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牛!海宁两个村庄获国家森林乡村称号

日前,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的通知》(林生发〔2019〕126号)文件,国家林草局认定了第一批3947个国家森林乡村,其中浙江249个,我市尖山新区(黄湾镇)钱江村和袁花镇梨园村两个村榜上有名。

据了解,开展国家森林乡村建设是示范带动乡村绿化美化,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措施。国家森林乡村评选包括乡村自然生态风貌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森林绿地建设、森林质量效益、乡村绿化管护、乡村生态文化等6大一级指标,下设25项二级评选指标。

此次入选的尖山新区(黄湾镇)钱江村拥有5700多亩国家生态公益林,3000多亩生态果园;村域内密布六平申河道、上塘河等市镇村三级河道及坐落于各自然村落的池塘等水系;12多公里的沿山道路绿荫葱葱。

牛!海宁两个村庄获国家森林乡村称号
牛!海宁两个村庄获国家森林乡村称号

尖山新区(黄湾镇)

近年来,钱江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建设,推进美化、绿化、亮化等工作,实现了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河道洁化、村庄绿化、污水净化、环境美化,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范、措施到位;生态保护村规民约、生态环保管理规章制度上墙并有效执行,先后获得浙江省“兴林富民示范村”“省级绿化示范村”“省级卫生村”“森林村庄”等荣誉。

袁花镇梨园村自全省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一直按照美丽乡村“四边三化”要求,全面开展村庄、道路、河道的洁化、绿化、美化工作。该村发动以家庭为单位的自我洁化绿化行动,房前屋后进行桃李柿枣等果树栽种,利用村庄内的边角空间安插绿化小公园;在连村公路,选择水杉、香樟、杜英、黄山栾树,配以桂花、紫薇等中型乔木,底层配以红叶石楠、金边黄杨等进行搭配绿化;河道上结合清淤工程,开展生态综合整治,以水杉、杨柳等乔木配以紫薇、棕榈树、美人蕉为点缀,建设河岸生态绿带,河面养殖铜钱草、狐尾草等水生植物。同时,在产业发展上,大力发展林果业态,梨园种植面积约3500亩,实现了绿化环境与农民致富双丰收。

牛!海宁两个村庄获国家森林乡村称号牛!海宁两个村庄获国家森林乡村称号

袁花镇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采取有效措施深入推进森林乡村建设和乡村绿化美化,在提升村容村貌的同时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出积极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