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復讀的高三考生大多數成績都不甚理想?

80後65296231


●基礎太差

有些學生的基礎很差,即使是選擇復讀一年,可能學習成績也並沒有太多的起色。一些學生從初中升入高中以後,沒有及時的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導致自己的學習跟不上任課教師的節奏,最終使得自己的整個高中期間學習都是一塌糊塗;有的學生進入高中以後沉迷於網絡遊戲,經常逃課出去上網,本來高中階段的學習就很緊張,如果這樣放鬆的話,肯定是會影響高中生的學習成績的;還有的高中生在進入高中以後開始慢慢的談戀愛,雖然談戀愛與學習之間並沒有太大的關聯,但是如果因為談戀愛而分心的話,肯定是會影響到學校的學習成績的。這些高中生在高中期間因為種種原因而使自己的學習成績很差,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他們的基礎太差了,即使是複習一年可能也跟不上老師們的節奏。



●思維懈怠

有的學生已經考上了大學,但是因為種種的原因選擇回去復讀,這個時候他們的思想可能會產生一些懈怠心理,因為覺得自己之前考上了大學,再復讀一年的話,肯定是能夠輕輕鬆鬆考上大學的。說不知高三的學習是需要有一種緊張的學習思維的,如果這樣在心理上放鬆警惕的話,學習成績肯定是提不上去的。


●沒有調整學習方法

有的人沒有考上自己理想大學以後選擇回到高中繼續復讀一年,希望能夠考上一所更好的大學,但是他們在復讀的時候沒有進行反思,考慮一下自己為什麼沒有考上大學。很多學生考不上大學,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學習效率太低了,或者是他們的學習方法不太好,在復讀的時候如果沒有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的化學效果肯定也不太好,最終導致他們復讀一年的成績還不如前一年。


饕餮視聽


有的復讀生成績還是不錯的,有的就不大理想了。開學初,我遇到一個女孩,她去年就是復讀生,今年又來複讀了。她見到我,在辦公室裡就哭了,她說,挺傷心,又沒考上。說她今年復讀交了10000多,學校不收她,如果如果她走單招,學校就退還她6000。

1、基礎太差,聽不懂

去年,我就教她。開學之處,我很快就注意到她,因為她上課根本就不聽,我問她原因。她回答說聽不懂。我說,你可以告訴班主任,經他允許後,你可以晚自習來問我問題。她來了幾次,就不來了。原因很簡單,還是聽不懂,並且她問的問題,都很表面,甚至沒有高一小孩理解的深刻。用的資料是衡水中學的,而我們考的內容卻是江蘇省的。

在課堂上,我就默認了她的行為,不過她考的還不錯,也不知道什麼原因。不過其它各科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學校領導也是她的任課教師,也意識到她考不上本科,為了她的成長,就希望讓她能走單招,就採用了上面的收費標準了。

2、沒了那股勁頭了

通常情況下,學生如果覺得考的不錯,在暑假時,就放鬆下來。當發現滑檔了的時候,又不得不又打起精神。被迫地選擇去哪裡複習。可是,那股學習的勁頭,就不是那麼足了。

去年有一個復讀生,在他還是新生時,語文還算突出,高考120多分。可復讀時,只能達到普通新生的水平了。他說選擇題部分他從來就沒錯過,可現這部分得分情況也就馬馬虎虎了。最後他總結為,可能暑假都忘光了,感覺沒了。

如果從剛開始,學生就發現自己高考沒有考好,一早就主動地選擇復讀,可能這股氣就會一直存在著。也許上面的情況,就會得到改觀。

3、不願意改變

復讀的好處就是,一般學生的知識結構會更加完善了,知識的應用也會更加熟練。

知識變得厚實的了,可是自己學習方法並沒有多大改變,甚至會出現新的狀況困擾著他們。具體表現為,1、在一輪複習時,有的復讀生會覺得,老師講得太慢了,就不聽課了。一輪抓不住課堂,知識框架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建立,不利於後期學生成績的提高。

2、沒有反思習慣的學生,還是不進行反思;喜歡做新題的同學,仍然喜歡過早的刷題 ——各大市的模擬題。喜歡背誦單詞,不注重寫作和閱讀的同學還是隻做語法題,和完形填空。我在高考前,檢查復讀班的28套,能做完閱讀理解的學生不多,更不用說寫作了。

總之,復讀生有的東西是很難改變的,不過只有老師能夠指出學生的不足,學生才有可能改變,變或不變完全在學生自己。很多時候老師只能盡力,有時學生會改變了,我們老師會很高興,但有時候學生不願意改變,我們也沒有辦法,畢竟他們已經成年了。

還有,孩子的成績還是能提高的,在江蘇高考,只有語數外計分數,他們能提高分數在30-48分左右。


江蘇考英語


這要看在什麼樣的學校。在毛坦廠中學、在衡水中學就不一樣了,復讀的考生大多都能達到自己的理想的成績,滿意而歸。因為這些學校會讓學生把勤奮發揮到極致。而其它的普通高中不像毛坦廠中學等那樣管理嚴苛,學生復讀一年,成績仍不理想的就多一些。


復讀的高三學生絕大多是當年沒有上線的。或者由於有弱科,或者由於基礎較差,萬般無奈下才來複習,所以他們沒有多少自信,複習過程中對老師的依賴性較強一些,主動歸納總結的習慣不太好,所以提分比較慢。

複習生對自己的要求不是很高。在複習的學生當中,有相當一部分只求考個二本,最好超出二本分數線50分左右就好,這樣好選報學校,所以他們對自己要求並不高。

雖然復讀生對自己沒有過高的奢望,但他們的壓力比應屆學生大的多,因為幾乎所有的復讀生都想在高四考上自己比較理想的學校,不想給自己再留退路,所以考試的時候壓力比較大,容易緊張,發揮失常也是時有的事。

復讀生比起應屆生特別容易倦怠。要把前面複習過的這是考點、內容再過一遍,尤其是總結的一些答題技巧等讓他們味同嚼蠟,沒有新鮮感,所以在答題的細節問題上,反而不太關注,容易失分。

每年的試題從結構及考點考察上都會有一些微調,適應不了變化,審題不嚴,也容易失分。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基礎和天分決定了他們的成績。基礎好的,基本上當年就考上了,誰還願意回來辛辛苦苦的複習呢?


格超梅上


高三學生高考之後成績不理想,進行復讀往往呢,第二年考了,成績還不如第一年呢,這是一個常的現象,好像大部分復讀學校都是這樣吧?

我覺得有以下2條原因?

1、心理壓力大。

2、用原來沒有效率的學習方法,再讀一年,能有什麼效果呢?

第一、復讀的學生心理壓力比較大,這個壓力一般都是自己給自己加的,老是覺得別人用異樣的眼光來看自己。

怎麼去解脫復讀的心理壓力呢?高考是以成績論英雄的,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自己學習好了,就是成功。曾國藩讀書還特別慢,但是他可厲害呀!很多人在研究他是怎麼成功的。

在大學就讀時,有一位同宿舍的同學就是浙江來的復讀學生,他挺好的啦,我們沒有拿什麼眼光來看待復讀,他現在在西安交大做一個教授,很厲害的一個教授,課題很前沿,發了很多有影響力的論文,是研究生導師和博士生導師,很年輕,兩年就做上了。

第二、用錯誤的方法繼續學習,沒有效率的學習方法再學習一年,還是沒效果,何況這一年裡面還是有巨大心理壓力的。使用原來的學習方法考刷題,寫作業,沒有注重課本,沒有做到概念脫口而出,沒有做到將概念切入到題目中。

我一直在說,多難的題目,都是幾個簡單知識點組合起來的。概念脫口而出和邏輯特別重要。

我帶過幾個復讀生,就是練到基本概念脫口而出,最後考到很好的大學。


梁說高考


我是三番麻麻,一個混跡教培行業快十年的老兵,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關於高三複習這個話題,每年都是會被很多家長和老師關注。

丫頭之前接觸的學生中,有高三複習考上名校的,也有複習一年還不如之前的。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很多學生復讀前沒有對自己進行深入的分析,只是迫於形式和壓力選擇了復讀這一條路。關於什麼學生適合復讀,並且復讀成績可以提高,丫頭在這裡會給大家一一說明。

1.應屆高三的學習態度,或者高中整個的學習態度。

如果孩子是吊兒郎當心思不在學習上的類型,那麼我們就要分析他是對學習沒有興趣,還是隻是單純的貪玩。

如果孩子是貪玩所以沒有學好,那麼參考孩子的中考成績,中考成績相對比較好的話,那就說明孩子具有學習的能力,只是高中階段心思沒有放在學習上,那麼我們只需要和孩子溝通好目標,達成一致後認真配合孩子,該補習的補習,該刷題的刷題,孩子的成績會有質的進步。如果初中成績也不是很理想,那麼久反應出孩子的學習能力有問題,這種情況復讀一年效果也不會很明顯,反而會給孩子很大的壓力。

而如果是對學習本身沒有興趣,這種情況是需要分類判斷的,一直以來就沒有興趣,家長和老師可以考慮不要復讀,復讀也不會很好。如果是對某一科沒有興趣,那麼就可以找一個趣味性的老師,深入淺出的點播孩子,這樣複習還是會出效果的。

2.考試心態。

孩子如果容易壓力大,考試焦慮緊張,那麼不建議復讀,復讀會造成更大的問題。

如果是本次考試發揮失常,那麼可以搏一搏比例五五開。

3.學習基礎。

基礎好的孩子,相對提升空間就比較小了,如果是和目標學校相差分數較小,那麼可以考慮復讀,可以衝刺名校。但這種學生就需要充分認識到自己的短板在哪裡,針對性的解決,盲目的題海戰不再有效果。

如果是基礎較差但聰明的孩子,那麼復讀會是一個機會,大幅度提升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


4.孩子的意願。

學生本人是否願意突破自己,如果願意,他會搏一搏,如果沒有,那麼會混完這一年,浪費時間。

大概就是這幾個方面,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三番麻麻


如果從整體來看,高三複習生的成績和應屆生比起來,恐怕不一定能超過應屆生。

應屆生盡力而為,學的比較好比較輕鬆,關鍵是沒有太多的精神負擔,沒有復讀的壓力,在這個方面已經勝出復讀生一籌。

復讀生或多或少,總有一些壓力。自己的同學都是比自己年輕的同齡人,都是第1次參加高考。這本身就給複習生帶來了壓力。第2次參加高考總想取得好的成績,但是不一定都能如願。

可以說複習生是帶著負擔上陣的。

當然極個別複習生也沒有什麼心理負擔,只是為了選擇自己心儀的學校,喜歡的專業,選擇了復讀,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放下包袱,大展宏圖,輕輕鬆鬆上考場,快快樂樂上名校,超越別人也超越自己。



向山舉目


你的結論從何而來?簡直胡說八道。

學習是一件熟能生巧的事,多學一年比少學一年肯定是有區別的。好與不好都是和自己比,通過復讀一年長几十甚至一百多分的學生比比皆是。當然也有復讀一年沒有什麼起色,甚至極少數人還下降的,這一方面是個人的悟性和態度問題,另一個方面也因為再提升一個高度時,題目的靈活運用能力要求更高。

一般來講,主動要求復讀的,動力十足,知道自己問題所在,復讀一年效果鬥不錯。但因為掉檔而不得不復讀的,沒動力就差了很多,所以不要一概而論。


麥田裡的守望者999


成績理想的,被名校錄取了。自己的願望符合統考的實際了,才能心安理得,沒有苦惱。


五侃六哇


本來就是學渣渣,復讀一年又能咋樣?


用戶8117225754996


高考題目越來越靈活,復讀刷題不再起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