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保險業大公司和小公司

​書接上文,八卦視角下的理賠解讀(19年壽險理賠報告),繼續整理19年的保險業數據。


2019年壽險保費排行榜


保險業大公司和小公司


2019年全年,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4.3萬億元,同比增長12.2%。其中,人壽保險公司的原保費收入總合為29628億元,同比增長12.8%。


數據顯示,2019年四季度末,保險公司總資產20.6萬億元,較年初增加2.2萬億,增長12.2%。其中,產險公司總資產2.3萬億元,較年初下降2.3%;人身險公司總資產17.0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6.1%;再保險公司總資產4261億元,較年初增長16.8%;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總資產641億元,較年初增長15.0%。


保費規模排行方面,其中前四位是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平洋保險及華夏保險這四家公司的市場份額佔比為49.19%,近半壁江山。


中小保險公司增長迅速,其中信泰人壽、招商仁和人壽、橫琴人壽、復星聯合人壽、復星保德信人壽等都錄得翻倍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外資(合資)保險公司表現非常出色,2019年合計實現保費收入2729.82億元,同比增約3成。其中工銀安盛人壽以542.11億元排在首位,同比增幅逾6成,恆大人壽實現保費收入420.23億元,同比實現3成的增幅,其中4季度實現保費收入180.43億元。

保險業大公司和小公司


保險業的“大公司和小公司”


從上圖的數據展現可以看出,目前在冊的銀保監人壽險公司數目為87家。但作為普通的消費者、投保人而言,我們掰著手指頭能數的到保險公司品牌絕不會超過10個。


基本上,中國人對於保險品牌的認知,完全和廣告的輸入度呈正相關。和品牌的名字略成線性關係。

比如幾個傳統巨頭,平安、國壽這種自然不用談及,之前葛優、姚明都有為其代言,每年百億多的廣告營銷費用自然不是白花的。另一方面,比如公司名字叫北京人壽、上海人壽,雖沒有聽過,但以中國老百姓的感覺,這必定是一家有來頭的保險公司。


疑問一:沒聽說的保險公司一定都是”小公司“嗎?


請問您聽說過“渤海人壽”和“天安人壽”嗎?估計很少有人聽說過,我從兩家保險公司官網上“公開披露數據”中截取的數據顯示,渤海人壽註冊資金本130億元,而天安人壽的註冊資本金更是高達145億元。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友邦和大都會是“大公司”,然而從中國內地的企業註冊資本金上看,渤海和人壽的資金實力大好幾倍(友邦37.7億元,大都會7億元)。


同樣,將這個疑問繼續深入探討。保費高或註冊資本金高,就代表這家保險公司的品牌更大麼?


首先,我們要明確《保險法》68條中高額註冊資本的要求,註冊資本不低於2億元,且資金需實繳

其次,目前大部分保險公司的註冊資本基本上都在20億元以上,都是非常有實力的。而且保險牌照也是非常稀缺,現在申請牌照在排隊的公司有200多家。所以並不是大家想的,只要有錢就能開保險公司,門檻其實還挺高的。

最後,《保險法》97條,也明確要求了:提取註冊資本金20%作為保證金,存入銀保監指定銀行。除公司清算時用於清償債務外,不得動用。相當於一份強有力的“押金”。


也就說明了,如果該公司的註冊資本金本身是實繳,同時,又有20%作為保證金,在銀保監強有力的監管下經營。理論上而言,確實在某一些方面印證了,這些公司至少不是什麼小公司!


某些時候,投保人在選擇保險產品時,會很關心品牌屬性。也會來問我,品牌重要麼。實話而言,品牌的屬性真的沒有那麼重要。

所謂的“大公司和小公司”,很多時候是營銷人員,在給自己包裝、加分過程中的一些裝飾物!


試想,作為同樣公信力的銀行,在拉業務、搞存款的過程中,會標榜自己是大公司、大品牌麼?!為什麼沒有。一來更為透明,二來營銷動作更為規範,不像是保險業無所不用其極。這二十年的江湖營銷,導致了目前對於保險品牌的危機塑造,作為從業人員也是無奈的一笑而過。


保險業大公司和小公司


疑問二:保險公司的公信力來自於哪裡?


保險業大公司和小公司


雖然這個問題並沒有在客戶嘴上提及,但這個問題,才是客戶心中最根深蒂固的疑問。它的核心還是在於對保險行業底層信任的不理解。


公信力,絕不來自某家公司,更不來自某個業務人員。

保險業的公信力其實來自於:銀保監和保險法!


希望此文的分享,能夠帶給您對保險公司安全性的理性認知,而非片面的人云亦云。在中國,無論是公司品牌,安全性和理賠時效都能得到保證。


對於消費者而言,更為重要的是找到專業靠譜的顧問,匹配到真正合適您需求的產品,更多的關注合同條款和保障責任。至於本文詳細描述的保費高低、品牌大小,也就是過眼雲煙,裝飾物而已,不必計較,一笑而過吧。


記住,不論何時保險還是個消費品,千金難買我樂意總能發揮作用。只求勿要因為品牌、因為包裝而掉入營銷怪圈。希望每個消費者,都能有一雙慧眼。


Thanks!


保險業大公司和小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