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城裡買房”和“農村蓋房”,多年後誰過得更舒坦呢?希望過來人解答?

老張談三農


這個只能是個人的觀點。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既然要回答你的問題,那我就談一下我個人的想法。我是打心眼裡不願意住在城裡的農村人,就是因為有了這個思想,錯過了10年前在縣城買房子的機會。如果那時買了2000多一個平方,現在的房子已經漲到5000多了,單單按照投資的話,那是有的賺。不知道為什麼,從年輕的時候到現在中年了就是不喜歡城市。討厭城市的擁堵,嘈雜,人際關係單一。我的一個同學在縣城買了房子,住了8年,和對門的鄰居居然很少有來往。下班回來之後,進了家門就是把門反鎖待在房間裡。休息時間也只是到公園裡面看看跳廣場舞的,遛遛彎什麼的,他說有時候感覺真的好無聊。而住在農村環境就大不一樣,不過前提是將來養老要有錢。農村裡面過著田園生活,像我們老家自己都有田地的,種點莊稼種點菜,養點雞鴨鵝什麼的,閒暇時候邀三五老友到農家小院把酒話桑麻,倒也自在。還有一個現在隨著新農村,美麗鄉村的建設,農村的環境也越來越好,交通也越來越方便,生活購物都不是問題。我本人的觀點,養老還是在農村。


人間百姓雜談


我是80後的,來自農村,城裡買房,農村蓋房,多年後哪個舒服。

我家就是在農村蓋了房,我也因為孩子的緣故,進了城裡陪讀,房子是租的樓房,這也和在城裡買房一樣,買不買房,在城裡都這麼生活。

城市裡最大的娛樂項目就是廣場舞,像我這種不喜歡跳舞的,只能一邊站看著別人跳,每天早上下樓吃早餐,看小區裡的老人們下棋,回家看會書,中午吃午飯,睡一覺,再下樓,走到小區附近的廣場,等跳廣場舞的人來,晚上回家再吃飯,天天如此。

許多人講,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其實你不明白,這樣的生活很孤獨,千篇一律的日子,波瀾不起的生活,與城裡人格格不入的生活方式,都讓你看起來,像外鄉人。

城裡的交通,醫療,公路,等等許多先進的設備,都比農村先進,然而這些,對生活在城市裡的人,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最大的感覺就是人多,也最冷漠。

回農村那?有自己的小園要管理,有自己養的雞鴨要餵食,園子的桃樹需要澆水,鄰居朋友來串門,聊聊天,忙活忙活園子,一天就過去了。

自己想種什麼,想吃什麼,喜歡花,還是喜歡樹,都有地方移栽,每天都看著自己的小園發生變化,從種到收,院子由黑變綠,看著自己種的東西收穫了,滿滿的成就感。

以前還不覺的,年紀越大,越喜歡優雅的環境,喜歡聽小動物的聲音,喜歡鄰里的熱情,喜歡那雞雞狗狗,對你的依賴聲。

多年後的農村,一定會更美好,鄉村文化也會有極大的變化,到廣場扭扭大秧歌,趕集的時候,溜溜集,躺在自家的桃樹下,看陽光穿過樹葉,照在臉上,聽著評書,昏昏睡去。

這樣的日子,想想就感覺美好,多年後農村更適合老年人,在勞動中鍛鍊身體,平房無樓梯,不用擔心水費,不用擔心包餃子,剁餡,影響鄰居休息,一切給人以最大的自由。


黃山姑娘小邱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本人91年!地地道道的農村人!

出門在外同事都是炫房炫車炫爹孃!作為出來的農村人我每次都是毫不猶豫說我家擁有一片大山,自給自足,樂哉樂哉。。。

13年23歲我帶款21萬!爸爸掏空壓箱底的錢給我首付買了房子,等額本息每月1500!20年期!媳婦陪我經歷過了三年的房奴生活!16年下半年全部還完了!提前還款不知道我這種選擇是不是對的!16年到現在滿滿的手裡又攢了13萬!雖然錢不多,但總想幹點別的!不喜勿噴,月工資 從13年3500到現在5000!努力就好,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為了下一代,加油朋友!

相反,農村環境好,消費也低!今年準備翻新一下舊房子,畢竟老人不習慣住樓房!長開車回家逛逛吧,讓老人們心裡不必孤獨!

不管選擇農村還是城裡!每個人得選擇都有自己的原因!量力而行吧!日子都是越努力越幸運,越幸運越幸福!

不管怎樣感謝看到我信息的朋友們!


沂源小強


看到一個我經歷過的問題,忍不住來回答,希望給你一個參考。原本不太想回答這種問題,個人比較喜歡回答種植方面。

我就是在縣城買有套房,總25萬多一點,85個平方不包括陽臺,2016年4月份時候買的,如果是現在的話最少要將近40萬起了吧。

簡單介紹我自己一下:我是88年的,出來工作也比較早,做過多種多樣的行業,2013年時候開始包工程,那時候賺到一些錢,心想著買套房子也好,有時候不回老家也可以住在縣城。後來就買了,隨後又開快遞,由於年輕比較好勝不服輸的精神,總想到遠方去奮鬥,於是又開始和朋友合夥買卡車跑長途拉貨。

再後來又到搞投資連鎖餐飲最後又虧了些錢,就停了。再後來又和別人一起做農場,感覺還可以,到現在有接近4年時間了。

由於不是在本地做,來回也不方便,現在每次回老家都是直接到農村,原因也是回家總要看家人,並沒有回我買的套房裡住。所以對於題主所問:城裡買房和農村蓋房哪裡住的舒坦,我個人的感受是,只有為了考慮下一代享受而買房的,自己如果有能力買房根本也沒有時間住,這不,我最近家裡有事我也回到農村將近一個月,根本也沒有時間去享受住套房。

我更多覺得買套房只是為了買給孩子的,我思想比較傳統,我喜歡住在農村,因為安靜、空氣好,我現在也有打算過幾年用十來萬修個房子在農村,因為我目前農村上還沒有房子,城裡的房子也不會賣,以後讓孩子讀書用,或者是隨便年輕人去住,怎麼我也在外面到40來歲,到了那個時候我會選擇安靜的地方,因為住膩了城裡了,這種問題我早就考慮好了。

以上是我的經歷和個人感受,我個人給你建議是:關鍵是你打算買房後是和你工作近不近,如果近的話是值得買的,畢竟是自己的房子住得舒服,且又城裡的體驗。

如果是為了以後的日子過得是否舒坦而買,我覺得你現在買可能過早,因為一個人會隨著年紀上升後思想和身體都會有改變的,到時候想法也不會和現在一樣。

當然,買房肯定是好事,也是一種投資,比方說你買一套50萬,以後就是不住,如果位置好可以加價售出,也是能賺錢,如果是錢不多的話,那就要考慮好以後住在哪裡才行,一個人一旦成家了後,樣樣用錢。——考慮給小孩而買也是不錯的想法。

有了小孩後在農村生活消費自然比城裡低不少,如果有能力在城裡買房小孩也會得到更好的教育。要考慮現實,而不是考慮住得舒坦,這是我的看法,現實遠比想法更重要。

好了,這個問題分享到此結束,如有需要溝通可評論交流吧,三兩句話也說不完,每個人感受不同。買房是為了以後的生活而買,並不是為了享受,要考慮現實。


三農小管家


我說一下我的感受,我在村裡有一棟,一樓門市。城裡有一套,同樣也有個七十平米的門面房。以前農村人口多,開店也能掙錢,現在不行了,都是些老人和小孩生活節奏慢,沒有活力。城裡每天都有變化,過得實在。生活在城裡,根在農村,時不時回家看看,感覺很幸福。




21079356


“城裡買房”和“農村蓋房”,多年後誰過得更舒坦呢?希望過來人解答!

小農民很高興為您解答這個問題!

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村娃,家裡世代都是農民,外公外婆他們以前還是住在大山裡的,所以也去山裡住過一段時間,雖然是黃土牆,瓦片頂,幾個小平房組成,但是住起來確實非常舒服,十分和睦,清早起來,循著山腰,總是能看到家家戶戶煙囪裡飄出來的幾縷炊煙,清新自然,這都是現在很難看到的景象。


如今,生活越來越好,條件允許了,有在農村自己蓋房子住的,也有去城裡買房子住的,但好像總是後者居多一些,我們村裡的狀況就是這樣,好多年輕人都很少見面了,但要說多年後他們誰會過得更舒坦,我覺得應該各有各的好處,也不能一概而論吧!

一、城裡買房的過得好——我個人認為這是年輕人時代的趨勢,畢竟他們接觸到的範圍要比我們上個世紀的人大得多,條件也比我們這一代人要好上不少,比如在外求學、外地談個對象、大城市的工作等,都會涉及到住房這方面的問題,而城裡買房也會方便很多,對找對象也加分不少。儘管消費方面要高出農村很多,但接觸到的層面不一樣,對下一代的學習教育、日常生活看病方面等也會得到更大的發展。


二、農村蓋房的過得好——首先一點就在於人情方面,農村的人口多,家家戶戶住一起擠鬧擠鬧才有氣氛,年味也足。再就是成本方面要少上不少,這多餘的錢用來生活可就逍遙,加上現在農村條件也不差,買個小車旅旅遊也不錯。況且環境條件也好,日常種種菜養養花,還養人。

總歸來說不同的人看法不同,這裡說的只是比較概括,真讓我來選的話,我覺得還是在農村蓋房比較好(可能是窮的原因吧!),兩層的小別墅自己設計不見得比城裡差,也不用在乎其它方面,以後子孫滿堂,舒舒坦坦!

對此,你們有什麼其它不同的看法或意見?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分享討論!

想要了解更多農村資訊,那就請多多關注我吧!


冒藍火的小農民


1.依山伴水的農村,交通又非常好的,離城裡三十公里以內的肯定農村好在。建個別墅,進城也方便,空氣好,蔬菜都可以自給自足,沒有城市的喧鬧,每天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心情自然非常好,心情好,身體就自然好。如果有這個條件自然農村更好,有錢的城裡買個三居室,偶爾回城裡體驗一下,更是完美。

2. 如果大山區,交通不方便的地方,各種其它條件也不會好,那肯定城市好在,我也是農村的,但是去過一些地方,都不想去第二次,交通非常差,路雖然都是柏油路,但是山路十八彎,連我這個老司機都不敢開車,我作為一個農村人都感慨,怎麼這些地方還會有人在啊!

3.房子是用來住的,現在投資價值已經過去,不要總想著城裡的房子升職空間大,現在有價無市,要錢拿到手才算,就算升值快,你房子賣了自己住那裡,再賣還不是不夠。

我家的農村的地理條件雖然沒有第一條的依山伴水,但也算交通方便,空氣好,十五年前就有人來給我家高價買,農村人有家長情節,根基不能沒有,父親捨不得買。現在的價值比我城裡的房子還值錢,自來水不要錢,自家有菜園,種了幾棵不同的果樹,養了一些花花草草,自己培養了很多盆景,真的適合養老。

所以買房也是人生大事,要考慮好再下手,還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不要盲目的跟風。








雲霧曉暖陽


我們村裡經濟條件不錯的農民們如今都屬於狡兔三窟那種情況,不對是兩窟,城裡買了樓房,老家還有平房。


特別是村裡老人們,如果子女能做到城市和農村都有房子,那麼老人們的日子好過多了,這個好過是根據天氣來說的。

我家鄰居是村裡退休老幹部,從退休後就是城裡和村裡兩邊跑,輪換著居住,這麼說吧:看到候鳥了沒?冬天到南方,春天回北方。那些有條件的農民們和候鳥有相似的生活習慣,冬天到集體供暖的城市住樓房,享受溫暖如春的暖氣房間,到了春暖花開時,就遷回農村。

農村老人如果冬天住在農村,會有各種擔心,很多老人受不了寒冷空氣,會老病復發,甚至過年前生病去世,因此農村老人害怕冬天,冬天是老人們的劫數,但城市不一樣啊,城市暖氣讓房屋裡溫暖如春,老人們在城市居住不必擔心身體受不了,舒舒服服的像冬眠動物一樣:城裡安安穩穩貓冬。

來年春天天氣回暖,住在城市裡的農民們急切的返回老家,又能夠每天種菜或者坐街頭了,農村的生活無拘無束,自己獨門獨院,每天進進出出頗為自在。

要是真講起城市樓房和農村民房哪個住著舒坦,那麼大部分農民們肯定會說農村蓋房住著更舒坦一些,因為不需要上下爬樓層,還有農村的空氣確實比城市新鮮些,再就是農民們喜歡熱鬧,每天習慣了在門口站一站,跟左鄰右舍嘮嘮嗑,你看一看我種的菜,我瞧一瞧你種的菜,田園生活是農民們喜歡的生活。



但真講起居住實惠,我個人以為城市好,城市裡的衛生條件比農村好很多,比如廁所,農民們的廁所始終是個問題,因為不能夠使用水廁,所以廁所怎麼整理都會有難聞的味道,城市裡的樓房冬暖夏涼,而且連蚊子蒼蠅都不多,老鼠幾乎沒有,農村民房每年最艱鉅的任務是人鼠大戰,現在的老鼠智力比較發達,很難把它們從家中趕出去。

最喜歡城市樓房冬天的暖和,而農村的取暖設施並不完善,比如空調,使用空調的話,空氣特別乾燥不舒服,而且用空調一冬的錢遠比用暖氣貴多了,使用煤爐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晚上睡覺不敢燒煤爐,因此早晨起來做飯時太冷太冷。

如果我有得選擇的話,我願意住在城市裡,只要冬天不冷,暖和的時候在哪都行,我特別怕寒冷的冬天,冷得我伸不出手做飯和洗衣服。

曾經陪讀三年,在城市住過三年,我覺得在城市住更舒坦一些,農村的冬天實在是冷到受不了。


悠然見東山


在給出這個問題的答案之前,我講一講,我們村裡面這些年的簡短髮展歷史。

我是七十年代末出生的人,那時剛結束計劃經濟,田土已經包產到戶。我們家田土加起來有十幾畝。整個生產小隊39戶人家,基本上每家都是這個樣子。但是那時候的生產效率低,田裡種稻谷土裡種玉米收成不大,還要給國家交糧食。剩下的就一家人勉強夠吃。在80年代開始發展種植茶葉。產量也不高,價錢很便宜。這唯一的經濟作物。

那時候爺爺奶奶上山採點草藥,拿到最近的集市去賣,也要走30幾公里的山路。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時候。村裡有人出門務工了,工資都不高,一天也就十塊錢左右。一般都是到江漢平原去給人家收稻穀,這也是季節性的。也有人開始做生意,主要還是靠山吃山,做木材生意。我本家的一個叔叔。就靠做木材生意,成了當地的第一個萬元戶。在家蓋起來的一棟平房。那可是真讓人羨慕啊!

但是我們村大部分都是手藝人,都是木匠,因為我們山區是木質結構的房子,修建房屋,都需要他們這樣的匠人。家裡需要傢俱,都是請木匠到家裡去定製。所以說基本上家庭還算殷實,但是蓋平房還是一種奢望。

90年代中後期,我們村裡的年輕人都出遠門務工了。主要是廣東一帶,一年下來能夠給家裡寄五千左右的工資回來,那可是一筆鉅款呢!這時候開始流行起修建平房了,一棟平房也就三四萬塊錢。打幾年工,勤儉節約就能蓋一棟房子。那個時候還沒有人想著在城裡面去買房子,只想著在家裡把房子修的體面一點,在村裡面也就有頭有臉了。

我們村的跟我一樣的同齡人,很多隻上個小學和初中,然後回家幫大人幹農活。 趕上打工的年代都出門掙錢。我們家底子薄,但是很重視教育,我的父親,會做油漆,但是掙不了多少錢。所以在我高中畢業的時候,已經拿不出錢來送我上大學了。我學了三年木雕之後。也到廣東打工了,家裡的經濟狀況才稍稍改變。但這個時候我們村裡面一半的人都已經蓋了平房,也已經有三四戶在城裡面買了商品房。第一次到人家城裡房裡面去,那個乾淨,那個舒適,真是讓人嚮往啊!所以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在城裡面買一套商品房。

這個願望在2012年實現了,但是我感覺到一點奇怪的現象,我的父母親到城裡面來住,不超過一個星期,就要回家。他覺得住不習慣,還是家裡面舒適。後來我一打聽,我周邊的朋友。從農村裡面到城裡面來的。他們的父母也是這樣的。現在我40來歲了,我也居然有這種想法,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回老家去住著舒服。

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挺快的,我們村現在已經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城裡面買了房子。老家的老屋繼續留著,想回來住就回來住住。那麼大的村莊。都是一些老人在家裡面,好像也成了空心村。年輕人都到城裡面去掙錢去了或者是把小孩留在家裡面,讓老人照看,小孩也成了留守兒童。

關於這個問題,在城裡面住好,還是在農村老家修房蓋屋住好,要依照實際情況來定。在城裡面買了房子,生活是方便的,但是生活的成本是很高的,你要靠什麼來養活一家人?有些做手藝,有些做生意,有些給人家打工,城市繁榮了,鄉村冷落了。

不斷地有人想回農村,又不斷的有人嚮往城市生活,這也造就了我們這個社會的活力。

所以我覺得順其自然最好。





唐崖土家人


說起這個問題,就我一個農民工想法來說,是農村好了,將來老了,不掙錢了,也不用擔心物業費,停車費房貸等等。城裡買房就不一樣了,今天這費明天那費的,天天花錢,當然城裡也方便。現在的新農村,不是過去交通不便了,出門汽車公交車也挺方便了。老了在農村還可以自己種個小菜園,不用買菜,也不用但心沒錢,農村空氣也好,是我們將來養老的好地方,說起來農村好處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