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苄氨基嘌呤的特點是什麼?有哪些主要用途?

農夫七哥


苄氨基嘌呤簡稱BA,是一種人工合成的細胞分裂素。細胞分裂素主要在根尖、種子中合成,天然的有三種,人工合成的有六種。常用的是BA(苄氨基嘌呤)和PBA(苄吡喃基腺嘌呤兩種)。苄氨基嘌呤在果樹、蔬菜、花卉和水稻小麥等都有廣泛的應用。通常通過植物的根,葉面,種子,葉面來吸收。主要用途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打破休眠,促進種子發芽。如蘋果未經低溫處理的種子,用百分之二的製劑,稀釋800到1600倍,浸種6到24小時。這樣處理過的種子很快就能發芽,正常生長。

二、打破頂端優勢,促進側芽或副梢萌發。國光蘋果在每年六到七月枝梢旺長期,用150到600ug/g的濃度噴施,可以有效促進側芽萌發。

三、促進坐果。西瓜,南瓜,香瓜等在開花當天用苄氨基嘌呤塗果柄,坐果率有明顯的提升。在柑橘謝花後和第二次生理落果期噴施,也可達到很好的保果效果。

四、延緩衰老。鮮切花如菊花,玫瑰,水仙等用苄氨基嘌呤處理過之後,可明顯延長花卉的觀賞期。

五、刺激細胞分化,肥大和組織分化。用苄氨基嘌呤處理過的扦插枝條,枝條萌發快,生根率高,成活率高。




柱子126


苄氨基嘌呤又稱6一苄氨基嘌呤、苄基腺嘌呤,簡稱6-BA。產品有2%可溶液劑,1%可溶粉劑,苄氨基嘌呤為帶嘌呤環的合成細胞分裂素類植物生長調節劑,具有較高的細胞分裂素活性,主要是促進細胞分裂、增大和伸長;抑制葉綠素降解,提高氨基酸含量,延緩葉片變黃變老;誘導組織(形成層)的分化和器官(芽和根)的分化,

促進側芽萌發,促進分枝;提高坐果率,形成無核果實;調節葉片氣孔開放,延長葉片壽命,有利於保鮮;等等。因而其用途多而廣,但目前僅登記用於白菜和柑橘的調節生長,增加產量。本題介紹在其他作物上的使用方法,以供參考
(1)蔬菜
①白菜用於調節生長和增加產量,可在白菜生長期用1%可溶粉劑250~500倍液莖葉噴霧。
②黃瓜在移栽前用15毫克/升濃度藥液噴幼苗的根,24小時後定植,可以增加雌花數,提高產量。在開花後2~3天,用500~1000毫克/升濃度藥液浸蘸小瓜條,可使營養物質向果實輸送,促進瓜條增大。
南瓜和葫蘆,在開花前1天或當天,用100毫克/升濃度藥液塗抹果柄,能促進坐果。
③為延長蔬菜採收後貯存期,花椰菜採收前噴2%製劑1000~2000倍液或採收後用100倍液浸一下再晾乾;甘藍、芹菜和蘑菇採收後立即用2000倍液噴灑或浸蘸,晾乾後貯藏;蘆筍嫩莖用800倍液浸10分鐘。
④蘿蔔播前用2%製劑2000倍液浸種24小時後播種,或在苗期用5000倍液噴霧,可以壯苗。
⑤番茄用2%製劑400~1000倍液蘸花簇,可提高坐果率和增產。採收的果實,用2000~4000倍液浸蘸,可保鮮。
⑥馬鈴薯塊莖用2%製劑1000~2000倍液浸6~12小時,播後出苗快、苗壯。
(2)果樹
①柑橘在謝花後7天和第二次生理落果初期,噴2%可溶液劑400~600倍液,可提高坐果率。採收後用40~80倍液浸蘸,有保鮮作用。
②荔枝、龍眼用2%製劑400倍液接芽片後嫁接,能提高嫁接成活率。荔枝採收後,用200倍液(如赤黴素)浸1~3分鐘,可延長存放期。
③葡萄在開花前用2%製劑100~200倍液(加100毫克/升赤黴素)浸蘸葡萄串,可提高結粒數。在開花95%時,用100倍液(加200毫克/升赤黴素)浸蘸花序,無核果實率可達97%。採收的葡萄,用40~80倍液浸蘸,有良好貯藏保鮮作用。用20倍液浸休眠
芽插條,能促進枝條萌發,提高扦插苗成活率。
④蘋果未經低溫處理的種子,用2%製劑800~1600倍液浸種6~24小時,能很快萌發,植株生長正常。幼樹在新梢生長旺盛期,用67倍液噴施,可誘導主幹中部至下部長出分枝角度較大的側枝,有利於苗木培育。採後的果實用40~80倍液浸蘸,有良好貯藏保鮮作用。
⑤核桃 用2%製劑400倍液蘸接芽片後,鑲人砧木切口,用塑料布包扎,能提高嫁接成活率。
⑥桃播前用2%製劑100~400倍液浸種24小時,能很快萌發。植株生長正常。
⑦香蕉採收後的果實,用2%製劑2000倍液浸泡10分鐘,能延長保鮮期。
⑧西瓜和香瓜開花後1~2天,用2%製劑40~80倍液塗花梗,能促進坐瓜。
⑨草莓採收後的果實,用2%製劑2000倍液中浸蘸,晾乾後分裝在盒內,每盒不超過500克,可延長貯存期。
(3)糧食作物
①水稻 秧苗1葉至1葉1心期,噴2%製劑2000倍液,能延緩下部葉片變黃,增強根的活力,提高插秧成活率。在孕穗期或揚花期,噴1000~2000倍液,可促進灌漿,使籽粒飽滿,增加穀粒產量。②小麥 在播種前,用2%製劑1000倍液浸種24小時,可提高發芽率,出苗快,促進幼根和幼苗生長。在孕穗期或花期噴1000~2000倍液,可促進灌漿,使籽粒飽滿。
③玉米在播種前,用2%製劑1000倍液浸種24小時,可促進幼根和幼苗生長,用1000倍液噴早期雌花,可提高結實率。
(4)棉花用2%製劑1000倍液浸種24~48小時,能使出苗快,苗齊而壯。
(5)花卉
①唐菖蒲在播前用2%製劑1000倍液浸球莖12~24小時,能打破休眠,促進發芽。如與赤黴素混用,效果更好。
②薔薇用2%製劑200倍液浸種,可打破休眠,提早播種,提高出苗率。春、秋兩季,在靠近地面芽的上、下各5毫米處劃兩個傷口,深度達到形成層,再用0.5%~1.0%膏劑塗傷口和芽,可增加苴彌特蒙黼翻棚花黼
③杜鵑花在生長期噴2%製劑40~80倍液2次(隔1天),能
促進側芽生長。
④蟹爪蘭 在短日照處理5天,用2%製劑200倍液噴全株1次,可增加著蕾。在遮光7—10天后用400倍液噴全株1次,可促進開花。
⑤洋晚玉香播前用2%製劑500~2000倍液浸球莖12~24小時,能打破休眠,促進發芽。
⑥小蒼蘭用2%製劑500~2000倍液浸球莖12~24小時,可打破休眠,促進萌發。
⑦石斛在春季3~5月間,將鱗莖切成2節一段的接穗,在切口上塗濃度為0.5%的膏劑(即與羊毛酯混合的油膏),可以打破休眠,促進芽形成。在栽種2周後,低溫處理開始時,用2%製劑200倍液噴灑莖葉,每株噴10毫升,可使一年生鱗莖上增加坐花數,並提早開花。
③宿根霞草用2%製劑80倍液噴灑處於休眠初期的連座,不需經過低溫,在15℃長日照下花梗便開始伸長。
⑨水仙將切花用2%製劑200倍液浸泡5秒鐘,插瓶後延長觀賞期。
⑩香石竹用2%製劑1500~2000倍液浸泡切枝,可延長插瓶和貯藏壽命。對鬱金香,月季、玫瑰、菊花、紫羅蘭等也有明顯效果。
但在使用苄氨基嘌呤過程中尚須注意:用作綠葉保鮮,單用有效,與赤黴素混用效果更好;用作坐果劑,與赤黴素混用更好;由於移動性小,葉面處理時單用效果欠佳,與某些生長抑制劑混用才有較理想效果。

小小小小孩735


苄氨基嘌呤的主要用途:用於白菜和柑橘的調節生長,增加產量。

因為苄氨基嘌呤為帶嘌呤環的合成細胞 分裂素類植物生長調節劑,具有較高的細胞分裂素活性,主要是促進細胞分裂、增大和伸長;

抑制葉綠素降解,提高氨基酸含量,延緩葉 片變黃變老;誘導組織(形成層)的分化和器官(芽和根)的分化,促進側芽萌發,促進分枝;提高坐果率,形成無核果實;調節葉片氣孔開放,延長葉片壽命,有利於保鮮等等。

擴展資料:

適合作物

蔬菜類,瓜果類,葉菜類,糧油類,棉花,大豆,水稻,果樹,香蕉,荔枝,菠蘿,柑桔,芒果,棗,櫻桃,草莓等。

使用注意

(1)細胞分裂素6-BA的移動性差,單獨使用葉面噴施效果不好,須與其它生長抑制劑混合較理。

(2)細胞分裂素6-BA作為綠葉保鮮,單獨使用有效果,然而與赤黴素混用效果更好。

注意事項

(1)避免藥液沾染眼睛和皮膚。

(2)無專用解毒藥,按出現症狀對症治療。

(3)貯存於陰涼通風處。


love自由自在


強答一波。苄氨基嘌呤為帶嘌呤環的合成細胞分裂素類植物生長調節劑,產品為2%乳油, 2%可溶性液劑。具有較高的細胞分裂素活性,主要是促進細胞分裂、增大和伸長;抑制葉綠素降解,提高氨基酸含量。延緩葉片變黃變老;誘導組織(形成層)的分化和器官(芽和根)的分化,促進側芽萌發,促進分枝;提高坐果率,形成無核果實;調節葉片氣孔開放,延長葉片壽命,有利於保鮮等。 因而其用途多而廣,但在使用中尚須注意:用作綠葉保鮮,單用有效,與赤黴酸混用效果更好;用作坐果劑,與赤黴酸混用更好;由於移動性小,葉面處理時單用效果欠佳,與某些生長抑制劑混用才有較理想效果。(1) 糧食作物上使用。水稻秧苗1葉至1葉1心期,噴2%製劑2000倍液,能延緩下部葉片變黃,增強根的活力,提高插狹成活率。


Reputation9264


作用對象

(1)促進側芽萌發。春秋季使用促進薔薇腋芽萌發時,在下位枝腋芽的上下方各0.5cm處劃傷口,塗適量0.5%膏劑。在蘋果幼樹整形中可以用在旺盛生長時處理,刺激側芽萌發,形成側枝;富士蘋果品種用3%液劑稀釋75~100倍噴灑。

(2)促進葡萄和瓜類的坐果,用100mg/L液在花前2周處理葡萄花序,防止落花落果;瓜類開花時用10g/L塗瓜柄,可以提高坐果。

(3)促進花卉植物的開花和保鮮。在萵苣、甘藍、花莖甘蘭、花椰菜、芹菜、雙孢蘑菇等切花蔬萊和石竹、玫瑰、菊花、紫羅蘭、百子蓮等的保鮮,在採收前或採收後都可用100~500mg/L液作噴灑或浸泡處理,能有效地保持它們的顏色、風味、香氣等。

(4)在日本,用10mg/L在1~1.5葉期,處理水稻苗的莖葉,能抑制下部葉片變黃,且保持根的活力,提高稻秧成活率。

適合作物

蔬菜類,瓜果類,葉菜類,糧油類,棉花,大豆,水稻,果樹,香蕉,荔枝,菠蘿,柑桔,芒果,棗,櫻桃,草莓等。

使用注意

(1)細胞分裂素6-BA的移動性差,單獨使用葉面噴施效果不好,須與其它生長抑制劑混合較理。

(2)細胞分裂素6-BA作為綠葉保鮮,單獨使用有效果,然而與赤黴素混用效果更好。

注意事項

(1)避免藥液沾染眼睛和皮膚。

(2)無專用解毒藥,按出現症狀對症治療。

(3)貯存於陰涼通風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