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能評上高級職稱的中小學教師一般都是多大年齡?

晚風58058


按規定中小學一級教師任職滿五年就可參評中小學高級教師,從最理想來算,三十二三歲就有可能評上高級職稱。現實並非如此,很少有人在三十二三歲就評上高級教師,一是受單位名額限制,二是自己的條件是否是出類拔萃都有影響,大多優秀年青教師評上高級職稱時也該年近四十了,很多學校的老師臨近退休也沒機會,這也是大多老師詬病職稱的重要原因,所以中小學教師職稱問題應從頂層進行重新設計,使之更科學更合理已迫在眉睫!


老九老趙


年到這個答案我來說一下我的看法和經歷。

我85年,屬牛,2009年畢業於一所普通二本師範院校,畢業後回到高中母校任教,2010年12月份直接認定為中教二級教師(後來過渡為中小學二級教師),然後2018年12月份在進行第四次中級職評的時候終於通過,也就是說我現在算是一個準一級教師,因為還沒有換證書。今年我已經34歲。

這個年紀在我們學校裡評上中級職稱屬於正常偏早,不是我自己多優秀,主要有相當部分的運氣成分,今年職評指標大量增加。但即便這樣,按照規定,六年後我可以參評高級職稱,如果到時候第一年就順利評上高級,但到時候我應該就也已經四十了!

當然,在我周圍確實有更加順利的,比如我一個同事跟我一起工作,比我還小兩歲,今年32歲,但他評上中級已經三年,他要是順利的話大概35歲就可以評上高級。

但也有一些老教師現在已經四十多歲了還是初級職稱。所以,這個問題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我是李說九道,關注教育,關注成長,歡迎關注我給我留言討論!


李說九道


我們學校晉高級平均年齡37歲,我是2013年晉高級,當時小學剛實施晉高級政策,之前,小學沒有晉高級指標,許多教師晉了小高之後,也就是現在的中級職稱,就破罐子破摔,抱著船到碼頭車到站的思想,而一旦有了新政策,小學也可以晉高級職稱後,慌了手腳,後悔不已。


我也算在我們單位是第一個晉高級職稱的,在單位畢竟參加工作二十多年,教學經驗比較豐富,工作比較積極,上級組織得各類活動也經常參加。2009年,經過層層選拔,獲得了“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優質課、論文、課題有機會我都參加。

想想那些年自己也很有毅力,給學生堅持寫教育日記,每天一篇,堅持了三年,直至把學生送畢業,每天從未間斷過。學生受益了,幫助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也提高了自己的業務素質,豐富了教學經驗,積累了大量教學案例,成為我教學生涯中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在小學晉高級指標很少,我晉得那幾年每年一個,這兩年崗位設置改革,增加比例,名額二至三名,又激發了老師的工作熱情。一窩蜂地報名參加優質課,強烈要求申請綜合獎,開展課題研究,全力以赴為晉級創造條件。但名額有限,總是隻有一兩個教師如願以償,大部分教師做做綠葉當陪襯。


不管年齡有多大,有機會大家都應該去嘗試嘗試,平時多參加各類活動,珍惜機會,不要等需要時再去努力,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努力正當時,永遠不放棄。


教育採擷


這個晉升高級職稱跟很多條件相關。

一,學歷的高低決定職稱的起點。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一般情況下,全日制博士畢業的人加入教師行業,實習期一滿就可以定級為副高。博士畢業大多三十歲左右。全日制碩士畢業的人一滿實習期可以定級為中教一級,履職滿五年後可以晉升高級,一般在三十二三歲。本科畢業的實習期滿後定級中教二級,每履職五年理論上可以晉升一級,工作十年後,順利的話可以晉升高級。本人本科畢業,五年前晉升一級,因為班主任經歷不夠,沒能順利晉升高級。和我一起工作有班主任經歷的同事,明年就可以晉升高級,他們年齡大多也在三十三四歲。專科學歷的大多實習期滿後,定級中教三級,他們想要晉升高級需要的時間相對就較長。很多人可能真要四五十歲才能晉升高級。

二,當地政策也影響高級職稱的評定。

有些省份要求晉高級的老師要在一定等級雜誌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有的省份要求晉高級的老師要有一定年限的班主任經歷,比如雲南就要求至少有五年班主任經歷,有的省份要求要有鄉村支教經歷。因為政策是在不斷變化的,有部分老師可能就不符合當時政策的要求,沒有順利晉升高級職稱。

三,學校高級職稱的數量也影響高級職稱的評定。

公立學校編制是有規定的,高級職稱的數量按照學校等次,教師總人數等來確定,有些老牌學校,高級教師非常多,年輕老師想要晉高級就非常困難,一拖十幾年也是有的。





文三


我是在40歲評上高級教師的,這主要得益於那時候我們學校還有很多高級教師名額!當年我還一起評到了學科帶頭人。那時候還比較好說,只要達到了那嚴苛的條件就可以了!(評高級教師的條件,請大家參閱我前面的文章。裡面列舉的非常詳細)

正是因為高級教師職稱評選條件非常高,所以我要求徒弟們平時就要對照條件,努力積攢,免得到了評職稱的時候拿不出東西來!結果我的徒弟在35歲就評上了高級教師職稱。順帶著還評上了區學科帶頭人!(二者的評比條件差不多)

等到了今年,學校的高級教師職稱名額即將用盡,變成每年只有一個名額了!於是競爭異常激烈!即使你夠高級教師職稱評比資格了,也要與其他更優秀教師PK,然後勝出者才能申報!

這還是一切都在公開、公正、公平的情況下。

如果要像某些地區搞暗箱操作、搞小動作!老實的教師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了!

希望職稱制度能夠改革一下不合理的地方,使其真正能夠起到激勵教師的作用!


姑蘇講堂


我52歲了還是中級職稱,而且按照現行的評職政策到退休都別想進高級職稱!各種榮譽證件,對於一個工作在山區偏遠學校的教師來說,簡直比登天還難。雖然年年考試成績名列前茅,但評職不看教學成績,像什麼優秀班主任、先進工作者才算,一個農村小教師,永遠別想得到。唉,不想了,健康才是第一!


大河大浪


這不關年齡的事,是指標的事。但能評上高級職稱的中小學教師一般都是多大年齡呢?我40多歲時才評上的,與我同時評上的還有一位樂老師,他事實上剛退休,但因評的崗位是前一年(他59歲時)的指標,所以他也有資格參評,其它老師也基本沒意見——大家都打分競爭。他這邊一評上,接著就可以空出崗位(退休了)。

如果沒有空崗,學校不能有老師參加評聘。空崗一般是已評上了的高級老師調走或退休(2008-2011三年我縣有單列,相當於提前空出位置)。

縱觀我校這十年來的高級職稱評聘情況,2008年前評聘分開,可以先交材料到市評高級教師資格證,然後有資格證的老師要等到學校有空崗才參加校有聘。

2002年前縣局根據校人數定指標,剛開始是分教研組定,即如:化學有崗位,只能化學老師去競聘。而從2008年後,只要學校有空崗,有高級資格證的老師都可以打分參評——但多數老師估摸著自己分數太低,一般都會棄權——目前還有兩名這樣的老師,高級資格證是2008年前拿到的,但一直沒評上。

我特別查了一下,我校最早的是35歲時評上的,最晚的59,也有一輩子也評不上的,如我校2019年3月將退休的一女老師。


種金易


今天中午值班的時候和一位還沒有晉升中級的老師,開始討論關於職稱的問題的時候。稍微分析了一下數字,和各位交流一下。

單位有86人,其中三人是副高級老師,這三人,一位是校長,一位園長,另外一位是年齡比較大的女老師,她的老公是另外單位校長。

接著我們有33人是中級老師,能夠晉升副高級的,也就是說在三年之內所有的人都夠資格了。也就是指三年之後,如果一年給一個名額的話,按照現在的老師保有量來講,也就是這30個人有資格進行副高。但實際上大多數人,退休之前是百分百的,基本上中級職稱

我們再來分析一下,還有50個初級的老師,去年我們學校給的是三個名額,今年估計給的更少,也就是指這50個人如果全部進行中級的話,大約需要20年,為什麼說需要20年了?因為中級是有比例了,到了一定比例之後就不跟你玩兒了。說這50個人按照現在保有量來講,有的人退休之後也晉不上中級。這個數字也就變成了一種必須,也就是指這50個人肯定有人在最後退休的時候百分百的進不上中級。

最後在回答問題上面也就是進行高級的老師,年齡大約在多大?我們這邊最年輕的應當是,40歲晉上了高級教師。

當我們看到一種制度,對於一些人是百分百的實現不了的時候,能覺得這個制度對人很有吸引力嗎?

沒有數字,可能每個人都有僥倖心理,有了數字之後,你就知道現實到底是什麼情況。


義誠老師


我們學校有一位33歲的老師就評上了中學高級職稱,她從參加工作就任教初中英語,每年的英語成績在片區都是名列前茅,她的父母也是老師,深懂得評職稱的道理,從她參加工作起,她父母就在為她評職稱做準備,幫她發表論文,在她轉正定級後,過了4年時間,學校裡有兩個中級職稱指標,她的年度考核綜合評價分居第2位,順理成章的評上了中級職稱。

在此後的5年中,她父母幫助她研究課題,有一個市級普教課題已順利結題,剛好這一年,她有資格評高級職稱,而她的年度考核綜合評價分又居於第2名,但高級職稱指標只有一個。由於年度考核綜合評價分排在第一位的老師沒有進行課題研究,在學校資格審查中未予通過,學校又推薦了她去申報高級職稱,目前她是高級5檔。在評職稱的過程中,這位老師是幸運的,都是到年限就評,像這樣的老師在教師隊伍中少得可憐,不得不令人羨慕。

正常情況下,中小學老師評上高級職稱的年齡在45歲左右。如果老師的年齡超過了45歲,要想評上高級職稱很困難,一是因為高級職稱的指標有限,有很多學校幾年都沒有一個高級職稱名額,有些老師都放棄了評高級職稱的想法;二是因為45歲以上的老師的精力不如年輕老師旺盛,受學生的喜歡程度也沒有年輕老師那樣高,教育教學業績也不佔優勢,心態也不如年輕老師那樣好,要想評上高級職稱的確不容易。

有一部分老師到退休的時候都沒有評上職稱,我們學校有兩位老師,在退休的時候還是初級職稱,很多人都認為這兩位老師的教育生涯是灰暗的,他們退休後也沒有加入教師退休協會,始終感覺到沒有評上職稱是最大的遺憾。

沒有評上職稱並不能說明他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沒有努力,而是受到名額和條件的限制,評上高級職稱的老師並不一定就比沒有評上高級職稱的老師優秀,因為評職稱的過程中還有機遇問題。但總體來說,評職稱是要靠自己的不斷努力,抱怨和等待是永遠評不上職稱的。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73235836832504938"} --}

Lance課堂


能評上高級職稱的中小學教師一般都在35歲以上。大部分應該在45歲左右。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年限的限制。現在到中學任教的一般需要本科學歷,本科畢業如果順風順水,考取特崗教師,要有一年的見習期,見習期滿一年自動晉升為中小學二級。如果是專科學歷到小學任教,滿一年自動晉升為中小學三級。這時候一般也就二十三四歲,然後中二到中一需要5年,中一到副高又需要6年。這是一切都順利的情況下,評到副高也就35歲左右了。職稱評審年限的制約,決定了30歲以前是不可能評高級的。

可實際情況怎麼樣呢?我周圍35歲左右能評上高級職稱的老師寥寥無幾?為何?指標的限制。

每年中一職稱一個學校最多不過三個指標。學校有自己的標準,任職年限了、榮譽證書了、教沒教畢業班了,擔任班主任與否,都成了積分的標準。硬性條件必須達到,還要通過面試,就是講課。兩者都達到要求了,就過關了。所以,中二到中一就比較難了。順利的可能到年限就評上了,不順利的可能40多也評不上。

高級職稱更難,指標少之又少,以我們學校為例,一年能有一個指標就算不錯了。在編的副高職稱人員基本飽和,沒有退休的,那單位就不可能有指標,等有副高級職稱的老師退休了,會給單位分一個,你想想有多少人望眼欲穿,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所以40多歲能評上副高已經很不錯了。

目前,中小學正高職稱評定剛剛啟動。2018年全國各省中小學正高職稱指標人數總共3604人。

對於那些業務能力強,有特殊的貢獻的老師,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對於年輕人來說更是一種激勵。積極準備,努力爭取吧!說不定下一個正高級就是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