子。很多有想法的年輕人,理想很豐滿,然而現實很骨感,從而因為理想和現實差距太大,導致想不開抑鬱等。

當然,有些小夥伴能夠堅持下來的,有的也會升職加薪,或者調離櫃檯工作,而分配到內勤部等等,那麼工作時間相對自由,但是仍然擺脫不了繁忙。同時,這種調崗競爭也是相當激烈的。畢竟憎多粥少。

第三、來自未來的壓力

無論在哪裡工作,工作的目的主要還是為了賺取金錢,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那麼銀行的待遇又是如何呢?這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一般櫃檯和內勤的工資水平差異還是很大的,一線城市和農村區域的銀行待遇差異也很大,跨度可以是2000元-10000多元。

在這個平臺,可以發揮的空間也很大。

我的一個朋友,原本是招商銀行的櫃檯,但是相當的拼命,最後通過存款業績,收入不斷提升,年薪25萬。後來跳槽去了一傢俬有銀行做理財經理,年薪40萬。

我還有一個朋友,畢業就在老家的農村信用社待著。從櫃檯一直幹到現在,個人也沒有任何的想法,月薪3000元,日子也穩定的過著。


就案例中的你,如果真的幹得不開心,甚至影響到身體健康,那麼辭職也是可以的。但是辭職後,你是否有更好的選擇?這才是最重要的。

但話又說回來,身體健康才是第一位!否則其他都是免談!

職場上的你,覺得有道理嗎?


我是職場達人“萍行職場”,感謝你的關注,升職加薪有套路!

萍行職場


這個問題,本人完全感同身受。

本人是2015屆畢業生,也曾在農行工作了四個月。當時在城區一個很繁忙的網點,感覺每天心裡想的只有上班和睡覺。早上七點準時出發上班,每天幾乎從早忙到晚,中午說好的一個小時休息吃飯的時間都不能保證,經常是吃完飯放下筷子就又上櫃臺了。下午下班前整理好票據和鈔票,送完運鈔車以後才感覺整個人輕鬆了下來。幾乎每天回家吃完飯洗好澡一躺在床上就睡著。後面最終還是因為熬不住,又有別的選擇就辭職了。



題目中所說的我都懂,在櫃檯上工作每天重複一些簡單的業務操作,沒有熱情的情況下確實有點像流水線,感覺不到成就感很容易受挫折。特別是在偏遠鄉鎮網點,幾乎客戶全都是老人,也沒什麼可以營銷的需求,所以很容易鬱悶。

本人是從銀行出來了,但當時好多小夥伴也堅持下來了,他們中的好多人都調離了網點,有的去了分行機關,甚至去了分行機關;也有人還在網點,但已經做到了運營主管甚至更高的職位。很多年輕人剛去都是放在網點鍛鍊,多則一兩年,少則半年幾個月,很容易得到提拔,但前提是你能夠迅速適應,做出一些亮眼的成績。問題描述中說已經到了中度抑鬱,這種情形確實不多見,可能心態上還需要調整。



至於銀行待遇問題,那就見仁見智了,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判斷吧。個人以為,銀行的壓力和競爭相對於其他大多數行業來說可能大一些,但這個平臺和發揮的空間也很大,如果有能力又有想法,適合拼一下,畢竟每年有成千上萬的應屆生都和你一樣在銀行打拼,還有更多的人被你在面試中淘汰了。何必輕言放棄呢?

另外,如果真的已經覺得不願意待下去了,那就像我一樣果斷辭職吧。辭職了其他工作未必就比銀行好,也未必輕鬆多金,但遵從自己的內心也挺好的,至少不會那麼多遺憾。



祝你好運!


武威王


如果因為工作原因,把你搞得中度抑鬱了,請你儘快辭職!

我原來就在家鄉的銀行工作,實在是枯燥無味,每天就像是流水線工人,給別人錢,掛失密碼,掛失補單,補卡,重複枯燥的工作,讓我這個性格外向的人差點憋壞,因此,在工作了半年後,我毅然決然選擇了辭職。

現在在這裡寫文章,薪資是原來的兩倍,而且做我最喜歡做的事情,再苦再累,也覺得自己工作的開心,說明當時我跳出體制內,完全是正確的選擇,我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那麼,你也要想一想,自己的愛好、未來的發展,到底在哪裡?

一、調整心態

目前,你最需要的就是調整你的心態,你要知道,每個人工作都不容易,所以你也不要心理失衡,覺得唯獨自己工作不如意,不開心的時候,打開自己,與別人交流交流,看看別人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的。

而且目前你所做的事情,是很多人都羨慕的事情,當年畢業的時候,許多人想考進銀行,還考不進,你又何必因為工作抑鬱呢,

最後,就算工作不滿意,你有年齡資本,完全有機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並將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做大,實現你的夢想。

二、培養核心競爭力

不管你是否對目前的工作滿意,你都需要提升自己,無論是在枯燥的工作中,還是利用下班時間學習,都要不斷學習。等你有了養活自己的能力,你就可以完全不受職業的限制了,完全有資本跳槽到自己更喜歡的公司去,而且薪資待遇,不會比你在銀行工作低。

三、結合興趣、天賦和能力,跳槽到適合自己的公司

在銀行,到底哪些方面使你抑鬱,你要很清楚,然後結合你的天賦、興趣和能力,跳槽到適合自己的公司去,你就實現了跨越和成長!

——END——

那麼,你覺得題主該不該辭職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如果已經中度抑鬱了,還是辭職吧!

我之前也是在銀行系統呆過的,畢竟在多年前銀行可是個鐵飯碗的好工作吧,首先收入福利都挺好的,我大學畢業,專業也對口就進了銀行。

開始一樣,剛畢業一切都很新鮮,慢慢的開始壓力越來越大,每天早上也開會,有時候下班了還是開會,甚至開到十點多我才能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還有各種培訓,這樣的每天兩次會議都是必須開的,說實話真的很累。

雖然說收入相對比一般的工作好點,但是也是揹負著壓力換來的薪資,還有各種任務需要完成,真的壓力大,好吧,加之銀行其實也有黑暗的一面,像我這樣沒有背景的人真的會升遷很慢,但是我記得跟我同時進銀行的一個小姑娘卻很快提升,可能加之種種,我終於放棄了這個鐵飯碗。

時至今日,我依然不後悔放棄這個決定,我覺得人生短暫,還是應該多替自己著想,我不建議你拿著自己的身體去換這點薪資,抑鬱也不是小問題,因此想辭職就辭職吧,何況現在的銀行薪水也不比從前,薪資相對也調低了不少。


如果您覺得我說的有道理,歡迎點贊評論與關注!


小雛菊姑娘


樓主,看了你的問題之後,我首先關心的是你的中度抑鬱症,是否已經經過醫院的診斷。如果醫院已經給出過明確診斷,請樓主一定要引起重視,果斷辭職。如果是樓主自己的感受,或者醫院沒給予明確的診斷,那請樓主儘快去核實確定這件事。


我在說我的觀點之前,想先給樓主講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真實例子。

她是我的鄰居,就叫她李阿姨吧,李阿姨今年56歲,沒生病那會人特別的熱心、健談。

每次在樓裡碰到的時候,李阿姨總是會跟我說好多話。那時候的我,甚至有時候還會覺得她有點嘮叨。

但後來不知不覺中,我似乎有半年沒見過李阿姨了,因為工作比較忙,我也沒怎麼在意。

但出差回來的一天,突然聽媽媽說,李阿姨跳樓死了,我嚇了一跳,細問下倆才明白了其中的緣由。

原來李阿姨早在半年前就突然換上了抑鬱症,不願意跟人說話,不願意見陌生的人,只想自己待在屋子裡。


而李阿姨的家人一開始根本都沒重視,以為是李阿姨可能上年紀了,變了脾氣。也正是由於這種忽視,導致李阿姨的病情極速的發展。

直到有一天,李阿姨居然在家裡準備割腕,幸好被中途返回拿東西的女兒碰見,才沒造成嚴重的後果。

從那次之後,李阿姨的家人才開始重視這件事,但此時的李阿姨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期。

李阿姨總是自言自語的說:“如果我能飛多好啊”。而且總是站在窗戶外面眺望,看見小鳥飛過,就舞動雙臂一起搖擺。

李阿姨的愛人王叔叔,看到之後只得辭職,全職在家照顧李阿姨,不敢讓李阿姨一個人獨自在家。

發生事情的那天早上,王叔叔看李阿姨的精神狀態特別好,而且跟自己有說有笑的,覺得沒什麼太大的問題。於是就說:“老李,你在家好好待著,我去買個早點,一會就回來啊”。李阿姨笑眯眯的點了點頭。

但當王叔叔回來以後,李阿姨已經躺在了血泊之中。


樓主,給你說這個真事,就是為了提高你的重視程度。你現在應該還不是很嚴重 ,如果發展成李阿姨這樣,那可就為時已晚了。

在中國,抑鬱症還沒有被大多數人所重視,每當人聽到這個病名的時候,都會錯誤的理解為是心理壓力大、工作生活沒調整好才導致的。咱們最熟悉的的張國榮,就是很好的例子。但事實真不是這樣的。

樓主,你如果已經確診為抑鬱症,一定要尋求家人的幫助,一定要勇敢的說出自己的感受,不要不好意思,憋在心理。


我記得看到過一句話:

快樂這個東西,與別人分享,快樂就會加倍;而痛苦這個東西,與別人分享,痛苦就會減半。

所以讓家人幫你分擔,你會感覺好很多。

我支持你辭職~

工作沒了,還可以再找,人沒了,就真沒了。


姑娘顏如玉413


辭職啊!這種表面上的福利好高工資,工作體面背後的心酸誰知道。

我換工作的時候,換了一份工資高、上班輕鬆的工作,開始還挺開心的,可是幹了一陣子發現工作內容自己非常煩感,常常半夜想到工作睡不著,醒來想到上班,心情沉重,到了公司面對工作整個人機械而茫然,我第一時間就換掉了,因為我不年輕了,青春耗不起,這種自己完全不喜歡的工作幾乎是在損耗消磨自己的精力。

跳槽肯定不能保證跳的安穩,一勞永逸,但脫離這種工作狀態才是最有必要的,因為這樣的狀態持續的話,人的心態會越來越壓抑,再想走出來也會越來越難。


小鳳凰樹


沒有在銀行工作過,不知道壓力究竟有多大,在這裡我就個人的經歷談一下我的看法。

我也曾在一個單位工作過幾年,單位的福利待遇很好,很多人羨慕我當時的那份工作和工資。但是每天工作強度較大,加班時間不固定,甚至有時要通宵做方案,時間久了,也會覺得精神狀態很差,難以接受。

後來有一次坐車遇到中學的班主任,談起工作的事情,我說早知道去做老師了,工作輕鬆還有寒暑假。老師卻說,這份工作只是看起來輕鬆,每天都要寫各種報告總結,就算是寒暑假還要去培訓,現在孩子也難管了,操心不討好的事情多了,主要是孩子不聽話,有時候會糾集一些人打老師。最後他語重心長的說,你現在的工作不錯,整天坐在辦公室也沒啥事。

但是我後來仍然選擇了辭職,因為對於我來說金錢比不上健康,也比不上好心情。所以我最終選擇了一份我比較喜歡的,且沒有那麼忙碌的工作。

其實,職場有它的共同性,有很多問題是每個企業和行業都共通的。我們之所以覺得別人的工作好,無非是因為我們沒有了解那份工作裡的難處。當我們真正進入那個行業,瞭解了裡面的各種問題,揭掉了它原本的面紗,也許會發現也沒有想象中那麼美好。

所以,我覺得你現在首要的問題是考慮好在你心中是高工資重要還是輕鬆愉快重要。

如果你覺得高工資好福利重要,那麼你就要分析一下這份工作讓你產生負面情緒的原因,究竟是你的能力跟不上,還是這份工作的節奏不適合你。能力跟不上的話就可以請教一些前輩,自己提升一下。工作的節奏不適合,就努力找一下工作中的樂趣,或者是給自己定一個職場目標,讓自己接受並適應銀行內的工作。


如果你覺得輕鬆愉快的工作環境更重要,那我認為你可以毫不猶豫的選擇辭職。但是在辭職前你需要確定一件事情:就是你辭職後,想要做什麼,又能做什麼,你會為那份工作付出什麼努力。

比如說你喜歡做會計,那就可以去應聘一個財務的職位,等你真正的進入到那個崗位後,就要調整好心態,努力的適應這份工作。


湯帥


任何工作不喜歡都幹不下去……生活就像強X,你無法反抗就要學會享受。

本人在銀行做了二十多年,沒有感到壓力,沒有抑鬱。很多同事都喜歡和我交流,正是我自帶“正能量”光環…!

題目中說,銀行待遇好,四個月就抑鬱……也是醉了……社會就是這樣…要想待遇好,就得多付出…勞累,壓力,疲憊都是應該的…………哪裡有沒有壓力,工作輕鬆,收入高的事情?……………要是有………哥哥就三個字…“帶上我”

銀行人人有壓力,人人有任務……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完不成任務很正常……要是所有任務你都搞定……你早升遷上天了…!

不要羨慕人有一個好粑粑,更不要羨慕漂亮妹妹發展好……人家付出絕對比你多,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任何平凡和無聊的工作,都有獨特之處,把垃圾崗位做出名堂才有意思。

人生就是這樣,你哭著過也是一天,笑著過也是一天。還是用積極的心態面對工作和人生。……老百姓誰都改變不了,唯一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注意…本人銀行信貸員20年,炒股韭菜20年。將發佈兩種內容…1,腦洞新聞…快樂生活。2,成功學內容……如有興趣,請關注


飛刀47號


我以親身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不要猶豫,趕緊撤!

我自己就曾經在商業銀行待過五年,個人金融方面的崗位基本都做過,最後選擇辭職,找了份體制內工作!在辭職前我也經歷過輕中度抑鬱的情況。

2015年之後隨著經濟環境惡化,銀行其實也早就不是以前那樣的金飯碗香餑餑,各種指標任務像山一樣壓在人身上,管理層胡亂指揮,引進各種低端操作,什麼晨課早操喊口號,搞得銀行員工和傳銷差不多,而工資卻只減不增。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折磨後,我發現自己失眠嚴重,食慾下降,對生活提不起熱情,對工作有了恐懼心理。考慮再三,我選擇了辭職離開。

如果你要問我離開後的生活,我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爽。沒有了任務壓力,沒有了不近人情的領導,告別了胡攪蠻纏的客戶,我的生活終於又迴歸到正常的軌道,我的抑鬱症也不治而愈!從頭到尾我沒有吃過一顆抗抑鬱藥,只是讓自己遠離了那個致鬱的環境。請記住,任何東西無論它再好再賺錢,再能給你帶來光環,如果是以犧牲你的健康為代價,那麼都是絕對的不值得!


陳諾


畢業之後,本人最想去的就是銀行,但因為對櫃員久坐的不喜歡以及其他原因,最終還是跟銀行“有緣無分”。不過,在銀行業呆過一段時間,對於銀行的工作環節和環境還是略有了解。

對於銀行的工作,是有分類的,諸如櫃員等前端工作,其待遇也是不一樣的,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也是同步的。不是道提問者做的是什麼工作,但是難讓人抑鬱,並且還是中度的,可能和自身有較大的關係吧。

實際上,前端工作人員多跟客戶打交道,每天都要進行大量的溝通,按理說不應該會有抑鬱;而後端工作,員工也會有交流的,抑鬱甚至是中度的還真有點想不通;

不過,在銀行工作,確實也比較累。有時候看著還挺體面,但是每天的工作還是很忙的,一大早就要到公司,基層員工營業網點打掃衛生、開晨會等,中午都是換著去吃飯,下午一直到關門、盤面完畢;週末還是輪休,這種節奏,一般人挺不住的還真不好適應。

當然,如果確實是因為工作的原因導致自己的抑鬱,建議去醫院看看,經過醫生的診斷以及自己的判斷,確實不適合在銀行工作了,那是必須要辭職的。但如果能適當調整,還是建議合理的那排和調劑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