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趙武靈王傳——越國亡了

趙武靈王傳——越國亡了

第十四章 縱橫捭闔

作為戰國初期四大國之一的越國,自一代雄主勾踐死後,國力日衰。歷代越王一改鋒芒畢露的國策,偏安東南,與諸侯盡力和睦相處,無意進取中原。除了與越國接壤的楚國和齊國,其他諸侯國幾乎都快把越國忘了,但沒人就此認為越國好欺負。直到公元前306年,趙武靈王二十年,裝死的越國真的死了。楚懷王趁越國王室內亂,出兵討越,越軍竟然不堪一擊,一潰千里,越王無疆兵敗身亡,楚國竟然一舉攻滅了越國。

趙武靈王傳——越國亡了

越國堂堂萬乘大國,當然也至於一夕之間便完全亡國,說越國亡,只是長江以北的精華地區淪陷了,長江以南的廣袤莽荒仍然在越人手裡。越國王室仍有不少倖存者,他們逃到長江以南的連綿丘陵之中繼續內鬥,就此徹底退出中原的爭鬥,雖非亡國亦相差不遠矣。自此長江中下游地區徹底被楚國所掌控,東方國境線推進到大海之邊,楚國聲威一時無兩,蓋過了西秦東齊兩大強國。這一突變讓中原本已複雜不堪的局勢更加凌亂,先是,楚國聯合魏韓等國再次操持合縱,齊國也表達了對合縱的支持,抗秦大業本來大好。這個時候楚國突然把越國吞了,出乎了包括楚人在內的所有人意料。楚國之所以參加合縱,自是認為自己難已獨力抵擋秦國,現在楚懷王憑吞越之威,信心大增,對於是否需要帶上魏韓兩個拖油瓶抗秦,楚國人肯定要做重新考量的。而且魏韓兩國的抗秦決心並沒有那麼堅決,魏國深受秦國威脅,在合縱和連橫之中搖擺不定,和這樣的盟友在一起,心裡不得不揪著,深怕他們突然反水。從其它國家的感受來說,吞越的輕鬆會不會刺激楚國人對韓魏以及宋、魯、衛等小國產生野心?楚國會不會由此成為中原諸國在南方的夢魘?而秦國又會不會應對聲威大震的楚國而加大力度拉攏魏韓?所有問題都沒有答案之前,中原諸國都停止了征伐,靜觀局勢的進一步發展。

對於趙國而言,這並不是個好的態勢,雖然這些年趙國不參與合縱或者連橫,但是對抗秦國的基本盤並沒有改變。合縱事業橫添波折,秦國中原方向的壓力減小,對河東趙國方向的壓力就會增加,這對趙國很不利。更不利的一點是,各國對於一個萬乘大國的消亡有了兔死狐悲之感,對類似的滅國之戰勢必會更加警惕。其他各國之所以眼睜睜地看著楚國從容吞併越國,一是越國遊離於華夏文化圈之外久矣,各國對楚越戰爭沒有足夠的關注度,二是越國之弱出乎所有人預料,讓其他諸侯沒有時間反應。以致最後楚國撿了個大便宜,然而將來趙國攻打中山國時候可就沒這些好事了。中山國會更加警惕,萬乘之國說亡就亡,更別說它一個千乘之國。而其他諸侯也會對趙國攻中山的舉動更加關注,為能否吞併中山增添不少變數。

現在要想局勢向有利於趙國的方向發展,趙雍必須主動做點什麼了。趙雍回到邯鄲後,立即召集群臣商議對策。商量來商量去,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啥都不變。維繫之前山東諸國合縱抗秦的態勢,趙國則繼續置身事外。想達到這個目的並不容易,修補合縱聯盟之間的裂痕不易,保持趙國的超然地位更難。

趙武靈王傳——越國亡了

趙雍忽然想起春秋時期五霸之一的秦穆公,當年秦穆公威名赫赫,收服了西戎,還將中原霸主晉國打的沒脾氣。然而自商鞅變法前秦國也就威風了這麼一代,穆公後期秦公深感後繼無人,他的公子中沒有一個能繼承他的霸業,外部中原諸國一直敵視身處西陲的秦人,晉國對日益崛起的秦國虎視眈眈。這種內憂外患的局面下,秦穆公採用最慘烈的手段來保佑秦國能夠延續下去——讓子車氏三良在內的177位秦國賢士給自己做了殉葬。人才歷來是國家競爭力最核心的資源,殺死這麼多賢士就相當於自毀長城,秦穆公的邏輯是弄殘自己,讓秦國喪失威脅力,中原諸國也就能徹底丟掉對秦人的警惕心,這樣後代的秦國國君只要不過於無能,就不至於在沒有什麼外界威脅的情況丟掉國家,以後再瞅準機會重新崛起。秦穆公死後,秦國果然消停了很長一段時間,中原諸國也沒怎麼主動侵略秦國。

趙國要想打消諸國對自己的疑慮,特別是讓他們對吞併中山國的行動保持克制,就必須讓諸侯們認為,趙國不強,而且對其他國家沒有野心。趙雍決定效仿秦穆公的做法,主動削弱趙國的實力,向諸侯們示弱,同時還要遠離爭鬥旋渦,力促山東諸國繼續進行合縱。至於具體的辦法,當然不至於像秦穆公那樣激烈,而是將趙國倚重的一些賢士推薦到各諸侯國去任職。這在現在看來趙國是在搞霸權主義,肆意將人安插到其他國家,干涉別國內政。然而在當時則不然,當時人們家國意識遠沒有後世那麼強烈,去別的國家任職就像現在球隊隊員轉會一樣,人們都是誰給發工資就給誰幹活。趙國主動將自己的人才往外推,是一種示弱的表現。戰國時期最有名的例子孟嘗君,孟嘗君是齊國名士,而且和公室關係很深,秦昭王知道了孟嘗君的賢名後,依仗秦國比齊國強,強迫齊國讓孟嘗君到秦國來擔任相邦,絲毫不擔心孟嘗君會為齊國謀私並損害秦國的利益。

定下了方略,趙雍就擬了一份名單:樓緩之秦,仇液之韓,王賁之楚,富丁之魏,趙爵之齊。這些人在趙國甚有賢名,且都是能言善辯之輩,既有深得趙雍信賴的將軍,也有公室宗親,在趙國可以說都是舉足輕重之輩。趙雍讓這些人以使臣的身份出使各國,暫時免去他們在趙國的職務,事畢便常駐所在國,憑著趙雍開的推薦信取得所在國君主的信任,作為兩國之間的公使,同時為兩國效力。

趙武靈王傳——越國亡了

除了在口頭上向中原諸侯宣示趙國無意爭雄,趙雍高調宣佈代地的趙固全權負責趙國負責胡人相關事務,將北方邊疆的地位進一步提高,將趙國全力向北發展的意圖清晰地展示出來,趙國得以繼續維持超然中立國的地位。

魏國眼看趙國沒有加入戰團的意思,楚國的野心也越來越大,另一方面秦國昭王新登基,王位不穩,暫時不會大舉攻伐他國,魏襄王乾脆退出了合縱,同秦國達成了和解。楚國雖然聲威大震,但楚懷王也發現,將新佔領的土地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實力,還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找個靠譜的盟友更加重要,於是放低姿態,加緊拉攏態度還不是很明確的齊國。齊宣王對有雄起之勢的楚國有些忌憚,不想與楚為敵,再加上之前秦國阻撓齊國吞併燕國,讓兩國一直關係不佳,於是同意了楚懷王的結盟請求。三晉的韓國離楚國更近,不想開罪風頭正盛的楚國,便和齊楚一起結成了合縱。

至此,楚國吞越後,趙、燕繼續中立,而中原地區形成了齊楚韓和秦魏兩個名義上的聯盟,至於他們能維持多久,就只有天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