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果把董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换成曹操,他会如何收拾乱了的天下?

大马哈鱼12


汉的衰败是注定的。古代人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从开国的兴盛到衰败,再到中兴,再到灭亡。这是历史的周期律。

董卓的灭亡在于他是蕃镇,压不住朝廷的文武百官,需要动用武力。无论是废立皇帝或者迁移都城,都依靠或者迷信暴力,因此树立一一堆对立面,最后灭亡可翘足而待。

曹操和袁绍最初都是反董卓的,袁绍曾经敢和董卓按剑而怒视,《英雄记》写曹操曾经想刺杀董卓,《三国演义》虽然反曹,也写曹操想利用献刀杀掉董卓。无论野史如何,曹操跟董卓不是一条道上。也许他早年也是热血青年,想兴复汉室,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想法和初心也改变了。就像汪精卫少年可以刺杀摄政王,晚年就做了汉奸。看一个人要看整体,用系统、辩证、运动、发展去看待一个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写曹操过袁绍墓,还下马亲自祭奠。除了收买人心外,也出自惺惺相惜之心。曹操还说过:孤的愿望,墓碑刻上"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就足够了。

魏晋南北朝,尤其东晋,经常有权臣出现。权臣和庸君比较好相处,如果皇帝想收回权利,势必导致腥风血雨,也经常杀狼得虎。用权臣干掉权臣,最后还是尾大不掉。如桓温、王敦,桓玄、萧道成、萧衍、陈霸先。

正所谓权力是毒药,又会让人上瘾。卧榻之侧,岂能让他人酣睡?曹操最后离称帝就差最后一步,难道是他最早的心意?人是会改变的。

综上,曹操做的会更漂亮一点,但是鸠占鹊巢是不可避免。历史洪流总是滚滚向前的,东汉的政权已经无法保证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垮台是不可避免。



轩冕


那汉朝的天下大概还能延续五十年。

彼时的曹操还是个心怀汉室的有为青年。他既有能力也有一定的家族实力,更重要的是什么?曹操是个博览群书,才华高绝,懂得礼义廉耻的人。

博览髃书,特好兵法,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孙武十三篇,皆传于世。

这一点就与董卓截然相反,纵观董卓的一生,他的兽性大过于人性,以至于看待平民如同猪狗,随便屠之,不以为意,所以他不光自己杀,也纵容手下那些从边境带过来的兵杀。

法令苛酷,爱憎淫刑,更相被诬,噃死者千数。百姓嗷嗷,道路以目。

这也是后来董卓被群起攻之,最后败亡的重要原因。

而曹操既有能力,还有匡扶汉室的心。他是在屡次进言失败,屡次受到打压后才心灰意懒的。

是后政教日乱,豪猾益炽,多所摧毁;太祖知不可匡正,遂不复献言。

然而有为之人必不甘于沉寂,也无法真正的遮掩光芒,在其位谋其政,所以曹操后来任职济南相的时候,处理庶务也是非常得心应手,显然他不光有军事上的才能,在处理政务方面也紧紧有条。

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

因此,徐子将对曹操的评价是既可以为能臣,也可以为奸雄。

尝问许子将:“我何如人?”子将不答。固问之,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

舞台是什么,曹操就会成为什么。

所以,曹操如何是董卓,最大的可能就是扶持汉少帝,让他坐稳皇位,之后再平定黄巾之乱,再肃清一下朝政,效霍光事,再把女儿嫁给汉少帝(如同三国时把自己7个女儿全嫁给汉献帝),之后就是后汉的顽固性疾病——外戚——的又一个轮回,后汉得以再苟五十年。


闲话说历史


先看事情的经过:公元189年,董卓率军入京城洛阳,废少帝刘宏,立年仅9岁的刘协为献帝,自任相国,操纵朝政。第二年因顶不住各路诸侯的讨伐,烧毁洛阳皇宫,挟持献帝,西迁长安。两年后吕布杀董卓,长安大乱。董卓部将为争夺权力,混战两年余,焚烧宫室,移献帝于军营,后又挟持东迁,辗转至河东,196年重回洛阳。


当时的洛阳,满目疮痍,残垣断壁,献帝与百官缺吃少穿,没有住处,十分狼狈。州牧郡守各拥兵自保,无人理睬。曹操此时,刚刚平了山东,声威大振。闻知献帝车驾已返洛阳,与一班文武商议欲兴兵迎迓。正好此时献帝亦正需要曹操这样的人入朝廷辅王室,双方一拍即合。大军到洛阳,立即改变了献帝的处境。为使汉室离自己的山东大本营近些,曹操采纳董昭建议,将献帝迁都许昌。稳固地控制了朝政。


曹操抓此机遇,特点有三:一是头脑清醒。机遇并不是每个人当即都能发现的。有的人,机遇就在眼皮下却熟视无睹,结果失之交臂,过后追悔莫及。有的人慧眼独具,乘势而上,便使事业大大跨进一步。关于迎献帝一事,袁绍的机遇意识就比曹操迟钝很多。在曹操下手之前,袁绍帐下也有人献计迎帝于邺城。但内部意见不一致。有人认为,献帝已是一个废物,请来利少、弊多。袁绍遂决定不予理睬。曹操却不是这样。他认为,献帝虽是个傀儡,但毕竟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能把他抢到手,就有了政治上发号施令的特殊权威。因而绝不能错过这次机遇。

二是反应迅速。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既为“机遇”,就不是囊中之物,随时随地都可以得到的。迎献帝一事也是如此。献帝回到洛阳,处境险恶,但为时不会太长。 一旦有哪个政治集团的首脑人物头脑清醒,随时都可能捷足先登。正如荀彧所言:“如不时定,四方生心,后虽虑之,无及。”曹操一贯得策辄行,这次表现尤为突出。

三是不惜代价。 机遇与风险同在,利益与代价并存。曹操做事,看准了的,往往敢冒风险,不惜代价。迎献帝也是这样。从眼前看,要把献帝从控制者的手中争过来,就要拼搏厮杀。从长远看,虽有可利用的一面,也有掣肘碍事的一面。但全面权衡,还是利大于弊,付出代价是值得的。对于眼前的代价,曹操毫不犹豫地付出了;至于长远的代价,他却并不多虑,留待下一代去解决。 曹操的机遇意识,是建立在认真分析主客观情况的基础上的。

从客观上讲,当时朝政凋敝,献帝朝不保夕,需要一支强有力的势力支持。同时,董卓已亡,其部将分崩离析,各派力量都没有实力,与他们争夺献帝,完全可能。如非此时此地,曹操即有心奉迎献帝,也是办不到的。从主观上讲,曹操新定山东,拥兵甚众。文武骨干几十员。在当时,力量虽不算最强大,却完全有能力迎护献帝。当时的宗室刘备恐未必不欲迎献帝,但他势单力薄,自身难保,怕即有此心,亦无此胆。 曹操的机遇意识离不开谋士们的启发。

《三国演义》关于曹操迎献帝的动议写得比较简单。据《三国志》载,早在4年前,毛玠就曾劝谏曹操“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霸王之业可成也”。曹操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只是当时献帝还在长安,条件尚不成熟。应该说曹操于此时已有了思想准备。待到献帝驾还洛阳滞留安邑,他便聚谋士商议,荀彧力劝曹操:昔文王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毛玠、荀彧一前一后两次提议对曹操之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于是他派曹洪带兵西迎献帝,因路上受到阻挡,曹洪不能前进。半年后,献帝回到洛阳。


曹操已将山东平定,腾出手来,亲往迎驾。 但曹操的机遇意识最关键的还取决于他自己的多谋善断。他手下一班文武对迎献帝一事也绝非异口同声赞成毛、荀之见。若曹操本身解决不了认识问题,或见事迟、行动慢,也将坐失良机,功败垂成。不是吗?袁绍麾下谋士如云,其中不乏具慧眼者。沮授就曾力谏袁氏,迎接献帝,迁都邺城,袁绍当时未必不动心。但一听到别的谋士分析迎献帝受牵制不合算的议论后,优柔寡断的袁绍便把沮授的谏言当做了耳旁风。当时颇具与曹操竞争实力的刘表虽也曾派人刺探献帝消息,却根本没将此事摆上议事日程。至于另一个实力人物袁术,则只知想方设法把汉朝传国玉玺搞到手,以便自己当皇帝,因而还要你那个刘姓的皇帝干什么?如此以来,奉献帝以自重的机遇便非曹操莫属了!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言道:曹操之成功,“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曹操来到洛阳,杀败劫持者,毅然决定,迁都许昌,为了密切关系,把女儿嫁给献帝,君臣而兼姻亲,把朝政进一步控制在自己手中,开始做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文章。过去他与袁绍、袁术、刘表等人平起平坐,现在却鹤立鸡群,高出一头。而且,由此轻松地尽得豫州之地,开拓了地盘,壮大了实力,这次机遇的取得,使他的事业上了一个大台阶。



呈喃


董卓从来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反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正是曹操。这个要搞明白哦。

汉桓帝驾崩了之后,何太后的哥哥何进和宫内的宦官打了起来,当时十常侍在宫里的地位很高。何进意识到干不过他们,就出了一个馊主意,让董卓带着西凉军进京来收拾他们。结果何进和宦官两败俱伤,董卓坐收渔翁之利。当时小皇帝刘辩还小,见到董卓哇哇大哭喊妈妈,董卓一看这哪像个皇帝呀,废了吧!就给换成陈留王刘协,得,他把皇帝给换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董卓的政治觉悟很低,不足以成大事。

曹操就不一样了,得知董卓把洛阳行宫给烧了个一干二净,留下皇帝和几个太监在那里朝不保夕。就亲自飞马过去,把皇帝接到了许昌,名义上是救驾于水火,实际上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心里知道,皇帝这个名号是一个最大的政治资本,每当下面的诸侯不听话的时候,他就会奉旨讨贼,这样就师出有名,名利双收了。

据说当时袁绍幕下的军师也劝他去接皇帝,袁绍却说一个亡国之君,接他做什么?在听说曹操接汉皇帝回许昌后,袁绍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多大的错误,后悔晚矣!从这里不难看出曹操果然是一代奸雄。


书生读书


董卓和曹操均“挟天子以令诸侯”,董卓在前,曹操在后。由于两人政治水平、军事能力、个人品行等不一样,其结果也完全不一样,一个惨死,一个寿终正寝。董卓并不是出生名门望族,生性残暴、好色。他公然杀害汉少帝,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引起了各路诸侯和士族的不满。迁都长安之时,又大火烧掉洛阳,对百姓大肆抢掠。王允瞅准时机,把和吕布有暖味关系的貂蝉献给董卓,用“美人计”诱使吕布杀掉了董卓。而曹操则不一样,考虑问题深远。各路诸侯曾多次劝曹操称帝,他却不干。因为他知道:一旦称帝就会引起他人的不满,政治上孤立,道德上说不过去,会把自己推向众失之地。如今打着皇帝的幌子,办什么事都是顺理成章,各路诸侯不敢不听。同时自己掌握实权,天下包括皇上都听他的,称不称帝都一样。实际上,曹操利用各路诸侯暂停征伐的时机,在北方大力发展经济,训练军队,逐步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所以说,作为“一代枭雄”的曹操并非浪得虚名、头脑简单的一介武夫。




鱼头聊史


三国时期,董卓进京以后,欲废少帝而立陈留王为帝,群臣都迫于董卓淫威而沉默自保,董卓立陈留王为帝之后,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无限膨胀的欲望面前,发生了怎样的道德激变和人性的扭曲呢?多行不义必自毙,董卓是如何走向覆灭的呢?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在那个时代,军阀如果要想强大,一种是走正道,一种是走邪道,走邪道照样也可以起来,走正道起来叫正取,走邪道我们叫逆取,无论正取还是逆取,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取到之后,一定是要正守,只有正守才能守住得到的东西,董卓很明显就不懂得这个道理。

据三国志记载:董卓初次进京,远远看到皇帝,立即跪拜:鳌乡侯西凉刺史董卓见驾。这种礼节完全很周到。董卓进京以后,经常率大队兵马进城,手下兵士横行街市,董卓不加以制止,反而仰天大笑,晚上夜宿龙床,奸淫嫔妃宫女,这和他第一次进京,远远看到皇帝就下跪,并且礼节很周到的情形,让我们很难想象是同一个董卓吗?董卓这种完全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如果不是董卓放任自己的部署,他的部署也不敢这样,他的这种作风,和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古今历史观文


曹操的眼光和胸襟,绝不是董卓能比的!

曹操绝不会搞董卓杀皇帝、宿龙床那一套的,他会把皇帝高高在上的供起来,但不会给皇帝实权。因为曹操知道,汉朝虽然已经名存实亡,但影响力仍在,士大夫们对汉朝依然很有感情,这个时候,必须要借助汉献帝来笼络他们

曹操会用实际举措来笼络天下的庶族地主。例如,曹操会大力启用庶族地主阶层中的精英来出任高官,这样既能壮大自己的力量,还会做出姿态给他们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绝不会把十八路诸侯全部得罪。十八路诸侯中,有很多跟曹操的私交还是不错的,比如鲍信、张扬等人,曹操会大力笼络,将其收罗到自己帐下。对于袁绍、刘备等死硬对头,曹操才会出兵将其消灭。

可以预见的是,曹操如果能替代董卓,将很有可能统一全国。因为曹操拥有两京之地以及虎牢关和函谷关的天险。控制着天子掌握着政治上的主动权,只要措施得当,绝不会像董卓那样把一手好牌打烂!


老孙看历史


董卓没有挟天子,董卓是废天子了,这样导致人人自危,越来越乱了。所以两大做法不一样,不具有可比性。但是两大同处一个时代,经历的事件也相似,所以如果真要对比,我觉得就董卓时期换了谁都无法收拾乱局。因为天下局势骤变,谁也不知道未来的形势如何,总要有人出来探索,尤其是第一个人,这就好比领导开会,第一发言的都是最差的,因为后面领导提出批评意见后,后面发言的会根据第一个发言的内容,进行纠偏,所以后面会越来越靠近主题。曹操也是如此,天下乱了一阵子以后,局势渐渐明朗,主题思路已经出现,曹操会根据前人探索的经过来及时调整思路,所以后来曹操做得比董卓好,我想这是主要原因吧!



历史唯物主义


我非常喜欢三国里面的曹操,勇敢又有谋略!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最适合不过曹操,他既以“魏王”之位得皇室之实,又不背“篡位”之名;如不是几十年长期征战,劳心劳力,年势以大,我相信曹操再有20年的青春,适用以刘备之仁德,内外兼并天下,大势曹操也!



谢谢如实说


不用换,原本"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就是曹操,而不是董卓。具体怎么样?诸君看三国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