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周慎齋脈理特色

朱景智 黎崇裕 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周慎齋脈理特色

周慎齋是明代的醫學大家,弟子眾多。平時忙於診務而疏於著述,通過他的口頭敘述,由門人整理而成《醫家秘奧》《周慎齋遺書》《慎齋醫案》等著作均對後世的醫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中,周慎齋在脈學方面的創見對我啟發尤深,總結為如下幾點。

左右二脈的氣血屬性

左右手脈象的氣血屬性自古至今均有爭議。《瀕湖脈學·四言舉要》中有述:“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順男,右大順女。”意思是說,左手脈主氣屬陽,右手脈主血屬陰。男為陽,以左手脈陽氣足為順;女為陰,以右手脈陰血足為順。所以李時珍在這裡明確的提出了“左氣右血”的概念。而王雨三在《治病法軌》中論述:“況左為心、包絡、肝、膽、腎、膀胱、小腸,屬血,血為陰。左脈盛即是陰盛,左脈虛即是陰虛。右為肺、膻中、脾、胃、命門、大腸,屬氣,氣為陽。右手脈盛,即是陽盛,右手脈虛,即是陽虛。”王雨三明確的提出了“左血右氣”的理念。究竟孰是孰非?根據循證醫學的觀點,《瀕湖脈學》和《治病法軌》的觀點都屬於經驗之談,並不能決定性地判決一個命題。但至少說明了一個結論,“左氣右血”在李時珍等醫家的醫療實踐經驗中是正確的,而“左血右氣”在王雨三等醫家的實踐經驗中也是正確的。

筆者結合臨床經驗發現周慎齋的觀點更加符合臨床實際。《醫家秘奧》中有云:“凡脈左手血中之氣,右手氣中之血。”周慎齋開篇便明言,左手脈是血中之氣的性質,右手脈是氣中之血的性質。萬物負陰而抱陽,左手脈的基礎是血,從血中出來的氣是陰中之陽,為真陽,反映在左寸脈上;而右手脈的基礎是氣,從氣中出來的血是陽中之陰,為真陰,反映在右尺脈上。雙寸脈主心肺之氣,主氣分,為陽;雙尺脈主腎與命門之血,主血分,為陰。而六部脈在“左升右降”的連接下,融為一體。故判斷“凡脈左手血中之氣,右手氣中之血”這個觀點是正確的。

左右尺脈的陰陽屬性

自古以來左尺和右尺的水火陰陽屬性早已明確。《脈經·兩手六脈所主五臟六腑陰陽逆順第七》中描述:“左屬腎,右為子戶,名曰三焦。”從《脈經》的論述得知,左尺屬腎,為陰,右尺屬三焦,為命門火之源,為陽。這是最原始的左尺和右尺的分屬了。後世醫家多有所發揮,例如張景嶽在《脈神》中明確:“左尺,腎部也,其候在腎與膀胱、大腸。得北方寒水之氣,肝木受升,心火受制,其主陰氣之壽元。右尺,三焦部也,其候在腎與三焦、命門、小腸。得北方天一相火之氣,脾土受生,肺金受制,其主陽氣之壽元。”

“雙寸為陽,雙尺為陰”,所以在“雙尺為陰”這個大前提觀點下再分出“左尺為陰,右尺為陽”的觀點,實在令醫者有點費解。周慎齋用臨床實踐明確了左尺和右尺的水火陰陽屬性。“右尺洪而有力,六味地黃丸;左尺沉細數,亦用六味地黃丸。”由此可得,左尺沉細數與右尺洪而有力同屬腎陰虛。由左右二脈的陰陽屬性可知,左尺為陰中之陰,右尺為陽中之陰,所以左尺多帶陰性,右尺多帶陽性。當左尺表達腎陰虛證候的時候,表現為左尺沉細數;當右尺表達腎陰虛證候的時候,表現為右尺洪而有力。兩部脈象為了表達清楚同一個證候,用了兩種不同的脈象語言,原因在於左尺和右尺不同的陰陽屬性。

用脈象隱言辨證

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為八綱辨證。前文已述陰陽的脈部分屬,而餘下的表裡、寒熱、虛實則保留在周慎齋的論述中。《醫家秘奧·脈法卷》“左尺浮緊有力,傷寒宜解表,汗出即愈;但有力不緊,清心蓮子飲或五苓散以利之;無力則為虛,六味地黃丸;沉實為寒宜溫;沉遲為虛宜補,故紙、肉蓯蓉、鎖陽、大茴之類,當消息用之;沉弱微則為虛不宜直補,所謂補腎不若補脾,正與此同。或十全大補湯佐以補腎之味;沉數陰中無陽,八味地黃丸。”文中脈象浮沉代指表裡,脈象緊與不緊代指寒熱,脈象有力與無力代指虛實,用脈象隱言辨證。脈象是人體氣機的客觀反映,所以這種脈象直接對應方、藥的記錄方式給我們帶來更多思考,也從側面反映了周慎齋靈活運用八綱辨證的思想。

升降出入的用藥法則

“寸脈細微,陽不足,陰往乘之,補中益氣湯加羌活防風。兩尺洪大,陰不足,陽往乘之,補中益氣湯加黃柏。”升提陽氣,需用羌活、防風等辛溫發散之品;降陰氣,需用黃柏等苦寒斂降之品。

“尺脈大於寸脈,陰盛陽虛,宜汗。寸脈大於尺脈,陽盛陰虛,宜下。尺脈浮而有力宜表,無力補中;沉而有力滋陰降火,無力地黃丸之類。”欲使人體氣機由內向外出,用發表的汗法;欲使人體氣機由外向裡收,用斂降的下法。

且不論周慎齋專擅溫補,抑或祝味菊專擅火神,每一位醫家學術思想的出現都與時間、地域、人的不同而不同。每一位醫家的背後都有著非常共同的地方,那就是辨證精準。相信以八綱辨證為核心,用氣機升降出入的脈診理念去解讀周慎齋的醫案,定能有所發現。(朱景智 黎崇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