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走進《朝花夕拾》:真正的魯迅,是有血有肉的存在

《朝花夕拾》是魯迅的一部影響力頗為深遠的散文集,其中共收錄了他的十篇散文。

走進《朝花夕拾》:真正的魯迅,是有血有肉的存在

朝花夕拾

它最初刊載於《莽原》上,名叫《舊事重提》,後改名為《朝花夕拾》。他說“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還不能夠,便是現在心目中的離其和蕪雜,我還不能使他即可幻化,轉成離其和蕪雜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雲時,會在我的眼前一閃爍吧。”

他認為,自己把過去的事放到現在來寫,轉頭望回去時,反而會眼前一亮,產生更深刻的思考。

由於魯迅先生生活在不很太平的亂世時期,每每顛沛流離,改變住所。因而這十篇散文也分別寫作於不同的地方。前兩篇寫於北京寓所,中間三篇寫在流離之中的醫院和木匠房,最後五篇作於廈門大學的圖書館樓上。我們在閱讀之時,可以聯繫相關背景,有針對性的來讀。

品讀前明晰:我們應當如何去讀《朝花夕拾》?

魯迅,生於1881年,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用的筆名。

作為一個作家和民主革命戰士,魯迅及其作品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那麼我們應當如何去品讀魯迅的這部散文集呢?

  1. 在讀魯迅的作品時,切不可作尋常觀。無論是散文還是小說,都應透過表面,去挖掘深層次的意蘊。
  2. 同時,在讀《朝花夕拾》時,也應關注魯迅對生活的熱愛和關懷。如在《範愛農》中,他對於範愛農的同情躍然紙上;在《藤野先生》中,又恰到好處地表達出自己對老師藤野先生的敬愛。這些篇幅都展現了在魯迅的作品裡難以見到的真情。這是魯迅對於自己生命的一種深層次的迴歸。
  3. 再者,在閱讀《朝花夕拾》時,我們必須明瞭當時“愛國志士”們遭到排擠的心境,以及顛沛流離的境遇。把它們與魯迅的文章相聯繫,才能夠較好地聽懂魯迅的心聲。所謂“知人論世”便是這個意思。

散文集《朝花夕拾》,看似只是對過去的追憶與敘述,實質上卻是魯迅精神世界的深刻寫照。在“小引”中他寫到的“紛擾”,與這一歷史時期的“北師大風潮”、三一八慘案和“陳西瀅們的論戰”不無關係。

外在的紛擾轉化為內心的“紛擾”,於是魯迅先生便從內心深處尋找自我的迴歸,尋找一種生命深處的“閒適”,來抵禦紛擾。這應當是魯迅寫《朝花夕拾》的根本原因。

接下來,我們就按照順序走進這十篇散文。

品讀中感悟:文本的每一個角落都流露出真情。

走進《朝花夕拾》:真正的魯迅,是有血有肉的存在

讀魯迅,與魯迅“約個會”

《朝花夕拾》的首篇是《狗貓鼠》。魯迅借追憶自己童年時救下的可愛隱鼠最終慘遭殺害的往事,表達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施暴者的憎恨。先生從小便是愛憎分明的。他在聽說自己的隱鼠被貓吃掉之後,從此便極為仇恨貓,甚至會用飛石打它們。可見他痛恨時便痛恨,絕不留情;但從隱鼠這一面來看,魯迅先生又是極為溫情的,他看到被蛇咬傷的隱鼠之後,不假思索便救下它悉心照料。然而,作者表面上是在“仇貓”,實際上卻是在“仇人”——他想要藉此鞭撻與貓具有類似習性的一類人,如當時社會上的一些“正人君子”、軍閥統治者的幫兇等。

毋庸置疑的是,在《朝花夕拾》乃至魯迅所有的作品中,《阿長與山海經》都是一部藝術水平高且極具重要意義的作品。此文記述了魯迅兒時與保姆阿長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的性格,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之事,充滿了尊敬和感激,表達了

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惦念以及對年幼無知的時光的深切懷念。全文語言平實形象、處處流露著真情,在絲毫不帶造作的敘述中,將讀者帶入到了兒時作者的世界中,令人覺得特別可親。在結尾中,魯迅寫道:“仁厚黑暗的地母啊,願在你的懷裡永安她的魂靈!”魯迅對長媽媽的愛和依賴由此展現得淋漓盡致。但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來自魯迅心靈深處的一種呼喚。他在遭受外界的傷害與種種痛苦之後,渴望像兒時一樣,回到長媽媽溫暖的懷抱裡,永安他的靈魂。

在第三篇《二十四孝圖》中,魯迅的寫作重點在於對“正人君子”以及封建禮教的抨擊。但他並沒有單純運用尖銳的語言,而是別出心裁的將人倫感情融於其中,使之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作者認為,諸如“郭巨埋兒”一類的行為是慘無人道且有悖人倫感情的。他在表達反對意見時,並沒有直截了當,而是拐了個彎:“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父親竟學了郭巨,埋的不正是我嗎?”這句話似乎很幽默,看起來很好笑。但其由彼推此,論證十分嚴密,抨擊了封建禮教的荒謬性。

走進《朝花夕拾》:真正的魯迅,是有血有肉的存在

四季榮枯

《五猖會》和《無常》可放在一起去讀,兩者都與迎神賽會有關。五猖會是長輩十分重要的迎神賽會形式,但在當時的魯迅眼中,看“五猖會”的重要性遠不如作為孩童天真爛漫的情感抒發重要,其中讀起來最為快意舒適的莫過於“我”在船上給父親背了《鑑略》之後的愉悅了。這份愉悅,是我們每個人都能感同身受的。不得不說,

魯迅抒情,著實棋高一著。

如果要講到魯迅深層次的思想,《無常》這一篇是無法忽略的。其內容較為深刻,同時也較為難讀。無常,是中國傳統迎神賽會里的一種鬼,分為死無常和活無常。魯迅認為:“人是大抵自己銜些冤抑的;活的‘正人君子’們只能騙鳥,若問愚民,他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在這裡,魯迅感到他與處於社會底層的“下等人”和“愚民”的處境與命運是相同的。這是他與“正人君子”們論戰時的境遇,因而會感覺十分寬慰而非孤獨。

更讓魯迅嚮往的是,在“無常”面前,無論貧富,無論貴賤他的手裡拿著大算盤,死限到了就得死。“哪怕你,銅牆鐵壁!哪怕你,皇親國戚!……”在魯迅看來,那些“正人君子”高喊著的公平與公正,只能存在於民間的想象之中。在行文中,無常性格的詼諧,豁達,其實也表現了魯迅故鄉浙東人的民性,是一種作者從地方文化傳統中尋求精神支撐的表現。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瑣記》都可以看作是魯迅求學的故事與歷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寫作是魯迅在廈大圖書館完成的,這時候他境遇稍好,因此文章不似之前激憤,甚至多了些愉悅和清閒。在本篇裡,魯迅寫到自己兒時在百草園裡的趣事和在三味書屋上課時的難忘事件,

流露出對兒時純真美好回憶的無限留戀之情。而《瑣記》裡,則詳細記錄了魯迅從南京到日本整個的求學歷程,內容較繁雜。然而,魯迅還是在“情”上著筆甚多,著重講述了“我”和小孩們都喜歡的“衍太太”。在這篇裡,我們可以瞭解到魯迅青年時期的生活經歷和整個社會的狀況,這有助於我們更深入的瞭解魯迅。

《父親的病》這一篇,著實值得細讀,可聯繫魯迅的小說《藥》來讀。這篇寫魯迅的父親治病,家人先後求了幾個名醫,都讓他們去找奇藥,說是要“蘆根和經霜三年的甘蔗,蟋蟀一對,平地木十株,敗鼓皮丸。”大家無奈照做,最終,父親還是病死了。在父親病死時,魯迅卻又被慫恿大叫父親,這成了魯迅先生一生的愧疚。作者的那一聲聲大叫,把整篇文章的諷刺意味推向了高潮,魯迅先生對於父親的愛也在最後一段的敘述中達到高潮。“我現在還聽到那時自己的這聲音,每聽到時,就覺得這卻是我對於父親的最大的錯處。”

這篇故事雖然簡單,但卻飽含了魯迅失去至親的悲痛和對封建迷信的抨擊。

魯迅棄醫從文的原因,凡是讀過魯迅作品的人都知道。而魯迅寫出這個原因就是在名篇《藤野先生》裡。正是在留學日本期間,在老師藤野先生的影響下,他的心境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他認識到,當時只有醫治心靈才能夠救中國。在魯迅看來,藤野先生是最使他感到感激的一個。他對藤野先生是飽含著無限真情的。魯迅寫到:“他的性格,在我的眼裡和心裡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並不為許多人所知道。”

最後一篇是《範愛農》。這篇文章罕見地寫到了作者本人的青年時期的風貌和交朋友時的意氣風發,以及兩人喝酒時的真情流露。“我們醉後談些愚不可及的瘋話,連母親偶然聽到了也發笑。”此外,魯迅對於範愛農的種種描寫也表現了當時大環境之下大多數青年的共同命運,流露出魯迅先生的同情跟悲哀。

品讀後思考:我們要多方面把握,讀懂一個真正的、有血有肉的魯迅


走進《朝花夕拾》:真正的魯迅,是有血有肉的存在

在大多數人看來,魯迅的形象是刻板單一的。他善於運用尖銳直白的諷刺、擅長辛辣地抨擊封建禮教,他是新文化運動的旗手、偉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等等。但這些偉大在無形中卻把魯迅給神化了。光知道這些,對於瞭解魯迅的作品跟魯迅的思想還是遠遠不夠的。

魯迅之所以是魯迅,是因為他首先是一個人。他具有同情心,擁有對民眾的真誠關懷,有常人都有的親情、愛情和友情,有溫情,也有他的悲痛。這,才是真正的、有血有肉的魯迅。

《朝花夕拾》確實帶給了我們一個這樣的魯迅。走進《朝花夕拾》,我們能夠看到一個別樣的魯迅,感受到無限的溫暖與愛。


杜荷語,一枚可鹽可甜的少女。可背起行囊四處行,也可圍爐夜話到天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