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慈禧為何要組建新軍?

第一軍情


原因很簡單,清政府已經無兵可用了!



(舊式軍隊)

甲午戰爭之後,清政府在兵事方面捉襟見肘,不要說抵禦洋人,就連維持國內的基本統治,確保京師重地的安全都很困難。

朝廷在沒錢、沒能力、無兵備的情況下,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就是把直隸地區能用之兵全部武裝起來,這隻軍隊就是武衛軍。八國聯軍前夕,武衛軍正式成軍,聶士成的武毅軍為武衛前軍、董福祥甘軍為武衛後軍、宋慶毅軍為武衛左軍、袁世凱新建陸軍為武衛右軍,榮祿的直隸新練陸軍為武衛中軍。



(西式裝備加舊式操練的清軍和八國聯軍交戰)

這其中,董福祥的甘軍為舊式軍隊,武毅軍和毅軍以及直隸新軍為西式裝備,舊式操練。只有袁世凱的新建陸軍既是西式裝備又是西式訓練。舊式操練出來的軍隊,戰鬥力之差,在甲午戰爭中已經體現的淋漓盡致了!連日本都打不過,何談與西洋軍隊交手?

所以,武衛軍的戰鬥力是可想而知的。不久之後的八國聯軍之役,武毅軍、甘軍、直隸新軍雖然作戰很英勇,但仍然是拿西瓜碰石頭的下場。當時的沙俄派遣軍司令利涅維奇中將就曾經輕蔑地說:在世界各個大國中只有大清沒有值得一提的軍事力量。



(利涅維奇)

此事件對慈禧刺激很大,不是因為別的。因為她一路西逃,吃了不少苦頭,連蹲大號都找不到馬桶,只能讓宮女圍個圈讓她在裡面方便。老佛爺的臉面?呵呵!

朝廷怕花錢,想湊合就湊合,能過就行了。如今被聯軍狂甩嘴巴子,要賠9.82億兩白銀(本金加利息)。現在是怕什麼來什麼,越是怕花錢,越是要湊錢給人賠錢!若再算上甲午賠給日本的銀子,十幾億兩白銀可以武裝多少新式陸軍?光緒三十年,清政府以120萬兩白銀從日本訂購了1.4萬支步槍和64門山炮。購買一鎮之裝備的花費,還不到賠款的千分之二!拿這些銀子去訓練新軍,何愁它西洋鬼子?真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因而慈禧在迴鑾北京後,頒佈詔書詔書:朝廷振興戎政,在此一舉。

各省督撫不準光說不練,必須立刻行動,清政府中央徹底廢除了武舉武科考試,並且責成各省裁撤原有軍隊和綠營團練,設立新式武備學堂。以袁世凱的新建陸軍為藍本,在全國推廣新式陸軍制度。湖光總督張之洞最先響應,在湖北創辦了湖北新軍,成為繼北洋新軍之後的第二支新式陸軍。



清政府對新軍的投入非常大,比之前的北洋新軍投入還要大。對入伍士兵的標準很高,不光年齡身高有限制,這五官視力都有限制,並且吸過鴉片和有前科的都不要,還得雙手得能提起一百斤的重量,一小時內要能跑十公里。

最重要的是,軍餉也給的高,比原來的士兵軍餉翻了三倍。將軍不差飢餓兵,新軍的素質自然高!基層和中層軍官也都啟用接受過近代教育的,尤其是南洋新軍,基層軍官大量都是留日歸來的士官生。



值得一提的是,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時的新式陸軍和後來北洋六鎮新軍不完全一樣。

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時期的新軍是這樣的

1905年,清末軍制改革之後的新軍是這樣的

清末新軍在編制和訓練上,主要是模仿德國和日本,教官多為德國人。新軍軍服也非常國際化和現代化。

晚清大臣徐志靖曾稱讚北洋新軍洋操:“一舉足則萬足齊發,一舉槍則萬槍同聲。行若奔濤,立如植木......”

英國人丁格爾則寫道:“北方新軍是由一些受過嚴格訓練且灌輸著強烈軍人意志的士兵組成。”

公正的評價,清末新軍已經基本達到了西洋軍隊的入門水平。


Mer86


江南江北大營的主力潰敗,打破了清立國以來內重外輕的傳統,形成了內外均勢的局面。僧格林沁的死直接打破平衡,形成內輕外重。甲午戰爭湘淮軍的無能,直接讓整個國家的脆弱擺在世界面前,造成內外皆輕。戰後朝廷的努力讓中央實力一度擴大,內重外輕局面一度出現。八國聯軍侵華再次打破這一切,內外皆輕,危機空前嚴重,朝廷只能飲鴆止渴,全方位編練新軍。

1.外重內輕

清王朝外重內輕的局面並不是太平天國開始就出現了,也不是湘軍有了就出現了。江北江南大營兩次被打破,整個南中國屬於國家經制部隊被殲滅,地方團練部隊成了絕對主力。

這時候朝廷在北方還是有一支有一定野戰能力的部隊,即僧格林沁部。湘軍,淮軍平了太平的時候,南北實力比較均衡。還沒有達到外重內輕。

凡事都有但。第二年僧格林沁在山東高樓寨陣亡了。士兵死多少,戰爭都可以繼續。統帥不在了,天下都可能大變。從這個角度看,僧格林沁的死足夠讓朝廷傷心很久。

2.內外皆輕

僧王死後,肯定是要紀念,追封。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廷做了兩件事:第一,湘淮軍負責各地平叛。第二,各省裁撤綠營慢了下來,從綠營中抽調訓練是為練兵。

第一個選擇是無奈的,但也是必須的。畢竟能打的就他們。後來就成了國家經制部隊,承擔野戰任務。

第二個選擇不是最好的,但是最優的。綠營雖然無能,但可以制約湘淮軍。經過訓練之後,也可提高一點戰鬥力。

湘淮野戰軍,綠營練兵,這個結構勉強維持著。叛亂平定後,內部沒出大問題。對外和法國人打也可以。

朝廷當然有心思籌建中央精銳,駐京十多萬八旗抽調了一萬多成立神機營。沒經歷過戰爭,也沒人敢讓他們去打,戰鬥力可想而知。

甲午一戰,湘淮軍從半島,遼東,山東能一路退到華北,作為主力肯定不行。

朝廷面臨內外皆輕。湘淮軍打仗不行,自己又沒戰兵。

3.再建中央軍

甲午戰爭後,對朝廷重組軍事權力結構確實是一個契機。兩個因素促成的,危機到了最嚴重的時候很容易達成共識,外重的客觀形勢也不存在了。

所以一方面榮祿負責組建了武衛軍。聶士成的武毅軍為武衛前軍、董福祥甘軍為武衛後軍、宋慶毅軍為武衛左軍、袁世凱新建陸軍為武衛右軍,榮祿的直隸新練陸軍為武衛中軍。全軍滿編七萬人。

(武衛軍)
部隊來源比較雜,但經過統一整頓,裝備,節制。那就成了中央軍。彈壓各地足夠了。所以形成了一個短暫的集權嘗試。剛毅巡閱南方分稅就是這個背景。

4.組建新軍

在非常時期,軍隊的戰鬥力一定程度上和權力下放有關係。所以把握這個度就很微妙。你有五千精銳,你是名將;你有20萬精銳,你就可能是權臣。

朝廷上下太清楚這個了,袁世凱雖然訓練很有效果,但一直只有七千。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打破了中樞集權的小趨勢。武衛軍主力確實有一定表現,但作為建制部隊是不存在了。又一次面臨內外皆輕。

(新軍)
戰後危機更深,最能依靠的就是袁的新軍。全國開始真正募練新兵。這和綠營兵不一樣,在於綠營事實上接近世兵。和湘軍不一樣,在於湘軍是純募兵,戰後即裁。新兵是常備軍,是職業兵。在當時國際軍事制度中,僅次於徵兵制。

這種部隊有戰鬥力,對內平叛毫無壓力,對外也有一定震懾力。完全是一場更化改制。也是晚清內外形勢演化的結果(不一定是必然。)

總結

在危機處理中,飲鴆止渴是常態。內強外弱,居重馭輕是歷來政治,軍事的部署標準。但內外危機會打破這一形勢。在這一循環博弈的過程中,中央,地方權力會不斷調整,內外形勢也會不斷變化。晚清晚明的軍制演化都是如此。

我是一枚明粉,期待和您討論,期待多多分享。


一枚明粉


晚清自太平天國之亂後,中央軍事打擊力量一直就沒有完全建立起來。1894年之後,開啟編練新軍的新時代,但是新軍卻並沒有成為一支有效的武裝力量。重建中央陸軍,是清廷高層共識,而非僅僅是慈禧太后的意圖。

僧格林沁戰死後,八旗之花凋零於高樓寨,無法再發揮其軍事作用。漢族士紳通過幫辦團練,成為軍事力量的主體,形成了湘軍、淮軍等勢力強大的地方武裝,史學家稱之為兵為將有或地方軍事化。八旗、綠營落後於現實需求,為了增強軍事實力,朝廷起初先是訓練與擴大練軍、防軍,設計駐防地方的勇營軍隊。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之後,各地以勇營駐防,開始有了防軍的名稱,待遇上高於綠營。

同治年間,在練軍內部擇選出一批精銳,繼續提高餉銀,採取西方訓練法,模仿德國軍制,在原有兵額之上擴編,被稱之為練軍。但是,隨著軍事近代化觀念提升,練軍的訓練也漸漸滯後,其功能難以承擔起國防任務,光緒中葉改稱為巡防隊。

1894年甲午中日戰敗後,清廷命令湖廣總督張之洞、直隸提督聶士成、溫處道袁世凱等編練新式陸軍,這就是新建陸軍的由來。袁世凱編練的部分叫定武軍,張之洞編練的名自強軍,聶士成訓練的名為武毅軍。這些軍隊名為新軍,其實多數下層軍官脫胎於湘淮系統。

之後僱傭德國、法國和英國軍事顧問,廣收歸國留學生,習洋槍,學西法,優化兵員素質與結構,實施秋操,努力建立直屬中央的新軍。實際上,由於清末新政將這幾支武裝制度化,客觀上形成了北洋新軍與南方新軍兩大陣營,是中國第一支現代化軍隊。當然,清廷也建立了禁衛軍,乃成朝廷護衛力量。


1896年,榮祿將原來的四大軍,分別是甘軍、武毅軍、新建陸軍、毅軍,合編為武衛軍,分路駐防。甘軍由於激烈抵抗八國聯軍侵華,被髮還甘肅。1903年之後,各省綠營被裁撤或改編,改組若干營為常備、後備軍及巡警營。計劃編成全國36鎮新軍和若干混成協,而以北洋新軍為中央軍。直到清朝滅亡,新軍總數約有不到20萬。

新軍沒有挽救清廷的統治,湖北新軍反而成為武昌起義的主體。山西、陝西、江蘇等地的情況無不如此,這些新軍領袖後來競逐各地,乃北洋軍閥爭戰之淵藪,亦成為各地實際統治力量的核心,中國步入了“軍紳時代”。


秦右史


你要是讓人胖揍一頓,你也會想怎麼找人在幹他一頓!清朝之所以能夠延續267年,完全是在不斷捱打中不斷總結不斷髮展的。清朝組建新軍是遇到危機後的自我反省表現。

清朝原來的軍事體系是以綠營和八旗為主,但是太平天國運動後,地方軍隊湘軍、淮軍等崛起,成為清政府的支柱力量,這是清政府的第二次軍事革新。(第一次是綠營)

但是,甲午慘敗和八國聯軍侵華連續發生,使清朝的統治階層意識到必須再次進行軍事革新以抵抗西方列強的入侵。

這就是清朝為何組建新軍,清軍入關以來每次遇到重要危機都會進行軍事改革。


至於最後清政府無力掌管新軍,這是湘軍、淮軍地方勢力的一種延續,組建新軍也是在湘軍和淮軍的基礎上,為何會選袁世凱來掌管新軍,是因為袁世凱是李鴻章培養的接班人,李鴻章的大力舉薦,清政府才把新軍交付給袁世凱訓練新軍。

這是清朝統治者對漢族地主階級的一種妥協,最後清政府統治分崩離析,清統治者雖然無力調遣新軍,但是和新軍之間還是充滿默契。

比如,隆裕太后宣佈退位詔書時讓袁世凱組建民國政府,袁世凱則為清朝皇室爭取到皇室優待條件。

無論是皇室也好,北洋新軍也好,都已經深刻意識到局勢的發展已經不可逆轉了,不如順勢而為,識時務者為俊傑!


史論縱橫


自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朝被打敗,以及到後來的清朝被推翻前的一系列對外戰爭,讓慈禧看到了清廷軍力的衰弱。尤其是1894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戰爭中的慘敗,使得曾經鎮壓過太平天國運動的湘軍、淮軍等在對外戰爭中又和八旗軍隊一樣腐敗不堪用。慈禧在此時感覺到了深深的害怕,怕她的統治無法長久,才意識到組建一支現代化的新式陸軍的重要性,於是就下旨編練新軍。

清朝組建新軍,原本是想用來鞏固清廷的統治地位,但由於晚清政府的徹底腐敗,若指望一支新式軍隊來拯救已走向末路的國家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支原本被清政府準備用來加強統治的新式軍隊,卻在辛亥革命的時候成了推翻清政府統治的主力軍。

新軍在招募過程中,待遇、前途等都要特別優於之前的八旗等軍隊,這就使新軍在選拔的過程中無形中提高了門檻,最終選拔出來的都是些文化水平等綜合素質比較高的人。尤其是1905年科舉制度被廢除後,大量讀書人沒有了出路,就去參加了新軍。後來清廷在新軍的訓練等一系列問題上漸漸的發現新軍有些不受控制的跡象,就用舊式的巡防營來監視新軍,但讓這些沒有什麼文化的八旗子弟來監視有知識、有思想的新軍,這對於新軍來說是莫大的侮辱,更反過來加速了新軍反抗清廷的決心。

由於晚清政府財政困難,清廷把編練新軍的權利下放到地方,這就使得清廷對於新軍的掌控大大降低,朝廷既然連兵餉都發不了,這些新軍為何要聽清廷的命令呢?當看到國家和民族的希望,他們難道會為腐朽的晚清政府保駕護航嗎?因此,當他們看到晚清政府的統治成為中華民族發展的絆腳石時,他們怎能不反過來消滅清廷呢?


第一軍情


慈禧太后支持新軍編練,無他,一為強化國防,二為鞏固統治。清末新軍編練經歷三個階段。下面就簡單介紹下,新軍編練時代背景與重大事件。 主要以袁系新軍為主線,各地方新軍略過。

1 甲午戰敗,朝野上下深感淮湘舊勇,已不堪持,軍隊整改,迫在眉睫。於是便有袁世凱,天津小站督練新建陸軍之舉,這也是清廷編練新軍的第一次嘗試。

新建陸軍成軍後,劃歸直隸總督榮祿節制。戊戌變法中,維新派欲借,袁世凱新軍之力發動政變。袁權衡利弊,選擇棄維新派,倒向後黨。政變後,後黨為進一步,控制京畿軍事力量。特簡榮祿欽差練兵大臣,編組武衛軍,全軍分設前,後,左,右,中,五軍,分駐近畿各要衝,榮祿總統全軍,以袁的新建陸軍改為武衛右軍。聶士成,董福祥,宋慶等分別前,後,左各軍統帥。該軍訓練皆從西法,槍械多采購於外,糧餉優於各軍,使其快速成為一支冠於全國的勁旅。



2。 武衛軍的成立,是清末新軍的第二次改革,也是清廷中央掌握軍權的開始。正因為如此,在庚子年,慈禧為首的後黨,依此軍事力量後盾,外加數十萬義和團精壯漢子相助,也就有了與列強們一較高下的信心與勇氣。

武衛軍在八國聯軍入侵的戰鬥中,雖也有英勇的表現,結果大家都知道。除袁世凱所帶去山東的武衛右軍外,皆被聯軍重創。武衛右軍也成了碩果僅存的一支精兵。故在李鴻章逝世後,袁世凱順利接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職務,並展開了新的一回合,北洋新軍的編練工作。


3。光緒二十八年,袁世凱在其武衛右軍的基礎上,率先完成兩鎮的編練。後來陸續又編成三鎮,即成北洋基礎五鎮,加京旗第一鎮合稱北洋六鎮。

光緒慈禧先後駕崩,新當家載灃,急於掌控軍隊,先將袁世凱開缺回藉,再把北洋系中二三號人物,徐世昌,段祺瑞,明升暗降,從北洋系中剝離出來。之後又重用宗室良弼,對軍隊進行整改,。良弼是留日士官學校畢業,大量安插其士官同學進入北洋新軍,以期能夠迅速消除袁系幹部在新軍中的烙印。但沒想到留日士官又多為同盟會成員,結果兩頭落空。



結語。。。。試想當那些北洋元老,或在枯坐冷板凳,或在面對士官生的擠壓的時候,怎能不念袁宮保之好?於是辛亥武昌城頭一聲炮響,清廷派北洋新軍前去去鎮壓,卻支使不動。也只能請袁宮保出山來調度。結果袁聯合北洋諸將,行逼宮事。清廷苦心經營的新軍,卻成為自己王朝的掘墓人


新建陸軍,又稱小站新軍


武衛軍

常備陸軍或稱北洋新軍

參考書目《武衛軍》《晚清新軍編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