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驕201840156闖天涯
“民生、民生”乃是國家一直強調的重點,而保護農業是保護國計民生的最基礎的保障。我國是人口大國,在我看來某些方面卻不是農業大國,他在走向農業大國的征途上還有很遙遠的距離。相反我國卻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中國僅在2012年就進口外國玉米達到521萬T左右,進口的小麥有369萬T,進口的大米有231.6萬T,是幾年前的好多倍。從這些數據上我們可以看出什麼呢?對,我們國家的農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還有許多的地方還需要慢慢的改進,政策制度也需要完善。因此我們國家把“糧食安全”放在了中國頭等經濟的位置上。
①國家出臺了許多政策鼓勵農耕:再過去的幾年國家提出了許多的種地優惠政策,例如糧食補貼等等。而根據最新的消息提出國家還要加大對糧食補貼的力度。②中國的糧食缺口不斷增大:中國的發展不能收任何國家的威脅,更不能用糧食來遏制中國的發展,因此呢,農業還要加大扶持,中國必須提高自己的糧食產量,增加糧食價格。來促使更多的人來種地。③中國的耕地面積不斷的減少:保護耕地面積人人有責,而中國的耕地面積卻在不斷的減少。保護耕地,保護糧食安全迫在眉睫。
國家也在培育新品種,大力發展科研技術與項目,欲用數量與質量來提高產量,這也不是不可能,當在相同的耕地面積上長出更好的糧食時,糧食價格也會提高糧食的價格,想要賣出更好的糧食價格,與自己的辛勤的耕耘也離不開,可以購買新品種種出優質糧食,以及科學合理的賣糧食等等。把握市場,做出市場調研,一般能賣出更好的價格。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糧價提高是民之所求民之所願,但現實情況卻很骨感。就目前情況看,國內糧價大幅提高有一定難度。
1.進口價格倒掛。受2008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大宗商品的價格下挫,與2011、2012年時的國際糧價最高點相比,目前的國際市場糧價下跌了40%到50%。此造成主要糧食品種國內外價格倒掛,已持續6年。目前,國內外主糧品種都存在大福價差。由於價格持續倒掛,糧食進口不斷增加。近三年,中國玉米、小麥、稻米進口量連創新高。
2.庫存高企。天幫忙人努力,近10來年,糧食一直豐收高產。自2004年啟動託市,糧食購銷嚴重依賴託市,糧食進來快多、出庫慢少,造成巨大的糧食庫存。儲存糧食要揹負鉅額收購資金和庫存成本。由於消費膳食需求也在發生改變,糧食加工企業普遍又不景氣,去庫存難成為常態。
但另一方面,目前我國高品質、特色化的農產品供給存在嚴重不足,國內部分糧食品種供求呈現出階段性不平衡,出現國人到國外高價搶米的事情。
國內外糧食價格倒掛,有國外糧價趨低的外因,也有國內生產成本偏高的內因。如江蘇某地種一畝水稻,租地單季350元、農藥70元、化肥70元、翻土75元、收割85元,這幾項加起來就要650元。再折算人工成本,按當地每畝水稻900斤的畝產計算,每斤稻穀的成本價近1元錢。種糧,基本不賺錢,若碰到旱災雨澇蟲禍,還可能賠錢。
糧價提高,牽一髮而動全身,在糧倉高企的背景支撐,提價顯然很難啟動。不僅不提高,而且,今年小麥、稻米最低收購價出現一定程度的“雙降”。
為了保障國人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維護種糧收益,國家的糧食基本戰略就是: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並積極探索進行糧食價格形成機制、糧食補貼政策、糧食收儲制度的改革。
其中,扶持規模化、開展機械化,以主體經營,減少種糧成本;鼓勵優質化、大樹特色化,以優質優價,提高農戶收益;調整種植結構,適度休耕輪作。都是政府多措並舉的調控手段。
而對於普通種植戶來說,適度調整結構種植經濟作物或放平心態,可能最為重要。不行,就外出打工去!
陶陶然觀察
糧食是農民最關心的話題,價格到底能不能漲?漲多少?說實話,小編也希望糧食價格能夠大漲,但糧食價格輕易不能提高!辛苦一年的汗水最後卻落得僅夠溫飽的血汗錢,相信很多農民朋友對此抱怨不已。畢竟忙活了一年的辛苦錢,還不如上班兩個月賺的錢,在這樣懸殊的經濟背景下,相信大家一定期待糧食價格能否提高吧?
1.提高價格真的能提高農民收入嗎?
相信很多人都沒有仔細算過這筆賬,現在大家都在抱怨物價上漲十分嚴重,但僅僅是通過提高價格來提高農民的收入只能是治標不治本。而水稻和小麥的價格增長幅度有限,就算再提高几毛錢的利潤差也不可能讓農民發家致富。想要提高農民的單位收入就要通過技術上的變革解放勞動力。
2.物價上漲幅度和糧食價格緊密相關
本來在農民手中一元多錢的水稻經過加工、包裝等流程流入市場時卻賣出了2-3元的價格甚至更高。不可否認的是經銷商賺取了更多的利潤,但這就是經濟社會的本質,畢竟中間的成品處理也是產生費用的地方。而如果提高糧食的價格,那麼經銷商只能把中間的利潤嫁接到消費者身上,而物價上漲將會導致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3.大面積種植才是根本
想要改變農村種植業的現狀,單單靠政府的調控還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想要提高農民的收入,那就要從種植的品種和方式上下手。努力提高糧食的產業化和商品化,拾起農村剩餘的荒地,採用大規模大面積的種植形式,通過工業上的技術幫助,來提高農民的收入。
雖然這個答案對農民朋友來說並不好,但糧食的價格關乎十幾億人民的生活水平,一旦物價上漲,那麼農民的收入提高也難能達到以前的人民幣購買力,只有通過產業上的佈局和變革才能根本上的解決收入問題。
惠農圈
首先,糧食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東西,關乎國家穩定,畢竟國家還有那麼多貧困人口,提高糧食價格國家會非常謹慎。
那麼對於提高糧食種植補貼還是有可能的,近日網上看到袁隆平院士說國家應該把補貼在石油上的錢來補貼糧食。國家現在非常重視振興農村,提高糧食種植補貼能提高農民種植積極性。
像我們這邊目前種植糧食好像有兩三百每畝的補貼吧,現在糧食種植基本都是機械化,一個家裡種六七百畝,都不會太累,光補貼就有二十來萬了,國家還有農機補貼,每年還評種糧標兵,並頒發獎勵,其實政策還是不錯的。我有親戚就是這樣的,一年工作180天,還有個千畝百萬工程,一次補貼二三十萬,政府獎勵雲南旅遊,比普通打工的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