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三國演義》裡的人物兩個字名字的人那麼多?

一品司馬騷


《三國演義》作為我國的著名小說,其影響力是非常深遠的,作者羅貫中在書中刻畫了許多鮮活生動的人物,至今仍為後人所熟知和喜愛。讀者們在讀《三國演義》時,可能會發現,書中幾乎所有人物的名字都是兩個字,那麼,有沒有名字是三個字的人呢?

《三國演義》是立足於正史所編寫的,所以其中的人物大多也都是真實的歷史人物。那麼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為什麼幾乎所有的三國人物都是單字名呢?其實,這和著名的篡位之臣、兩漢之間新朝的建立者王莽有關。

元壽二年(前1),漢哀帝去世,大權在握的王莽選定了年僅九歲的漢元帝之孫劉箕子繼位,但王莽認為劉箕子的名字不妥,於是將之改為劉衎。王莽認為“秦以前複名蓋寡,遂禁複名。”複名即雙字名,而王莽認為秦朝以前用雙字名的人很少,便索性禁止雙字名了。

在西漢時期,使用雙字名的比秦朝之前多了不少,比較著名的有“封狼居胥”的名將霍去病、平定“七國之亂”的周亞夫以及締造“昭宣中興”的漢宣帝劉弗陵等等,經過王莽這麼一禁止,不僅僅是當時,連東漢、魏晉時期都很少有雙字名的人物了,直到東晉,才陸續出現王羲之、顧愷之,乃至南北朝時的陳慶之、祖沖之等雙字名。

據《前漢書》記載:“時莽奏令中國不得有二名,因使使者以風單于,宜上書慕化,為一名,漢必加厚賞。單于從之。”

也就是說,他不但在中原推廣單字名,還派遣使者到匈奴,建議單于在匈奴也推廣。當時匈奴勢力微小,於是單于上書稱臣,並把自己的名字“囊知牙斯”改為了單字的“知”以示對王莽的尊重。

鑑於王莽的禁止雙名政策,三國時期的人物大多也都是單字名。在《三國演義》中,存在的雙字名則各自有著不同的原因。而諸葛亮南征孟獲時,出現了南蠻的俄何燒戈、董荼那等少數民族音譯名,不過,南蠻的部落擁有自己的語言,所以筆者此處不把他們當作雙字名人物。

劉備曾經受國舅董承之託,領受了密謀誅殺曹操、興復漢室的“衣帶詔”。而一同計劃此事的人中,就有名叫王子服的大臣。不過,根據《三國志》的記載:“承遂與劉備同謀,未發,會備出征,承更與偏將軍王服、長水校尉種輯、議郎吳碩結謀。”可見,王子服的原名其實是王服,王子服一名應當是羅貫中的謬誤。

和王子服類似的,還有在張繡降而復叛中殺死典韋的胡車兒,此處的“胡”應當是代表少數民族出身的用語,車兒則是少數民族名的音譯。在呂蒙襲殺關羽的過程中,向東吳投降的傅士仁,在史書中也是“士仁字君義,廣陽人也。”可見傅是羅貫中添加的,他本名就叫士仁。

而《三國演義》中沒有記載錯誤,在史書中仍是兩字名的人物,則有蜀漢大臣郭攸之、東漢太傅馬日磾、在劉備剛起兵時給予資助的商人張世平等等。畢竟在東漢建立後,單字名只是一種習慣,而不是一種強制措施。


鄧海春


看了《三國演義》之後,有人注意到問題:為什麼三國時絕大多數人都是單字名?其實不僅是三國,再往前看看,加上東漢、三國這300多年間的人名,幾乎全是一個字,雙字名是極少極少的。《後漢書》、《三國志》中的人名,間或有兩個字的,但這些人,有的是隱士,如龐德公、鄧盧敘;有的是乳名,如劉盆子、鄭小同;有的是以字行世,如黃承彥、苟巨伯。有些三個字的比如諸葛亮,司馬懿,是複姓,僅以名而論也是單字。知識分子、官員、顯要是找不出雙字名的。這真是怪事。

問題出在王莽身上。西漢末年,王莽篡奪了政權。為了鞏固統治,他撿起了董仲舒的“神學目的論”,大搞迷信,大搞復古,以此為核心,還推行了一系列所謂的“新政”,從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從貨幣到地名,無孔不入,也涉及到了人名。 王莽這個人對“名”特別重視,他一上臺,就鬧起了一股改名風。首先把中央各級官名改了,然後是大改地名。今天改了,明天又改回來,弄得人不知所措。後來,甚至將“匈奴”改成“降奴”,“單于”改成“服於”,由此引發了民族戰爭。王莽對姓名更是大下功夫。他對自家的“王”看得特別重,對許多劉姓皇族和有功部下賜姓“王”,以示恩寵。 《漢書·王莽傳》中有這樣的記載:王莽的長孫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靠死爺爺和爹爹,這個王宗是可以當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得了。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讓人畫出了畫像,還刻了銅印三枚,與其舅舅合謀,準備搶班奪權。可水平有限,事情暴露了。雖然是親孫子,但這事也不能輕饒,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殺了。雖然人死了,但“政治權力”也要剝奪,王莽下了這樣一道命令:“宗本名會宗,以製作去二名,今複名會宗。”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門道的。“製作”就是法令,王宗本來名是兩個字,叫“王會宗”,是依法令後改成的“王宗”,現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還叫原來的“王會宗”。從王莽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個問題: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數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孫子的名都是兩個字。二、王莽上臺後,曾經下過“去二名”的“製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規定不準用雙字名。三、人犯罪後,恢復二字名,以示處罰。 《漢書·王莽傳》又有:“匈奴單于,順製作,去二名”之語,意思是說,匈奴單于依順王朝的法令,去掉二字名中的一個字。可見,當時不但有禁止使用雙字名的法令,而且還影響到了匈奴。 由於王莽的法令,從那時起,人們漸漸養成了使用單字名的習慣,後來雖然王莽說話不算了,卻一直也沒有改過來,竟然成為風氣,認為用兩個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

但是這種取名的習慣並不完全是王莽心血來潮,單字名有一個優點就是容易避諱,也就是對於君主和尊長的名諱,必須避免直接說出或寫出,以表尊重。一個字需要避諱,常見的方法是用其他的字代替,缺筆,空字等。但不管是哪種,都會遇到麻煩,比如說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字,民字都需要避諱,於是開國功臣李世勣,也就是民間傳說中的徐茂公就變成了李勣,觀世音菩薩就變成了觀音菩薩,六部中的民部變成了戶部,柳宗元的《捕蛇者說》“觀民風者得焉”也變成了“人風”。如果名字都取一個字,那會減少很多麻煩。這也是王莽這次改制的影響能持續很長時間的原因之一。至於後來慢慢又變成單字名不如雙字名尊貴,那是以後的事情了。


pegasus1


原因是什麼呢,明代之前,人都是姓加名,單姓複姓人基本名都是一個字,複姓的比如諸葛亮,諸葛亮,司馬遷,司馬光,司馬錯,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等等單姓的就更多了!只不過古人除了名還有字,比如諸葛孔明,司馬仲達,曹孟德,劉玄德,關雲長,張翼德,等等!

名是自稱的,字是別人稱呼你的!

別人直呼你的名字就是罵人的舉動!

明代之後朱元璋,改了一個東西就是增加了輩分,一般取名是中間的字是你的輩分,最後一個字是你的名,名還是一個字,比如朱高熾,朱高煦!朱厚照,朱厚熜!朱由檢朱由校等!

秦漢時期一種到明代之前,基本都是如此,姓是一個字,名是一個字!

先秦時期:秦惠文王嬴駟,秦武王嬴蕩,秦昭襄王贏稷,秦孝文王贏柱,秦始皇嬴政!趙惠文王趙何,平原君趙勝,戰國名將廉頗,趙奢,趙括,白起,李牧,屈原,田文,鄒衍,孟軻,孔丘,顏回,曾參,荀況,莊周,韓非,李斯等

漢朝時期,劉邦,趙何,張良,韓信,呂雉,劉盈,樊噲,雍齒,英布,劉啟,劉恆,劉徹,劉詢,王莽,劉秀,馬援!等等!都是如此!


鵬程日誌


名字裡面的“名”和“字”在古代是分開來說的。最早的時候只有名,沒有字,而且限於文化整體水平較低,漢之前的人起名是很隨意的,往往是根據孩子出生的時候有什麼記憶深刻的人或者事或者自然現象甚至是動物來起名的,所以看夏商周三朝的人名都很任性,甚至連天子都不例外。

大約從春秋時期,儒家學派開始在“名”的基礎上加上“字”,一般來說,名是父母起的,而字是由有學問的長輩或者身份名望比較高的人賜予的,一般都叫“賜字”,所以看孔子名丘字仲尼,而他的主要弟子也大都是有名有字,同時期的其他學派倒是不太在乎這個,有的跟著趕潮流,有的也不在乎。

早期來說,名由父母確定,代表了“孝道”,字由師長賜予,代表了“師道”,這也是儒家禮教思想的核心理念。而賜字必然要寄託師長對於這個人的一種期望或者勸誡,自然需要有相當的文化水平,而當時知識完全集中掌握在貴族手裡,所以就形成了社會階級上的區分。當時的統治階級是“王、公、侯、伯、子、男、卿士”掌握著知識和文化,而更下級的“農、工、商”基本都是文盲,所以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王以下的貴族有名有字的現象,王沒有字是因為身份太高,沒人有資格賜字,臣子也不敢給王取字,否則就是“不臣”,下級階級也沒有字甚至沒有名,是由於沒文化。

到了秦末漢初,統治階級的“卿士”地位下降,形成了我們現在經常聽到的“士農工商”的社會基礎階層,但是也代表了文化知識的擴散。所以“名字”也就逐漸的在更多的群體中出現了。但仍然僅限於有一定文化水平和身份比較尊貴的群體才會有“字”,這一時期取字也有一個字的也有兩個字的。例如劉邦,實際上名“季”、字“邦”,項羽名“籍”字“羽”。而取字的人選範圍也不一定是必須要師長,自家的長輩也行,甚至自己取字也行。而且依然沿襲了最上層和最下層沒有“字”的格局,皇帝裡面只有開國皇帝可能有“字”例如劉邦,還有後面明代的朱元璋,名字全都是是老丈人給起的,名“元璋”字“重瑞”。

而到了東漢末年,由於儒學的獨大,有名有字逐漸成為一種上層階級的共同習俗,而且還衍生出了“一字名為貴,重字名為賤”的現象。在大家族裡,只有嫡系子侄或者身份較高的才取一字名,而身份低下的庶出子侄會取兩字名,嫡系必然會有字,而庶出的可能有字,也可能沒有。而且在稱呼上也有講究,一般自稱用名,以示謙虛,比如劉備曹操自稱的話都是“備如何如何,操如何如何”;稱呼別人用字,以示尊敬,例如曹操和劉備說話都是“玄德公如何如何,孟德公如何如何”。所以《三國演義》包括《三國志》裡濃墨重彩的人物以及能夠列傳的人物基本都是一字名加兩字字的名字結構。


能與狂言



孫權,字仲謀

三國時代總人口只有800萬,還沒有現在一個大城市的人多,更遠不如今天一個大姓如張王李劉人多,重名的概率比較低,名字用一個單字通常能解決問題。今天肯定不行了,所以連四個字的姓名都用上了。如王偉,張偉,王剛什麼的,動輒全國有十幾萬,太嚇人。

再者,古人採用名+字的固定組合,通常名為單字,字為雙字:如曹操,字孟德。並且名和字還是相互關聯和解釋的關係。張遼張文遠,文丑文不俊,法正法孝直,諸葛亮諸葛孔明等等。有身份有雅興的還會起個號,況且熟悉的人之間,同鄉、同族、同學、同僚,都會相互稱字,名的使用頻率反而不高,所以即使重名也不會太尷尬。

最後,單字名可能還隱隱含有簡潔易記、比較尊崇的意思,越少越稀缺的越珍貴。這個很容易理解,比如手機號、車牌號、門牌號、工牌號甚至QQ號等,是不是越簡潔越好?不然中國歷史上大部分皇帝,也不會都選單字名,甚至特意去改,比如趙光義就改為趙炅。


司馬砸光


說起《三國演義》中的人姓名大都是兩個字。這其實要從中國古代的禮文化說起,中國從重視禮儀的西周開始,就形成了姓加一個單字的習俗,只有一些底層的百姓例外。

到了西漢末期,王莽篡漢後再次規範人們起名由姓加單字為名,字可以起兩個字。

這種姓名文化一直延續到元朝,遊牧民族成為統治者後,數千年的華夏文化被割裂後,才不再講究姓名為兩個字。

所以,何止是三國演義姓名多為兩個字?宋之前基本都是兩個字的姓名,貴族階層還都有字,作為名的補充。



白亦詩部落


古人一般以“姓+名+字”起名,如曹操姓曹名操字孟德,劉備姓劉名備字玄德等,今人是把名和字合二為一,單起名字而已。


亞馬孫蝴蝶


不看這問答還沒注意過人名兩個字居多,看完才發現真是如此。其實除了十幾個主要人物也許真有其人,其實大多數都是塑造的,因為主要人物的名字大多兩個字,所以次要人物他也習慣性的編成兩個字。如果不問。可能大多數讀者都沒注意這一點。


用戶6660590380


古人的名字,有名,有字。


無可而感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以及後來的皇帝基本上都是兩個字的名字,所以上行下效形成了一個“優良傳統”。有人認為與王莽也有關。據說王莽甚至把兩個字的名字規定為合法公民的專利,犯了罪的公民要恢復三個字以上的名字。當然這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兩漢這種傳統影響至三國及至唐朝李世民稱帝以前。由於李世民是三個字的名字,後來以三個字命名的人才多了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