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蘇南小城名不見經傳,卻創造著明亮世界,或與你我息息相關


週末帶著閨女來丹陽配眼鏡,意外撞見了中國眼鏡博物館。趁著等待驗光的閒暇,迅速逛了一遍。全國以眼鏡為主題的博物館少有聽聞,而丹陽本身是個小地方,為何要專門給眼鏡做一個高大上的博物館呢?

原來丹陽雖小,卻是世界最大規模的鏡片生產基地。近年發佈的“中國·丹陽眼鏡指數”顯示,年產光學鏡片和玻璃鏡片4億副,佔世界總產量的一半。常駐人口不足百萬的丹陽市參與眼鏡相關的生產及服務、售賣企業有2000家,相關從業人員6萬。名副其實的眼鏡之城。

眼鏡為丹陽帶來巨大利益,幾乎成了丹陽標籤。如今,眼鏡產業知識產權維護中心和國家級眼鏡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都進駐丹陽,作為經濟文化地標和發展里程碑,很有必要修一座眼鏡博物館來科普下具有當地特色的眼鏡文化。


眼鏡博物館設在眼鏡城5樓,全名:“中國眼鏡博物館”,看得出當仁不讓地行業先鋒氣勢。在丹陽還有一句膾炙人口的廣告語:“戴丹陽眼鏡,看美麗中國”。21世紀,學習壓力大,整天趴在電腦前工作的人越來越多,國民整體視力下降得厲害,眼鏡成了伴隨一生的掛件。而眼鏡本身又有著怎樣的前世今生?

中國人對光學鏡片的應用可以追溯到東漢末年,可是眼鏡的雛形從宋代才出現。古代沒有電燈,燭光下讀書傷眼睛。而且隨著年齡增長,人的視力必然下降,祖先們也發現了通過水晶改變視覺效果,然而在配鏡技術和玻璃打磨技術傳入中國之前,眼鏡還是奢侈品,無法普及。

明朝人畫的《南都繁會景物圖卷》中出現了最早的戴眼鏡人,他在在街上觀看雜耍把戲。這副眼鏡即沒有掛在耳朵上的兩條腿,也沒有絲線鏈接繫於腦後,只是一副最簡單的夾鼻鏡。

到了清代,眼鏡雖不那麼稀罕,但使用者多是一些讀書的文雅人,所以被貼上了“世間雅物”標籤。

史料記載雍正皇帝有35副眼鏡。因為勤政,雍正帝不到45歲視力已經很差。為提高辦公效率,造辦處為雍正帝專門製作了各式眼鏡。雍正帝將這些眼鏡隨處安放,每到一處隨手可取……

眼鏡盒

石頭眼鏡

西方配鏡技術在鴉片戰爭後傳入中國,首先是英國人“約翰·高德”在上海開設高德洋行,專營機磨檢光眼鏡。之後又有明晶洋行、雷茂頓洋行等。

20世紀初,在高德洋行工作的中國工人另起爐灶,籌資開設了“中國精益眼鏡公司”,至此打破了洋人對眼鏡行業的壟斷,跟著驗光配鏡技術開始不斷提高。精益眼鏡公司現在已是百年企業,最有名的一則廣告是孫中山先生在店裡配鏡之後留下的一幅“精益求精”字。

玻璃鏡片代替了昂貴水晶石,玻璃工業的發展帶動眼鏡行業成本急劇下降,工藝更簡潔,普通人終於能配戴起眼鏡。然而即便是21世紀,眼鏡還會給人留下“文雅”的印象,一副做工精良的眼鏡仍然用來判斷其擁有者得品味與格調。


博物館最後一個部分描述了丹陽眼鏡產業從小作坊到社隊鄉鎮企業,再到合資企業接軌國際,一路走了40年。源於美國品牌海昌隱形眼鏡有限公司1995年在上海設立總部後,把產業基地分別設於丹陽及臺灣,如今已成長為全球第2隱形眼鏡商。另有法國眼鏡企業和丹陽數家企業合資,發展規模也在迅速擴大……

儘管類似“企業博物館”,也從中汲取很多冷門知識,聲光電影營造出的敘事氛圍讓人記憶深刻。

丹陽如今的眼鏡產業形成了能夠參與全球競爭的產業集群優勢。2016年,隨著這座眼鏡博物館的落成,標誌著丹陽又開啟了一段眼鏡文化新紀元。前瞻後望,左顧右盼,當你透過清亮的鏡片看繁華多彩世界時,請記住蘇南鎮江丹陽這座低調的小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